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護城河的前世今生

護城河,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水路對城市起到守衛作用的河流。在古代,護城河對外不僅具有防禦功能,守衛城內安全,對內還能起到排水防澇甚至航運交通。在古城潮陽,就有這樣一條流淌數百年的古河道---潮陽護城河。

潮陽護城河全長約13公里,北與榕江三嶼圍涼港相接出海,南通練江,舊時為潮陽水上交通要道,肩負著“收東西兩山之水,通潮汐以利舟楫”的重任,是溝通練榕韓三江的重要航道,當地人也習慣將這個黃金水道稱為棉城運河。

據明隆慶《潮陽縣誌》與清光緒《潮陽縣誌》記載,潮陽護城河始建於明朝天順六年(1462),其前身是位於潮陽城區東側的淺濠,時任潮陽知縣陳瑄下令疏通淺濠,開鑿護城河,其深一丈,寬二丈,但還不能達到通航要求。而後數十載因年久失修,河道逐漸湮塞,明弘治五年(1492),知縣姜森再次疏浚河道,拓基、築岸、甃石,寬度也由原有的二丈拓寬到五丈,長千餘丈,自此,護城河的雛形正式形成,成為潮陽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成為潮汕歷史上一條具有重要意義的人工運河。據明揭陽人吳裕撰文《新開潮陽縣城濠記》所述,護城河“北通程、揭,南達豐、惠”,可見當時其發揮的重要作用所在。在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潮劇《龍井渡頭》是據明隆慶《潮陽縣誌》而作,其內容也從另一個側面講述了潮陽龍井渡的熱鬧,印證了護城河這一古時潮陽的交通大動脈。

知縣姜森疏浚城河以後,在明弘治、嘉靖、隆慶、萬曆、崇禎年間又先後竣修了七次, 清乾隆、道光、同治年間又先後經歷了四次竣修。在這十一次竣修中,以明嘉靖十年(1531)署知縣秦僎與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縣伍禮彬兩次疏通河道規模最大。清光緒《潮陽縣誌》“藝文”中有邑人明御史陳大器所撰的《重修潮河記》,記載了明嘉靖年間署知縣秦僎疏浚河道一事,文中提到“不治既久,久則塞,塞則何其有於河。於是舟行者告阻,肩運者告老。”可見,河道淤塞對於潮陽水運交通的影響,所以在署知縣秦僎的主持下,當地商戶百姓出錢出力一同疏浚了河道,而整修以後,“乘載者利涉,轉輸者馳肩,守禦者得倚天塹之固,泉貨以通,民用以利,形勢以張,風氣以開,人文以彰”,再次盤活了潮陽的水上交通航線。而另據清潮陽人蕭重光所撰的《重浚河渠記》,“迨入國朝以來,人稠地密,河之於塞者屢矣”,“凡商船、鹽艚、漁艇、木筏之所往來出入,莫不沿河以達於海”。可見,清朝初年,河道再次淤塞,以至於練江沿岸貨物無法由護城河直通前溪港口,而需從海門港出海繞道,甚為不便,這事關潮陽的百姓生計。於是伍禮彬上任潮陽知縣以後,“遂上報當道,檄示眾商,躬履督勘,分派諸紳士”。開始大規模發動鄉賢大浚河道,歷經兩年時間疏浚了自後溪亭子至前溪河口約6裡河道,深寬各達五尺,使護城河的通航能力得到了增強。

新中國成立以後,潮陽曆屆黨政領導也高度重視對護城河的修浚與保護。1959年,在當時潮陽縣政府的主持下,裁彎截直了護城河北段後溪河段,並在萬福橋修建了船閘,使船隻可以直通汕頭港。而後1962年與1966年又先後浚深了後溪河道,1970年又相繼修築前、後溪兩個船閘,提高通航能力,這一時期,護城河依舊承擔著潮陽重要的貨運功能,是潮陽物質進出口的重要通道。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潮陽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護城河也一度遭受到了重大汙染。2008年,潮陽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開啟了護城河綜合治理工程,拆除舊堤、清運汙泥、疏通河道,並按七度抗震標準拓寬修築兩岸河堤。如今,護城河堤實現了防洪、交通、環保、綠化、休閒等功能的有機結合,雖然護城河上少了往日商賈雲集之勝景,但是全新的河堤,潔淨的河道也成為了潮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潮陽護城河的前世今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