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類專業知多少?會計學、審計學、資產評估、文化產業管理

工商管理類專業知多少?會計學、審計學、資產評估、文化產業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英文: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工商管理類專業屬於管理學中的一個大類。這個大類所包含的專業很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物流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等。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以“工商管理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分流到具體的專業。

工商管理以前的名稱是企業管理。這個專業的知識範圍較廣,學生所學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的很多課程,主要課程包括經濟學、管理學、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統計學、計算機等,是一門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技術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交叉科學。該專業主要培養能夠獨立從事各部門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類是一個專業大類,有10個基本專業: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財務管理;

國際商務;

人力資源管理;

審計學;

資產評估;

物業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工商管理類專業是高中文、理科都適宜報考的專業,有些大學是文理兼收,這也說明了工商管理類專業理論性和專業性與必須招文科或必須招理科的專業比不是很強,在學習和工作中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天性和綜合素質,以及經驗的積累。在美國一些著名大學的商學院是不直接招高中生的,是在本大學內選擇其他專業的大一或大二的學生,經過測評,通過後,在第三年才開始正式讀商學院。這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商學院的性質和課程,也更好地讓學生有時間自我評估是否適合讀商學院的管理類專業;二是讓商學院更好地瞭解想讀商學院的學生,測評其是否具有參與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質,從而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才,也給自己的商學院爭光,做到良性發展。這樣的大學商學院有充分的自信,確信自己能夠招到足夠和合格的學生。

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主要依據學生的分數選拔,基本上不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愛好、性格、語言表達能力和管理潛質等,當然也不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高考招生的好處是招生公平公正,招生過程簡單,招生成本低;不足也有,就是學生不瞭解所報專業的具體內容,大學也不瞭解學生,學生完全靠自己所瞭解的支離破碎的專業內容填報志願,大學也較難招到理想的學生。試想一下,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招學生完全靠高考分數行嗎?中國傳媒大學主持人專業完全靠高考分數行嗎?你說這是表演和主持人專業,需要表演才能,那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不需要表演才能了?

我國很多大學按專業大類招生,按管理大類招生還是不夠科學,管理類專業的工作性質基本是一樣的,要求有口才、善變、頭腦靈活、善於迎來送往、拋頭露面且堅韌和果斷等。有些人不善言談,但善於鑽研和有動手能力,更適宜讀理工科專業,進入管理大類專業還是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報考管理類專業前,高中生一定自我評估,並徵詢老師、父母和朋友的意見,分析別人對自己能力的看法和給出的意見。畢竟管理是與人及錢財打交道,良好的心理狀態、溝通能力、善於傾聽的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從事工商企業的管理工作,尤其是重要的管理工作者,必須誠實但又有策略,善於思考但又必須果斷,必須有一顆勇敢的心,這有點像戰爭的指揮官,其實就是這樣,商場如戰場,工商企業的管理者就是商戰的指揮官。

美國很多大學裡有學生自己組織的協會,學生要想加入著名大學的協會,必須經受老會員的一番考驗,比如給老會員當服務員,更有甚者,幾個老會員或其他申請人對你羞辱一番,考驗你是否能夠忍受屈辱和失敗,能否有忍耐力,也就是不“抗上”。在工作中,若領導批評你兩句,你馬上與領導翻臉,不幹了,你沒有忍受力,你的前途也就到此結束了。有的協會要求申請加入者去幹一件違背常理的事情,看你有沒有敢於做事的膽量。

如果你學的是文科,或雖然學的是理科,但不喜歡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理科課程,也不愛動手,頭腦還是靈活,也喜歡結交朋友,愛說,愛拋頭露面,讀工商管理類專業還是可以的。與讀機械和電子信息類等理工科相比,讀工商管理類專業在校期間相對輕鬆一些,在職業發展道路上選擇也更多一些,更需要靠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特質獲得成功。

現在大學教育的大眾化,使得大學生畢業人數過於龐大,能找到真正適合或說符合大學本科畢業生工作的職位不是很充足。即便是找到一個用人單位,被錄用,一般院校的畢業生也得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學機械工程類的專業,要先做工人,操作機床,加工零件,瞭解工藝過程,同時接受人力資源部門的考察,考察結果認為你有能力從事技術工作,才安排你從事技術工作。對於學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畢業生,也得從基層的統計員、簿記員、事務助理、出納員、審計員等做起,自己有能力的會逐步得到升職,從事更重要的工作,這都要有一個過程。

在工商管理類的10個基本專業中,專業性比較強的應該是會計學專業和審計學專業,注意,這兩個專業都帶著“學”字。凡帶著“學”字的專業,其理論性、技術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換句話說,也更有真東西可學,俗話就是有“乾貨”,學費交得物有所值。像註冊會計師和註冊審計師都是專業性很強的職業,有點像理工科專業畢業生,憑本事吃飯,工作雖有點累,但收入較豐厚,也相對穩定。有的人的性格適合幹具體事,進了工商管理類,那就選擇會計學或審計學比較適宜。再就是資產評估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也有較高的專業性,也適合喜歡做具體事務的人選擇,尤其是國際商務專業,對英語或外語的要求還高,如果能達到國際談判的水平和素質,那職業前景就光明多了。

像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都具有明顯的“管理”性,這就需要與人打交道,有很大的靈活性,專業性則下降,更依靠個人的情商、悟性、靈活性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就是綜合素質。

工商管理專業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旗艦專業,也是最具綜合性的專業,是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企業管理人才。進入該專業,也要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等課程,是作為一門課程而不是作為一個專業學習的,當然比作為專業的學生學得要簡單多了,工商管理學習的是對整體企業的管理理論和知識。學習工商管理,再提高層次就是讀MBA,即工商管理碩士,有更多的案例教學和分析,最好讀個MBA,為自己的發展打下更堅實基礎。

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具體的部門或方向管理,各自有自己的理論和技能知識。市場營銷是每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部門,往往是總經理或總裁最關心的部門,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生存。在一個企業裡,新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是整個企業運作的兩個端頭,沒有好的產品企業不好生存,有好產品銷售不出去或銷售市場小,企業也不能獲得足夠的利潤,市場營銷的理論和知識及技能在此就有發揮的天地了。市場銷售不是簡單地把產品賣出去,這裡面有市場規劃、市場預測、市場開拓、市場維護、營銷策略、品牌建立、宣傳和推廣、庫存管理、物流管理等理論知識和技能,做好一個市場銷售方面的經理要投入很大精力。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後可以到企業工作,也可以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要考公務員。與財務管理和物業管理這些管錢物的專業相比,人力資源管理是管人的,具體講就是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招聘、培訓、培養、合理使用、考核、激勵和獎懲、辭退等管理,任務也不少。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性比較強,要了解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如何發現、挖掘人的潛力,讓每一個人都發揮出最大的能量,為單位或企業也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包括文化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

對物業管理專業,先說物業管理專業畢業後能幹什麼吧!能夠從事後勤服務保障管理工作和物業行業監管、社區管理與服務等工作。能在市政、房產管理局、各類機關後勤部門、房地產公司、大型商場、高檔飯店與賓館、大型娛樂城、城市住宅小區和工礦企業等行政、事業部門和經營企業從事管理工作,具體包括強弱電維修、給排水、採暖通風系統管理及維修、環境與治安管理協調、特種設備運行管理等物業管理工作等。物業管理實際上就是服務管理,房地產方面的物業管理是受物業業主的委託從事小區的物業管理,也受合同和法律的約束,在此前提下發揮物業管理的潛能,為業主提供最好的服務並讓所管物業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是物業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道路,這是物業管理的關鍵。物業管理的實用性比較強,也就是說不一定非要讀個名牌大學,如果高考成績不是很好,就別讀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等這些高大上的專業,讀個實用的物業管理就很好。若你確實高考沒有考好,沒有考出自己的實力,而你也有宏大的抱負,想繼續深造,你可以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當然,你有很好的背景,不愁就業,那你想讀什麼就什麼,讀個喜歡的專業也輕鬆快樂。

審計學專業算是不錯的專業,要求報考者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也適於報考公務員,畢業後的工作就是做審計員、審計師、註冊審計師等。審計工作有點像考核、考察、檢查、監督、監理的工作性質,但考核、檢查、考察、監督等沒有法律效力,審計是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的一種檢查工作。可以審計一個單位或企業,也可以審計單位的一個部門或一項業務,也可以審計一個人。審計不是看被審計者是否完成了任務,而是看被審計者在完成任務中是否執行了相應的法律或法規,也就是是否違法違紀,因此也有點偵探和法官的性質,即如何發現違紀違規之處和如何做出準確的判定,需要有過硬的業務理論和實踐經驗及負責的態度。單位或企業的財務審計是審計的主要工作,因此學審計也要學會計知識,但又不同於會計專業,還要學審計理論和相關的審計法規,審計工作有點像公安加檢察院加法院的工作,即蒐集整理證據線索,還要給出評判結果。

學審計可以到國家審計機關、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公司等。審計和會計工作有交集,有時可以代替對方的工作。

如果你僅僅是喜歡文化藝術,成不了文學家或藝術家,從事文化產業管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報考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注意是“產業”二字,不是文化藝術管理,不要求你學習高深的藝術課程,一般也只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學習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要做好考公務員的準備,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由於文化包括的面很寬,為了適應市場和就業要求,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覆蓋面也較廣,因此所學課程較多,覆蓋了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貿易、文物遺產、工藝美術、廣告會展、文化政策、體育娛樂、手機網絡、動漫音樂、文化經紀等眾多文化產業領域。因此,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基礎寬的學科,個人可以就此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和就業方向,如公立或私立博物館、古玩市場、文化旅遊觀光園、文化特色小鎮、文化會展公司、各類演出公司、出版公司、藝術創作公司等。

自我評估一下,你是否適合做上述這樣的管理工作,若有,就要大膽地報考,這也是最鍛鍊人的專業和職業,也是成就大事業的專業和職業,下一個大企業家可能就是你。

說到大企業家,還真不是說學習工商管理類專業就能成為大企業家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實踐中學習,需要終生學習,因為時代在變化,科技在進步,管理工作也得與時俱進,思想跟不上時代,就被淘汰。學習工商管理類專業,一定要腳踏實地、善於觀察和思考,還要有勇氣、擔當和果斷的品質,有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縱觀我國40年的改革發展歷程,那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那就是艱苦奮鬥、勇敢擔當、敢為人先、自強不息,永不言敗。但願你也具備這樣的品質,無論做什麼工作,也都需要。

再說一下財務管理專業,該專業不同於會計學專業,是管理財務的專業,要求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財務管理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融資、投資及資本運營工作,制定財務分析報告和財務決策方案,具有預測、防範和化解財務危機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對於上市公司要有專門的財務管理團隊,實際上,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圍繞著財務管理而運作的,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工作。財務管理對綜合素質的要求比會計學高,其實,真正的財務管理專家也是一位經濟學家,甚至有政治家的眼光,能夠洞悉國內外的政治動向,準確預測和判斷國家、外交、軍事、社會和經濟等的發展方向,適時調整企業和財務管理的方針政策。

工商管理類的4個特設專業是:

勞動關係;

體育經濟與管理;

財務會計教育;

市場營銷教育。

勞動關係專業不同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勞動關係專業是研究勞資雙方的關係,保護勞資雙方的利益,解決勞資矛盾,協調勞資雙方的關係,達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的穩定。其主要課程是:管理學原理、勞動經濟學、統計學原理、社會學概論、中外工人概況、工人運動史、集體談判制度、職工民主管理與社會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勞動政策、勞動關係學、勞動心理學、社會保障概論、職業安全衛生、勞動社會學、勞動法學、組織行為學、經濟法概論等。勞動關係專業從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的理論高度研究勞動關係,既有理論性,也有專業性和實用性。

學習勞動關係專業,要有很好的法律和政策意識,要做好考公務員的準備。從該專業畢業後可從事如下工作:政府機構公務員、工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的公共關係、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係崗位,企事業工會;就業服務機構的諮詢、輔導、培訓人員;勞動執法監察員、勞動爭議仲裁員及勞動司法機構的其他工作人員;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諮詢公司、民辦非企業機構研究、認證、監察、培訓、諮詢人員;街道及社區勞動與社會保障機構工作人員。

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是把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應用到體育產業,從而更好地研究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喜歡體育的高中生不妨報該專業,畢業後可到各級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各項商業體育賽事組織部門(如奧運會、亞運會等比賽的組委會)、中國各類聯賽的組織部門、各類體育諮詢公司、大型體育產品公司、各類健身俱樂部、各類體育經紀人公司、各類體育企業、職業體育俱樂部、健身俱樂部、體育中介公司、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體育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等工作。

財務會計教育和市場營銷教育是為職業教育院校培養這兩方面師資的專業,除了分別學財務會計和市場營銷方面的課程外,還要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相關課程,這裡不再述說了。

工商管理類專業知多少?會計學、審計學、資產評估、文化產業管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