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為什麼叫做文殊寺

河西走廊上的石窟藝術不可不謂是精彩紛呈,璀璨多姿,敦煌的莫高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瓜州的榆林窟,肅南的馬蹄寺,都是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這次出行的肅南的文殊寺石窟群也是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智慧的象徵,文殊寺在全國各地也有多座,為啥這裡也叫做文殊寺。參觀完之後,才知道這裡有所知曉,據傳說《安多政教史》載,文殊菩薩曾顯靈於此,故名為“文殊寺”,很多中外佛教著作中也都有記載。文殊寺院,藏語稱“嘉木樣貢巴”,漢語意即“文殊大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鎮,是一處規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其藝術風格與莫高窟相媲美,俗有“小西天”之美稱。始建於北涼時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分佈於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範圍內。現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窟1座,窟前寺院遺址28處。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石窟群分佈

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為前山和後山兩個區域,是藏、漢傳佛教、道教等多種宗教活動處所,由文殊寺、百子樓、普化寺、千佛洞,萬佛塔、五百羅漢堂、觀音洞,等七部分組成,有魏、晉、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時期的洞窟三十餘個,保存有珍貴佛像500餘身,壁畫1200多平方米。分佈綿延在數十里蜿蜒的文殊山間,極為恢宏壯觀。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景區前山石窟群是中國早期佛教遺存,位於涼州模式石窟的範圍內,特別是千佛洞、萬佛洞洞窟中的壁畫是研究十六國時期佛教藝術的珍貴資料,其壁畫具有河西地區早期洞窟壁畫的佈局特點,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則是敦煌藝術的延續和發展。對研究河西地區與西域的佛教建築、藝術關係有重要價值。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後山昔日寺廟庵觀齊全,木閣石窟同建,佛教道教共存,也說明的當時佛教的兼容幷包。規模宏大。山底到頂,建築林立,石窟密佈,現存有古佛洞、紅鈞洞、文殊洞等多處風格獨特的石窟群,特別是古佛塔,除阿富汗等一些阿拉伯國家外,在我國實屬罕見。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近年來,睡佛殿、五百羅漢堂等部分古建築得到了修復,已成為新的景觀,尤其是五百羅漢堂形象逼真,在河西獨此一家,遊客絡繹不絕,使您在尋古覽勝的同時,還能領略到藏、裕固、蒙古族民族風情。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後山石窟群--五百羅漢堂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後山石窟群有一個五百羅漢堂,因為逛的第一個就是這裡,單純的從外表看確實只是看到了飛簷佛堂,直到走進去之後才發現是別有洞天的存在,內存石窟延伸山裡,從跨進門檻就能感覺到石窟內部的涼爽,和外部的炎熱形成鮮明對比。另一個比較有感觸的就是洞內五百羅漢像面貌各異,無一雷同,確非易事。這不能不讓人佩服雕塑家們的豐富想象和超群技藝。雖然這些都是後面修繕過的,但也反應了佛窟造像的博大精深。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之於五百羅漢,可能熟悉的是十八羅漢,對於五百數量之多,還是第一次見到,說是由十八羅漢繁衍而成,在中國的不少名寺寶剎中,經常見到他們的隊伍,很受僧俗歡迎。羅漢遠比佛、菩薩接近民眾,五百羅漢得到了廣泛崇奉,他與十八羅漢不同,後者是實有其人,而五百羅漢多屬子虛烏有,五百之數是言其多也,並非實指。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而關於羅漢堂的由來也有幾種說法:

1.佛經中有的說他們是跟隨釋迦牟尼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說他們是參加第一次結集三藏或第四次結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即和尚);

2.他們的前身是五百隻大雁,一次雁王誤入網中,獵人待要取殺,一雁在雁王前撕心裂肺的哀鳴,五百大雁亦在半空中盤旋不去,獵人大為感動,便放了雁王,這雁王即釋迦牟尼,五百雁即五百羅漢也;

3.他們是佛祖感召的五百強盜,放下屠刀,而成羅漢的,前兩種說法還比較可信,後幾種說法不過是在宣揚佛教的感召力而已。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後山石窟群千佛洞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千佛洞內有佛祖洞、佛母洞、諸天菩薩洞、臥佛洞,鬥師天彌勒會三仙,救難洞千手觀音洞、文殊菩薩洞、菩賢洞、地藏洞、送子觀音洞、外加道教賜福天宮洞、月下老人洞、三大財神洞、老君廟、關帝廟、財神廟。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千佛洞來源於唐代,是諸尚善人聚會的地方,固以佛而而全故以千佛洞為名,千佛主要以壁畫為主,佛像不分男女,千佛主要以下諸佛為著名,世人皆知。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十一面觀音,別名大光普照觀音,蜜號慈感金剛,密教六觀音之一,他有十一個面相,其中基本形相應是在本來的觀音像上再加十個面相,合為十一面,其上十面有人認為是佛教所說為十二面的,但亦稱為十一面觀音,關於十一面觀音的形象,都是依各種經文記載不同而有差別。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千佛洞中還有縮小版的臥佛,和大佛寺中的涅槃像是比例縮放的,這裡就可以站在佛像前細細的看這尊臥佛了。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這次去的時候萬佛塔剛剛修繕完畢,還沒有開光,守在這裡的老者說現在還不能參觀,也就在周邊轉了一圈就走了,透過第一層的塔門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裡面的壁畫和佛像。

前山石窟群

文殊山石窟群的前山石窟群有百子樓、彌勒佛寶殿、地藏寶殿、觀音寶殿、大雄寶殿、普化寺、文殊寺院等等14座廟宇,這裡的大部分廟宇都是修建於唐,清代或者民國時期重修,所以保留著清代和民國時期建築風貌。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前山景區還發現過一塊用漢白玉雕刻的重修文殊寺碑,它是元代泰定三年元太子喃苔失駐軍文殊山,重修文殊寺時所立。這對於研究文殊寺歷史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的文化廟會

作為典型的藏傳佛教勝地,這裡除了香火旺盛之外,也有自己的節日廟會,比如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初八是文殊寺景區一年一屆的文化廟會,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至初八將舉辦一年一屆的民族文化藝術節—鄂博會。祭鄂博,在青海藏區既叫“鄂博”,也叫“石壘”,西藏叫“嘛呢堆”,我們東納藏語叫“拉(卜)才道”,就是祭山神。這種自然崇拜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就是山神崇拜儀式——“拉(卜)才道”。 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是警示人們要保護宇宙的日、月、星辰、大地的萬物生靈;二是教育人們要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和睦相處;三是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山水、草原、林木、土地等一切自然資源。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文殊寺tipS

門票:

42元

開放時間:

旺季08:00—18:00 淡季08:00—17:30

交通概況:

距嘉峪關市26公里、酒泉市25公里、玉門市60公里、張掖市200公里、敦煌市400公里、肅北縣500公里,交通比較方便。自駕車路線:

張掖市-G30-G227-S213-G30-肅州路-解放路—景區

蘭州市-G312-G312(舊)-G30-張掖-肅州路-解放路—景區

河西走廊上的小西天,遊客:外表看起來沒啥,進去後發現別有洞天

此外,進入佛教勝地,也有很多講究的,如不能踩門檻,左進右出等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