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蘇沐橙/台州跑盤小王子

有個朋友曾出過一個思考題:如果有兩個項目,一個位於洪家,距離萬達很近,體量很大;另外一個挨著萬達,體量也很大;你覺得價差會有多少?

筆者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一個萬達板塊的盤和一個洪家的盤,價差三千或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朋友說,其實,這是一個項目。

誠然,一宗地塊描述的角度不同,重點提煉不同,確實會得出差異很大的價值判斷。

土地市場,是個有趣的話題。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位置圖


01. 四號路看一江兩岸 滿眼都是年輕時的自己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東平路北側掛出一宗地塊。

多少人會一臉懵逼的難以反應過來。

於是你再補充一句,對面就是一江兩岸,劍橋郡和濱江悅那一帶,或許很多人會恍然大悟,哦~ 那邊還有地啊。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地塊實景圖,右側即為繁榮家園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位置圖,圖為西側在建的富強路北延伸段以及永寧河

現在的東平路,看著一江兩岸的眼神,滿眼彷彿都是年輕時候的自己。


東平路,也叫四號路(以下依然簡稱為四號路)。

好友XL還記得,自己曾圍繞這條路以及周邊板塊寫過一系列的報道,主題基本圍繞著CLD的概念。“當時這裡本來就有一些老小區,又是住宅類地塊供應比較集聚的地方,相對於CBD這樣商辦屬性濃重的概念,CLD主要是說中央居住區,主打人氣氛圍。”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CLD並沒有在官方語境當中保留下來,但是不妨礙四號路在2011年到2016年成為供地主力以及樓市焦點。

雖然路名選的實在沒什麼代入感,但中央居住區的名頭還是很符合實際的。沿著這條路,人們會看到中環世紀、尚景名苑、首府壹號院、怡心苑、江南首府、鴻景名苑、椒蘭郡、金域華府、華景名苑、瓏悅、築心苑等大大小小的新盤,且大部分已經完成交付,剩餘項目也基本處於售罄待交付狀態。同時,四號路以東,打通和雲西路的連接,使得江南墅所在的葭芷涇東側,進一步融入到了整個市中心的體系;往西則連接水門村,真正成為了貫穿東西的次主幹道。

應該說,四號路見證了市區一個時代的發展歷程。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四號路早前被稱為丈母孃最中意的板塊

從城市發展來看,四號路挨著中心大道以及西商務區,是市中心逐步擴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從空間來看,當時的四號路兩側以及周邊可入市的地塊較為集中。

到了當下,整個板塊已經接近飽和,類似繁榮家園西側這般待出讓地塊已經所剩無幾。儘管四號路進行了東西兩側的拓展,但是更多隻是交通意義層面,在供地飽和這個問題上,難有改善的可能。

與此同時,一江兩岸葭芷片區的建設倒是如火如荼,這個激活濱江和老城的大戰略,始終伴隨著大眾期望和懷疑的複雜情緒。但不能否認的是,儘管未能實現舊城改造的全面覆蓋,但畢其功於葭芷,依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從華師大臺州學校到紅房子醫院,從葭芷水街到寶龍綜合體,從安置房小區到濱江悅等新樓盤,從金融區打造到一橋二橋的免費通行。

這個片區,有規劃有空間有預期。

像極了四號路,當年的樣子。

02. 顛覆的地緣 你覺得偏的地方 他覺得還不錯


有同學多年前曾在四號路板塊置業,去年突然諮詢一個問題:這套當時買來一萬二左右的房子,現在有人出兩萬一平要買,要不要出手?

筆者答:如果打算套現就馬上出手,如果打算置換,可能還要加錢才能買到更好的地段和房源。

最終出於多方面考慮,他放棄了那次機會。但更有看點的是,誰願意用這麼高的溢價來入手他的二手房?

在中介問了一圈才發現,大多數買家都不是來自椒江。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諮詢。

當時一位網友提問說,自己家是在解放南路一帶,聽說廣電大樓再往西面去,有幾個樓盤在售,比如鴻景名苑、江南首府等等,你覺得是不是有點偏了...偏了...偏了...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不同的客群,不同的板塊,不同的認知

仔細想來,這位椒江網友的觀點並非全無道理,作為地緣人群,他認知當中的遠近,是否偏僻,是以自己所在的老城區作為原點。


而椒江外客群,則更多判斷區域配套,與核心區域的距離,還有城市的發展趨勢。

當一批有購買力且沒有地緣包袱的購房者進入市場,對原先的板塊價值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相同的案例也出現在了萬達、歐尚等多個區域。以歐尚為例,前兩年某新盤入市,價格比邊上早前賣的新盤高了四五千。拋開產品端的差異,這樣的溢價能力也是驚人的。後經詢問,該盤許多客戶都來自於溫嶺。

那麼問題來了,繁榮家園西側地塊,到底是四號路板塊,還是一江兩岸板塊,亦或者是兩大板塊的交界處?

或許,這完全取決於意向客群的認知態度。


03. 在椒江拿地 最大的壓力來自溢價預期

曾經請教過一個土拓的大神,為什麼地塊報告裡的預期售價要遠高於周邊的傳統評估。


對方一副你太年輕的表情:謹慎點出價是比較穩,但怎麼能保證拿到地?

確實,這個市場給到了房企太多提升價值預期的理由:

椒江是市府所在,中心區位,資源集聚度越來越高,客群也是來自各縣市區,比較豐富;

市中心越來越飽和,一定體量的新地塊只能向外圍拓展,比如繁榮家園西側這宗地, 是根正苗紅的四號路區域,再過去水門村暫時沒什麼空間,而且地緣認知也完全不同;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四號路西延伸段,再過去便是水門村

周邊二手次新盤都要賣到一萬七八;

一江兩岸葭芷片區目前基本能賣到一萬五六以上,洋房更貴,而繁榮家園西側地塊的區位顯然更好,兩大板塊紅利都有;

隨著人民路葭芷校區,華師大臺州學校的相繼開學,台州大道以西的學區硬傷似乎已經得到了解決;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學區資源豐富起來後,台州大道西側加速融入四號路板塊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拿到一個有競爭力的授權價格,完成拿地指標。

但這個市場,也給到房企太多謹慎的理由:

椒江確實是市中心所在地,客群也是極為豐富,但是椒江外許多購房者並非衝著市中心置業的必然需求而來,更多是希望借中心城區大發展的東風進行資產配置,改善和投資需求大於剛性需求,這一點在上行市場並不是問題,但遭遇波動期,客戶的市場忠誠度就是X因素;

中心城區的價值確實值得期待,但這座城市不具備長期高速發展的基礎,高峰總會伴隨著一段時間的波折,當下新盤的營銷週期普遍較短,踩對節點似乎要比選對區位更為重要;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確實屬於四號路板塊,但由於緊挨著水門村,實質上依然處於板塊核心區域的末端,是稀缺產生價值,還是末端削弱了價值,見仁見智;

繁榮家園西側作為四號路核心板塊的末端屬性,與一江兩岸隔路對望,無論是地緣客戶還是外圍客戶,都很難完全作為兩個板塊的評估。在一個板塊思維的對標之下,該地塊項目在區位端能比濱江悅溢價多少,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距一江兩岸葭芷片區僅一路之隔

椒江的房價天花板依然不高,相對高企的土地成本,中間的利潤空間束縛著樓盤的手腳;

四號路板塊不少次新盤都在中介掛出了高價,但需要考慮兩點,一個是不少房東的試探性報價,一個是二手房成交流速的不透明,更重要的是,二手房如不是特殊情況,不太糾結於週期性問題,賣不出去,就等一等嘛,但新房則面臨著週期的壓力和指標的壓力,一二手價格倒掛的可能性相當之大;

正方兩個角度一思考,發現房企在椒江拿地,最大的壓力並不是來自拿不拿,而是來自溢價預期的評估;

如果地價拍得貴,就需要有更大的溢價,要取得更大的溢價,就需要更高端的產品,高端的產品就對應著更有限的人群,人群有限則會影響著去化的效率;

在當下的週期面前,單純靠大行情、區位價值以及營銷策略來促使普通改善和剛需人群接受新盤的溢價,難度不小;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便是如此映射著這座城市的成長,以及侷限性的尷尬。

如何在行情以及宏觀政策陰晴不定的大背景下,做出成本可控,又能讓普改人群感興趣的產品,從而保證溢價空間?

這會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好問題。

椒江繁榮家園西側地塊 充滿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尷尬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航拍圖

但人們更好奇的是,誰會在這場土地競拍中脫穎而出,會付出怎麼樣的成本?

畢竟,拿到地,才會有後面的故事。

繁榮家園西側地塊相關信息:

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了臺土告字[2019]068號公告,決定以掛牌方式出讓椒江區葭沚街道富強路以東、四號路以北宅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起始時間為2019年10月11日9:00,掛牌截止時間為2019年10月21日9:00。地塊掛牌起始價63100萬元,起始樓面價6123元/平(未考慮配建等因素),競買保證金12620萬元,競買保證金繳納截止時間:10月18日16:00。

出讓面積4.1222公頃(61.833畝),土地用途為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70年,規劃容積率>1.0、≤2.5,規劃建築密度≤20%,綠地率≥30%,建築高度≤80米(同時要符合機場淨空限高控制要求,其中住宅建築高度≥27米);本地塊由椒江區人民政府負責交地。

- End -


©本文版權歸“徐徐道來時間”和“台州跑盤小王子”所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