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破北京,無奈之下的崇禎帝選擇了自縊以身殉國,明朝遂亡。

雖說明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是清朝,但在明末清初之際,當時世人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並非是清朝,而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可謂是如日中天,在進軍北京之際就是一路勢如破竹,攻克北京以後兩三個月,更是迅速統治了整個黃河流域和部分長江流域,可以說當時天下不說是傳檄而定,但也近乎是觸手可得。

可出人意料的是,在山海關一片石之戰中李自成敗於吳三桂和清朝多爾袞聯手以後,不只是退出了北京,從此更是一蹶不起,再也沒有在歷史長河之中掀起什麼浪花,到了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更是諷刺的死於當地村民誤殺。

那麼李自成為何會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只經歷了一次失敗就一蹶不起呢,今天宋安之就以李自成還有清朝對於崇禎帝遺體的安排對比,以這方面來說說李自成的失敗之謎。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李自成進入北京以後,剛開始找不到崇禎帝,很是著急,認為崇禎帝藏於民間,因此下令進獻崇禎帝者:“賞萬金,封伯爵”。

等到確定崇禎帝自縊死去以後,李自成是鬆了一口氣,按說這時候就是籠絡人心的大好時機,畢竟已經死去的崇禎帝對於李自成來說已經沒有威脅了,厚葬崇禎帝無疑是在向世人表現自己的仁義,展現出自己身為帝王的風度,但李自成並沒有這麼做,應該是一時之間並沒有從農民起義者的思路轉變到天下共主的思路上。

按《明史》記載,李自成是這般安排崇禎帝的身後之事:“賊遷帝、後梓宮於昌平。昌平人啟田貴妃墓以葬”。可以說相當潦草應付的。

在當時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中,關於李自成如何安排崇禎帝的身後之事更是詳細。

崇禎帝遺體被找到以後,李自成是這般安排的:“逆賊發錢二貫,遣太監市柳木棺,枕以土塊,停於東華門外施茶庵,覆以蓬廠。有兩僧誦經,老太監四五人;王太監極薄一棺,亦在其旁

”。可以說是相當寒酸,一代帝王身後之事如此潦草,使人是唏噓不已。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後來還是襄城伯李國禎哭求諸臣一起請求李自成以帝禮葬崇禎帝,李自成才同意以帝禮葬崇禎帝。

於是“乃改殯先帝后,出梓官二,以丹漆殯先帝,點漆殯先後。加帝翼善冠,袞玉滲金靴,後袍帶亦如之。設祭一罈,自成亦出,四拜垂淚”。

等到初四安葬崇禎帝時,抬柩者也就是二三十人,數騎從得勝門送出,草草掩葬,而且還是掩葬于田貴妃墓。據說安葬崇禎一共才花了二百餘兩銀子,所以說雖然李自成同意以帝禮葬崇禎帝,但並沒有給予崇禎帝帝葬的待遇,很明顯就是草草了事。

那麼再對比一下清朝是如何安排崇禎帝身後之事的。

清朝入關是打著替明朝報仇的旗號,因此在相關事宜上可謂是面面俱到。像崇禎帝的身後之事,清朝在進入北京以後,對崇禎帝遺體是以帝體改葬,將其葬身之處升級為思陵,是為明十三陵中最後一陵。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並且下令臣民服喪三日,為崇禎帝上諡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可以說清朝對於崇禎帝遺體的安排,是該有的皇帝待遇都有了,雖然思陵建造的很是簡陋,但怎麼說清朝官方都是將其升級為陵,而不是李自成那般草草了事。

崇禎帝吊死的那棵槐樹更是被清朝認定為“罪槐”,用鐵鏈鎖了好多年。

後來順治帝祭拜崇禎帝的時候,更是連呼“大哥大哥”。

通過雙方對於崇禎帝遺體安排的對比來看,由此可見李自成為什麼失敗呢,因為他在攻克北京以後,並沒有擺清自己的位置,不是以天下共主的思路去處理事情,而是還是以之前的身份帶有侷限性的處理事情,對於籠絡人心的機會都視而不見,焉有不敗之理?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而李自成的確不只是在崇禎帝遺體上安排不到位,其他方面亦是如此,沒有擺清自己的位置,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在天下未定之際,就在北京通過“追繳助餉”的政策大規模打擊當時的官紳階級,得不到代表民心的官紳階級肯定,是他沒有得天下,並且退出北京以後一蹶不起的根本原因。

再反觀清朝,對於崇禎帝遺體的安排可謂是相當到位,大大的籠絡了人心。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雙方的差距所在,李自成是目光短淺,而清朝統治階級是目光長遠。而且清朝在入關以後,每一步的確是都走的不錯,不只是安置崇禎帝遺體方面籠絡了人心,像李自成打擊官紳階級,而清朝則是維護官紳階級的利益,與官紳階級成為一個龐大的利益共同體,因此才有了最終一統中國的局面。

正所謂以史為鑑,很多歷史其實還是很有趣的,在通過大歷史來看某個事情或者某個人物以外,有時候以細節歷史來看某個人物如何,以這種以小見大的方式來觀看,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崇禎帝身後之事的安排,李自成和清朝哪個更高明?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