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廢除割鼻、砍腿之刑,改為打500大板,實則變相改為死刑

酷刑的由來十分久遠,據《漢書-刑法志》記載:“周朝的禮制衰敗後,周穆王為了統治日益墮落的子民,令甫侯根據時宜製作法律。當時墨刑(臉上刻字後染墨)的處罰條目有一千條,劓刑(割掉鼻子)的處罰條目有一千條,髖刑(剃去膝蓋骨)的處罰條目有五百條,宮刑的處罰條目有三百條,死刑的處罰條目有兩百條。五刑共計多達三千條。”

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尹文子曰:“道不足以治則用禮,禮不足以治則用法。”

刑罰的完善,標誌著道德的淪喪。在仁義道德淪喪的季世,賞必果,罰必決的君主,成為了驅逐利益的民眾追捧的對象。既然不能讓被統治者懂得廉恥,就必須用嚴酷的法律制止犯罪的端倪。

漢文帝廢除割鼻、砍腿之刑,改為打500大板,實則變相改為死刑

漢文帝劉恆畫像

管仲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漢文帝時期天下安康,戰火平息,百姓生活狀態有所改善。百姓逐漸懂得道德廉恥,觸犯法律的人有所減少。

酷刑的廢除,是一位小女孩的功勞

漢文帝即位第十三年,齊國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被判刑,詔書令有司將其逮捕至長安。

淳于公沒有兒子,有五個女兒,要被逮捕時對女兒們罵到:“生這麼多孩子,卻連個兒子都沒有。到了這種緊要關頭,能指望你們去四處周旋嗎?”

小女兒緹縈聽到此話後很傷心,獨自哭泣,就伴著父親的囚車一同去往長安。

她向漢文帝上書說:“賤妾的父親做官,齊國人都稱讚他廉潔、公平,如今犯罪當被處刑。賤妾哀憐被處以死罪的不可以復生,被處以肉刑的,斷掉的肢體再也無法接上;就算他們將來想改過自新,也沒有道路可走了。賤妾願沒入官府中做奴婢,來贖買父親的刑罰,讓父親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廢除割鼻、砍腿之刑,改為打500大板,實則變相改為死刑

劉恆在影視劇中被刻畫成了一個完美的人君形象

書奏天子,漢文帝哀憐、感傷於她的心意,於是下令說:“制定詔書給御史:我聽說有虞氏統治中國的時候,用畫出來的人代替犯罪者受罰,而百姓都不去犯罪,這是何等的大治啊!如今的法律有三種肉刑,卻不能制止奸邪的罪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朕的德行淺薄而教化不顯明嗎?我自己十分慚愧,都是我訓導百姓時思想不純粹,才讓一些愚鈍的百姓落入法網。《詩》曰:‘愷弟君子,民之父母。’如今人有過錯,教化還未施行刑罰就已經降臨到他們頭上了,這難道是人民的父母該做的事嗎?”

”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

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上奏說:”酷刑由來已久,陛下哀憐百姓,實乃天下黎民之幸。臣等昧死請求:本該剃光頭髮、帶著枷鎖的,改為白天守城,晚上舂米;本該被割去鼻子的,改為打三百大板;本該砍去左腿的,改為打五百大板;本該砍去右腿的,和殺了人卻罪人先告狀的,和官吏貪贓枉法的,和看護政府財物卻自己去偷盜的,都在市集中斬首示眾。“

漢文帝同意了新刑法,中國的人權由此而前進了一步。

但是漢文帝當時在外有減輕刑罰的名聲,在內其實是將肉刑改成了死刑。砍去右腿的本來就被改成棄市(在市集公開處決)了,削去鼻子的被改為打三百大板,砍去左腿的改為打五百大板,基本上都能把人打死。

漢文帝廢除割鼻、砍腿之刑,改為打500大板,實則變相改為死刑

古代笞刑施刑圖

而且主刑的官吏們如果打累了,就要換有力氣的人接著打,罪犯們往往還沒挨完該打的板子,就已經被打死了。

後續:逐漸減輕刑罰,但百姓因此輕視犯小罪的懲罰。

漢景帝即位第一年,將本該打五百大板的改為打三百大板,將本該打三百大板的改為打兩百大板。但是這種刑罰還是超過了普通人能承受的極限,被打的人即使僥倖不死,大多也被打得往後不能自理。

漢景帝即位第六年,又將本該打三百大板的改為打兩百大板,本該打兩百大板的改為打一百大板。又統一”笞刑“的行法標準:打人的時候不準更換官吏,一個人受刑完畢方可更換;打人用的”箠“(竹板製成),必須只有五尺長(約1.1米),必須只有一寸厚(約3.3釐米),要削掉竹板的竹節。

自此以後,被處以”笞刑“的人基本都可以保全性命,但是因為下層官吏的迫害,為了生存而犯法的人還是層出不窮。

”自是笞者得全,然酷吏猶以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輕,民易犯之。“

漢文帝廢除割鼻、砍腿之刑,改為打500大板,實則變相改為死刑

漢景帝劉啟畫像


雖然漢文帝不能真正廢除酷刑,漢景帝不能避免因廢除酷刑而導致的犯罪事件頻發,但這總歸是中國刑法史上的一次大進步。他們在位時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讓中國刑法往正確的方向發展。”西方文明國家“批評中國古代封建階級思想根深蒂,沒有人權觀念。但中國古代的君主大多以愛民為己任,自稱”民之父母“,雖然他們極力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但在這種統治思想的作用下,皇帝們怎麼可能不體恤百姓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