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低音炮,這些功能都是怎麼一回事?

 作為音響系統的靈魂,在家庭影院中超低音音箱一直以來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超低音音箱,俗稱低音炮,此前,這種音箱更多的只是用於多聲道系統,以彌補觀影時的低頻輸出。如今有不少Hi-Fi愛好者也會為自家的兩聲道設備添置低音炮,這種加了額外低音炮所帶來的聽感享受自是跟沒有低音炮的Hi-Fi系統存在很大區別,效果可以說是大大的贊。

認識低音炮,這些功能都是怎麼一回事?

一般來說,低音炮分為兩種:密閉式和反射式,兩者各有優缺點,要考慮一款低音炮是否出色,通常會從低頻的細節、能量、速度等硬性指標進行衡量,當然有些朋友還會從彈性、質感等方面進行評價,這些說起來就有點玄了,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不同,畢竟是很主觀的東西。不過想來大家一定知道,一款低音炮要做到面面俱到,同時兼顧細節、能量、速度可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選擇低音炮勢必要從自己的聽音喜好出發,此外還要考慮使用環境和房間的因素。

拿到低音炮,首先肯定能發現的便是音量調節旋鈕,通過該旋鈕改變輸出低頻音量的大小,更準確來說是改變輸出聲壓,所以調節低音炮的音量時務必要使用專業的聲壓計,通常標準都是讓低音炮的輸出聲壓達到75dB。有的玩家可能會覺得在此標準下自家的低音炮能量輸出不夠震撼,是否可以繼續增大音量呢?如果你喜歡當然也可以,但在調節音量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聲音的失真問題,畢竟有的低音炮設計天生就不具有太多的量感。

分頻點調節也是低音炮的常見功能,不同的低音炮叫法可能不同,比如有些低音炮就稱之為低通濾波調整。分頻點調節通常為旋鈕式設計,如果用於家庭影院系統,分頻點應該通過AV功放進行設定,那麼分頻點具體如何設定呢?相信大部分玩家都很清楚了,這裡稍微提下便好。如果低音炮的存在是為了彌補主音箱低頻的話,分頻點的具體設定需要考慮3個主聲道的頻寬範圍,將分頻點的頻率調整到3只主音箱的頻寬下限。如果主音箱性能足夠強大,比如本身已帶有足夠規格的低音單元,並且頻寬下限足夠重播低頻內容,所配置的功放功率同樣足夠強勁,那也可以選擇讓3只主音箱以全頻輸出,低音炮則作為0.1聲道存在只負責重播低頻效果。這種玩法首先無疑非常燒錢,因為必須配齊3只低音炮和大功率功放,光是音響器材就得支出不少,而且對房間的要求也較高。其次調校又是另一個問題,同時調校3只低音炮費時費力不說,難度自然也不小,所以這種玩法直到今天都沒有成為主流,仍然只存在於小眾圈子。

音炮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便是相位,有些低音炮會提供連續或分段調節,而有些低音炮只提供0°或180°相位切換,選擇準確的相位能夠讓主音箱和低音音箱之間的工作同步,銜接更準確。不過由於人耳對相位的失真不夠敏感,部分人甚至都沒有怎麼關注低音炮的相位調整功能。如何取得準確相位讓低音炮達到最佳工作狀態這是需要反覆試聽的,而且最科學的方法還要再配合儀器測試,說起來又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除此之外,部分低音炮還會自帶EQ功能調整,通過調整EQ讓頻響曲線更趨於平滑,達到更好的聽感,但這裡面又有問題存在,事實上在實際操作中,漂亮的頻響曲線並不代表聽感就是最好的,因而還要結合房間的因素、人耳的喜好,而調校EQ也是一個大學問,同樣需要專門的工具,不同品牌低音炮的EQ調整可能還存在區別,建議這部分調校還是交給商家的專業工程師們或請教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吧。

基本上家庭影院低音炮都採用RCA輸入接口,對於一些定位更高端或更發燒的低音炮,我們還能看到平衡接口,比如不久之前我們舉辦的大型低音炮橫評,來自西班牙的AUREA 18 DSP便採用這樣的設計。另外,部分低音炮還提供了“低切”調整,該功能主要針對極低頻,考慮到人耳對於低頻的不敏感特性,可以通過捨棄這部分頻段以獲得更大的輸出聲壓。有些品牌的低音炮還提供阻尼調節用以改變低頻的音色,對於兼顧Hi-Fi和家庭影院的低音炮可能還會在炮身上設計增益、延時等功能調整,如果是家庭影院玩家自然可以通過AV功放設置這部分參數,如果用於Hi-Fi系統,那就需要在炮身上另行設置,這時候低音炮的好玩之處就體現出來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