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大文學家杜牧,他曾經寫過一篇賦叫《阿房宮賦》。在這篇文章之中他生動地再現了阿房宮給你的這種基本的面貌,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這段話給我們透露了兩個方面的關於阿房宮的基本的信息。第一個方面說阿房宮是六國宮殿的博物館。當時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每消滅一個諸侯國,就把每一個諸侯國的宮殿原封不動地模仿在咸陽阿房宮這個區域復建起來。這樣一來,咸陽阿房宮這個區域最終就成了六國宮殿的博物館,建起來的阿房宮規模非常龐大,覆壓三百餘里。為了建宮殿要使用大量的木材,所以蜀山的木材都使用完了,這裡所謂的蜀山指的是咸陽南部的秦嶺山地。這樣描寫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這個宮殿的規模十分龐大。

第二層意思,阿房宮還是六國美女的集中營。阿房宮建成以後,從六國俘虜來的這些公子,王孫,還有一些珍寶,特別是嬪妃,也就是六國的宮女也一塊兒被擄掠到阿房宮,供阿房宮的主任享樂。阿房宮還是作為阿房宮主人的秦始皇享樂的,奢侈的,窮奢極欲的一個地方。

這篇文章非常長,有五百多個字,而且影響也非常大。為什麼呢?因為杜牧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有所謂的“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兩位著名的詩人,還有小李杜指的就是李商隱和杜牧。所以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上這篇文章就成為傳誦千古的一個名篇。《古文觀止》裡面有它,而且在後來中學教材裡面也有這篇《阿房宮賦》。阿房宮就成了當時秦朝秦始皇窮奢極欲的一個象徵。那麼後來阿旁宮哪裡去了?在《阿房宮賦》中杜牧說了這樣一句話: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秦朝的末年爆發農民起義,西楚霸王項羽攻 到了咸陽城,就把阿房宮一把火給燒掉了,沒有了物證,就可以使人們的想象插上翅膀,所以這座阿房宮在人們的想象中就成為了秦朝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的物證。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2000多年以後,現代考過出現了。現代考古學家根據文獻的記載,根據《阿房宮賦》的描述,在阿房宮遺址這個區域先後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考古挖掘,但是對阿房宮考古遺址的發掘,它的發現卻使人們大吃一驚。在這個區域有兩大發現。第一阿房宮遺址的這個規模遠遠沒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描述的那麼龐大。今天阿房宮的遺址位於咸陽市東南十五公里,這個區域發現阿房宮遺址東西長有1270米,南北寬只有426米,這樣算下來它的總面積是54萬多平方米。最長的東西也之後1270米,摺合起來還不到三里地,不要說三百餘里了,三里地都沒有。這54萬多平方米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現在我們大家能夠看到的明清的故宮,它的東西寬是753米,南北長是961米,總面積是72萬多平萬米。兩者進行比較,明清的故宮還要比阿房宮遺址的面積多出來18萬平方米。這也就意味著明清的故宮比傳說中的阿房宮的面積還要大。

第二個發現,阿房宮是沒有被投入使用的一座爛尾樓。根據考古挖掘和文獻資料兩相對照,考古學家發現,阿房宮從公元前212年開始建,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就去世了。在秦二世時期雖然也有修建,但是斷斷續續,基本處於停工的狀態。而之前的兩年之建成了阿房宮的一個前殿,而且這個前殿還沒有經過裝修,根本無法居住。所以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當時的阿房宮,只是一個規劃,限於圖紙上,而且因為阿房宮沒有建成,所以秦始皇根本不可能使用阿房宮。考古挖掘還發現,在阿房宮遺址沒有發現被燒燬的痕跡,也就是沒有發現考古學上所謂的“紅燒土”。這就證明這座阿房宮也不是被西楚霸王焚燒掉的,而是後來經過千年的自然風化而消失在地面以下的。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咸陽在秦朝作為都城期間,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在這裡把咸陽所扮演的角色非常三種類型。第一種角色,在文人士子的眼裡,咸陽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在戰國時期,王室的權力衰微,諸侯爭霸,出現了所謂的戰國七雄。秦,齊,楚,燕,趙,魏,韓,這樣的七個諸侯國爭奪霸權。爭奪霸權的核心在於爭奪人才,所以七個諸侯國採取各種辦法來吸引人才。當時的文人士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周遊列國,像著名的政治家孟子,荀子,韓非子等等。在文人士子的眼裡咸陽這個地方就好像它的名稱一樣,是一個灑滿陽光的地方,為文人士子脫穎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咸陽作為都城期間,就有很多的文人士子西漂咸陽來尋求他們的政治夢想。

在這裡我們提三個著名的人物。第一個就是商鞅,他是衛國人,是今天河南北部內黃一帶的人。他在秦孝公的時候,來到當時的咸陽之前秦國的都城櫟陽做了秦孝公的左庶子,和秦孝公一起來尋求改變秦國落後的政治和軍事面貌,所以就砸秦國推行變法。公元前356年的時候,就在櫟陽商鞅進行了第一次變法。後來商鞅又主持修建了咸陽城,在公元前350年的時候,使秦國把都城從櫟陽遷到了咸陽城,就在當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又進行了第二次變法。經過這兩次變法, 秦國通過獎勵軍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所以就迅速地改變了落後的面貌,成為戰國時期最為強大額一個諸侯國,為後來秦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人物是呂不韋,這個人也是屬於戰國時期衛國人。呂不韋是河南濮陽這一帶的人,早年在趙國的都城邯鄲作為一個大商人在那兒擁有鉅富的家資,後來通過政治投機,當上了秦國的國相,掌握了秦的實際的權力達到十二年左右的時間,也幫助秦始皇登上了皇位,所以對於秦國的穩定和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還有第三個人就是李斯,和商鞅與呂不韋不一樣,李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草根。為了尋求自己的政治夢想,李斯也來到了咸陽。一開始的時候,投在呂不韋的門下作為一個門客,後來因為向秦始皇進獻了消滅六國的戰略策略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晉升到客卿的位置。就在這個時候,咸陽吸引了大量的六國的人才,引起了咸陽的本土的一些貴族的不滿。他們這些貴族子弟因為六國人才的到來,而搶了他們的飯碗,使他們秦國的子弟失去了在仕途上進一步晉升的一些機會。後來就鼓動秦始皇,下了一道逐客令,要把從六國來到咸陽的這些文人士子驅逐出咸陽。在這種背景下,李斯大膽地向秦始皇上了一份《諫逐客書》,在這份書中李斯申明利害,他向秦始皇這樣說道:

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胸懷博大,所以才成就了泰山和海洋的那種高大和深淵。秦國要想復興,也必須藉助於本土和外來的人才。後來秦始皇就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收回了逐客令。後來李斯就通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幫助秦始皇消滅了東部的六國,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後來李斯在秦國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的過程中間,也做了總體的策劃,可以說是秦朝的一個總設計師。有一個資料顯示,從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的時候開始一直到秦朝的滅亡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面,秦朝設立國相這個位置前後任命了24位國相,有名有姓的有17位,其中有16位都來自於秦國以外的六國,其中就包括像呂不韋,李斯,張儀這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為此就使秦朝能夠迅速實現統一併且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所以我們說人才從古至今都極為重要,傑出的人才不僅可以改變自身的命運,而且可以改變一個城市發展的軌跡,咸陽從偏居一隅到大放異彩就說明了這個道理。這是咸陽扮演的第一個角色。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第二個角色,在六國君臣的眼裡咸陽這個地方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地方。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楚國的楚懷王客死咸陽的這個例子。楚懷王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國君,他在公元前329年的時候繼承王位,這個人在前期還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有為的國君。不過他後來在歷史上很有名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他的臣下,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楚懷王客死在秦國的都城咸陽,為什麼會死在咸陽呢?當時楚懷王前期的時候勵精圖治,使楚國的國力非常強大,甚至一度消滅了東部的越國,大大地拓展了楚國的地盤。但是這位楚懷王在外交上卻犯了錯誤,在公元前299年的時候,秦國的親昭襄王派秦國的軍隊攻下了楚國的八座城池。這八座城池打下來以後,引起了楚國內部的一片恐慌,在這個時候楚國的內部出現了混亂。而恰恰就在混亂之際,秦國的親昭襄王卻給楚懷王來了一封信,說你看我們前面兩國經常發生戰爭,我也不想打仗了,咱們講和吧,就在武關這個地方我請求你來會盟。武關在秦楚兩國的交界秦國的界內,是現在陝西的商洛這個地方。如果你參加會盟,不僅我們兩國可以講和,而且我答應奉還剛剛攻佔的城池。

接到這封信之後,楚懷王猶豫了,所以在當時的楚國內部就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以屈原為代表的反對楚懷王赴武關會盟,他說現在秦國剛剛佔領了我們的城池,秦國勢力佔優,他現在為什麼要主動提出會盟呢?而且要提出來歸還這個八座城池,這其中一定有陰謀。另一派以楚懷王的兒子公子子蘭為代表主張要參加會盟,理由是秦國強大,我們楚國不如秦國,如果不去會盟,會招來秦國更進一步的打擊。說來說去,最後的決定權還在楚懷王手裡,後來這位幼稚的楚懷王竟然相信考慮秦昭襄王的信中的內容,只帶了少數隨從 親赴武關會盟。果然正如屈原所料,到了武官之後,秦昭襄王根本就沒有去,而是埋伏的士兵把楚懷王抓了起來,把他押解到了咸陽城。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秦昭襄王其實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國,試圖通過挾持的方式要楚國割地屈服於秦國,但是他沒有想到,這位楚懷王是一個硬漢子,到了咸陽之後,不僅不答應割地也不答應其他的一切條件,所以使秦昭襄王非常生氣。後來就把楚懷王軟禁在咸陽宮,楚國立了新的太子。楚懷王就被軟禁在咸陽宮整整三年額時間,到公元前的296年,楚懷王就鬱鬱寡歡死在了咸陽。這個事情在楚國和東方的六國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楚國人埋下了對於秦國的這種深仇大恨,楚懷王畢竟是他們的國君。就在楚懷王客死咸陽前後,在秦昭襄王時期還發生了另外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東方齊國的孟嘗君曾經出使咸陽,後來還在秦國當了國相。後來想離開的時候秦國不放他走,後來採取了雞鳴狗盜的方法才逃到了齊國。還有一個熟悉的事情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完璧歸趙,留下了一段美談。這兩個事件反過來看不是更可以說明秦國的都城咸陽在六國的君臣心目中是多麼可怕嗎?

第三種角色,咸陽城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地方。我們也拿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很多人都很熟悉一個傳說叫做“孟姜女哭長城”。這個傳說的大意是這樣的,秦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阻擋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所以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長城。先後派了40萬人,原來齊國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山東這個地方有一個青年叫做萬杞良也被徵發到北邊來修築長城。因為不堪忍受修築長城的痛苦,所以有一天這個萬杞良偷偷地就從工地逃走了,準備逃回自己的老家。在逃回的過程中,有一天晚上他逃到了孟姜女的家裡。因為不敢打擾這家人,所以就偷偷地藏在了孟姜女家後院的一棵樹上。那個時候正好是夏天,月亮掛在天上。孟姜女那天晚上到後院去沐浴,在沐浴的時候抬臉一看,就發現了在樹上的萬杞良。她一開始很吃驚,後來萬杞良下來說明了情況。孟姜女就把他引見給了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一商量,後來孟姜女就準備和萬杞良結為婚姻。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兩個人成親之後三天,孟姜女就勸萬杞良重新返回工地,她覺得我們還是應該遵守國家的法律,等城牆修好了你再回來我們夫妻團聚。萬杞良也聽從了孟姜女的勸告,返回了工地。令孟姜女和萬杞良沒有想到的是萬杞良返回工地之後工地的監工就以萬杞良違反了紀律為名把萬杞良打殺而死,而且把萬杞良的屍體和磚石混在一塊兒砌在了城牆裡面。後來過了三年,孟姜女在家裡面等著萬杞良回來,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後來就到長城工地尋找萬杞良,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萬杞良屍體早已經被混雜在了修築的城牆裡面。孟姜女萬分悲痛,對著城牆嚎啕大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的夜裡,她面前的那一段城牆轟然倒塌。倒塌之後,孟姜女上前一看,裡面露出了累累的白骨,但是哪一塊白骨是他的丈夫萬杞良呢?她無法分辨,所以就更加悲痛,後來就頭觸城而死。

這是一個悽婉的悲劇,而且這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遺憾這個故事並非歷史真實。這個故事是後來唐朝以後逐漸演繹出來的,而它的這個真實的材料,真實的蘭苑是什麼呢?是來源於《左傳》的一則記載,《左傳》裡面有一個故事,說齊國有一個大夫叫做杞人杞梁。後來有一次隨著軍隊來征戰,攻打山東境內的一個小的諸侯國莒國的時候受傷而死。他的妻子得到消息之後非常悲痛,跑到齊國的長城哭泣,結果哭了七天七夜,齊國的那段長城轟然倒塌了。杞梁的妻子萬分悲痛的情況下投河自盡。就是這一段記載後來到唐朝以後,這個杞梁就變成了萬杞良,而無名無姓的杞梁的妻子就變成了孟姜女。杞梁妻哭倒齊國的長城演變為哭倒了秦國的長城。而且這個故事現在還有很多的版本,在海內外廣為流傳。

為什麼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故事後來會演變成秦朝的故事呢?其中的原因耐人深思,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有兩條。第一條,的確秦朝的暴政給老百姓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第二個原因在我們漫長的封建社會老百姓受到的壓迫和剝削從來沒有停止過,老百姓是想借助孟姜女哭長城這一傳說來傾訴自己心中對剝削和壓迫的這種不滿。所以我們說民間傳說是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傳說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說明民間傳說是百姓表達歷史的一個特殊方式,既能罵倒封建皇帝,同時又可以成就平民傳奇,在歷史上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到了杜牧的時候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在公元824年,當時唐朝出現了一個皇帝是唐敬宗李湛。當時杜牧希望新繼位的皇帝能夠勵精圖治的,但是沒有想到這位唐敬宗沉湎於酒色,而且大興土木建築宮殿,所以當時年輕氣盛的杜牧就做了這首《阿房宮賦》,希望能夠讓唐敬宗看到以後迷途知返起到一個振聾發聵的作用,但是這位唐敬宗並非杜牧想象的那樣,仍然沉湎於酒色,所以後來唐朝的晚期逐漸地走向衰落跟唐敬宗這樣的皇帝直接相關的。

走進咸陽:阿房宮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姜女哭長城是假的?

不過,無論唐朝的命運如何,杜牧的這首《阿房宮賦》和它背後演繹的有點誇張的阿房宮以及秦朝的暴政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這就是咸陽這座城市留給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