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裡,海淀拼娃群、魔都牛娃的軍備競賽此起彼伏;天價學區房、小升初派位戰輪番上陣,刺激著中國家長的神經。
面對激烈的廝殺,不少家庭選擇從現有的賽制中悄然撤出,轉而投奔另一條升學路。
當留學低齡化逐漸成為常態,也悄悄催生了另一個新型職業——海外陪讀媽媽。
這些母親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帶著子女來到異國他鄉,除了照顧子女的起居,她們還需應對陌生文化的隔閡、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事業驟停的失落,以及與國內親人的裂痕……
“陪讀是一個需要十分慎重的決定,很多人不瞭解將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陪讀媽媽程女士的聲音帶著一種微妙的苦澀。
在海外,像程女士這樣的“陪讀媽媽”群體無法被忽視。
或許,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或許,是為了孩子的健康,遠離霧霾、親近自然...
或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接軌國際、從小抓起...
無論是何種原因,這些女性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來到國外從頭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陪孩子讀書,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
在留學生家庭父母與子女理解與被理解、愛與被愛、付出犧牲與共同成長背後,“陪讀媽媽”的日子到底過得怎麼樣?她們的真實生活又是怎樣的狀態?
沒人幫忙、不敢生病
為了陪讀當起全職母親
今年3月,加拿大陪讀媽媽馨蘭的兒子陸續收到大學offer,在欣慰兒子學業有成的同時,她知道自己六年的陪讀歲月終於可以畫上句號。
從北京到加拿大,紙面上彈指一揮間,但其間的歲月是2000多個日子累加起來的煩惱、困頓、挫折和喜悅。孩子的成長曆盡百轉千回,母親的調整也幾乎精疲力竭,這其中不僅有面對孩子教育的乏力感,也有在異國他鄉自己的困惑。
對於一位從職場走向廚房的女性來說,這個產業轉型不那麼容易。多種問題疊加起來的焦慮,讓一個女人保持良好心情與平和心態需要無比強大的內心和毅力。
出國陪讀,短則兩三年長則十來年,不得不承認,這個過程很疲憊也很艱難。
在距離加拿大不遠的美國加州爾灣(Irvine)市,有這樣一群和馨蘭相同的華人女性,她們的平均年齡為35到45歲,丈夫不在身邊,自己帶著孩子長期定居美國,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陪讀媽媽”。
來自深圳的母親Rita也是其中一員。
來到美國前,Rita曾是國內一家大型通信公司的項目經理,在北京擁有體面高薪的工作。只是無奈戶口落在深圳,沒法讓孩子參加北京高考,這才狠下心在2006年帶著兩個孩子移民到加州。
和很多典型的陪讀家庭一樣:爸爸是空中飛人,留在國內繼續自己的事業;媽媽則在海外獨自帶娃,又要當爹又要當媽。
每天早上5:40起床,晚上22:20睡覺,除了照顧孩子就是補習英語,再無其他的娛樂活動,這便是Rita的日常。
和Rita一樣,媽媽們都有自己專屬的“陪讀模式”生物鐘,起床給孩子準備早餐、出門送孩子上學、回家準備午餐打掃家務、下午接送孩子前往補習班、晚上給孩子做晚餐監督學業、最後準備入睡……
一天下來,排得滿滿當當。
有人說到了週末,媽媽們是不是就可以歇息一下?
但事實上,此時的媽媽們更加忙碌,更多的課外課程、戶外活動和同學派對永不停歇...身邊總是有人會問她們,你在海外陪讀會覺得無聊麼?陪讀媽媽們一定會告訴你,她們很充實,每天忙到筋疲力盡...
因為“不論在世界何處,咱中國的孩子還是得天天周旋在各類培訓班之間”。
也許是為了方便照顧一小一大兩個小孩,Rita剪著方便打理的短髮,穿著舒適寬鬆的帽衫,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許多。洗衣、買菜、做飯、打掃……這些日常活動看似隱形,無形中吸去了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
陪讀媽媽在海外,大多都是獨自一人帶著孩子,除了必須健康,你別無選擇...
Rita的老家在湖北,她已經三年沒有回家沒有見到父母。
每週日晚上,Rita都會和遠在家鄉的父母通話。但是因為孩子們聽不懂湖北方言,隔代人的文化差異巨大,只能和長輩打個招呼就走,留下Rita一個人和他們聊家常。
自從飛機落地的那一刻開始,一切都需要“陪讀媽媽”獨自承擔。從此,再也沒有“例假”、再也沒有“偏頭痛”、身體“不能”不舒服...因為從這天開始,沒有了保姆阿姨,沒有了家裡老人,一切都只落在媽媽們的肩上。
Rita正在車庫為準備去上高爾夫球課的孩子收拾裝備
這些媽媽們剛來時,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什麼都要靠自己。雖然不缺錢,但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能辦到,買房子、搬家、修水管…事無鉅細、樣樣需要獨自面對。
在灣區,這裡有許多和Rita類似的中國媽媽,她們過著相似的生活,每天做飯、購物,偶爾聚在一起聊天,卻彷彿透明的影子,穿行在自己的世界,與周圍的一切不發生任何關聯。
Rita利用接送子女們上下學的空隙時間學習英語
陪讀的日子漫長又無奈,來自長沙的陪讀媽媽李女士感到最大的痛苦是孤獨、寂寞。
剛開始跟孩子的關係很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進入青春叛逆期,與媽媽越越來對抗;加上子女們英語越來越好,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母親的英語水平沒有多大進展,於是親子間的交流越來越少。
李女士感覺很迷惘,兒子迅速融入“說英語的、真正的美國”,自己卻囿於原地。兒子成長得不夠快,她為他憂慮;兒子真的走遠了,母子的共同話題、能一起做的事情越來越少,她又感到恐懼。
“單親”式育娃
陪讀竟成婚姻的第一殺手
很多陪讀家庭上演著類似的故事,也縈繞著相似的氣氛。
事實上,陪讀家庭親子關係破裂,往往在於孩子已進入全美式文化與學習環境,家長卻在語言學習和文化融入方面不夠積極,孩子在變化、家長沒跟上,分歧無可避免。
為此,近幾年來灣區開設了許多為成人開設的英語補習班,上課時間是在上午10點左右,不會與接送孩子的時間相沖突。很多媽媽們都會選擇加入,這裡也成了她們互相結識與交流的好機會。
關於子女,“爬藤”是陪讀媽媽們聚會時的重點話題。
在望子成龍的共同心願下,人們相互交換著課外補習班與如何進入名校的信息,子女的出息程度,也是太太們暗暗較量的內容之一。這個出息不是一個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長,而是放在華人價值尺度下統一的衡量標準:成績、名校、職業和掙錢的能力。
幾年下來,陪讀媽媽幾乎個個都是”教育專家“,從最入門的“私校、公校”的區別,到“有效陪伴”、“正面管教”等教育方式上,媽媽們在這條漫長的教育之路,盡全力瞭解身邊的各種優質資源,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陪讀媽媽來說,十多年來育兒養家的付出和心酸是甚至連很多老公都無法體會和理解的,只有身邊這些和自己身份相同的姐妹閨蜜,才能真正瞭解其間彼此的辛苦和不易......
在子女教育之餘,老公也是姐妹間經常聊起的話題,一些夫妻為了孩子的教育長期分居,這成了不少陪讀媽媽最大的困擾和家庭隱患。
對於這些分居兩地的夫妻來說,距離和時間終究消磨了一部分感情,他們無能為力。
在電視劇《陪讀媽媽》中,演員鄔君梅扮演的闊太太胡媛媛,原本是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者。她為了家庭,放棄事業成為全職太太,卻不料遭遇婚姻危機,最後為了挽救婚姻而選擇異國陪讀。
不同於電視劇中鄔君梅的積極行動,在遭遇相同危機時,現實生活中的褚女士卻說自己早已無暇顧及。
褚女士曾是北京金融街一家外資銀行的人力資源部主管,幾年前,她放棄高薪工作來到美國,成為了爾灣市陪讀媽媽的一員。面對丈夫的出軌,褚女士說自己甚至沒有時間憂鬱,更沒有時間生病。
“我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也是我唯一的寄託,每天層出不窮的新狀況、做不完的家務、處理不完的事情,我不敢生病。離開中國,就意味著徹底告別了原來的生活。只能接受環境的改變、接受現在的丈夫,還有接受自己新的生活和責任。”褚女士說。
在美國生活多年的陪讀媽媽Amy發現,在美國生活的這些年,她明顯感覺到一種情緒瀰漫在以華人媽媽為代表的亞裔女性之間,那是一種無法排解的“焦慮”。
“雙贏“式陪讀
邊照顧孩子邊發展事業
在無數悲歡離合的家庭故事背後,陪讀竟然漸漸成為破壞婚姻關係的一大殺手。然而在無數陪讀媽媽的辛酸苦楚之外,還有些媽媽做到了照顧孩子和發展事業兩不耽誤。
來自上海的Jasmine Sun陪著女兒在美國讀書已有四個年頭。目前,女兒在紐約皇后區一所天主教會高中讀書。Jasmine曾經擔任中國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到了美國後,她接觸到美國市場,發現了很多美國資源,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比起別的媽媽將自己孤身在外的苦悶強加在孩子身上,Jasmine說:“過去,許多報道都強調陪讀媽媽做了太多的犧牲,但我不這樣認為。陪讀不是犧牲,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5年前,英國華人於女士的女兒前往加拿大留學,她一邊給女兒當陪讀一邊創業,在溫哥華開了一間80平米的重慶小麵店。為了做出正宗的重慶小面,她還專門在重慶學了幾個月的小面製作技藝。
英國華人譚女士的小兒子在美國馬里蘭州讀公立高中,為了陪讀,她辭去了牛津大學研究學院的辦公室經理職務。在美國,她一邊做義工,一邊在一家高級飾品店做服務人員,同時準備考一個健身教練的執照,打算將來回中國開辦健身中心。
隨著對當地生活的熟悉,陪讀媽媽會選擇在空餘時間去社區、學校和非營利組織做義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融入海外的陌生環境,同時也是可以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做出一個正能量的榜樣。
還有些陪讀媽媽選擇和孩子一起在國外攻讀學位,與他們共同成長進步。
媽媽肖永蓮賀女兒哈佛畢業
在中國,肖永蓮曾是湖北一家幼兒園的園長,為了陪14歲的女兒來到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學鋼琴,她辭去了工作,當起了陪讀媽媽。
女兒來美國4年就考取了哈佛大學,而肖女士也沒有放棄學習,她選擇在Metropolitan College of NY攻讀教育學學位。說起為什麼要上學,肖女士說:“女兒上了哈佛,我覺得我自己落後了,有時孩子說什麼我都不明白,所以我要加油。”
從不懂英文在機場誤機,到用英文教孩子彈鋼琴,再到取得教育碩士學位、一路走來,在美國的經歷已不是簡單的陪讀,而是母女兩人共同成長的美好時光。
“剛開始我英文很差,又要讀柏拉圖、杜威,每天做作業到夜裡兩點,差點就退學了。還好有女兒安慰我,她說媽媽你要堅持”,肖永蓮動情地回憶道。
女兒慶媽媽碩士畢業
來自深圳的Joy也有相似的經歷,七年前她陪著十二歲的兒子來到美國,兒子在紐約長島入讀公立學校,Joy也申請上了一所大學,攻讀商科學位,目前已畢業。
回憶起自己上學的經歷,Joy說:“因為英語不好,學得比較慢,但我很享受學習的過程,現在兒子再也不會嫌我英語太差了。”她說,能和兒子在一起學習成長,感覺很充實很開心。
如今對於很多陪讀媽媽來說,陪讀已不再是自我犧牲,而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面前,她們堅強勇敢、獨當一面,在陪讀的過程中,她們也學會了面對困難獨立思考,學會了如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生存和安定下來。
“昔孟母,擇鄰處”,中國的古代聖賢早已道出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但出國留學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甚至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以最適合的姿態生存並生活下來,這仍是無數留學家庭正在摸索的答案。
閱讀更多 迪萊瑪萊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