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 文淵閣

文淵閣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

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坐北面南,閣制仿自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詔徵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華殿後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於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北京故宮 文淵閣

文淵閣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後,皇帝每年在此舉行經筵活動。四十七年(1782年)《四庫全書》告成之時,乾隆帝在文淵閣設宴賞賜編纂《四庫全書》的各級官員和參加人員,盛況空前。

《四庫全書》編成後,最初用了六年的時間抄錄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淵閣外,另三部分別藏於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四閣又稱「北四閣」。後又抄三部藏於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稱「南三閣」。 七部之中或已亡佚,或為各圖書館收藏。文淵閣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 文淵閣

《四庫全書》連同《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入藏文淵閣,按經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經部儒家經典為首共22架和《四庫全書總目考證》、《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放置一層,並在中間設皇帝寶座,為講經筵之處。二層中三間與一層相通,周圍設樓板,置書架,放史部書33架。二層為暗層,光線極弱,只能藏書,不利閱覽。三層除西盡間為樓梯間外,其它五間通連,每間依前後柱位列書架間隔,寬敞明亮。

北京故宮 文淵閣

子部書22架、集部書28架存放在此,明間設御榻,備皇帝隨時登閣覽閱。乾隆皇帝為有如此豪華的藏書規模感到驕傲,曾作詩曰:「丙申高閣秩幹歌,今喜書成鄴架羅,……」。 清宮規定,大臣官員之中如有嗜好古書,勤於學習者,經允許可以到閣中閱覽書籍,但不得損害書籍,更不許攜帶書籍出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