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廣東省茂名博賀林帶——14.6公里的“綠色長城”

上世紀初,這裡曾是白茫茫一片的沙灘,寸草不生,水旱、風沙災害非常嚴重。但如今,這裡綠樹成蔭,放眼過去盡是一片林海,這就是位於茂名濱海新區博賀鎮沿海的“綠色長城”,我國第一條沿海防護林帶——博賀林帶。

1923年,一場大風沙席捲博賀村,村中441間房屋有390間被毀,990畝良田被吞沒,汕村和車路封兩個村莊被流沙掩埋,村民被迫搬遷。新中國成立後,在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林業技術人員和村民一道共商防沙治沙大計。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1956年試種成活第一片防護林,即博賀林帶。


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博賀林帶被譽為“南海綠色長城”,全長14.6公里,種植樹種以木麻黃為主,是電白縣(當時博賀鎮屬電白縣管轄)重筆濃墨打造的生態綠城,受到廣泛關注。1965年3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學習電白,綠化祖國》的社論,號召全國各地學習電白造林綠化工作;1971年,著名畫家關山月以“博賀林帶”為題材,畫就名畫《綠色長城》,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廣東廳,博賀沿海防護林帶因此聞名全國;1991年電白縣提前奪取廣東省綠化達標金盃。


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幾度被毀,幾度重建

博賀林帶建成60多年來,幾經颱風侵襲破壞。林帶每隔幾年都因颱風破壞而一再修補。1996年臺風“莉莎”幾乎將林帶全部摧毀,林帶歷經第一次大的重建;2008年臺風“黑格比”毀壞約40%林帶,林帶再次重建。博賀鎮結合國家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和防護林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等,以木麻黃為主要造林樹種,修復改造被颱風侵襲破壞的林帶超7000多畝,使林帶得到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現已被劃為重點生態公益林,聘請了護林員進行嚴格管護。


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博賀林帶作為博賀鎮抗禦強颱風侵襲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有效抵禦了派比安、巨爵、尤特、彩虹等強颱風的襲擊,大幅降低颱風登陸後的破壞力,很好地保護了林帶外廣大的村莊、農田,為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籌劃濱海景觀升級改造工作

博賀林帶是茂名沿海防護林帶建設的縮影。目前,茂名市81公里的沙質海岸線上,均種植基幹防護林帶,面積達2813公頃。


厲害了 63年前茂名建成了我國首條沿海防護帶

未來,茂名市將總體統籌規劃濱海景觀升級改造工作,在電白區、濱海新區等地,臨海一線種植木麻黃林帶的基礎上,增加抗風性較強的高山榕、小葉榕、夾竹桃、黃槿等植被,並一直向內陸延伸形成沿海防護林體系,結合廣東濱海公路建設,將其打造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亮點,提高茂名濱海景觀整體水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