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据资料显示,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现役炮兵装备有479门FH-70式155mm牵引榴弹炮,136门99式155mm自行榴弹炮,90门M110A2式203mm自行榴弹炮。FH-70榴弹炮是日本在1983年起开始引进技术特许生产的,99式自行榴弹炮由三菱重工和制钢所联合研制。可见,陆自的炮兵装备以牵引火炮为主。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99式自行榴弹炮数量不多,而且机动能力非常有限

在2005年,日本军方开始实施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提出将武器装备建设重点放在提高战略、战术机动性上去,计划采用轻型的自行榴弹炮取代牵引的FH-70,随后推行了一系列的设想,如曾考虑将FH-70集成到装甲卡车底盘上,也曾评估过采购法国的“凯撒”155mm车载炮、BAE的“弓箭手”155mm车载炮以及M777超轻型155mm榴弹炮的计划,但是追究没有结果,不管怎么折腾,也没有人太在意。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日本防卫省曾对采购BAE的M777轻型榴弹炮呼声高涨,可用于搭配采购的V-22旋翼机

就在几年前,网络中流传出日本制钢所研制的基于8×8轮式越野车的155mm车载炮样炮,才让人看到些端倪。今年8月底,在日本陆上自卫队“富士综合火力演习”的现场,公开展示了“19式装轮自走155mm榴弹炮”(按照国内的习惯,以下称为19式155mm车载炮),虽然定义仍是“试作品”,但已证明了该火炮与实际列装不远了。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最早公开的19式车载炮样炮实车

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按照日本防卫省近年提高装备系列化程度的指导思想,19式155mm车载炮应该与99式155mm自行榴弹炮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从“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上公开的说明展板上来看,19式车载炮仍采用了52倍口径身管,毫无疑问它必然会配套使用与99式一样的弹药系统。它配用柔性药包式发射药,发射普通弹的最大射程为30公里,发射火箭增程弹的最大射程为40公里。近年来,日本防务省技术研究本部的高精度火力研发部也正在研发155mm的弹道修正弹等智能弹药,这些弹药将来也会在19式车载炮上实际应用。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2019“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上公开的19式车载炮说明展板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日本防务省技术研究本部的高精度火力研发部正在研发的155mm弹道修正弹

早在2001年左右,日本防务省就开展了一项超轻型155mm牵引榴弹炮的研究项目,该项目采用了非常高端的微电脑控制电子制退机,能够根据发射时的后坐过程自动调控驻退机的驻退液体流量,使火炮后坐平滑并明显降低后坐力,虽然这个研制项目由于技术难度大,最终失败而告终,但该项目的断隔螺式炮闩轻量化炮尾装置和薄壁身管在19式车载炮上却得了继承应用。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日本防务省研制的超轻型155mm牵引榴弹炮测试样炮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电子控制制退机超轻型155mm牵引榴弹炮结构说明,轻量化炮尾和身管是其研究成果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采用了体积、重量均较小的电动螺式炮闩和轻型身管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继承了99式自行榴弹炮的条形侧孔炮口制退器

引进自德国的MAN HX 8×8高机动底盘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的最初设想图,底盘明显是三菱重工的8×8,后驻锄也是“铲型”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自卫队的12式反舰导弹发射车,采用了三菱重工8×8底盘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自卫队的03是防空导弹发射车,同为三菱重工8×8底盘

从19式155mm车载炮的最初设想图来看,它最早是选用了日本三菱重工生产的8×8重型车底盘,该底盘作为日本自卫队装备的重型轮式回收车(抢修车)、03式中程防空导弹发射车、12式反舰导弹发射车以及雷达车等配套车辆的基型底盘大量使用,但19式车载炮在样车实车阶段却采用了从德国引进的MAN HX系列X77型8×8高机动底盘,而为何选用8×8的重型底盘,为何弃用国产底盘而选用国外的底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1.车载炮底盘重型化的趋势。从法国“凯撒”155mm车载炮开始,各国掀起了研制卡车搭载大口径火炮的热潮。“凯撒”采用了6×6的军用越野车底盘,其系统全重为17.7吨,虽然具有很好的战略、战术机动性,但也自身带有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底盘较轻后,在火炮发射时就会出现稳定性的问题,会造成底盘猛烈“弹跳”而产生位移,破坏火炮的瞄准线;另一方面,底盘较轻,对车载炮的方向角有较大的限制,如“凯撒”仅有左右15°的方向角,如果目标不在这个射角范围内就需要重新启动车辆移动底盘,容易贻误战机;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泰国陆军装备的法国“凯撒”155mm车载炮,发射时底盘“跳动”

再一方面,如“凯撒”这样的6×6底盘,它的携弹量只有区区18发,对火力支援的持续性也有较大影响。还有一方面,轻型底盘受重量限制,在机动过程中乘员的防护能力也堪忧。近年来,法国Nexter公司也对“凯撒”进行了改良,选用了Tatra T-815 8x8重型底盘;以色列的ATMOS 2000式155mm车载炮也换装了德国MAN HX X81型8×8底盘。目前新研制的或早期研制的重型底盘车载炮绝大多数的方向角均在25°左右,有些甚至更大;而携弹量基本都保持在40发左右(注意:某国采用特殊技术的6×6底盘新型车载炮是个特例),因此19式155mm车载炮采用8×8底盘也是在这个趋向之内。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升级了Tatra底盘的Caesar 8×8,其火炮起落部分和19式车载炮最初设想图非常相似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ATMOS 2000换装了MAN HX X81底盘,驾乘舱的防护能力非常出色

2.德国MAN HX底盘性能优越。德国MAN的第二代高机动性战术车辆有HX和SX两个系列,HX为高机动战术车辆,SX为极限机动战术车辆。两个系列的底盘都有优秀的越野通过能力,均配有高可靠性、高寿命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传动系统。HX系列采用了铆接结构高强度抗扭曲车架、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给人的印象就是“粗壮、结实”,它作为车载炮是再合适不过了。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德国MAN HX系列底盘采用了铆接结构高强度抗扭曲车架、钢板弹簧平衡悬架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德国MAN HX和SX两个系列的底盘,机动能力十分优秀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MAN HX系列 X77型8×8高机动底盘的动力传动装置示意图

受国内钢铁资源的限制,日本产车辆一贯的“轻薄”也在重型车底盘上得到体现。三菱重工的8×8重型车,虽然载重量尚可,但无论从驾驶室还是从悬挂系统、车架的材料上看,都显得有些“单薄”。如果采用三菱重工的8×8底盘,底盘的驾驶室要能承受住火炮发射时的炮口冲击波,就必须从结构和材料应用上全部“推倒重来”重新设计;底盘的悬挂和车架要能承受火炮后坐时驻锄带来的一部分后倾力,也必须予以强化。这样一来,本来采购的数量就不多,势必造成底盘的采购价格居高不下,那还不如直接购买国外机动能力更好、更为可靠的底盘来的实在。而德国MAN HX底盘配置有经过强化的模块化驾驶室,要承受炮口冲击波只需要将原有的顶置空调取消,将硬铝合金的车顶改为钢制即可,而驾驶室的四周本就带有钢板防护构件。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19式车载炮在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或测试后,否定了自产的8×8重型底盘。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三菱重工的8×8底盘,悬架系统是比较脆弱的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陆自配装的三菱重工8×8重型轮式回收车,可见驾驶室非常的“轻薄”

与主流155mm车载炮的不同之处

独特的驻锄——和目前大多数155车载炮的设计结构趋同,19式车载炮也在车体后部设置了一个液压收放的大型后驻锄,这种驻锄一般都具有三种功能:连接车架,通过驻锄体楔入土壤,将发射时的后坐力传导到地面,限制火炮移动;作为火炮的千斤顶,战斗状态顶起车体后部,减少后坐载荷对底盘的影响;作为火炮操作手站立的平台,便于瞄准和装填。而19式车载炮在样炮实车阶段的驻锄却取消了一般车载炮的“铲型体”,它采用的却是左右各一组的“楔钉”和橡胶摩擦块,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日本地表多岩石和沉积的火山灰,也或在岛礁地域,驻锄根本无法完整的楔入地面,而通过“楔钉”和摩擦块的组合,足以承受发射时的水平载荷和部分垂直的载荷,这也是由特定的作战环境决定的。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结构独特的19式车载炮后驻锄

简陋的“棚子”——德国MAN HX X77底盘的驾驶室仅能乘坐3人,而19式车载炮的一个炮班人数为5人,驾驶室内座3人,另外两名炮手就需要另外安置座位。令人尴尬的是,HX X77底盘紧挨驾驶室左侧就是发动机的大型热交换器,而热交换器的后面又是负责火炮液压操控和驻锄升降的辅助动力(APU)及液压泵系统,因此只能在其后位置设置了一个乘员舱,而这个乘员舱仅用篷布简易遮盖,没有增加任何的防护措施,对于日本这样的“工业强国”来说,这样的设计实在让人费解。其实德国MAN HX系列的X81以及SX全系列的底盘都是有双排乘椅的驾乘舱,为何日本不直接选用有双排座椅的MAN底盘型号,很显然也是对采购成本的考虑。至于MAN底盘为何将发动机热交换器放置在驾驶室后方侧面,主要是为了增强车体正面的防护能力,也能避免车辆在泥泞地形行驶时,泥浆冲入热交换器(中国的第三代重型通用高机动战术车辆也都采用这种设计)。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自左向右分别是:三人驾驶室、热交换器、辅助动力液压泵系统和两人简易乘员舱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的炮身旋转俯仰、驻锄收放和半自动装弹系统均由液压执行元件完成

线控瞄准操纵系统——按照目前火炮对数字化水平的要求,车载炮一般都配备有卫星定位和惯导系统(GPS/INS)、炮口测速雷达和数字化通信系统,以便完成自动定位定向、自动操瞄和接收上级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指令,因此在驾乘舱内都设置有炮长指挥与通信终端,在瞄准手位置设置有诸元显控终端。而通过19式车载炮的图片及操作演示视频中却发现,它没有安装炮口测速装置,在瞄准手位置也未设置诸元显示装置。在战斗状态时,瞄准手背负通讯电台站在炮位后方,是通过以电缆连接驻锄的一个手持操控盒来完成火炮俯仰瞄准的,似乎是瞄准手以电台接收指令,然后在控制盒上设置射角数据,火炮操控机构执行命令进入发射角,从这方面来看已令人严重质疑19式车载炮的自动化操瞄水平。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炮在阵地放列之后,身背电台的瞄准手从驻锄一侧拿出控制盒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瞄准手使用控制盒操控火炮,赋予射向(身管的操控还是很灵活快速的)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收起驻锄的动作过程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Caesar 8×8榴弹炮也有线控操作手(黄圈),但只操控装弹机和炮闩,火炮俯仰旋转由火控系统自动完

战略战术运用

根据新的安保法,日本自卫队将以夺岛作战为纲,以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为目标,加快防卫重心由东北向西南转移。19式155mm车载炮在岛屿防御中能够基于其良好的战略、战术机动能力,由空中侦察直升机或前沿侦察兵提供目标信息,在炮兵火力指挥系统的协调指挥下“快打快炮”,以猛烈的火力有效支援自卫队“反登陆”作战部队或直接打击登岛的敌方人员及作战装备,而陆上自卫队现有的FH-70式155mm牵引榴弹炮和99式155mm自行榴弹炮(时速不到60公里/小时)远不能满足这一实际的战术需求。而在周边列岛的“夺岛”作战中,19式155mm车载炮能够依靠自卫队的LCAC气垫船快速运送到“有事”的岛屿,在登岛后不需要任何准备就可配合16式机动战斗车和96式轮式装甲车立即投入作战。另外,随着日本自卫队逐步推动海外派兵向常态化、机制化方向发展,19式车载炮也能够使用C-2运输机运送到一些“热点地区”快速部署。因此,19式155mm车载炮的列装,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卫队的地面防卫作战能力。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19式车载榴弹炮的战术运用构想图

东瀛武士的又一把“妖刀”,19式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自卫队使用LCAC气垫船运送16式机动战斗车,也可运送19式车载炮,这种战术在岛礁非常适用

后语

对于远程大口径火炮要充分发挥其威力,除了火炮自身的战术技术指标,还必须依靠目标侦察、气象保障和数字化的通信指挥网络等。据目前公开的报道,日本防卫装备厅已采购了7门19式车载炮装备到陆上自卫队试用,虽不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但不论其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还是要充分引起周边国家警惕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