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柏林附近的德中友協

柏林附近有個不大的城市,叫路德維希斯菲爾德(Ludwigsfelde),簡稱為路德維希市,那裡有個德中友協,會員們來自柏林、漢堡、勃蘭登堡州等地。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空中鳥瞰路德維希市,那是一個擁有許多美好記憶的地方

提起路德維希市的德中友協,不少圈內人士都交口稱讚,這個友協雖然歷史不長,但卻很有凝聚力和影響力,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路德維希市德中友協有幾百名會員,都是熱心德中友好關係的人士,有青年人,不過中老年人居多。這些成員中,一部分是兩德統一前民主德國執政黨“社會統一黨”的老黨員,據說有的還當過中央委員、駐華大使、大學教授、大區區長、縣長等,當然,那都是歷史了,他們現在都是普通百姓。不管每個人的履歷如何,大家都懷著一顆平常之心,因發展德中友誼而聚在一起,覺得在做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有活動,他們便從四面安八方趕來參加。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這座文化中心的二樓,便是路德維希市德中友協經常舉辦活動的地方

這個友協的創始人是尼姆茨(Eberhard Nimz)先生, 他是一位閱歷豐富、德高望重的人。前幾年,尼姆茨先生以近九十歲的高齡去世了,繼任者是戈魯石卡(Ullry Gruschka)先生, 他把德中友協的事業發揚光大,各項活動搞得風生水起,迎來了友協的輝煌年代。

尼姆茨是我較早認識的德中友協人士。據說他曾任民德某大型國有鋼鐵廠的黨委書記,還有人說他曾是當時的中央委員。兩德統一後,他成為一介平民,重新就業年紀偏大了,他就“向前看”,創立了這個德中友協並經大家推選當了首任主席。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應邀來到德中友協,接過尼姆茨主席送我的鮮花

尼姆茨無疑是這個友協的最初核心,他的資歷和熱心都讓他勝任有餘。他年輕時是抵抗組織的成員,曾被捕坐過牢,是個堅定的反法西斯戰士,這也是他引以為豪的經歷。他寫過一本回憶錄,名叫《 慘絕人寰的戰爭 》,鞭笞了希特勒的兇狠,歌頌了抵抗運動的堅決,記錄了他的早年歲月。這是一本油印的書,不算正式出版,也許是沒來得及,多在朋友圈內流傳。他送過我一本,還給我講了寫作的經過,那是個很漫長的過程,翻讀此書,我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也因此敬佩有加。

兩次受邀去作報告,帶給我強烈的心靈震撼

這個友協的不同凡響之處,一是在於它非常活躍,經常組織各類活動,不像有些民間團體,只有機構卻鮮有動靜;二是它活動的範圍很廣,涉及當今世界的各類熱點話題。當然,中國是他們的活動重點。

最初跟他們認識,是因為應邀去做中國經濟問題的報告。按照工作分工,我們跟友協沒有直接工作關係,是友協找了使館,因為是經濟方面的內容,領導把任務交給了我們。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尼姆茨主席主持報告會,現場熱情洋溢,一片歡聲笑語

那一次,我從五個方面介紹了中國經濟,即成就、原因、問題、前景、對策。強調了為什麼要實行改革開放,為什麼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點講述了中國的三步走戰略及帶來的經濟進步。由於提綱挈領地抓住了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第一執政要務,他們聽後覺得很受啟發,覺得中國走上了振興之路。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報告受到熱烈歡迎,我由此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是多麼的關注

德國人喜歡演講,但更喜歡演講後的討論。我講完後,現場討論非常熱烈,會員們發言時特別動情。我此前真不曾想到,這裡竟然還有這樣一群對中國如此關注的德國人。

時隔一年半後,我們應邀再次講述中國經濟問題。這次的重點是中國經濟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面臨的國際環境和考驗。題目比上次寬闊了許多,講了很多新情況,新觀點,當然還有一些新問題。這樣的報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討論時大家發言慷慨激昂,出現了不少感人的場面。他們認為,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鑑,有的人甚至直接了當地指出,民主德國的失敗原因之一就在於經濟發展長期落後於人民需求。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尼姆茨主席和友協同事到樓下迎接筆者夫婦

他們是一群對中國一往情深的人

無論是會議發言中還是私下交談中,他們中的一些人都吐露著這樣的心聲:中國承載著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回憶、珍視和嚮往,輝映著他們曾經的理想和期待的輝煌。從他們的眼神和語氣中可以感悟到:中國的每一個重大成就都牽動著他們的心神,令他們激動不已,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重新燃起他們胸中的激情,他們心臟的跳動跟中國保持著一樣的節拍。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報告會後喝酒聊天,共話友誼,繼續著他們關注的中國話題

他們一方面為中國的成就和進步而自豪,另一方面也為中國的不足和問題而著急。他們說,期望中國更進步、更強大。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對中國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沒有像某些德國媒體那樣一味地抨擊,而是表示理解甚至給出原諒性的解釋。

後來,尼姆茨重病臥床,再也無法參加友協的活動了。一天,我和文化處的同事帶上鮮花,去醫院看望他。我們的到來讓他激動不已,飽經滄桑和久病消瘦的臉上竟然滾動著兩行淚珠,這一幕令我震撼,久久難以忘懷。

兩德統一的成就舉世矚目

一個週末,德中友協組織了烤肉聚會,地點放在科尼特家的花園。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科尼特先生雖不拘言笑,但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

那裡美麗而寬敞,我們去時,好多人已經到了。為了這次聚會,友協作了精心的準備,院子裡撐起了大大小小的遮陽傘,擺了好多張桌子,可以容納幾十個人。腳下是翠綠的草坪,周圍是果樹和鮮花。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夏季的戶外燒烤,是德國人最喜愛的聚會方式

木炭燃起來了,主人張羅著為大家烤肉。肉香加上酒香和歡聲笑語,瀰漫了整個院子。我不時地前去烤爐旁幫忙,並穿梭在幾張桌子之間,為的是儘可能多地與不同的人交流,我喜歡用這種方式瞭解社會。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我很喜歡站在烤爐前的感覺,這種參與性極強的聚餐活動更便於交流

席間,大家談論最多的是過去的工作和經歷,然後就是對某些社會問題的分析和議論。

年輕一些的友協成員普遍認為,經過全國的不斷努力,東西德統一的成就舉世矚目,東西部發展差距在不斷縮小。政治上不僅選出了一位前東德人默克爾擔任總理,後來還選出了一位具有東德背景的高克擔任總統。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多東德人都在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等西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如今,你不再能從口音、服飾及行為方式上簡單判斷他們來自何方。同樣,越來越多的西部人也來到東部尋求發展,不僅僅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報考東部各大學,還有很多人來東部創業,不少西部企業也在東部設立了分公司。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有著東德背景的聯邦總理默克爾和聯邦總統高克(左)

不過,一些年齡較大的成員卻不以為然:“他們二人是有東部背景,但那又怎麼樣,東部並沒因此得到更好的發展。”有一位老人甚至說:“我們東德,當年是社會主義陣營裡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的強國呢!我們不但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免費,而且物價穩定、文化繁榮、體育強大。德國統一了,我們卻淪為二等公民了,真是豈有此理!”

看來,不同年齡組的人對兩德統一的感受和評價有所不同。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的一個家庭聚會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上學路上的孩子們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的一個居民小區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居民們的休閒活動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的東柏林商業中心 - 亞歷山大廣場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的東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一角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在東柏林舉行的的盛大自行車比賽

在一些原東德老人們看來,“二等公民”的標籤深深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有一種強烈的“附屬感”和“被拋棄感”。有的研究也表明,承諾未完全兌現,期望變為失望,導致了東部“懷舊心理”的流行,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新詞,這就是所謂的“東部情結”(Ostalgie)。

年輕的一代,要麼兩德統一時年齡尚小,要麼是兩德統一後才出生的人,因此對聯邦德國這個國家的認同高於他們的父輩。

老一代融入統一後的德國還得多長時間?

恰逢這天有足球比賽,德國以2:0戰勝勝瑞典隊 。足球是德國的強項,也是話題的中心,此時此刻,柏林等大城市都在狂歡慶祝呢。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恰逢這天有足球比賽,德國以2:0戰勝勝瑞典隊

當我準備與身旁的一位老人聊聊這個話題時,卻發現他根本沒有熱情。他冷靜而又不無傷感地告訴我:“德國隊取勝對我來說無所謂什麼喜悅,因為在我心裡,聯邦德國不是我的祖國,我的祖國是民主德國“。

他對今天的聯邦德國依然沒有認同感?聽聞此言,真讓我震驚不小,也讓我無言以對。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與老會員一起聊天,有時就會出現一點尷尬場面

旁邊的一位年輕人插話說:“您想想,原來在東德,您想出國都不自由,現在德國護照好使,想去哪就去哪兒,多方便。“ 他搖搖頭:“我老了,除了自由,什麼也沒有了。”

我走到另一個桌聊天,聊著聊著天色漸晚,大家就說起了《 喀秋莎 》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等蘇聯歌曲。有人悄然提議,為活躍一下氣氛,不妨小聲哼起來吧。不曾想,這個提議勾起了不少人更為辛酸的回憶,坐在我對面的一位老工程師未及開言已然是熱淚盈眶了。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蘇聯歌曲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記憶

2013年,德國民調機構“Allensbach-Institut”公佈了“東西德國人互相評價”的民調結果,顯示他們互相之間印象差異較大,偏見較深。

西德人對東德人的評價為:愛發牢騷(51%)、多疑(42%)、焦慮(29%)、節省(29%);

東德人對西德人的評價較為負面:傲慢(71%)、拜金(57%)、自信(54%)、官僚主義(45%)、膚淺(45%)。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西德國人的相互評價應該會有變化,可惜我的手頭沒有最新的這類調查資料。

德中友協聚集著一群可愛的人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人,需要信仰的支撐,信仰就像太陽,可使人生充滿光輝,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而信仰一旦失,人生彷彿就失去了方向。這個德中友協的老人們有自己的信仰,年輕人也有自己的信仰,兩代人的信仰似乎並不完全相同,但在維護德中友誼這一目標上,老人和年輕人卻是共同的。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兩德統一後,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的馬恩雕像保留了下來

尼姆茨流著淚水的面容又浮現眼前,人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一個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奮鬥一輩子的人,在步入暮年,甚至病入膏肓之際,仍念念不忘一生的追求,這不正是精神力量的不朽嗎?尼姆茨這一代人,當年不顧安危投身反法西斯鬥爭的目的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創建美好的生活,不光為自己,而且為更多的人。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波茨坦大學經濟系的沃爾夫岡教授,特意為筆者蒐集了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就讀大學期間的檔案

融合,並非只停留在國家結構層面,還在於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個體。政治上的統一實屬不易,經濟上融為一體需要投入,但是,最最艱難的,恐怕還是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融合。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民主德國時期東西德的界石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1989年柏林牆倒塌時,人們在揮舞榔頭砸柏林牆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兩德統一後的勃蘭登堡門東側

每次參加他們的活動,都會遇到幾個新面孔,但無論新老,都是可愛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友協的老會員會越來越少,年輕會員會越來越多,相信德中友誼會不斷傳承下去。

德國統一30年了,東西德人心理上融合的怎麼樣了?

報告會後的集體合影。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友協的會員會越來越多

光陰似箭,歲月如流。這段歐洲大地上的平凡經歷悄然而來又靜靜逝過,回到中國數年後的今天,重讀當年寫下的上述文字,仍有很多的感慨。

我留戀那段美好的無法再現的時光,甚至惋惜當初為什麼沒留下更詳細的記述。但我確信,當時的文字都是真情實感的表露,因而任何時候都有動人心絃的力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