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有順風車在盈利?這家網約車平臺給出了答案,乘客:有道理

幾乎每一家網約車公司,都在說自己虧損,客服、研發團隊等支出也讓企業負債不少。不過最近有一家網約車公司表示,平臺在今年已經出現了盈利的情況,這家公司正是嘀嗒出行。在網約車企業"燒錢不止"的情況,實現盈利也會讓平臺的司機和乘客感到安全,最起碼暫時不需要擔心出現像ofo那樣破產跑路的情況。

為何只有順風車在盈利?這家網約車平臺給出了答案,乘客:有道理

為什麼實現盈利的偏偏是嘀嗒出行,而不是我們熟知的滴滴、曹操和首汽呢?嘀嗒出行的用戶規模達到了1.3億,司機達到了1500萬,這個規模放眼網約車市場還是很牛的。嘀嗒出行的聯合創始人李金龍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實現盈利,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順風車的業務。"事實上,嘀嗒出行是國內最早涉足順風車業務的公司,而且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順風車業務平臺。

嘀嗒上線時間為2014年,前身為嘀嗒拼車,平臺主打的業務就是出租車以及順風車出行服務,而價格實惠的順風車也曾經一度風靡全國。順風車的邏輯很簡單,同時也有很大的市場,其最大優勢就是互惠。司機本身有規劃好的路線,在這個路線中,如果乘客有較高的重合度即可讓師傅接單。按照快車的里程費用來計算,一般順風車的價格在快車費用的50-60%之間,比較適合去機場和城郊等較遠的地方。

為何只有順風車在盈利?這家網約車平臺給出了答案,乘客:有道理

儘管嘀嗒出行的收益還來源於廣告、增值服務以及後市場業務,但是收益主要還是來自於出行本身。而嘀嗒出行的抽成模式並不適用於快車,快車的抽成費用是20%,但是順風車只收取1-3元的信息費。看似順風車很難讓平臺賺到錢,但它反而成為了嘀嗒出行實現盈利的金鑰匙。

事實上,網約車平臺要是想通過快車漲價,只有通過給乘客漲價和給司機增加抽成的方式。不過一旦這麼做,不僅會引發爭議,同時還會流失很大一部分用戶。而順風車就相對簡單,不僅嘀嗒出行不需要進行什麼激勵政策,而且變動成本本來就很小,這也為規模擴大後帶來持續盈利。

為何只有順風車在盈利?這家網約車平臺給出了答案,乘客:有道理

目前,嘀嗒出行已經停止了對司機的補貼行為,但是也沒有對司機收取任何費用,這也是為了留下更多的司機。關於未來嘀嗒出行能否保證司機們不流入其他平臺,這對平臺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出租車市場中每天仍有6000萬單的市場規模,李金龍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出行市場本身冷酷,它是一門沒有太強網絡效應的生意。而如今在出租車市場上,嘀嗒出行也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T3出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T3更像是一個全國性的出租車公司,未來也將會瓜分嘀嗒出行的一部分市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