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婦管護600多棵冬棗樹,一直把3棵沒啥產量的老樹視作寶


眼下,正值冬棗採摘季。位於河北黃驊東聚館村的廣場上,48歲的王桐敏大姐正向前來採摘的遊客推銷自家的冬棗。王大姐是東聚館村人,自從她嫁到這個村以來,已在這裡銷售冬棗20多年。

位於該村廣場的東北角,就是王大姐家的冬棗園。從棗園中走出來的這個人就是王大姐的丈夫劉紅昌。劉大哥介紹,平時銷售冬棗都是靠妻子王桐敏一個人,而他只負責冬棗園中的技術活兒。

冬棗樹從春天發芽,到農曆八月十五開始採摘。這段時間,王大姐多數都是一人管護著這片棗園。長期室外勞作,王大姐皮膚曬得黝黑,如果單從她的容貌看過去,要比她48歲的年紀多幾歲。

尤其每到冬棗成熟採摘期,怕女兒一家人忙不過來,遠在20多華里外的王大姐的母親也會趕到東聚館村來幫襯。王大姐的老母親今年已經77歲。老人說:雖然也幫不上啥忙,但是看著也放心。

王大姐家的這片冬棗園,冬棗樹六七百棵,目前已經集中成熟。王大姐介紹,這些冬棗樹大部分都在盛果期,屬於青壯年,結出的棗子比較多;除了這些青壯年棗樹外,園中還有3棵老棗樹,雖然老棗樹已經不怎麼結果,卻像對待寶貝一樣對待著。

沒有產量的老棗樹,怎麼還會像對待寶貝一樣對待著?談起其中的緣由,劉大哥介紹,這3棵老棗樹可不是一般的老,而是屬於古樹,距今已經有六七百年的樹齡,已經屬於冬棗樹中的古董。

劉大哥介紹,儘管3棵古棗樹產量不是很高,但產出的冬棗皮薄肉厚,非常好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家園中這些青壯年的冬棗樹,都是由古棗樹嫁接而來,可以說,古棗樹立下汗馬功勞。

劉大哥還介紹,通過古棗樹子子孫孫繁衍出來的冬棗,讓他家每年能有六七萬元的收入。“人是要講感情的,你對棗樹好,棗樹就對你好。”王大姐坦言,即便將來古樹不結果,都不會刨掉。

夫婦倆介紹,正是靠著古棗樹繁衍出來的子子孫孫,讓他們的家庭每年都發生著變化,日子越過越好。談及自家的生活狀況,劉大哥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家庭的收入大部分來自這些冬棗,冬棗養著一家老小。【文圖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