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妻子整理丈夫遺物時,發現了一個祕密,為何選擇自殺呢?

丿魚丶尕灬羙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在他去世後,他的妻子於立群不顧羸弱的病體,開始整理他的遺稿。然而,僅8個月後,於立群便突然自殺了,這在當時引發了大眾的猜測。那麼,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於立群舊照)

於立群出身於書香世家,她的祖父是同治年間的榜眼,後來做過駐德大使和吏部侍郎。在清朝末年,為兩廣教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她的母親是岑春煊的千金,生活極盡優渥。

不過,到了民國時期,由於父親孝侯不善經濟,家中只能靠典當字畫維持體面的生活。坐吃山空後,生活變得非常窮困,甚至到連於立群幾姐妹上學讀書的學費都拿不出來了。

幸好長姐於立忱善寫書法。她雖覺得擺攤替人寫對聯不夠體面,但為了讓弟妹們都不至輟學,她每逢春節前一週,便會到人多的地方支桌,替人寫對聯。由於她書法好,寫的對子又吉祥。再加上她人漂亮又會說話,所以找她寫對聯的人不少。因此,弟弟妹妹們的學費,也就這樣掙到了。

正是因為如此,於立群和於立忱的感情從小就特別深厚。

長大後,於立忱憑著優異的成績和學識,成為《大公報》的記者。她青春靚麗,性格活潑,對文學和話劇有著極厚的興趣。

於立群深為長姐感到驕傲。此時的她,才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劇社不久。未來在她眼中,一樣充滿了七彩光芒。

1934年春天,日本向世界發表了侵華宣言,中國國民為之群情激憤。《大公報》為了得到更多關於日本動向的新聞,任命工作一向出色的於立忱為駐東京特派記者。

誰知道僅3年後,於立忱便於5月返回上海,不久後她便自縊身亡。

此時的於立群,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唇紅齒白,眉眼俊俏。再加上她獨特的氣質和良好的修養,無不讓人感到親切溫柔。正是如此,她接拍過多部電影和話劇。通過嫻熟的演技,很快就得到觀眾的喜愛和認可,成為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大明星。

對於於立忱的死,於立群非常悲痛。

(郭沫若舊照)

就在於立忱去世2月餘,郭沫若從日本趕到上海,並找到了於立群。

於立群對郭沫若雖然不熟,但她從於立忱的遺物中,看到過姐姐寫給郭沫若的詩箋,知道郭沫若是姐姐的摯友,於是她便找了出來交給了郭沫若。

看著清水芙蓉般美麗的於立群,郭沫若像觸電一樣。他激動之餘,竟對自己暗暗地說,我有責任保護立群,但願我能把愛她姐姐的心,轉移到她身上。

此時的郭沫若雖年長於立群24歲,但他不論在文學上,還是社會上都享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他追求起於立群來,感情熱烈得像老房子著火,人又浪漫風趣,溫文儒雅。很快,兩人便確立了戀愛關係。

1939年1月,郭沫若和於立群舉行了婚禮。當時為他們主婚的周恩來還三分玩笑七分嚴肅地說:“但願這是你最後一次婚禮。”

周恩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原來,郭沫若才華橫溢,和他有情感糾葛的女人不少。

郭沫若的原配夫人是張瓊華。

郭沫若的原配妻子是“父親之言、媒妁之命”的舊式婚姻。

1912年,20歲的郭沫若結婚了。

在這之前,郭沫若沒有見過女方,僅聽母親說過女方識文斷字,又是天足,因此滿心歡喜,以為他迎娶的是一位新式女子。

只是當花轎抬進門後,他才發現女方不僅有一雙三寸金蓮,還長得其貌不揚。

由於心理落差太大,他僅和女方入了洞房便離開了家。

這一走,女方便枯等了他26年,其間更是無怨無悔替他照顧他的雙親。

待再見之時,已是雙親去世之後。

(左一為佐藤富子)

郭沫若帶著他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回家奔喪,張瓊華還大度地讓出曾經的洞房給他們,並對郭沫若和佐藤富子殷勤接待。

縱是如此,郭沫若在後來也從未想起過張瓊華的好。反而在解放後,當張瓊華去北京看望他時,他卻避而不見。

佐藤富子出身於日本望族,她由於反抗一樁母親指定的婚姻,到東京一所醫院做了護士。在那裡,她結識了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

佐藤富子被郭沫若風度翩翩的外表吸引,更為他的才氣折服。於是,她主動給他寫了一封希望交往的信。

此時的郭沫若境況真的很糟糕,貧窮和孤獨壓得他幾乎透不過氣來。

佐藤富子的來信,被他視為珍寶,並立即給佐藤富子回了一封語句浪漫優美的回信,準確地說,該是情書。

佐藤富子的家人得知她和一個弱國小夥戀愛後,百般阻撓。

佐藤富子為了能和郭沫若在一起,和家族決裂,並和郭沫若同居在了一起。

此後,佐藤富子為了郭沫若能學業有成,不僅承擔了全部的家務,還心甘情願地和郭沫若安貧守賤,為他生育了4兒1女。

1937年,郭沫若看到國內形勢風詭雲譎,突然起了回國的念頭。於是。他拋下佐藤富子和5個孩子,隻身回到了上海。

(郭沫若和於立群及孩子們)

他這一走很瀟灑,卻沒想到給佐藤富子和5個孩子帶來無盡的磨難。日本當局對佐藤富子進行了無休止的拷問和監禁。同時,5個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這一切苦楚,全由佐藤富子默默承受。她甚至在長達10年之久的時間裡,根本不知道郭沫若是死是活。

中國建國後,受盡苦頭的佐藤富子,在報紙上看到郭沫若的文章,一時激動得淚如泉湧。於是,她帶著千辛萬苦才撫養長大的孩子千里尋夫。然而,她不光看到了郭沫若,還看到郭沫若的身邊已經站了個年輕漂亮的孕婦,那個人就是於立群。

於立群嫁給郭沫若後,為了維護郭沫若的名望,退出了影壇。從此,就只以郭沫若夫人和秘書示人。每天除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是幫忙抄寫文章,招待他的朋友,替他做些雜務。同時,為了不干擾郭沫若的工作,她獨力承擔了對4子2女的養育責任。

於立群全身心地為郭沫若和他們的小家付出,她敬重和愛戴郭沫若,也極疼愛她和郭沫若的幾個孩子。因此,儘管每天都忙碌到很晚,身體疲憊之極,但她從沒有一絲怨言。

1978年6月,郭沫若去世。

對於郭沫若的離去,於立群自然是悲痛的。然而,她在整理郭沫若的遺稿時,發現了一封信。

在這封信中,於立群看到於立忱和郭沫若的戀情。更重要的是,她發現於立忱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她懷上了郭沫若的孩子。而郭沫若卻態度冰冷生硬,逼著她去墮胎。

直到這時,於立群才明白於立忱的死因。她沒想到,一直溫文儒雅、受人愛戴的郭沫若,竟是殺害姐姐的“兇手”。她在愧疚與惱恨之餘,最終因無法面對現實,選擇了自殺。

(參考史料:《於立忱之死》《郭沫若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於立群在整理郭沫若的遺物時,發現比自己大24歲,和自己生活了五十年的丈夫,竟然早在1934年,就和自己的親姐姐於立忱有過三年多的兩性關係,並直接導致姐姐自殺。



(於立群全家福)

於立群一時間痛不欲生。自己陪伴了郭沫若一生,直到郭死,才知道自己的姐姐被郭沫若玩弄,又被拋棄。

可以說郭沫若欺騙了她一生,所以悲痛欲絕的於立群最終選擇了自殺。

於立群是郭沫若第三位夫人,也是最後一位夫人。各位可能會問,老郭咋這麼多媳婦?對,他是媳婦多,不光中國有,外國也有,光孩子就十幾個,屬於處處留情型的特有才的情種。這一點,連周總理都知道。

據說周總理為他和於立群主婚時說:“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


(風華絕代的於立群)

關於郭的才華,毛主席稱郭為“國寶”,他是全世界唯一能讀懂甲骨文的專家,是大文豪,是大才子,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人之一。

郭的才華有目共睹,郭的無情也是有目共睹。

郭與第一任夫人張瓊華是父母之命,他倆才一起過了五天,連個孩子都沒懷上,郭就跑了,從此杳無音訊。可憐此女子在老家獨自守活寡68年。

解放後張被劃為地主成分,日子過不下去了,便進京求郭沫若幫忙,郭卻表現得像陳世美。真的為人所不齒!

第二任夫人是日本人,叫佐藤富子,佐藤被郭的才華所吸引,不顧父母的反對,連工作都辭了,在家相夫教子。

1937年郭沫若卻拋棄母子而去,從此再未相見。只留下佐藤帶著孩子們在日本艱難度日。

事實上,郭除了有這三位正統的夫人,還有很多紅顏知己,諸如安琳、黃定慧等等,都是美女。

像郭這種無情之人,即便再有才華,筆落再驚風雨,他的濫情與無情,將註定他的身後是罵名一片。


小熙為人人


郭沫若一生有三個妻子,但與他曾有過關係的女子卻遠遠多過這個數字,這些女子中有一位與她的第三任妻子於立群有著極其特殊的關係。恰也是因為這個特殊女子,郭沫若死後不久,她的妻子才會選擇自殺。

通常,一個女子因為知道丈夫與另一個女子關係而自殺,這其中定有淵源。於立群的自殺事件背後,也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

郭沫若最初有一個封建包辦妻子,這個女子名叫張瓊華。因為顏值不好,郭沫若在跟她做了四日夫妻後便選擇了離家,這一去再歸來便是數十年後了。

相比張瓊華,第二個妻子郭安娜似乎更幸運。郭安娜是日本富家女子,年輕時因遇見郭沫若甚至不惜背叛家族。兩人不顧一切結成夫妻後曾過過一段還算甜蜜的日子,但日久後,郭沫若很快便背叛了她。

郭沫若背叛女人的方式有千萬種,在外邊找妓女、歌女是一種,與別的美人談戀愛也是一種。郭沫若這樣做的結果是:安娜甚至因他被染上了性病,但安娜是個傳統的日本女子,自然對於丈夫的種種她雖然不滿卻也並未表示什麼。

1937年抗戰爆發後,郭沫若悄悄離開安娜回到國內,這實際上也是安娜和孩子們遭遇拋棄的開端。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這以後不久,郭沫若便與超級美人、影視演員於立群同居了。

1939年初,兩人還補辦了婚禮,婚禮上據說周總理還非常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希望這是你最後一場婚禮。”

兩人結婚後,一共生下了四子二女,不可不謂戰果豐富。這期間,安娜還曾帶著孩子們遠渡重洋回到國內找過丈夫,可惜結果是找了一身的傷。但這個善良的女子後來一直選擇留在國內以中國為母國,說來,真真可敬。

郭安娜的結局相比張瓊華畢竟要好一些,她雖也是孤獨離世,但畢竟身邊有子女相伴。

但相比之下,她們的結局都並不算太過悽慘,真正悽慘至極的是另外兩位,而她們的悽慘結局和前面兩位淒涼收尾者一樣:皆因郭沫若。

前文提到過,郭沫若在與安娜在一起期間曾有過出軌,他出軌的對象裡有一個美人,這個美人不是別人,正是後來自己第三任妻子的姐姐於立忱。

於立忱姿容秀麗,身材婀娜,她和妹妹於立群一樣是世間少有的美人。自古美人從來喜歡巧舌,郭沫若恰是最懂情話的男子,於是她和後來的妹妹一樣,在郭沫若的甜蜜攻勢下繳械投降了。

一個男人,兩姐妹,這是一場註定會有大傷害的奇異三角戀。

於立忱本是一個新女性,在日本遇見郭沫若時,她是中國派去日本的女記者。可嘆,這樣的女子卻也未能逃過郭沫若的撩撥,想來郭沫若的殺傷力絕不一般。

與郭沫若的感情持續三年多後的1937年5月,於立忱在上海選擇了自殺。因為於立忱自殺太過突然,妹妹於立群十分震驚,她在痛苦之餘發誓一定要找到致使姐姐自殺的真兇,併為姐姐復仇。

讓於立群極其痛心的是,姐姐自殺前還墮胎打過孩子,她猜想姐姐在遺書中雖未交待自殺原因,但她的死一定與致使她懷孕的男人有關。

這個猜想終在1979被得到了證實,這一年,於立群丈夫郭沫若已經去世半年多了,此時距於立群姐姐自殺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

讓於立群那個“姐姐之死與致她懷孕男子有關”猜想被證實的,正是她丈夫郭沫若的遺物。丈夫死後,作為遺孀的於立群自然要去整理丈夫遺物。

於立群怎麼也沒想到,她竟在丈夫的遺物裡看到了姐姐於立忱的一封手寫書信。那一刻,於立群呆住了,而在看到信的內容後,她瞬間覺得五雷轟頂了。

也是直到這一刻,於立群才知道:自己竟和姐姐同伺一個男人。

“姐姐和他(丈夫)竟曾經在一起?”“姐姐肚子裡的孩子竟是他的?”“他們竟一直瞞著我藕斷絲連?”“他竟是害死姐姐的兇手?”“他們竟然瞞了我一輩子,不,他們沒有瞞一輩子,他們為什麼不瞞我一輩子?”“……”知道真相那一刻,於立群整個地崩潰了。

良久,於立群使勁地撕扯著那封信,一邊聲嘶力竭喊著“不可能,不可能”!

往事一齊湧上腦海,郭沫若臨終前的那句“我是個罪人”也終於在這裡揭開了謎底。良久,力氣用完的於立群坐在丈夫的遺物中間,她只覺天旋地轉,這時的她才明白了姐姐自殺前留下的遺言:

"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

於立群使勁用手抓撓著頭髮喃喃道:“他們都瞞著我,瞞著我!”

1979月25日,於立群在北京故居日縊身亡,這年,她年僅63歲。於立群死後,關於她死亡的猜測有無數種,但始終沒人猜到她的死竟是與郭沫若遺物有關。

於立群自殺原因被正式公佈,是在於立群死後的第五年,而揭開於立群自殺真相的竟是謝冰瑩的一篇名為《於立忱之死》的文章。

這篇文章實際是寫於1948年,即於立忱死後的第11年,而之所以一直未發佈,多是因為顧及郭沫若與於立群均在世。

謝冰瑩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1937年去醫院看望於立忱時的情景,這時的於立忱剛剛打掉孩子。看到謝冰瑩後,於立忱熱淚滾滾地向她道出了自己被郭沫若始亂終棄的故事。

行到此時,若謝冰瑩所言屬實,那麼一切的謎底似乎就完全被解開了。然而,因為當事人均已過世,所以事情真相似乎也難以完全被證實了。

(附註:本問答因部分史實未得到鐵證)


記者李滿


魯迅曾經評價郭沫若:看似文人,實則流氓。 而且還打趣他: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原來是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到底做了什麼事才讓魯迅如此貶低他呢?

這事還要從郭沫若的感情生活說起:

1912年,這一年,郭沫若20歲,在父母的包辦婚姻下和大自己2歲的張瓊華結婚。因為郭沫若對這樁婚姻不滿,在結婚後5天,郭沫若就離家出走丟下了剛剛過門、不曾給過半分溫存的妻子。然而,郭沫若一生並未和張瓊華離婚,致使張瓊華獨守空房68年,而且還一直照顧著郭沫若的父母,最後在孤獨中離世。

在離家出走後,郭沫若東渡日本留學,在1916年8月郭沫若在看望住院的朋友時偶遇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這一年,佐藤富子22歲,郭沫若24歲。從此二人鴻雁傳情,開始了瘋狂的戀愛關係,有時1周都能寫5封信。因為佐藤富子出生在貴族之家,他們的戀情遭到了佐藤家強烈反對,為了能和郭沫若在一起,佐藤富子竟然斷絕了和父母的聯繫,而且她的父母到死也沒有原諒她的選擇。

1937年,全國抗戰開始,郭沫若拋下了陪伴他20多年的妻子-安娜(郭沫若給佐藤富子起的名字)和5個孩子不辭而別,悄然回國。妻子安娜被日本警察逮捕入獄,受盡折磨,在囚禁了20多天後才被釋放。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1948年,安娜輾轉來的香港,見到了苦等10多年的郭沫若,然而郭沫若對安娜和他的五個子女從未過問,就算從日本找到香港,郭沫若也是避而不見,最後安娜也是孤老終生。

在1937年回國後,郭沫若就和年輕美貌的書畫家於立群一見鍾情,不久後便同居在一起了。在1939年1月,由周恩來證婚,二人舉行了結婚儀式,這也是郭沫若的最後一位夫人。在1978年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半年後,妻子於立群在收拾郭沫若的遺物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封信,信中的內容竟然是丈夫郭沫若和姐姐於立忱當年是有男女關係的,在知道這一切真相後,已經63歲的於立群經受不住如此打擊,居然上吊自殺了。<strong>

其實,當年於立忱在日本的時候就已經和郭沫若相識並相愛了,而且兩個人還同居了,後來於立忱還懷孕了,可是,郭沫若卻不願意承擔責任,竟然要求她把孩子打掉。於立忱對此悲痛欲絕,1937年5月,於立忱在回國後不久就自殺身亡了。

在知到姐姐於立忱曾經和自己的丈夫郭沫若居然還有這樣經歷,而且姐姐的自殺無疑也和郭沫若有一定的關係,如此的不倫之情讓於立群絕望萬分,沒想不到自己的丈夫居然是這樣的人,一方面覺得愧對姐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無法接受現實,覺得也沒有活下去的意思了,所以自己也上吊自殺追隨姐姐而去了!


小史坑


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原來是郭沫若先生。

這是魯迅先生送給郭沫若的一句話,說的就是郭沫若的情史。而題中提到的這個秘密,就與郭沫若的情史有關。

郭沫若20歲的時候,家裡給他找了個老婆,名叫張瓊華,本地人,比郭沫若大兩歲。但是郭沫若對此很不滿意,因為他接觸的新式思想,想要的是自由戀愛,而家裡卻包辦他的婚姻。

儘管如此,郭沫若也很難違背父母的意願,還是與張瓊華結婚了。洞房花燭夜,郭沫若第一次見到了張瓊華。郭沫若看見張瓊華長著一雙猩猩般的鼻孔和一對小巧的三醉金蓮,他打內心裡是十分失望的。

那一夜,兩人相對無言,郭沫若一整晚就沒碰過她。郭沫若在家裡待不住,結婚之後第五天,便隻身前往成都了,後來又去了日本留學。雖然郭沫若偶爾也回老家,但是他從不與張瓊華同房。

張瓊華內心有千般苦,但她仍然堅守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婦女道德觀。這種狀態從1912年兩人結婚開始,到1980年張瓊華去世,郭沫若都沒有怎麼與她團聚。而張瓊華則一直在眉山老家侍奉郭沫若的父母一直到死。

就在張瓊華在家裡默默堅守的時候,郭沫若卻在外過著精彩的人生。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叫做佐藤富子的護士。佐藤富子家裡本來是個富家女,而且還讀過書,但是她為了逃避家裡給她安排的包辦婚姻,便離家出走,來到郭沫若住所附近的一家醫院做了護士。

有一天,郭沫若去那家醫院看病,真好遇到了年輕貌美的佐藤富子,便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1916年的時候,兩人便同居了。為了跟郭沫若在一起,佐藤富子甚至和自己父親斷絕了父女關係。而郭沫若則為佐藤富子換了一個名字,叫做郭安娜。

為了照顧郭沫若的留學生活,郭安娜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為他洗衣做飯,生兒育女,擔起所有的家庭重擔,包括制服昂貴的房租。一個富家小姐為了一個外國男人而拋棄自己的家人,可見郭娜安愛郭沫若愛得由多麼深。

隨著時間的推移,郭沫若對郭安娜慢慢開始了厭倦。抗戰爆發前夕,郭沫若在日本遇到了《大公報》派駐到東京的記者大美女於立枕,深深被她所吸引,便偷偷開始追求於她。而於立枕也被郭沫若的才華所吸引,很快兩人便好上了。郭沫若還特意為於立枕租了房子,一有時間就過去於她私會。

後來,於立枕懷孕了,而她又恰巧知道了郭沫若已經有了郭安娜這個妻子,便要求郭沫若與郭安娜離婚,轉而和自己結婚。但是郭沫若還沒有做好離開日本的準備,她不希望現在去做這件事。於立枕十分氣憤,剛好她因公需要回國,便隻身離開了日本。

回國之後不久,於立枕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謝冰瑩去看望她,她對謝冰瑩說了一段話:

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不就之後,於立枕自殺身亡。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郭沫若決定回國支援抗戰,便不辭而別,隻身一人回到了國內。而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郭沫若的朋友將於立枕的妹妹於立群介紹給了郭沫若。

於立群同她的姐姐一樣,長得很漂亮,但是看起來更單純,郭沫若很喜歡。由於當時國內都不知道他與於立枕的事情,他便將這件事對於立群進行了隱瞞。

1938年,在周總理親自為郭沫若與於立群舉行了婚禮。婚後,於立群不僅為郭沫若生下了四子二女,還跟著他經歷過戰爭、走過了文革,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

1978年郭沫若去世,於立群悲痛欲絕。1979年2月,於立群在無意中得知,她的姐姐與郭沫若早在1934年便有著不倫的關係,還對自己隱藏了四十年。

於立群本來就患有精神衰弱和心臟疾病,在得知這個天大的消息之後,心理更加承受不了。1979年2月25日,於立群在北京故宮自縊身亡。

對於於立群的死,她的朋友都為她惋惜,但是官方在通報這件事的時候,卻說她與她的姐姐一樣,是受精神折磨而去世。

回過頭來再說說郭娜安。

郭安娜在1949年建國前夕方才得知郭沫若的消息,於是她帶著孩子遠渡重洋來找郭沫若,但郭沫若卻拒不相認。

還是在周總理的關照下,郭安娜在中國的生活才有了著落。並且,周總理還讓郭安娜加入了中國國籍。

後來郭安娜與子女定居大連,還當選過選過政協委員,1995年去世,享年101歲。郭安娜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所有財產全部捐獻給了國家,以報答當年周總理對她的恩情。這無疑是對郭沫若又一個極大的諷刺。


圍爐煮酒話春秋


郭沫若曾因感情詬病,被魯迅戲稱為“流氓才子”,卻被一些人傳言成“玩弄姊妹花”、“妻妾成群”的流氓形象,並造成妻子自縊身亡,從而掀起了一場惡意摸黑與攻擊郭沫若的風波。

那麼,真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風波探源

這場風波的起因,是和一個叫謝冰瑩的人有關。但是,這個謝冰瑩並非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而是曾為《大公報》的記者,她自稱和郭沫若的情人於立忱是閨蜜,也就是郭沫若的最後一任妻子於立群的姐姐。

1984年,謝冰瑩在臺灣《聯合報》上發文《於立忱之死》,以於立忱的閨蜜身份,用大篇幅的故事情節描寫於立忱做人流手術、郭沫若如何用花言巧語欺騙於立忱等經過。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將郭沫若綁在感情的恥辱架上,說他是個多麼不負責任的人,是個花心大蘿蔔,是個感情大騙子,是個始亂終棄的陳世美。

郭沫若工作照

如果說,僅是為了給閨蜜出一口惡氣,你想罵也就罵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為何在文章的最後,又要大肆為蔣介石歌功頌德呢?


因為,當時正好是蔣經國的執政時期,他致力於推行“本土化政策”,大量啟用臺灣本省籍官員,培養重視本土人才。這時,至少有70歲的謝冰瑩,表面為閨蜜鳴不平,而實則是為了歌頌蔣介石。但是,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她以如此高齡,寫起50多年前的事情,為何記得如此清楚呢?都已這把年級了,難道還想著有所“作為”嗎?

真相剝析

1934年,身患肺病的美女記者於立忱,被《大公報》派駐日本東京記者站工作,兼治肺病。因為,當時的《大公報》主編張季鸞在追求於立忱,所以才讓她公私兼顧到日本工作。

到了日本後,於立忱與郭沫若相識、相交、相愛。只是,當時的郭沫若已是有婦之夫,已娶日本人佐藤富子(郭安娜)為妻,也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並生了三子一女。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郭沫若的人生有汙。

然而,在於立忱駐日期間,曾參加東京遊行示威,高喊反日口號,被日本驅逐回國。只是,於立忱回到上海後又遭到張季鸞的糾纏,加之肺病不斷惡化,最終於1937年5月自縊身亡。

1937年7月27日下午,郭沫若為了擺脫日方監視,與家人不辭而別回到上海,參加抗日戰爭。事後,日本當局非常惱怒,並對他的住所徹底搜查,並帶走大量遺留的書信和書稿,妻子也被嚴刑拷打。

只是,當他回到上海時,於立忱已經身亡。可以說,當時的郭沫若是身不由己的,也並不像謝冰瑩文中所說,對病重中的於立忱置之不理、不來參加葬禮等,但他對於立忱的愧疚之心卻是依舊存在的。當郭沫若得知於立忱的死,沉痛寫下思念詩篇《斷線風箏》,之後又兩次到於立忱墓前拜謁。

於立忱、於立群姐妹合照

據於立忱的好友、詩人林林介紹:於立忱生病期間,是住在他這個異性朋友的家,而不是閨蜜謝冰瑩的家,也未見謝冰瑩前來看望,顯然所謂的“閨蜜關係”存在太多水分,是否前往醫院看望也僅是個人的一家之言,而並無旁證。關鍵,又是在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的情況下才發此文,豈不死無對證。假如真想對當事人進行攻擊,在其生前豈不機會更好。

可見,謝冰瑩的《於立忱之死》一文,存在太多的不實之處。

詬病之度

1938年,於立群經常參加抗日救亡文藝演出,通過林林介紹認識了郭沫若。1978年6月12日,曾有中國新詩的奠基者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四堂(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之一之名,曾任第一屆中央研究陸軍院士、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等職務,享年86歲的郭沫若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逝世後,妻子於立群(有抗戰夫人之稱)在整理丈夫的遺物時,這才得知在自己與丈夫結婚之前,姐姐於立忱曾和丈夫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感情糾葛。由此,可說明郭沫若對於立忱的感情依舊難以割捨,也並不像謝冰瑩說的無情無義。但是,當時的於立群已經疾病纏身,加之兒子郭民英、郭世英先後慘死,又看到了姐姐和丈夫的情史,可謂雪上加霜,並於1979年2月25日縊死於北京故居,死法也步了姐姐後塵。

郭沫若、郭安娜合照

這就是妻子發現丈夫遺物的秘密,但妻子的死並不完全因為秘密造成,可丈夫對妻子依舊有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姐姐未曾向妹妹吐露絲毫?或許因此,郭沫若也對妻子進行了保密。

至於第一任妻子張瓊華,是父母包辦的婚姻,郭沫若離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對第二任妻子郭安娜,郭沫若的態度是有虧的;對第三個女人(情人)於立忱,郭沫若也是有虧的。但是,對於最後一任妻子於立群,他是忠心的,也表現出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氣度。

1939年元月,周恩來在重慶為郭沫若和於立群主持補行婚禮時說:“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之後,果然二人牽手40年,直到白頭到老。同時,從日本回國後的郭沫若,曾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歌舞演員可都是他的部下,但他並沒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發生婚外情。

因此,準確地說,郭沫若前半生的感情問題是遭人詬病的,但他後半生的感情是不存在問題的。也可以說,當時的複雜歷史環境,造就了一些人的複雜人生。


祥子談歷史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風流騷客是很有些名氣的,一個是嫖妓上了癮的郁達夫;另一個就是習慣於上床的郭沫若。

郭沫若的一生中,曾無情拋棄過四個女人。其中,一個是原配張瓊華;另一個是給他生了五個娃兒,而又被他一腳踢開的日本女人佐滕富子;再一個呢,就是都被他逼自殺了的於家姐妹倆兒。

郭沫若死後,真相開始暴露了!



郭的最後一任妻子於立群在整理他遺物時,突然發現了一封信。這封信裡詳細記述了她姐姐於立忱自殺的原因。原來,於立群的姐姐和郭沫若倆人在日本的時候,她姐姐就已經懷上了郭沫若的孩子。後來,郭沫若拋棄了懷孕後的於立忱,直接導致了於立群的姐姐自殺!

於立群知道她姐姐自殺的真相之後,痛苦可以想象,她也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於1979年3月縊死於北京故居。

所以說,風流人物浪紅塵,其實也能害死人!


歷史兵說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郭沫若,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雖然一開始是在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學醫,可是郭老在各個文化領域都有著很高的造詣。他是新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新詩的奠基人之一。郭沫若文學上有《女神》這樣的新詩代表作,也有《屈原》這樣的抗戰作品,為國家的抗戰做出了很大貢獻。還有就是郭老在甲骨文上面的研究也是很深的,還因為這當選為中國研究院院士。可以說郭老絕對在現代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郭沫若雖然是一個時代的大文豪。可是人品卻直線下降,與自己的文學水平簡直差的十萬八千里。郭沫若一生有五個女人,結婚的妻室就有三位,下面我們先看一下郭老的“情史”,然後在回答題目中的“秘密”。


郭老的首位老婆張瓊華

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的包辦下無奈與張瓊華(1890年-1980年)結婚,和大多數的包辦婚姻一樣,實際兩人並沒有感情。郭沫若是在母親的脅迫下被逼結婚,所以結婚五天後,郭沫若就離家了。

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1939年郭還鄉時,向還在守活寡的張瓊華鞠躬表示歉意。但是兩個人沒有正式離婚,因為他們那個時代還沒有這麼多的手續,所以不用辦任何證明,不在一起就相當於離婚了。1980年張病逝於樂山,沒有留下子女。從郭老的首任老婆看出,也不能怪郭老,因為畢竟包辦婚姻,建國後很多這樣的婚姻都不做數。



第二位妻子是個日本人,叫佐藤富子。

她是一個不錯的女孩子,1916年8月與郭沫若相識,她們相識後便書來信往,佐藤富子被才華橫溢的郭沫若寫的愛情詩所陶醉。郭沫若就是一個激進的青年人,對於自己的愛情極其大膽的追求,這在日本基本上很少見,佐藤富子覺得這個男子很特別,後來在多次的書信來往中,兩個人產生了感情。

不久,她毅然辭去聖路加醫院的工作,隨郭沫若到岡山同居,郭沫若還為她取了中國名字郭安娜。

然而佐藤富子與郭沫若的感情卻沒有得到佐藤富子家人的允許,佐藤富子毅然和家人決裂也要和郭沫若這個異國男子在一起。後來郭沫若進入九州帝國大學深造,妻子安娜主動承擔家務,忙裡忙外,洗衣做飯,兩個人生活過的很艱苦。郭沫若拼命的寫稿子,翻譯東西賺錢,在這種艱苦的生活下,安娜沒有任何怨言,並且為郭沫若生育了五個孩子。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由於中日關係變成敵對,郭沫若決定回國參加抗日戰爭,由於安娜是日本人,所以郭沫若不告而別,毅然回國。後來兩個人有很短暫的聯繫,在這之後就杳無音訊。後來十一年過後,安娜打聽到了郭沫若的信息,不遠千里來中國尋夫,可是當她得知郭沫若有了新的妻子和孩子,根本不想見她時,她心酸的說了句,我走……

後來在周恩來的關照下,留在中國,居住在大連。並且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安娜還一直稱自己為中國人,或者在她心中有著嫁夫從夫的態度吧,又或者她喜歡中國。後來她的兒子都說,他們的父親對於國家來說是有貢獻的,可是對於家庭來說一點都沒有。這件事確實是郭沫若做的不對,當年毅然回國可能是形勢所逼,後來再結婚也無可厚非,可是當自己的老婆孩子來找自己時,卻避而不見,確實沒有男人應該有的責任。

第三任妻子就是題目中要說的於立群,著名的抗日夫人。

於立群是郭沫若回國後認識的,於立群出生於一個宦官家庭,祖父是同治皇帝年間的“榜眼”。後來做了廣東學臺,是為洋務派,為廣東的教育做出了貢獻。可是等到民國時期於家家道中落,於立群的父親沒有錢就變賣祖產度日,並且移居上海。後來連於立群兄弟姐妹的學費都交不起,最後還是於立群的大姐於立忱靠賣春聯交學費。於立群的大姐於立忱寫的一手好字,為了讓妹妹們有學上,每到過年就去學校門口賣春聯,由於於立忱字寫的好,人長的漂亮,竟然把學費掙夠了。所以於立群一直很感激並且愛自己的大姐。

後來於立忱考上了大學,後來又做了《大公報》的記者,1934年,於立忱得了肺病,靠《大公報》的津貼,到日本治病併兼東京特派記者。她住在東京郊區,與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家相距不遠,常去訪問郭沫若。於立忱長得亭亭玉立,白白嫩嫩,兩道柳眉、配著滿口貝齒,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一見面就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好一個標準的女記者。就這樣和郭沫若有了感情。《大公報》社長張季鸞曾追求於立忱,但她卻痴情於郭沫若。


後來《大公報》不在承擔於立忱的在日費用,不得已只能回國。回國後沒過多少天於立忱竟然自殺身亡。有一種說法是於立忱在日本懷了郭沫若的孩子,但是郭沫若這時一改平時的態度,讓於立忱打掉孩子。於立忱覺得自己被騙了,一開始郭沫若說和安娜沒有感情了,會對於立忱負責,可是後來郭沫若卻這樣狠心讓她打掉孩子。所以於立忱回國後就自殺了,有人認為她是疾病纏身,精神不正常所以自殺。自殺前留下了“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十七字遺書。

而郭沫若也在這時回國,後來陰錯陽差的認識了於立群,郭沫若或許是因為於立忱的原因,有想要照顧好於立群的意思。後來兩個人感情升溫,在周總理的見證下,郭沫若和於立群結婚。結婚時,周總理還說,希望這是你最後一次結婚,意味深長啊!郭沫若和於立群結婚後,兩個人生育了三子兩女。兩個人在一起相守到老,感情很好。


直到後來郭沫若去世,於立群在整理郭沫若遺物時,發現了當年姐姐寫給郭沫若的信,她這時候才知道姐姐自殺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老公郭沫若,突然覺得自己活著沒意思了,害死姐姐的兇手竟然成了自己老公,再加上疾病纏身,也自縊身亡。

關於於立群自殺,可能是多個原因造成的,兩個兒子在“文革”中死去,後來也精神不好,多次住院,在知道了自己的姐姐和郭沫若竟然有這樣不倫的關係後,打擊太大,所以自殺。於立群書法很好,並且在支持丈夫工作上做的很好,抗日戰爭時為了國家而奔走,有抗日夫人的稱號。


縱觀郭沫若的情史,或許郭沫若有著自己的無奈,可是總的來說還是他辜負了人家。自古才子多風流,可是郭沫若確實做的有點過了。但是看人要全面,郭沫若在學術和文藝上面的貢獻還是很大的,正如他兒子說的一樣,郭沫若對國家對人民是有很大貢獻的,可是對於家人對於情人,他確實沒有負好責任,這一點一直被大家詬病。


楚風說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郭沫若一生戀愛有好幾場,妻子三任,的確有一位妻子自殺而亡。

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人推測是從郭沫若的遺物中發現了郭沫若和自己的姐妹曾經談過戀愛,這個似乎沒有直接證據。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純正的農民,是家裡父母定的婚事,這位妻子沒什麼文化,大老粗一位,經過新思想洗禮的才華橫溢的郭沫若是不可能看上第一任妻子的。但和民國時期很多名人一樣,他們的原配寧遠孤老終生,也不改嫁。這位妻子一生都在等郭沫若,而且服侍著郭沫若的父母。

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日本人,叫佐藤富子,是郭沫若在日本學醫的時候認識的一位護士。
她不顧家人反對和郭沫若在一起,但中日戰爭後郭沫若回國,抗戰勝利後,這位日本女人來華找到了郭沫若,但此時郭沫若已有第三任妻子,佐藤富子不得不悻悻離開。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於立群,也即是自殺的那位,原本是一位話劇演員,出眾的外貌和不錯的才華深深吸引了郭沫若,兩人結婚後,生下了兩個兒子郭民英和郭世英,但他倆都英年早逝,給了於立群沉重的打擊。傷心欲絕的於立群接著又面對1978年郭沫若的離世,最終在1979年於立群自殺身亡,這可能是自己悲痛萬分的結果。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郭沫若妻子在整理丈夫遺物時,發現了一個秘密,為何卻選擇了自殺呢?”

據我所知,郭沫若妻子於立群在整理丈夫的遺物時,發現郭沫若其實和她自己的姐姐於立枕有過一段婚外戀,而且郭沫若愛的還是他的姐姐。因此,他自己感覺非常羞愧,心裡一時接受不了,感覺打擊非常大,且無面目見人,所以這才選擇了自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事還要從郭沫若的風流情史說起:

把風流才子這四個字放在郭沫若身上,我覺得非常合適!在舊社會,包辦婚姻很正常,郭沫若也未能逃過,他的第一位妻子張瓊華就是父母安排的,但郭沫若並不滿意,所以他將新婚妻子留在老家,獨自赴日本留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二人相愛並生育了5個孩子,然而,郭沫若又拋棄了這個女人,回國後就認識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於立群並生了6個孩子。這些都是大家知道,至於他隱瞞的其他人也無從知曉。

然而,紙終究是保不住火。在於立群整理遺物時發現了郭沫若和姐姐於立枕的書信,並從中發現了丈夫和之間姐姐之間的一段感情糾葛。從感情上來說本就令人難以接受,然而,更加殘酷的是姐姐於立枕的死居然也和郭沫若有關。從他們之間來往的書信內容來看,郭沫若在和姐姐於立枕在一起後,不僅沒有斷絕和日本妻子的來往,而且在於立枕懷孕後居然要求她打掉孩子,這也是於立枕最終自縊身亡的誘因。

於立群通過他們的書信發現了丈夫和姐姐的情史之後,怎麼也無法想象的到和自己相戀多年、一起生活的男人竟然是一個感情的騙子,她不能接受如此殘忍的事實,特別是她覺得姐姐的死和郭沫若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僅是愛情,更多的是情親和愛情的糾結讓她無法接受,最終是懊悔不已。思來想去,她還是選擇了和她姐姐一樣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