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2019年8月。

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叻沙,馬來語“Laksa”,其中“叻”讀“樂”。這道在國內很難見到的馬來西亞特色飲食,曾被某個未必靠譜的美國網絡媒體評為死前必吃的十大美食之一。聽起來很嚇人,言下之意是沒吃過就是白活了一輩子。吃了又能怎樣?上天堂?

我研究過這個包括北京烤鴨、法國蝸牛、日本鐵板燒在內的所謂的十大美食,得出的結論是:烹飪技法與原料的獨特性,這種獨特造成你很難在別處找到原產地的口味,就好比你不可能在號稱世界美食之都的成都吃到最正宗的北京烤鴨。因此這十大美食可以理解為是旅行中的飲食見識,如果你都品嚐到了原汁原味,那也算得走遍了大半個世界,死而無憾。

新馬是一家。在去馬來西亞途中在新加坡轉機,見機場的簡餐店有叻沙,當然就選擇了它,這麼有名的食品,又不可能在別處吃到正宗,不嚐嚐就相當於一輩子十分之一白活了。此外,還點了份在新馬華人料理中比較有名的老鼠粉。

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老鼠粉是一道客家小吃,主料是米粉。將米漿蒸成凝塊,擠壓過鐵器製成的篩子,形成長條圓形如老鼠尾巴般的粉條,做法與山西的壓餄餎面有些相似,這是一道典型的容易消化又沒有多少熱量的小吃。新加坡的老鼠粉沒太大特色,在此只是一筆帶過。

還是談叻沙。新加坡最著名的叻沙是加東叻沙,加東是新加坡的一個居住區,這裡聚集著大量的土生華人,也就是之前文章介紹的峇峇孃惹。因此加東叻沙被歸類為娘惹叻沙一類,既然是娘惹菜,也算得上中國的口味,不違背本系列的主旨。

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請注意菜單中叻沙被歸類為麵條(Noodle)。因此叻沙是一種湯麵,在馬來西亞其他地方,叻沙的主料是小麥粉製成的麵條,加東叻沙卻用的是軟軟的米粉,也就成了湯粉。米粉的英語是 rice noodle(米麵條),說是麵條也沒錯。如果看食材,叻沙有中式料理的基因:米粉、油豆腐、魚餅、豆芽之類,加東叻沙的標誌是加入一顆切成兩半的白水雞蛋。

然而,僅僅看這湯色,就不是中式料理的口味,娘惹叻沙(加東叻沙)被歸類為咖喱叻沙,湯頭是東南亞的椰奶與印度咖喱風格的混合體,因此它既有咖喱那濃重的複合味,又有椰奶的香和些許甜,還有泰國香料混雜在其中,就是沒有中國的味道。這是我不熟悉的複合味道,因此很難品評。

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到底什麼是叻沙?本篇似乎也沒有說清楚,我本人也是之後到檳城嚐到了更有名的亞參叻沙才搞清楚了些。關於亞參叻沙,留待下篇再說。

如果必須對叻沙做個定義,倒也不難。叻沙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的香草,用叻沙葉熬製湯頭做出來的湯麵或湯粉,就是叻沙。然而,叻沙的複雜正是這湯頭,不同的香料和配比,口味可能迥然不同。

加東叻沙也是另一種典型的娘惹料理,中式的食材,南亞的口味。你未必會喜歡吃,但那獨特的口味你很難忘記。而且,品嚐了咖喱叻沙,無憾的事情又少了一件,人生得以更加圓滿。從這個角度,你也必須喜歡才是。

新加坡美食之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後記:

本篇原計劃將咖喱叻沙和亞參叻沙放在一個篇章,後來發現兩者差距挺大,就分成兩篇。近期狀態不好,更新較慢,見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