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氣出川新通道-磨溪—銅梁管道正式投運

中石油旗下相國寺儲氣庫重點配套工程-磨溪—銅梁管道工程線路已於日前正式投運。該配套工程中的磨銅線、銅相線連接線、銅水線連接線、銅梁輸氣站連接線“一干三支”全部升壓完成,這標誌著磨銅線、銅相線連接線正式投運。該工程將保障川渝地區因季節供氣不平衡富餘的天然氣注入相國寺儲氣庫,並有效解決重慶地區冬季天然氣調峰保供問題。磨溪-銅梁管道上載工程作為川氣外輸新通道,該工程設計年輸量達56億立方米,成為川渝管網輸量最大的樞紐,為川渝富餘氣外輸打下堅實基礎。

  

川氣出川新通道-磨溪—銅梁管道正式投運

“川氣出川”是幾代川油人的夢想。1974年底,國務院原則同意“川氣出川”初步方案;30年後,也就是2004年11月,第一條“川氣出川”管道-由重慶忠縣至湖北武漢市的忠武輸氣管線開始正式通氣,川油人“川氣出川”夢想一舉成真。15年後的今天,西南油氣田公司建成磨溪-銅梁管道並通氣,安嶽氣田磨溪區塊龍王廟組氣藏以日輸量500萬立方米的規模,通過銅梁壓氣站首次增壓後,進入中貴線融入全國管網,造福國內市場和民眾,“川氣出川”由此再添新通道。

  

川氣出川新通道-磨溪—銅梁管道正式投運

據悉相國寺儲氣庫配套管道工程項目由一條幹線和三條連接線組成。工程位於重慶市潼南區和銅梁區。設計輸氣量為56×108 m³/a;工程計劃工期11個月,工程總投資6.5億元。幹線線路長度約61.17km,管徑D813m,設計壓力6.3MPa,新建銅梁壓氣站1座,改建中貴線銅梁輸氣站,新建線路截斷閥室2座。銅梁輸氣站連接線起於銅梁壓氣站,止於中貴線銅梁輸氣站連接線線路長度約0.81km,管徑D711m,設計壓力10Mpa;銅相線連接線起於銅梁壓氣站,於銅梁輸氣站外與銅相線連接,連接線線路長度約0.83km,管徑D711mm,設計壓力10Pa;銅水線連接線起於銅梁壓氣站,於銅梁輸氣站外與華能重慶兩江新區冷熱電三聯供項目天然氣管道工程(簡稱“銅水線”)T接,連接線線路長度約0.87km,管徑D610m,設計壓力6.3MPa。銅相線連接線與銅水線連接線同溝敷設。

川渝地區是我國天然氣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四川盆地海相深層氣和頁岩氣的開發獲得突破,常規氣和非常規氣資源豐富,天然氣產量潛力巨大,區域內天然氣需求有限。目前相國寺儲氣庫注氣系統設計規模為1400×104m3/d,注氣幹線設計壓力30MPa;採氣系統設計規模為2800×104m3/d,採氣幹線設計壓力14Mpa。銅相線設計規模為2100×104m3/d,設計壓力10MPa。相國寺儲氣庫於2013年6月份建成投產,目前注氣氣源是中貴線管輸氣,採出氣滿足中貴線沿線調峰需求在保證各氣田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根據西南油氣田“產大於銷”的生產形勢和“十三五”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發展規劃,川渝地區富餘天然氣在滿足區域內供氣需求前提下注入相國寺儲氣庫和利用忠武線、中貴線進行外輸,參與到全國管網的調配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