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禮嘉橋村位於寧波古林鎮東部,東臨機場路,西靠啟運路,北面是正在建設的環城南路高架。禮嘉橋村的村名,取自於村中的一座古橋--“禮嘉橋”,在走訪中,村中老人介紹了“禮嘉橋”橋名的來歷:最早時,村裡住著一富一貧的徐、李兩家,富裕的徐家為了行走方便,在徐家附近的街河上造了一座橋,名“善慶橋”,而李家比較貧窮,單獨造不起橋,但又不好意思經常走徐家造的“善慶橋”,後來,李家同徐家商量,希望由徐李兩家各出一半資金,在李家附近再造一座橋,並希望取名“李家橋”,徐家很大方地同意了,後李家人為了感謝徐家的慷慨出資和禮讓,就取“李家橋”的諧音,將它改名為了“禮嘉橋”,寓意謙虛禮讓,可惜的是2008年,村裡為了通汽車,改建成了水泥橋面。現村中古蹟有:一座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造的古橋--“善慶橋”、徐氏宗祠、九十九間頭、七份頭牆門、“禮嘉橋”原橋欄等。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從環城南路高架上拍到的禮嘉橋村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禮嘉橋”位於村西首,與“善慶橋”相距不足百米,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為里人徐秉揚所修;咸豐九年(1859),里人李大光再次重修,2008年,村裡為了通汽車,把這座古橋改建成了水泥橋面。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禮嘉橋”原橋欄,現放置於禮嘉橋村委會內。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清乾隆年間,徐秉揚所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咸豐九年(1859)巧月吉旦·李大光重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禮嘉橋”原來的橋板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善慶橋”,位於村東首為單孔石樑橋,呈南北向橫跨,欄板外側鐫刻有橋額,上刻‘善慶橋’。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善慶橋”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善慶橋”西側邊款為“是橋於乾隆三十一年隅人丙齊公曾經修造,嗣於乾隆五十八年再修迄今四十餘載橋”等,從此可知,“善慶橋”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徐氏宗祠,為前後兩進,兩側廂房(西側還有一院落),呈四合院狀,青磚黑瓦,兩邊是高聳的“馬頭牆”。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徐家祠堂圍牆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徐家祠堂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這塊黑板上還有機場路綠化工程的工作安排,不知是什麼時候的,字跡還蠻清晰的。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徐氏宗祠與寧波其他多數祠堂一樣,辦過學堂,後因新建了新校區,禮嘉橋小學才搬出了徐氏宗祠,現處於閒置狀態。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學校搬走了,只剩下黑板。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因年久失修,現在部分房屋的牆體已出現裂縫、房頂漏雨等,而西側院落的房屋多數已倒塌。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這間倒塌的房屋,原來應該是一間教室,上課用的黑板還在。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高聳的“馬頭牆”已出現裂縫。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徐氏宗祠內的咸豐五年立的“徐氏宗祠碑記”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這“五角星”肯定是後加上去的。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九十九間頭,據村中老人介紹,“禮嘉橋”徐家祖輩因經商致富後,花巨資在禮嘉橋村西建造了99間房子,當地人俗稱“九十九間頭”。它分前、中、後三進,每進33間,後“九十九間頭”遭遇一場大火,燒燬了大部分房屋,現存的是後進部分的房屋。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九十九間頭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村中河邊老宅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七份頭牆門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七份頭牆門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1987年、1989年,佈政鄉頒發的“五好牆門”獎狀。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大漕涼亭

走進禮嘉橋村--古林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