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韓城竟然還有個古龍鎮和翠月湖

翠月湖畔古龍鎮

衝出層層壁壘,繞過道道溝坎,美麗的澽水從源頭馬不停蹄,浩浩蕩蕩匯入薛峰水庫,逐漸慢下了腳步。站在水庫以東的山腰俯瞰,但見一個偌大的“乾坤灣”,彷彿一彎新月,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灑著清輝,默默守護著這方土、潤澤著這方人。

你知道嗎?韓城竟然還有個古龍鎮和翠月湖

薛峰水庫位於板橋鎮薛峰村,這裡原本叫古龍鎮,薛峰水庫以前叫翠月湖,這兩個名字緣於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遠古時期,王母娘娘在天庭呆膩了,於是站在雲頭俯瞰人間。透過隱約的雲層,突然,一彎月形湖泊呈現眼前,但見湖水碧波盪漾,四周綠草豐茂,松柏環繞,水汽氤氳,宛若仙境。禁不住這灣水的誘惑,王母娘娘飄然下凡,玉指輕撫水面,時值冬日,但一股溫潤如玉的暖流瞬間傳來,全身舒暢無比。王母娘娘不由褪下錦衣鳳冠,放在湖水旁一座山嶺上,探足入水,探身而浴。

浴後,王母娘娘通體酣暢,遂問東海龍王:“且說敖廣,這湖水從何而來,緣何冬日裡亦溫潤如玉?”龍王答曰:“回娘娘話,這湖水皆因湖底百餘碗口粗的溫泉匯聚而成,因而冬暖夏涼。”由於湖形似月,湖水澄碧,王母娘娘遂給這灣湖水取名翠月。回至天庭,王母娘娘命二郎神將湖邊一座山劈開,造就良田千畝。人們發現這塊風水寶地後,逐漸聚而居之,成之為鎮。為紀念敖廣和王母,人們取鎮名為“古龍鎮”,將王母娘娘放置錦衣鳳冠的山嶺叫寄鳳嶺,將二郎神劈開的貌似巨龍回頭的山峰叫“回龍嶺”。

你知道嗎?韓城竟然還有個古龍鎮和翠月湖

唐朝鄴郡節度使薛嵩,乃薛仁貴之孫,年輕時以臂力無窮,為人豪邁,以騎射聞名。安史之亂時,戰功赫赫,被封為鄴郡節度使。史朝義兵敗,薛嵩以相、衛、洺、邢四州降唐,使昭義鎮很快恢復生氣。因建奇功,皇帝想為其封一處風水寶地,可是苦尋良久無果,於是託夢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遂告知:翠月湖畔古龍鎮。薛嵩奉旨到達古龍鎮後,將鎮名改為謝封鎮,以感謝皇上封地之恩。1958年大躍進時期,謝封鎮劃入城郊公社錄峰管區,轄林峰、巍峰、玉峰、峰川等,由於都有峰字,且薛姓率先入住,遂改名為薛峰。

薛峰居古道要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元代曾設立楨州府(位於今牛家橋組),轄韓城和合陽兩地。

元代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行政區劃制度,其最高一級行政區劃單位為行省(簡稱為省),因此稱為行省制時期,該時期從13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歷經元、明、清三代。

元代的行省制是沿襲自金國的行尚書省。蒙古人興起之後,仿金實行行省制度。開始和金國一樣,只是一種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臨時機構。後由於戰爭等各種因素,行省開始干預地方政務,逐漸變成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域。

元世祖一方面將尚書省併為中書省,總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設立若干行中書省,作為朝廷中書省在外地的代理機構。最初是一種臨時設置,只管軍事,後演變為兼管民政,其長官也由中央官吏演變為地方官吏。

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轄範圍很大,改變比較頻繁。到了中葉,開始穩定,將全國分為中書省直轄區、宣政院轄地,以及10個行中書省。省下有路、府、州、縣,路歸省管。府和州有的歸路管,有的歸省管,還有的州歸府管。縣有的歸路管,有的歸府管,有的歸州管。而當時的楨州府隸屬京兆府路(今西安市)。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廢楨州,二年又復設楨州(治今韓城市區)。二十三年(1286)陝西四川行省分置,楨州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撤楨州入同州(治今陝西大荔縣)。因楨州府的設立,薛峰曾名噪一時,繁華無比。

隨著時代的變遷,古龍鎮成了今天的薛峰村,翠月湖也成為了韓城市民的大水缸。薛峰水庫的建立,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自古以來,由於受西北氣候條件的限制,我市大部分農田為旱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糧食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每人口糧年均不足150公斤,農民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困境。特別是每年的春夏之交,平原向山區借糧,借一百斤玉米償還八十斤小麥,就這樣有時還借不到手。許多農戶只能利用冬閒季節,用人力車、自行車拉上煤炭到遠在百里外的合陽縣百良鎮等地換取糧食或紅薯充飢,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缺水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你知道嗎?韓城竟然還有個古龍鎮和翠月湖

1958年,陝西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考察設計後,認為薛峰翠月湖處於澽水流域最窄處,兩岸山崖陡峭,石質堅硬,是修築水庫的最佳選址。於是計劃修築“八一”水庫(薛峰水庫前身),不久,開工動土。1959年元月,因資金、物資困難停工緩建。1959年薛峰水庫二次上馬,從城郊等鄉抽調千名民工修建,1960年又因資金問題而擱淺。1972年10月,中共韓城縣委、縣革命委員會研究決定第三次修建薛峰水庫,提出了“重建薛峰水庫、打好農業翻身仗”的提議,併成立“韓城縣革命委員會薛峰水庫指揮部”。當年10月6日,上萬民兵指戰員滿懷豪情,浩浩蕩蕩開進薛峰川,以原始的人力架子車拉運土方,歷經9個多月,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劈山鑿石,成功“移山”,填起了一座壩底總寬320.5米,頂寬8米的水庫大壩。

薛峰水庫建成40餘年來,擔負著全市16萬畝農田灌溉任務和市區居民生活用水及下游企業的供水任務。多年來,累計向工農業及城市工業供水4.7億立方米,特別是在防汛中起到了防洪、節洪、洩洪的重要作用,是我市水利發展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