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溫州人尋根問祖時,常常會發現自己的祖先不是來自福建,就是來自中原,卻沒有來自溫州本土的,這是什麼原因?

溫州人聽說過“東甌王”,但很少有人知道“東甌王”時期的兩次大移民,讓原生態的東甌土著幾乎全都遷徙到了內地。

是的,我們溫州自古便是一個移民之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溫州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移民。

鹿城區唯一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鼠山遺址,證明溫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那麼,我們從哪裡來?今天,三十六坊君帶著大家來一趟尋根之旅。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原生態的東甌土著幾乎都離開了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新石器時代

溫州本地有史前文化。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晚期,東甌已有先民生息繁衍。

2002~2003年挖掘的溫州市區曹灣山(老鼠山)遺址,證實這裡曾生存著一支以甌江流域為主要分佈區的史前文化。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夏商周

溫州在夏代名為甌,商代名為漚,史稱“甌越”或“越漚”,其俗“剪髮文身”。西周時期,有記錄周成王年間(約前1063-前1027),甌人以海蛤、蟬蛇等進貢周王室。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1906年溫州舊城老照片

春秋戰國時期,溫州(東甌)是越國轄地,屬於“百越”的一支。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攻楚大敗被殺,楚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從此越國一蹶不振,越國王族子弟紛紛向東南沿海遷移,其中一支後裔定居甌江流域,與原地居民合為甌越人,在今浙南地稱王自治,受楚國管轄。

到這個時期,南下的“越人”和本地的土著,構成了在溫州土地上生活的甌人。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東甌王時期的兩次移民

漢代,兩次大移民,讓原本生活在溫州的東甌人幾乎全都離開了溫州這塊土地。

我們最為熟知的東甌王是誰?《史記 東越列傳》記載:“孝惠三年(前192),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稱“東甌王”。騶搖被認為是開發東甌的始祖。

漢武帝有“浮海救東甌”的典故。

西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出現了“七國之亂”。吳王劉濞聯合六名諸侯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反叛漢王朝。當時,“東甌王”騶建舉兵脅從。

漢朝廷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出兵,並派密使以利害誘說“東甌王”騶建,騶建幡然醒悟,聽從漢庭調遣,計殺吳王,並因此得到寬赦而回到東甌。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華蓋山上向東望,可見東城牆和護城河

劉濞被殺後,其子劉子駒等人逃往閩越(今福建),為復仇極力挑唆閩越國攻打東甌。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閩越派兵圍攻東甌。東甌糧斷食絕,危在旦夕,派人衝出重圍向漢天子求救。漢武帝派遣嚴助從會稽郡發兵,“浮海救東甌”。漢大軍未至,閩越聞風撤兵。

經此一役,“東甌王”騶望迫於兵弱力小,擔心閩越再來尋釁,便向漢武帝請求舉國內遷,獲准徙居江淮之間。

建元三年(前138),騶望率其眾四萬餘人北上,遷徙到廬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地區舒城一帶),東甌王國從此消亡。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1936年水網密佈的溫州城

閩越人乘機遷入,其地皆入閩越。其時尚有少數甌越人不願遷徙,逃居山林,群聚為生,稱為山越,但人數很少。這就是溫州先民的第一次大遷徙。

僅僅二十幾年後,東甌迎來了第二次遷徙,而且是強制、徹底的。

東越國滅後三年,閩越攻打南越,漢廷再次出兵馳援。這時閩越起了內訌,閩越王郢被其弟餘善殺死。作為安撫,餘善被立為東越王,在東甌故地稱王。閩越分為越繇和東越兩部,東甌屬東越。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東越王餘善因抗漢被殺。漢武帝下詔:“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以東越反覆無常,難以治理為由,下令將其民內徒江淮間,並令其分散,實行強制同化政策。

可以說,到這時原生態的東甌土著幾乎沒有了。


中國幾次大移民對溫州的影響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中國古代有數次大移民,魏晉時期的衣冠南渡、明初大槐樹移民和清朝的湖廣填四川是其中規模較大的幾次。

西晉懷帝永嘉年間發生“永嘉之亂”後,出現了空前規模的民族大遷徙浪潮,北方漢族人民為逃避戰亂紛紛舉族南遷,大量人口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史稱“衣冠南渡”。

明朝大移民又稱明初洪洞大移民、大槐樹移民等,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後數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中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川資”後,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清朝的湖廣填四川也是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明末清初,重慶、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清末《成都通覽》曾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那麼,溫州的移民,都來自哪裡呢?

我們可以從四次規模比較大的歷代移民潮中窺見一二。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魏晉南北朝:

北人南遷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北方人民避亂南遷。溫州的這次移民潮,是受到全國大勢的影響。

衣冠南渡實際上指的是北方士紳階級的向南轉移,也被理解為中原文化的向南轉移,對南方開發起了很大作用。

有趣的是,歷史上的這次衣冠南渡又被稱為“永嘉南渡”,因為時間始於晉懷帝永嘉年間。

魏徵等《隋書·食貨志》雲:“晉自中原喪亂,元帝寓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並謂之僑人。”其中不少人遷入永嘉。

相傳,連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後人,也移居永嘉。《光緒永嘉縣誌》記載:“謝康樂守郡,愛永嘉有東山之勝,且山水尤美於會稽,乃創第,鑿池於積穀山下,迎母太夫人來養,欲定居焉。未幾,升臨川內史,遂攜其子風及長孫超宗以行,而留其次孫越祖侍祖母太夫人於永嘉之第。至臨川為有司所劾,謫廣州,尋死於誣。太夫人憂患而卒,葬於所居第之城東飛霞洞之左。不復有東歸之志,於是遂為永嘉人”。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從積穀山俯瞰溫州南門外

溫州著名的文化郡守、東晉永嘉太守孫綽曾追憶他的家世道:“播流江表,已經數世,存者長子老孫,亡者丘壠成行,植根於江外,數十年矣。”

南朝亦有不少官宦因永嘉安定而留居。一代名臣、南朝陳的宰相毛喜,曾出任永嘉內史,是繼謝靈運、顏延之之後又一位謫守永嘉的名臣。溫州古城三十六坊中,遺愛坊有一說便是因為毛喜而得名。弘治《溫州府志》記載毛喜離任後,將子孫留在永嘉,“豐和坊:傳名遺愛坊,以郡守毛喜子孫居此,故名。”至今,豐和坊所在處豐和巷,尚有“馬家橋”(諧音毛家橋)的俗稱。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積穀山

還有些人因為不堪沉重的賦役負擔或因犯罪受到官府追捕,逃到當時交通較為閉塞的浙南山區,如《梁書》卷五三《良吏傳?範述曾》記載,逃犯編入橫陽(今平陽、蒼南)戶籍的有二百餘家。

到南朝劉宋順帝三年(479),據《宋書·州郡志》載:永嘉郡轄松陽、永寧、樂成、安固、橫陽五縣,轄境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兩市,人口只三萬六千餘口,比東甌撤離時尚少百分之十。更何況六百年裡還有大批移民遷溫,可見,當時東甌先民已基本遷走,此後的居民基本上是移民及其後裔。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唐、五代:

第二次人口遷移

唐、五代移民避亂,北方移到福建的移民大批遷往溫州。唐代安史之亂後,外地遷入溫州的大宗族甚多。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黃巢義軍從仙霞嶺入,閩北居民大批流入溫州。五代時期福建內戰,居住在閩地的人民為避亂又大批遷溫。

蘇伯衡《乎仲集》中,稱孔教授夫人汪氏“五季時,避亂來居平陽。至夫人父,始徙居郡之墨池坊,遂為郡人”;稱郭府君為“唐汾陽忠武王之後也。遠祖太初避黃巢之亂來居平陽之錢浦”。

溫州人熟悉的英橋王氏,也是這個時期遷到溫州的。王叔果在族譜中稱:“我王氏世居永嘉華蓋鄉英橋裡,舊傳五代唐時自閩來徙”。到了明代,英橋王氏所在永嘉鹽場地處海防前沿,屢有倭匪侵襲,抗倭首領王沛、王德叔侄犧牲。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會同族中父老修建成永昌堡,是當時沿海重要的抗倭重地。

唐、五代大規模的遷入,使溫州戶口劇增。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記錄,北宋太平興國間(976—983),溫州所屬永嘉、瑞安、樂清、平陽四縣主、客戶40740戶,與南朝宋大明八年相比,僅過了500多年,溫州戶數增加5倍多,如剔除當時松陽縣數,實際增加倍數當在6倍以上。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南宋:

宋室南渡與移民補籍

南宋初年,浙江成為四方移民的中心,“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八)。

宋室南遷後,大批移民進入溫州,其中較為集中的,一是建炎四年(1130)宗室臣僚餘部留居溫州;一是乾道二年(1166)強颱風登陸帶來暴雨和大潮水,溫州受災後,福建移民補籍,閩人相繼遷溫。葛劍雄主編的《中國移民史》據民國《重修浙江通志稿》等資料統計,宋代遷入溫州四十三族,三十五族來自福建。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溫州城西

據王存等《元豐九域志·兩浙路》,元豐間(1078—1085),溫州郡主、客戶達121906戶。短短100年間,溫州戶數又增加了兩倍。

到淳熙間(1174—1189),《萬曆溫州府志》記載,溫州府戶170035,口910657,又有大幅度增長。移民中有不少宗室宦族。如葉適《水心集》雲:“自餘為高氏婿,頗得聞外舍事。始在京師,名南宅者宣仁後家也,王侯貴盛冠天下。逃亂轉客留居永嘉。”

王叔杲《玉介園集》亦云:大理寺副趙性魯“宋南渡,宗室多徙溫……寄居樂清,公廿九世孫也”。樂清《趙氏宗譜》稱:“當兩宮北狩,宗室徙溫者二十八人”。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華蓋山上遙望東門永川路浦邊碼頭。

南宋乾道二年(1166)溫州遭遇大水災,八月十七日,颱風挾帶大暴雨,山洪暴發,夜潮倒湧入城,倖存者什之一。至今民間尚有“乾道二年,水滿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之語。

溫屬沿海各縣溺死兩萬餘人,稻禾無收,大災之後還出現了大疫。

鑑於此,溫州知州傳檄福建移民。以後數年,大批閩人移溫補籍。王氏、池氏、鄭氏、應氏、繆氏、楊氏自長溪,何氏自福鼎,曾氏自晉江,蔡氏自興化,單氏、周氏、尤氏、戴氏、程氏、蘇氏、張氏、陳氏、郭氏、徐氏、胡氏、柳氏、邱氏、鄒氏、季氏、呂氏、林氏、施氏、鍾氏由閩,包氏由合肥,馬氏由河南遷入瑞安。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明代:

抗倭士兵戍守留溫

  明代抗倭,大批士兵戍守溫州。明朝時期,溫州沿海一帶是常遭倭寇侵擾的地區之一。明代開國勳將湯和為永固海防之計,親自規劃、督導,在浙東、浙西沿海修築衛所59座,並募兵6萬守之,史稱“海上長城”。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1930年代南塘河

59座衛所中,溫州有金鄉衛、溫州衛、盤石衛和蒲門、錢倉、平陽、海安、寧村、盤石後、蒲岐等千戶所,有力地防禦了倭寇的竄犯。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溫州東門浦橋

戍守溫州的士兵當中,後來有不少在駐地定居,如溫州市郊的寧村(當年的“所”),竟有上百個姓氏。據說,今蒼南縣金鄉鎮內的人使用的金鄉話,是明朝金鄉衛所駐軍傳留下來的話,屬北部吳語系統而夾雜官話成分。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溫州老照片


結論:

徐定水先生的《溫州歷代遷入人口姓氏考述》,在列舉了大量遷入人口姓氏之後,得出結論認為:溫州歷代遷入人口,以宋代為最多,其次五代,再次為唐代、明代。各地遷入人口中,外省以福建為最多,幾佔半數以上,次為河南、安徽、江西等。

可見,溫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移民之鄉。大批移民之所以遷居溫州,不但因為溫州是個“溫潤之州”,生存環境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還有溫州開發較晚,相當長時期內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便於移民墾荒種植的原因。加上溫州地處東南一隅,較少受戰亂影響,社會安定,移民之鄉也就應運而生了。

溫州文化也正是在不斷受到南北文化的交流、衝擊和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具有多樣性的文化特徵,因此,溫州人骨子裡也有“闖天下”的基因。

溫州人的祖先竟大量是來自中原的移民


《溫州歷史年表》沈克成

《溫州文化史圖說》 洪振寧

《移民之鄉出溫州》 俞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