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加速,對銀行、券商、保險三大金融板塊影響詳解

近期股民已經明顯感受到了新股加速的情況,剛剛通過的《關於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也是帶來了創業板借殼股的炒作,但實際上其也是為了增加IPO的渠道;隨著經濟增速每個季度下滑0.2%的情況,四季度GDP很可能跌破6%,所以不少地區都提出來了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的情況,很明顯,越是經濟壓力較大的週期,從股市融資向實體經濟輸血的需求越大,包括比主板、中小創更第一層的科創板在2019年登陸A股,也是源於此。作為股民,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玉名認為新股加速背後會有一連串的影響,包括對於券商、保險、銀行等金融股,以及我們看到一些機構投資者的對策,還有一些冷門行業出牛股現象的分析,找到一些其中的規律。

新股加速背後的連鎖反應與金融行業思考

《關於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該消息6月21日曾導致創業板大幅高開,這次消息落地,力度小了很多,畢竟同樣的故事6月就已經講過,資金也沒有那種大幅炒作的意願,此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創業板未來將和科創板一樣,試行註冊制,那麼實際上又利空殼資源股,上市會更容易。其實,無論註冊制,還是借殼,指向的都是IPO加速


新股加速,對銀行、券商、保險三大金融板塊影響詳解

如今IPO的增速的確是在加快,過去兩週從8只新股發行,到17只新股的發行。還有大盤股浙商銀行要發行了,隨後還有巨無霸近4000億元的郵儲銀行上會。如果是2019年如此也還可以,問題是很多地方在籌劃明年的新股加速。10月15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爭取用3年時間,推動廣州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30家。其中,新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20家。無獨有偶,陝西、寧夏、雲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多個省份也紛紛瞄準資本市場,推出了IPO倍增計劃。

新股加速,對銀行、券商、保險三大金融板塊影響詳解

與此同時,隨著新股發行我們看到近期次新股板塊的跳水,畢竟對遊資來說喜新厭舊,有了新的標的,對於舊有標的就是一種衝擊。但我們也看到了券商板塊的調整,那麼新股多了,不是應該利好券商嗎?為何無論科創板上市,還是新股發行,並未帶來券商活躍呢?玉名認為這裡面核心因素是兩點:第一,券商業績是市場活躍度息息相關的,新股多了,表面看會增加券商的保薦費用,但實際上新股抽資加速導致市場交投下降,券商的佣金業務和經紀業務會下降的,如我們看到9月份新增投資者數量創年內新低,並且連續2個月投資者數量低於百萬。

新股加速,對銀行、券商、保險三大金融板塊影響詳解

第二,次新券商爆炒後解禁的跳水。天風證券21日有18.35億股首發限售股解禁,一字板跌停,領跌券商板塊,股價創半年多來新低,其餘整個券商板塊都是跳水的。而我們對比來看,銀行行業地雷也幾乎沒有。從盈利能力來看,市場上高於銀行業的極少,銀行的穩定盈利和分紅吸引力提升,最近走勢較為活躍。證券板塊作為靠天吃飯的行業,爆雷(如蘿蔔章事件,業績地雷等)經常出現。所以,銀行板塊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一批個股創歷史新高,中長期收益良好;而券商板塊除非是大牛市,否則只有局部波段而已

新股加速,對銀行、券商、保險三大金融板塊影響詳解

從業績角度,我們看到券商的業績環比大幅下降。9月單月,有可比業績的35家上市券商,單月淨利潤環比下降18.57%。如龍頭券商中信證券,母公司9月實現營收17.49億元,環比8月22.58億元,下降22.54%。9月實現淨利潤7.18億元,環比8月10.91億元,下滑34.19%。國慶節後A股市場整體表現不夠活躍,成交量總體維持地量運行,這進一步壓縮了券商業績的彈性,10月交投也很難有大的改善。而與券商鮮明對比的就是保險股,中國人壽三季報預增近200%,拉動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保等整體活躍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IPO持續加速,另外年底結賬,私募鎖定收益,公募調倉換股由攻轉守,帶來了熱點的改變,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冷門行業反而有牛股出現,且走勢比貴州茅臺還要猛,且大多數股民並未發覺,如何把握這樣的思路呢?接下來,重點分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