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中走出的“英雄班長”李延培,被人稱為“李闖王”

平型關戰役中走出的“英雄班長”李延培,被人稱為“李闖王”

平型關戰役中,正在戰鬥的我軍重機槍組

平型關戰役中走出的“英雄班長”李延培,被人稱為“李闖王”

平型關戰役後,我軍展示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

“你問如何殺敵,那就用大刀往敵人的頭上砍!”這是從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中走出的戰鬥英雄、參加過平型關戰役的八路軍戰士李延培,在自述裡記錄團首長教育戰士殺敵的一段話。

在著名的平型關戰役中,李延培作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7團2營6連的一位班長,衝鋒在前,兩次受傷不下戰場,同戰友們一起殲滅強敵。

平型關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境內,東北與靈丘縣接壤,為兵家必爭之地,古稱瓶形寨,金時稱瓶形鎮。明萬曆年間曾設重兵把守,清代稱平型嶺關,後稱平型關。八路軍伏擊陣地位於靈丘縣境內白崖臺附近的一條峽谷,整條峽谷蜿蜒曲折,兩側陡峭如削。峽谷中部西側山崖上有明代古建築關帝廟,俗稱老爺廟,是這一帶的制高點。老爺廟西南側的喬溝,是黃土丘陵被雨水長期沖刷形成的一處險隘,過去曾是靈丘至太原的官道,出靈丘縣城後必經此地,所以被第115師首長確定為伏擊點。

按照作戰部署,第685團先敵佔領關溝至老爺廟一線南側高地,截擊敵先頭部隊,進行“攔頭”。第686團佔領老爺廟至小關村一線南側高地,實施中間突擊,分割沿公路進攻之敵,爾後向東跑池方向發展進攻,進行“斬腰”。李延培所在第687團佔領蔡家峪、西溝村和東河南鎮一線陣地,斷敵退路,進行“斷尾”。師直獨立團和騎兵營進抵靈丘縣至淶源、廣靈之間,阻擊敵人增援,進行打援。第688團作為師預備隊,部署在東長城村。1937年9月25日拂曉前,第685、第686和第687團全部進入預伏陣地。拂曉,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主力,計4000餘人分乘100餘輛汽車行進在前面,騾馬炮隊、200多輛大車和騎兵隨後跟進,沿靈丘縣東河南鎮至平型關的公路開進。

當日7時,日軍進入八路軍伏擊圈,第115師指揮所遂下達攻擊命令。頓時,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山谷,全線部隊居高臨下,向敵展開猛烈攻擊,打得日軍人仰馬翻,陷入一片混亂。趁此時機,八路軍發起衝鋒,對日軍實行分割、包圍,展開白刃格鬥。

當時任第687團第2營第6連班長的李延培在戰前就對戰士們說,日軍武器精良、火力兇猛,我們要發揚近戰的光榮傳統和作戰特長,用手榴彈刺刀和鬼子幹,讓他們死也不能死囫圇了。

戰鬥打響後,李延培和戰友們率先向敵人發起突擊。由於充分發揮我軍擅長近戰的優勢,20分鐘內,全班用手榴彈就炸燬了20多輛汽車。在白刃格鬥中,面對拼刺能力極強的日軍,李延培揮舞大刀,奮勇向敵人砍去,身上幾處負傷,滿是鮮血。當鬼子向李延培逼近時,他依然毫不畏懼,大喊著衝在前面。

在退路被截斷後,敵人更是瘋狂反撲,試圖搶佔位於喬溝東北側的制高點——老爺廟。約有50名日軍向老爺廟衝擊,李延培所在第2營6連承擔了阻擊這股日軍的任務。6連進入阻擊陣地後,這股日軍便放棄向老爺廟進攻,同6連展開對峙。我軍則從兩面居高臨下,打得山溝裡的敵人無處躲藏。此時日軍的火炮、騎兵已失去作用,只能以步兵向老爺廟制高點繼續發起攻擊。第686團在左、右兩翼兄弟團的配合下斬腰突擊,最終佔領老爺廟高地,打退日軍多次反撲。日軍雖派出6架飛機配合作戰,但也挽救不了失敗的結局。

在平型關戰鬥中,李延培表現突出、奮力殺敵,被戰友們稱為平型關戰鬥的“英雄班長”。1941年,李延培所屬部隊編入新四軍,南下到安徽、江蘇一帶開展抗日鬥爭,因作戰極其勇猛,又與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同姓,同為陝西人,所以得了個“李闖王”的綽號。

此後,李延培在戰鬥中繼續發揚作戰勇猛的特點,帶領部隊多次完成攻堅、掩護主力撤退等重大任務。解放戰爭期間,為勸說被國民黨反動派矇蔽的鄂倫春族兄弟,李延培勇闖匪巢,在被扣留捆綁多日,隨時可能被害的危險環境中,仍曉以大義、動之以情,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最終將這批鄂倫春族族兄弟帶下山投誠,幫助他們獲得了新生,其事蹟一直在鄂倫春人中流傳。(作者分別系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研究生)來源:中國軍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