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鎮位於普寧市東北部,是普寧的老縣城

洪陽鎮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東北部,面積6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66萬畝,山地面積3.2萬畝。轄32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40075人(2017年),是著名的僑鄉和花卉苗木之鄉,有僑胞和港澳臺同胞5萬多人。洪陽交通便捷,省道236線(池揭線)和237線(佔棉線)在鎮區交叉穿過,潮惠高速、揭普高速在洪陽設互通樞紐,鎮區距離高速出入口僅2公里。

這個鎮位於普寧市東北部,是普寧的老縣城

明萬曆三年(1575)普寧縣城設於洪陽,舊縣治歷經明、清和民國時期共374年。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設址於流沙。同年10月故城解放後,曾先後設為洪陽市、洪陽區、普寧縣第一區、洪陽鄉、洪陽人民公社,1983年底又設洪陽區,1986年12月設洪陽鎮。

這個鎮位於普寧市東北部,是普寧的老縣城

洪陽地處榕江中游平原,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均氣溫21.2 ℃。由於三面環山,四水歸匯,素有“盤底珠”之稱。名優特產有潮州蕉柑、普寧豆醬、普寧酥糖和竹蔗等,洪陽小食更是聞名遐邇。洪都勝景、人物史蹟眾多。現有雄偉壯麗、建築結構奇特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培風塔”、“德安裡”、“普寧學宮”3處。“德安裡”是國家AAA級景區和全國罕見的府第式巨型建築組群,“華嚴寺”深幽而壯觀,“文昌閣”為林則徐忠魂歸宿之處。此外還有“方方紀念館”、“普寧城隍廟”、“萬花園”等景點。

洪陽是歷史文化名鎮,有飲譽海內外的“洪陽鈞天樂社”,配套完整的“英歌”隊和潮州大鑼鼓隊、醒獅隊等;燈謎、詩詞、書畫、“三棋”等聲名遠揚:“普寧豆醬製作技藝”、“廣東漢樂”被公佈為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風民俗更是豐富多姿,妙趣橫生,有“十五夜行頭橋”、“正月擺社”、“城隍公巡遊”等。洪陽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有宋朝吏部尚書陳賢齋、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原中僑委黨組書記、全國僑聯副主席方方、潮劇第一代表演藝術家範澤華、“潮劇名醜”方展榮、現代作家廖琪等等,不勝枚舉。

這個鎮位於普寧市東北部,是普寧的老縣城

洪陽鎮共轄32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鳴崗村、丘塘村、烏犁村、富袋村、雨堂村、北村、新安村、溝邊村、岐崗村、龜背村、後山村、金豐村、仙步村、東村、水龍寨村、昆安村、古份村、馬湖村、深坑村、前山村、水吼村、上寨村、南村、馬南山村、錢湖村、林惠山村、寶鏡院村、厚田村、洪山村、枋安村、西村、後坑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