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丹桂飄香,楓葉搖紅,北風漸起,河蟹正肥。每每這個時節,膏肥脂滿的大閘蟹都會成為人們爭相追捧的珍饈。然而,生活可以有很多選擇,金秋也不只有大閘蟹,另一種身形更加霸氣的海蟹也同樣值得期待,它就是青蟹。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青蟹

▐ 紅樹林裡的大泥蟹

青蟹,又叫青蟳(xún),也俗稱肉蟹、膏蟹。古人稱青蟹為蝤蛑(yóu móu),《清稗類鈔》裡說:“蝤蛑,又名蟳,產海濱泥沙中。閩人稱之為青蟹,較梭子蟹為貴”。古人說的沒錯,青蟹是一種產自沿海泥沼裡的蟹類,它屬於梭子蟹科的青蟹屬,和我們印象中那些蟹殼尖尖的“梭子蟹”關係很近。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青蟹

古人說及螃蟹,除了膾炙人口的大閘蟹,最常提到的便是“”(jié)和“蝤蛑”這兩種海蟹。“蠘”字在潮州話裡唸作(cih8)這個音,指的就是梭子蟹。市場上常見的譬如蠘仔(三疣梭子蟹)、三目蠘(紅星梭子蟹)、青蠘仔(遠海梭子蟹)和花蠘仔(鏽斑蟳)等,它們總體上肉質細膩、口感清甜,是深受南北食客喜愛的一類海蟹。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1、三疣 2、鏽斑 3、遠海 4、紅星梭子蟹

“蝤蛑”說的就是青蟹,古人這樣描述青蟹的威猛:“蝤蛑大者,兩螯至強,能與虎鬥”;青蟹屬的學名“Scylla”一詞,源於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女海妖斯庫拉,她有六個腦袋,盤踞在意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間的墨西拿海峽,每當船隻經過她都會吃掉六名水手。由此可見,青蟹絕對屬於不好惹的狠角色,這也難怪市場上的青蟹總是被“五花大綁”。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五花大綁的青蟹

青蟹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包括我國、東南亞、非洲和澳洲等地,大多生活在河口內灣、紅樹林等鹽沼地帶它們掘洞而居,因此英文俗稱泥蟹(mud crab)或紅樹林蟹(mangrove crab)。青蟹身形碩大,生長迅速,適應力強,因此被廣泛地人工養殖,是人氣極高的食用蟹種。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青蟹煲粥

▐ 青蟹的種類和紛繁的別稱

青蟹的頭胸甲呈橢圓形,前額有四枚齒,眼窩兩側各有九枚,第四對步足演化成漿狀泳足,適合划水。青蟹一共有四種,分別是鋸緣青蟹、紫螯青蟹、欖綠青蟹和擬穴青蟹。鋸緣青蟹和紫螯青蟹個體較大,泳足網狀花紋明顯,螯足腕節處有兩枚明顯棘刺;欖綠青蟹和擬穴青蟹個頭相對較小,泳足花紋和腕節棘刺都不明顯。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四種青蟹

鋸緣青蟹Scylla serrata)額緣齒較高,因此而得名,大螯和泳足上的深綠色網紋十分明顯,所以又俗稱“沙蟳”或“花腳”在東南亞一帶也被稱為“斯里蘭卡蟹”。鋸緣青蟹在四種蟹裡體型最大,性情暴烈,可以長到3公斤左右;紫螯青蟹的螯足呈紫色,又俗稱“紫蟳”;橄綠青蟹的螯足偏橙紅色,因此又稱“紅腳仔”或“番蟳”,後兩者個頭中等。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霸道的鋸緣青蟹

擬穴青蟹S. paramamosain)的外殼為淡青綠色,俗稱“白蟳”或“粉蟳”,它是青蟹中個頭最小的一種,但性情溫和,對鹽度變化較為耐受,最適合人工養殖,所以又有“正蟳”之稱。我國市場上擬穴青蟹比較常見,較小的個體也適合更多的菜色。其實,對普通食客而言,除了作為談資,其實沒太多必要區分青蟹的種類,因為影響青蟹品質的主要因素還是產地和時令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擬穴青蟹

青蟹一年四季都能吃到,5月至11月間是吃青蟹的好時節,尤其農曆的8、9月份最為肥美。肝胰臟和性腺的發育程度決定了蟹肉是否甘甜和蟹黃是否飽滿,因此青蟹在不同生長階段有著相應的別稱。公蟹和未交配過的母蟹,一般被稱為“菜蟳”或“肉蟹”,以吃肉為主,蟹肉豐滿,適合炒制,比如蔥姜清炒或避風塘炒;經過多次交配的公蟹被形象的稱為“騷公”,蟹臍紋路雜亂,肉質空乏,怕是隻能淪入麻辣香鍋。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香辣炒蟹

剛剛性成熟而未進行交配的仔蟹稱為“奄[yān]仔蟹”或“蟳仔”,母蟹口感好於公蟹,奄仔蟹的蟹肉甜美嫩滑、質如軟玉,蟹黃似流動的黃油,口感溫香,在嶺南食客眼中,它的美好遠勝大閘蟹。奄仔蟹產量有限,此等尤物最適合的做法自然是原只清蒸,配上大紅浙醋,齒頰留香。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小公舉”奄仔蟹

稍長大的未交配的母蟹稱為“處女蟳”或“幼母”,肉質細膩,甘甜紮實,蟹黃呈半凝固狀,適合清蒸或煲粥。剛剛交配完而卵巢尚未發育飽滿的母蟹,被稱為“空母”或“烏燕母”,此時蟹肉清甜,蟹黃豐腴且醇厚,口感結合了菜蟳和幼母的優點,最適合的做法是對半切開,紋火慢煎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香煎青蟹

待到母蟹卵巢發育成熟,蟹黃轉為誘人的橙膏,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膏蟹”或“紅蟳”,集海蟹體大肉厚和河蟹鮮甜醇香優點於一身,此時青蟹的口感也達到巔峰,閩地人習慣將紅蟳鋪在糯米飯上同蒸,潮汕人則喜歡將紅蟳直接生醃,此時的青蟹如迷藥般讓人慾罷不能。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滿膏紅蟳

紅蟳,大快朵頤的巨大滿足

“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蘇東坡的一首詩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青蟹的美食地位,我國食用和養殖青蟹的歷史都很久遠,最有名的產地要數浙江台州的三門。三門灣畔溼潤溫暖,灣內風平浪靜,灘塗遼闊,很適合青蟹的生長,因此這裡也被稱為中國的“青蟹之鄉”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清蒸三門青蟹

吃蟹是深秋隆重的大事,蟹肉上席百味淡,一隻肥蟹抵得上一桌好菜。在臺州,青蟹的做法很多,最不失原味的就數清蒸。鮮活的青蟹生猛好動,通常用筷子刺入雙目或放進冰水中使其癱軟,直接上鍋蒸煮或用花雕酒預先沉醉,天生麗質的青蟹,無需姜蔥,不用豉椒,無需蒜茸,不用雞油、醋和醬油,這些調味品統統多餘。蟹肉絲絲清甜,蟹膏豐盈油潤,“十月蝤蛑抵只雞”的說法恐怕一點也不誇張。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十月蝤蛑抵只雞

雖說世間好物,利在孤行,但青蟹同樣勝任濃重的調味。四面環海,地處熱帶的新加坡,當地人青睞鮮辣口味以排遣悶溼。新加坡國菜“辣椒螃蟹”(Chilli crab )就是經典的例子,鮮活的東南亞大青蟹,搭配以辣椒和番茄調製而成的濃稠醬汁,先用蒜蓉和米醋爆香,再倒入蛋液勾成銀狐芡。大塊朵頤,醬汁湧動,沾滿十指,鮮香甜辣的滋味可以讓人忘卻一切。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辣椒蟹

潮汕人對醃蟹似乎有著一種不可救藥的嗜好,做法與寧波人的“熗蟹”有些相似,青蟹放入醬油和鹽水中,加入白酒、大蒜或辣椒直接生醃。“肉白膏赤”的醃蟹最大的特點就是那種生猛跳動的鮮,滑嫩蟹肉如同啫喱,鮮甜蟹膏好似凝膠,就這般在口中緩緩彌散開來,彷彿一口吞下了整片大海。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生醃紅蟳

膏肥肉滿的紅蟳和香糯粘嘴的米糕同蒸,是福建與臺灣一帶的傳統做法,一道紅蟳蒸米糕稱得上是待客補身之佳品。糯米飯、火腿、蝦肉清炒後塞入蒸屜,撒上香菇與蔥花,再鋪上一整隻洗淨切好的肥美紅蟳。待蒸汽緩緩上升,紅蟳的鮮香和油脂慢慢滲入米糕,吸足了精華的糯米搭配清甜飽滿的蟹肉一同入口,那是一種能讓身處異鄉的閩人淚如泉湧的滋味。

奄仔蟹、紅蟳、蝤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會念,還吃什麼螃蟹

紅蟳米糕

青蟹就是這樣,沒有品味大閘蟹般的鄭重其事,只有暢快淋漓地大快朵頤,生活有很多選擇,深秋也不只有大閘蟹,還有黃多油滿的紅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