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1900年慈禧太后霸氣的向西方列強宣戰,想依依仗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來與西方列強硬碰硬,打出大清的威風來。

結果是沒想到的是換來了八國聯軍侵華,這八國軍隊一路上是勢如破竹,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更是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同年北京淪陷,慈禧太后帶著光緒是倉徨的西逃,當然這段西逃之旅是被清廷美曰其名的稱之為“西狩”。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假設一番,如果大清當時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面對八國聯軍寧死不屈,死戰到底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誰是最大受益人?

如果慈禧太后不逃的話,那麼肯定是真的死定了。

至於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光緒帝和李鴻章。

首先我們以歷史事實來說說,慈禧太后逃跑的時候是外城已經淪陷,八國聯軍攻打內城之際,據說一些流彈都飄進了深宮之中,慈禧太后是險而險之的在八國聯軍攻進內城,並且徹底佔領北京之時逃出的。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因為太過匆忙,所以準備的十分不充足,剛開始在逃往路上是狼狽的如同喪家之犬。

假設慈禧太后寧死不屈的不跑的話,肯定是沒有翻盤機會了。因為人家都打進內城了,哪裡還有什麼翻盤機會。

那麼慈禧太后的生死肯定由洋人決定了,接下來慈禧太后只有兩個下場,一是活著。二是死去。

宋安之個人傾向於洋人會將慈禧太后殺死,原因有兩個:

一是慈禧太后縱容義和團燒教堂殺洋人,還波及到西方列強的租界和使館,甚至連當時德國駐大清公使克林德都被槍殺。

光是慈禧縱容下面大殺洋人這個行為,就已經惹惱了西方列強,所以這些人盛怒之下殺死慈禧太后也不無可能。

二、慈禧太后很明顯不聽話,不符合列強的利益。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西方列強為什麼沒有對清朝徹底下手將其瓜分殆盡呢,一是因為這塊大蛋糕不好分,多方牽制之下,形成一種詭異的平衡局勢。二是清庭比較聽話,如同各方勢力的提款機器一般,符合西方列強的利益。

但慈禧太后開始不聽話起來,以至於鬧到這般地步,釀成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所以慈禧太后不聽話,西方列強自然會殺掉她,換一個聽話的人上來。

肯定會有人疑問了,那麼為什麼歷史上列強沒有殺慈禧太后呢?

這個很簡單,首先是因為慈禧逃了唄,而且直接逃到西安,八國聯軍頗有一些鞭長莫及。而且更關鍵的是慈禧太后後來答應了八國聯軍的各種賠償要求,所以才逃過一劫。

所以說如果慈禧太后寧死不逃,那麼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以後,肯定會在盛怒之下殺掉慈禧太后,畢竟慈禧太后縱容下面殺了不少洋人,然後換一個聽話的代言人。不給慈禧太后求和的機會,以一舉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那麼再說說慈禧太后如果死了,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肯定是傀儡皇帝光緒帝和李鴻章了。

因為光緒帝這個人比較開明,不至於像慈禧那般守舊到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話來對付西方列強。

相對來說光緒帝親近西方的,不然也不至於搞“戊戌變法”了,最起碼西方列強與光緒帝有著不少共同語言。

更關鍵的是光緒帝這個人說實話屬於志大才疏,政治手腕一般的人。他如果當政,清朝肯定會進行西化,這樣一來西方列強的機會自然來了,可以趁機進一步進行貿易了文化輸入了什麼的,肯定符合西方列強的利益,而且光緒水平一般,不可能使清朝真正強大不起來,這樣一來清朝自然還是粘板的肉,西方列強自然放心。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而李鴻章呢,多年以來一直代表清庭簽訂著各種不平等條約,還出使過西方國家,與西方國家打交道很多,他熟悉西方列強,西方列強也熟悉他。

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朝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這些封疆大吏聯合起來和各參戰國達成互不侵犯的協議,是為東南互保事件。

而東南互保之時,這些封疆大吏就密議過倘若北京失守而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都遭不測的話,那麼就由李鴻章出任總統來支撐局面。

這說明李鴻章在清帝國有著很多人支持。

所以綜合之下,西方列強肯定是選擇親西化的傀儡皇帝光緒帝當政,這樣一來符合他們利益。同時避免光緒帝一家獨大不受控制,肯定會給予李鴻章很大權力,以造成帝國內部的分化局勢,使清朝不具備一人獨裁性快速強大的可能的。

所以說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光緒帝和李鴻章。

以上就是宋安之的假設,並非唯一標準,還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哈。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話,有兩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