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書法家最怕寫楷書?

千千千里馬


所謂“書法家最怕寫楷書”其實是對現在“書協領導”“大書法家”們的犀利吐槽。

楷書是所有書法的基礎,這就好像你只有練好跑步和俯臥撐這些基本動作,才能成為運動員一樣,如果一個書法家連楷書都寫不好,那還能成為書法家嗎?

現在許多書法家的表演,幾乎已經將書法藝術搞成了動作片,笑點滿滿,請看下圖

如上圖,現在許多所謂的書法家用針管、拖把揮毫潑墨寫出駭人聽聞的“天書”,這根本就是對書法藝術的褻瀆,其罪可誅!

濫竽充數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有一丁點的基本功,連濫竽充數都做不到。例如某位“民樂演奏家”在舞臺上表演琵琶演奏,琵琶拿反了都不知道,時候被網友群嘲,卻說“時間緊張來不及換過來”,如此無恥之尤卻能堂而皇之的忝列文聯領導層,真是奇哉怪也!

從書法內因來看,楷書缺乏創造力,卻也更需要厚重質樸的基本功,橫平豎直撇捺鉤,無論哪一點做不到位,都會暴露自身短板,所以很多“書法家”都不怎麼寫楷書。

然而也並非所有的書法家都不寫楷書,例如啟功就喜歡寫蠅頭小楷,而且其獨創的啟功體也如“漢唐仕女”般,真真的是美豔不可方物!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另類文史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所謂的專家是不屑楷書的,當今有種觀點就是練書法的人寫楷書尤其寫唐楷沒出息,進不了國展,不被主流專業人士認可,曾經中國大地練書法就必言顏歐柳趙,之後就是顏柳俗氣被慘遭嫌棄,其實楷書在唐朝一代書家的努力下,達到了無法啟及的高峰,後世許多書家都是在魏晉和唐楷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創新。今人對唐楷的不屑,一說是唐楷技法簡單,二是唐楷太規範,讓人臨習之後無法自拔,其實這是現代人不自信的一種發展,顏真卿的貢獻不用我多說,歷代書家取法顏體的燦若星辰,沒有古人說因為取法顏真卿無法創新,無法創新其實問題在於自己不在於大師,今人太注重於筆法的描摹,其實這是對書法技法的嚴重誤解,的確,永字八法,古人總結中國漢字筆法不外乎八種筆法,但是從篆隸楷行草到歷代楷書行書大家凡屬開宗立派的,有多少寫的一樣的?都是個有風格,也沒有人說要創立一百種筆法才能寫字?

還有就是很多人說學楷書容易讓人寫死,無生氣,按照現在很多書法培訓的思路,很多寫的漂亮的字真的就是像美術字,技法無可挑剔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每天教人這個筆畫要怎麼才能寫的精緻,怎樣才能寫成這個樣子,其實認真讀帖,你會發現古代大師法度嚴謹卻怎麼看都不死板,寫的像美術字的是當今一些所謂的大師,歐陽詢顏真卿的原帖,怎麼看都不會和現今大師這般的水準。所謂的金石氣,文人氣,絕對不是技法層面的東西或者不是我們認為的淺層次技法討論,所以我想說該是時候好好審視下我們的學習,教育思路,不然書法家們都寫傳統多年,覺得一輩子玩漢字沒啥新意而苦惱,去放棄漢字這根本,加入西方所謂墨色,線條,等藝術元素,醜書橫行,其實是不是我們思路就錯了呢?



好好寫漢字


福祥君:書法家最怕寫楷書!這是在開玩笑吧



古往今來,哪有書法家最怕寫楷書,書法家們都是各種書體、筆法兼顧,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楷書,就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如果唐朝之前的書法家們對寫楷書畏手畏腳,那就說不準了,因為現代還沒有辦法鑑定唐朝之前的書法家學習書法是從楷書還是從其它書體、筆法入手的。



還有一種說法,古代書法家們寫楷書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要抄寫書籍、抄寫公文等才用到楷書寫字的。當然,當代也是有這種情況。



中國傳統書法有書體多種,楷書是其中的一種筆體,在筆者看來,楷書也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但當代人又不願意看唐朝楷書之外其它的楷書,好像在當代人眼裡除了唐朝楷書就沒有什麼楷書了?自己的眼裡沒有楷書的影子,還要觀賞楷書,這不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吧!


福祥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手漂亮的楷書,很讓人羨慕。那麼我們現在卻看到很少有書法家寫楷書了。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是當代書法家們寫不好楷書嗎?當然不是,首要原因就是楷書難以形成自己的風格,楷書是當代書法家的書法基礎,很多書法家在寫了一段楷書,以後急於突破,尋求自己的風格。所以成名後很多書法家不願意去寫楷書。因為楷書不容易建立自己的風格。

我們知道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等書法大家,都是以楷書著名,以至於後世很多書法家在學習楷書的過程中都是以他們為楷模。要想在楷書方面有所突破,是十分困難的,很難超越前人。所以書法家們不願意再寫楷書。

第二個原因就是楷書很容易寫出破綻,因為楷書是大家熟悉的一種書體。從我們學寫字的那一刻起,老師們都會要求字正腔圓都是以楷書為標準,所以當我們看到有楷書作品的時候都會點評一二,如果書法家在寫楷書的過程中,有一處或者某一個筆畫,出現了敗筆,很容易被大家發現。

當代很多書法家的楷書。自然也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練習的。但是每個人寫書楷書的時候,不可能達到十全十美。如果一幅楷書被發現有破綻,大家指指點點的時候,書法家們自然是面子上掛不住。

第三個原因就是,有些書法家根本就寫不好楷書。在寫了幾年書法以後,就開始標新立異尋求創新。

有的是以書作為自己的風格,也有的是以草書作為自己的風格,當然也包括了其他的書體。因為當代人學書法都是以楷書為基礎開始的。這也導致了很多書法家認為大家都在寫楷書,把看書當做了其他書體的一種入門書法,其實這是不對的。

當然,在古代楷書不是作為唯一的一種書法基礎。看書的出現,要晚於草書。但是在當代,楷書作為大家練書法的一種入門基礎。有一些書法家練了幾年的楷書以後,就迫切的想要成名成家,就放棄了在楷書方面,繼續研究拓展。

當代書法家吳玉如曾經說過。有些人一拿起毛筆就想成名成腕。其實吳玉如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學書法的人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不能以功利心去學書法。

所以當代書法家不願意去學楷書的原因就是上面那三個原因,當然,有的書法家是不願意去寫,有的書法家確實寫不好。


老美詩書齋


當今社會書法稱家的人功力太薄了!


草書是書法的最高境界,所以很多的書法人對草書都情有獨鍾,其實喜歡草書是好事,可是草書真的需要楷書做功底啊!從二王到張旭,還有王鐸,草書自不釋言,楷書也都是頂呱呱地好!


行書最是飄逸,灑脫!但是沒有楷書的基礎也難寫好啊,行書中有許多楷書的筆劃,學好楷書對於行書來說也是益處多多!

可是現代成名的書法人在楷書方面的缺陷確實明顯,勉強寫出的楷書也是慘不忍睹!可能是出於對書法現狀的痛心疾首,亦或是恨其不爭的緣故,有人便提出用楷書去檢驗成名書法人的方法,暫且不論這種方法的對與錯,至少這種論斷對成名的書法人是敲一記警鐘!不要急功近利!踏踏實實才是書法的正路!


一笑貫長天


大家好,題主好。我是其人。

“書法家最怕寫楷書”,在我看來,是在嘲諷有的書法家基礎不牢的問題。(我不知道這裡的書法家要不要加上雙引號)。

楷書,是行書和草書的基礎,古人學字,從篆書開始,經歷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樣的過程。我們經常講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作者王羲之,書聖,行書可以說獨步天下,但,王羲之的楷書也是有極高建樹的。

也就是說: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是不怕楷書的。

楷書,從實際來講,是非常難練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長期練習,少則兩三年,三五年,多的十年八年。

當今很多書寫者,不臨帖,不練楷書,直接寫行書甚至草書,這樣的“書法家”,當然是很害怕寫楷書的。


其人墨坊


書分五體,書法家有的楷書見長,有的善於隸書,有的精研篆書,有的喜歡草書,有的熱衷行書。跟個人喜好有一定關係。

目前書法家群體相對比較龐大,的確有一些書法家沒有楷書基礎,一開始直奔行草的。這樣的書法家肯定寫不好楷書。

加上楷書筆畫結構比較嚴謹,差一點不到位,字形就不美觀,不能遮掩,唬不過去。

另外要練好楷書確實吃功夫,沒有十年八年苦練,根本過不了關。如果寫作品的話速度也比較慢,所以許多人不願意寫。

俗話說文人相輕。我覺得不管寫什麼書體,只要紮紮實實認真去練,真正熱愛書法文化,而不是為了炒作,為了其他目的,都是無可厚非的。

個人建議初學者還是先從楷書學起,有了書法基礎之後,再根據個人愛好選擇其他書體練習比較好。








惠風


高手都能寫楷書。

範笑歌楷書融匯八家,融匯八家是什麼概念?是先要能寫八家呀😂。一般人誰能做到,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小人嫉恨。

個人喜歡範老師楷書,只有範楷能與四大楷書等量齊觀,其他人都是四大楷的學生。











陌上之桑


古來講究;字畫,條幅,落款必須是行書,或楷書。不能用草書,篆書落款,更不能用現在中書協時興的醜書落款。一看落款,就知你寫字、書法的功底如何。


郗金民新號


鼓吹書法家最怕寫楷書的人,大都不懂至少是不瞭解書法藝術的。因為成為真正的書法家必須經過艱苦的專業修習的過程,其中楷書恰恰是基礎。

不過這裡需要說明一點,不是所有會寫毛筆字的人都是書法家,他們最多算得上是“書法愛好者”,書法家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寫不好楷書的人確實有,中書協有,省書協有,縣市書協就更多了。因為他們大多不是真正的書法家,會寫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