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為何三十年不上朝?

尋找一種叫幸福


明帝自朱棣以後,出了很多性格很古怪、言行很讓人費解的“當家人”。其中自然就有神宗朱羽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萬曆皇帝。

萬曆最厲害的地方,大概就是他是有明276年16帝中當皇帝當的最久的,一共撐持了48年。而他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竟然躲在深宮內不上朝達近30年——這是世界史都沒有的咄咄怪事。

所以呢,萬曆大佬為什麼“躲貓貓”不見大臣,就成了明史大謎。帶來的影響也主要有兩點:

一,他到底幹嘛不見人,是徹底自閉,不想當皇帝了,還是受制於人,身不由已?

二,他的長期“怠政”,使得權力下放,是“晚明式民主”的先聲,還是明代政府運轉不靈最後導致滅亡的起點?


平實地說,萬曆當家48年,也並不是一直都躲著不見人。他在位前很多年,其實說得上勤政。

他10歲即位,前10年,也就是20歲前,一直有權相張居正秉政,治國層面,是既年幼又沒實權,說白了是“皇帝學徒期”,能量有限。可他那時起就對國是很熱心,並非完全的“垂拱而治”,樂得清閒。

有史料說,不過10來歲的他,就表現的極其聰明,也極其勤奮,時刻關注朝野動向,並給予改革以支持。比如,彼時朝鮮使節趙憲,出訪大明,事後留下一部《東還封事》的書,就明確說萬曆帝雖年幼,可不是唯唯諾諾的主,啥都“主於張居正”,而是很主動很勤政,每月那麼多朝議,從不缺席,大部分的奏摺,都會親自批覆。

可自萬曆十年始,20歲以後的他,在親手籌劃,清洗掉張居正老師的“班底”以後,至少有五六年時光,曾是更加勤奮,努力“全面執政”的。比如,萬曆十三年四月,國內大旱,他曾主動表率,領著文武百官,出紫禁城,步行20多里路,到南郊祈雨——歷代帝王其實都很少這麼實誠搞過。

可以說,早期的萬曆皇帝,不但不懶惰,甚至都是一代明君的樣板:聰慧,親民,勤政。


萬曆的反常,是在萬曆十五年以後。開始幾年,他還偶爾應付一下露個面,可慢慢地,此後的他,竟長達幾十年,都不上朝了。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除了個別大臣、重臣,滿朝文武大部分人竟都沒有見過自己的主子!這裡的蹊蹺到底在哪裡?

萬曆長期“罷工”,論起原因,核心當是傳統說法:起於萬曆20年,持續了15之久的“國本之爭”——到底選哪個皇子為儲的爭端,致使當時的君臣之爭白熱化,方30歲左右、傲嬌愛賭氣的萬曆皇帝徹底罷工了。

這理由很怪異,但確實最符合萬曆的性格,與當時的情勢、時間點等等都最能對應上,所以很難駁倒。

從留存的文獻與事實看,萬曆皇帝他本就是個很懦弱,但又容易被激怒且愛記仇的人,用現在的觀念看,就是心理上的多少有點不健康。

這種不健康,大體和他童年時代,張居正對他的蠻霸態度導致的陰影有關。據記載,萬曆年幼時,只要讀書時念錯一個字,張居正都會對他大吼大叫,嚇得他渾身發抖不止,道歉不已。

他恐懼“外廷”,對士大夫大臣們又驚又敬又怕的微妙心理,和對抗的姿態,是自小就埋下的動因。而後來他“翅膀硬了”後,如此滅絕人性地去報復張居正及其家人,更能明顯看出他這個人的性格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不便擺上檯面的“私人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不然單單是對抗大臣也犯不著長達30年不上朝不是?

圖:定陵挖掘出來的萬曆遺骸

這個很“隱私”的因由,從現在的資料、考古上推斷出來的,就是萬曆皇帝個人有些很嚴重的愛好、形象問題,使得他顧不上、更沒臉面見大臣們。

一,他入壯年後,似乎自感國事不足慮,長期在後宮忙著“修仙”、忙著煉丹——那些處女經血、硫化汞等等混合而成的“毒物”,沒有時間去理會大臣了。後來的定陵挖掘報告,顯示他牙齒損耗非常嚴重、體內鴉片含量很高。他活了56歲,不算短壽,但死因確實可能和煉丹有關。當然,這不是主要的,再忙還是有空閒的嘛!

其二,更為重要的是,他確實身體不好,尤其是形象不佳,他可能有著非常嚴重的自卑感,不好意思去面見大臣們,惹人笑話,損耗權威。

圖:萬曆的金絲蟠龍翼善冠

史學家早已清楚的是,《明實錄》自萬曆15年後,確實一直有他身體不適的記錄,而且嚴重已經使得他的身體出現“扭曲”:“頭暈目眩”、“下部虛軟”、“兩目澀瘴”等等,說明要他長久坐朝,確實有點受不了了。

更為權威的推斷,是1958年他的墳墓定陵被挖掘,他的屍身重見天日,讓我們得知了很多文獻上沒有的內幕。比如,從《定陵發掘簡報》、龐中威《定陵發掘親歷記》等資料看,他死前個人形象,確實是變得非常糟糕的了:本身就口吃,明人《萬曆野獲編》裡寫過的;很胖,皇袍腰圍就有四尺;從頭至左腳高僅1.64米,推測他是長期痛風。

圖:定陵中的萬曆棺犉

通風這病,老朱家是有遺傳的。很可能導致萬曆最後關節變形。依現在的醫學慣例,他是都到了需要截肢的地步。另外,他還有嚴重的駝背。


總之,萬曆其人,就是個鴉片鬼,且說話結巴、駝背羅鍋,又矮又肥,似乎後期還不良於行,很廢柴的樣子。

至於現在自媒體文幾一致說他長短腿,其實現有研究根本無法證實確否。因他死後形體上貌似的長短腿,不過是皇帝喪儀中特地擺的姿勢,是所謂“七星葬式”,不一是腿疾。也沒有任何材料表明,他都嚴重到長短腿這等地步。

可是呢,萬曆皇帝雖身為九五之尊,可樣子、行動、言語挺駭人是一定的。他後半生不怎麼愛見大臣,是有意不露底,或心理自卑,也說得過去。這也是有相似例子的,比如康熙帝,中風以後就曾不上朝、不見人好久,恢復之後才見人——君權神授,皇帝“為天之子也”,維持這點神秘與體面,那是必須的吧!

所以呢,君臣對抗、加上自慚形穢,內外這兩點因素交纏,我以為是理解萬曆皇帝近30年不上朝、不怎麼見人的最關鍵之處。

至於說,萬曆雖“怠政”,可萬曆朝運轉自如,整個國家於群龍無首中竟順利發展,宦官、外戚、奸臣等大明病毒,反在此時期通通沒有出現,何以會如此詭異神奇,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劉愚愚


許多朋友、專家、明史愛好者都研討過《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的原因,見仁見智,各有說法。小編有幸受到邀請回答此問題,於是,連夜翻閱史料,也想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一、切入正題, 萬曆皇帝是何時起不上朝的?

據載,萬曆十四年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自萬曆十六年後,常朝也經常看不到神宗身影。在其老師、內閣首輔、萬曆新政的主要策劃人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開始逐步沉湎酒色,萬曆十七年元旦後,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元旦神宗再也不視朝。之後,萬曆又因為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之久,鬧到最後,他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表現為:“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二、30年不上朝,究竟什麼原因?

(1)文官集團的發展壯大,日益成熟,萬曆皇帝沒了“脾氣”

神宗看來,皇帝既要親政,大臣們就應當無為;皇帝既要無為,大臣們就更應當謙遜地表示順服。但是,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們可以放開了提意見,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後宮瑣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儘管說來,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於是問題開始爆發了!

據資料記載: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酒色財氣四箴疏》,幾乎就是對萬曆皇帝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把萬曆皇帝描繪成一個好色、貪婪、殘暴、昏庸、無能、懶惰……總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無是處的皇帝。在我們看來,這不是進諫,簡直就是人身攻擊、誹謗侵犯名譽。但萬曆皇帝最後給他的處分不過是革職為民。

這以後,給萬曆皇帝上書進行無端謾罵的官員更是絡繹不絕,對這種群狼式的圍攻、暴風雨式的謾罵,皇帝沒了脾氣,只能裝聾子不理睬。另外,文官制度卻日益成熟,勢力日益穩固,同時也更趨保守。所以,中央的權力爭奪已從皇帝和宰相之間變成皇帝和龐大文官集團之間的紛爭。這樣的一種政治環境,讓萬曆皇帝很是無奈。尤其是他在位期間,透過東林黨爭和國本之爭兩件大事,已經發現君主想做點事情,就會被文官不厭其煩進行阻撓阻擋,故而他不得不萌生一種“君願不能遂,還要受人擺佈”的悲觀情緒,逐漸喪失了年少時候對治國的熱情、對社稷的關注。於是乎,在與文官不斷抗爭卻常常不起作用的情況下,乾脆選擇了“無聲的抗議”做法,那就是了不再上朝。

這也是史學界普遍認為的觀點:文官集團牽制了皇權,導致皇帝“報復”文官集團

(2)逃避現實說

身為一介皇帝,九五之尊,看似貴不可言,大權在握,卻令不能行、禁不能止,連個心腹干將都沒有,成為了真正的“寡人”一個,又能奈現狀如何?唯有“眼不見心不煩”,選擇逃避的方式,尚且可過得安生些。這個說法還是建立在當時的朝堂文官集團的鬥爭和社會亂想上!從各種學說得知:文臣多貪婪,武將多怕死....

(3)吸毒說

據《大明會典》確實記載了當初亞洲藩屬國給明皇室進貢鴉片的事。暹羅、爪哇、孟加拉,他們的國王定期向中國派出朝貢使團,拿著黃金鑲邊的國書,嚮明朝進貢當地土產的各種寶物,以取悅宗主國,貢品中就有鴉片,不過《大明會典》把它叫做“烏香”。暹羅每次給皇帝進貢200斤,皇后100斤,其他兩個國家進貢的數量史無明文。但是這個數量並不能滿足皇室的需要,皇帝還要派出太監到處尋覓採購鴉片。

明朝皇帝得到鴉片這樣的春藥,當然是樂不可支。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在宮中試驗、服食丹藥,他的丹藥中就有鴉片,他給鴉片起名叫“福壽膏”。他不上朝藉口是頭暈、眼花,其實主要原因是縱慾過度,再加上鴉片的毒癮所致。數百年後的1958年,定陵被挖掘後,科學家對萬曆皇帝的屍體進行化驗,發現他的骨頭中含有嗎啡成分,這是萬曆皇帝食用鴉片的鐵證。

(4)疾病說

萬曆不上班是懶惰,但他的懶惰是有原因的——他的身體很差,套用現在的一個網絡用語,就是——弱爆了。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定陵,他們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見楊仕、嶽南所著《風雪定陵》)。

這樣的身體條件,嚴重地妨礙到了他出席各項活動,他也就因此揹負上了“怠政”的惡名。

對於臣子的指責和謾罵,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耐心解釋,說自己:“腰痛腳軟,行立不便”、又說“足心疼痛、步履艱難”(明代申時行《詔對錄》)。

可是沒有用,人們認為他這是推托之詞,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直至晚年,他已經“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了,大臣們還是不依不饒,說你活該,你這是酒色所致,咎由自取。

三、萬曆30年消極“罷工”,但是不見得不理朝政

明清史學家樊樹志說:萬曆只是不臨朝,其處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透過批閱奏疏、發佈諭旨來進行。畢竟,其在位期間曾完成了平定哱拜叛亂、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變所謂“萬曆三大徵”。

(1)萬曆三大徵之:播州戰役

在元明清時期,西南地區由於地理偏遠,情況複雜,於是便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土司制度。土司其實就是地方的土皇帝。今天的遵義市在明朝便是播州土司楊氏的轄地,這個楊氏可不簡單,簡直就是個不倒翁。在唐朝時是南詔國的重臣,隨來跟南詔國王鬧掰了,打敗了南詔中央軍後便事實搞割據。宋朝興起後臣服宋朝,蒙元崛起投降蒙古,明朝強盛了便投靠明朝,真可謂是幾百年的專業牆頭草。

由於做慣了土皇帝,播州土司楊應龍竟大膽的造起了反。明朝政府剛開始猶豫不決,最後決定剿滅播州。明朝竟出兵二十萬,分六路出擊,僅僅用了一百多天便平定叛亂,播州也被撤銷土司地位,被設置成了中央直接管轄的府縣。

(2)萬曆三大徵之:抗倭援朝,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在明朝緩緩步入垂暮之年時,亞歐大陸東緣的島國日*本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1467年的應仁之亂,陷入亂世長達一百三十年的日*本最終被農民出身的太閣豐臣秀吉所統一。豐臣秀吉可不是個平庸之輩,其野心之大令人咋舌。作為織田信長的政治接班人,他幻想著經由朝*鮮突破遼東攻佔北京,並趁勢吞併全中國。然後再以浙江寧波為大本營,進一步征服東南亞和印度。

(圖)萬曆壬辰戰爭

萬曆十九年(1591年),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而直入於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 面對日本的無理要求朝鮮因久事明朝而拒絕,惱羞成怒的豐臣秀吉出兵十六萬討伐朝*鮮,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被破、八道盡失,日軍幾乎佔據了朝鮮全境。危機萬分的朝*鮮國王慌忙派人嚮明朝求援。萬曆皇帝收到消息後反應迅速,立刻從全國集結精銳兵力,出兵朝鮮。這場戰爭戰況極為激烈,畢竟這時候日本剛剛結束亂世,兵威正盛,再加上這次日本可是傾盡了全國之力。

但明朝終究是當時的超級帝國,縱然已是日暮黃昏,也不是其他國家所能撼動的。這場歷時七年的戰爭最終以豐臣秀吉病亡、日軍狼狽回逃告終。

(3)萬曆三大徵之:寧夏戰役

 哱拜原是個蒙古人,後來投靠了明朝,因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頗為明軍重用。哱拜因此日益驕橫,再加上與同僚生有嫌隙,最終與其子起兵叛亂,頓時寧夏大亂。萬曆命麻貴、李如松為大將,遣兵平叛。幾個月後明軍包圍寧夏城,最終哱拜惶恐之下全家自盡,哱拜之亂最終被平定。

(4)在今天看來較為神氣的一戰_明緬之戰

明朝時期的中國西南疆界線是遠遠超過今天的。除了今天的雲南省,明朝還在雲南的西部、南部設置了六個宣慰司,以至於今天的緬甸和老撾也被包括在內。

(圖)西南六宣慰司

到了萬曆年間,緬甸宣慰司崛起,這便是緬甸歷史上的東籲王朝。萬曆九年(1581年),緬王莽應裡繼位,不斷對外擴張。由於其父莽應龍已兼併緬甸大部,莽應裡竟將手腳伸向了中國雲南。萬曆十一年(1583)正月,緬軍攻陷施甸(今雲南施甸),並進攻順寧(今雲南鳳慶)、盞達(今雲南盈江)等地,給當地人民造成極大苦難。當時朝臣們習於安逸,大多不贊成出兵,在黃仁宇先生的佳作《萬曆十五年》中多有筆墨的內閣首輔申時行也是如此。但萬曆皇帝力排眾議,決意教訓緬甸。名將鄧子龍屢敗緬軍,取得了攀枝花大捷。

但是由於雲南太過偏遠,明朝中央鞭長莫及,雙方不斷拉鋸,以至於明緬之間較量了二十年之久。最終雙方講和,以妥協告終。在此戰中,明軍戰鬥力的下滑以顯而易見,且明朝的政治腐化日益嚴重,明朝已顯示出濃濃的黃昏暮氣。

四、結尾

抗倭援朝、寧夏兵變、播州之亂在歷史上被稱作萬曆三大徵,可以說是萬曆的生涯中最值得濃墨重彩的地方。

(圖)明帝國中後期疆域圖


元謀微生活


明朝皇帝奇葩多,一個個都有個性,再遇上嘴炮能殺人,更有個性的明朝文官們,明朝朝廷就成了撕逼世界的角鬥場。閒話少敘,且說這朱翊鈞人稱“明神宗”,真TM是個神人呀!聽我給你嘮嘮,他怎麼神?

十來歲繼位,遇著一個牛人的張居正,明神宗年紀小,啥也不用管,躺著就賺來一個“萬曆中興”的好時代。本來明朝就快不行了,張居正這十年硬生生讓明朝迴光返照,國庫也堆滿了,社會也安穩了。

飽滿思淫慾,安逸出紈絝。張居正駕鶴西遊,才三五年,明神宗就開始跳大神了,據歷史記載是酒色傷身,年紀輕輕不到30歲,身子骨就垮了。再就是吵架,吵不過大臣們剛就乾脆撂挑子了。

得嘞,朱翊鈞在後宮閉關,修煉吃喝嫖賭大法。皇帝整天曠工,大臣們想找皇帝嘮嘮嗑都見不著,怎麼處理國家大事呢?傳紙條唄。

就是“萬曆三大徵”中,滅日本豐田秀吉這樣的國戰,都是靠“傳紙條”跟大臣們嘮嗑。

  • 明神宗:“小樣的,大爺一個紙條滅你10萬兵”。

  • 豐田秀吉:“八格牙路,老子還會回來的”,遂吐血而亡。

之前吧,明神宗偶爾還露一臉,後來他想立朱常洵為太子,大臣們卻擁護皇長子朱常洛,一扯皮就是15年(吉尼斯最長撕逼記錄)。明神宗鬱悶了,大爺天下至尊,連這麼個屁事都做不了主?

從此明神宗成了王者級的“宅男”,再也沒有上過朝,也沒接見大臣,更沒走出房門一步(宅男祖師爺)。

我就好奇了,那個年代沒網遊、沒島國小視頻,他宅在家裡幹什麼呢?生孩子嗎?關鍵是他的孩子也不多(才18個)。

反正他不上朝,就被大臣們認為是不勤勞、不上進,於是歷史上明神宗的名聲就臭大街了。尤其是滿清篡改後的歷史,到處遮遮掩掩,我們都沒法研究,究竟萬曆30年不上朝,這真實內幕是什麼?

《明史》中直接就給明神宗,定調調了:明朝,亡於萬曆。

明神宗不上朝為什麼?咱們很好奇,歷史大咖郭沫若也很好奇,於是郭大咖就去挖人家明神宗的墓了。明神宗的“定陵”是國家主動挖開的唯一皇帝陵。

郭沫若看到了明神宗的屍骨,於是發現明神宗不上朝,另有隱情。他的左腿長、右腿短,右腿嚴重蜷曲,可以斷定他有嚴重的腿腳疾病,甚至走路已經不好使。

由於身體疾病無法外出,影響工作,這也情有可原,於是有了萬曆“離朝不離政”的說法。


爾朱少帥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公元1573年至公元1620年,共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然而萬曆帝大部分時間不上班,史學家孟森稱這一時期為“醉夢之期”,說萬曆帝的特點是“怠於臨朝,勇於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閻崇年在孟森所說的不郊、不廟、不朝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不見、不批、不講三個“不”。臺灣學者柏楊先生則稱萬曆的統治是一種“斷頭政治”。

因此對於萬曆不上朝的猜測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據1958年對其定陵的挖掘與研究表明,萬曆的右腿有嚴重的足疾。另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那就是萬曆與文臣的置氣,皇帝的叛逆,一方面因為張居正早年的管束,一方面因為文臣集團在朝政把持上的控制其實是超出了皇帝的想象,萬曆不得不進行消極抵抗。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從制度上來理解也可以說明朝中樞制度的“自動化”以及太監的批紅權方便了皇帝“偷懶”。

明朝的中樞制度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朱元璋廢掉了宰相。後來雖然產生了內閣,但內閣大學士不同於唐朝的宰相。大學士只負責內省,理論上並不能直接指揮外省六部。內省和外省出現了永久性的斷裂。少數權臣可以繞過這個障礙,但這屬於不正常現象,嚴格來說屬於違法亂紀。還有一點就是帝國運轉越來越自動化、越來越公文化。明朝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和大學士沒有面對面的聯繫,帝國照樣運轉。各地公文彙總到內閣,內閣做票擬起草處理意見,司禮監按票擬審閱批紅,文件就生效發回。大家都說明朝皇帝懶惰而清朝皇帝勤快,其實這不光是性格問題,更多是制度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明朝太監有批紅權,而清朝沒有。清朝皇帝如果懶惰,系統就會崩潰掉。


國家人文歷史


萬曆即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從1573年至1620年共48年,他也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應該說,萬曆親政之初還是很勤勉的,但在其老師、內閣首輔、萬曆新政的主要策劃人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開始逐步沉湎酒色,從萬曆十七年元旦後,其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元旦即再不視朝。

之後,萬曆又因為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之久,鬧到最後,他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以致內閣“人滯於官”,“曹署多空”,儘管原有的官僚體系仍在按慣性運轉,但整個國家的行政體系已經失去了活力。

表面上看,萬曆三十年不臨朝是因為與文官集團鬥氣,但背後原因較為複雜。據史書記載,萬曆好酒色,其17歲時曾因醉酒杖責馮保義子而差點被慈聖太后廢掉帝位。萬曆也好色,其在民間大選嬪妃,曾一天就娶了“九嬪”。據說,萬曆尚有癖好孌童與吸食阿芙蓉(即鴉片)的陋習。

當然,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萬曆三十年不上朝是因為他患有嚴重的足疾,出入不便。因此,萬曆只是不臨朝,其處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透過批閱奏疏、發佈諭旨來進行。畢竟,其在位期間曾完成了平定哱拜叛亂、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變所謂“萬曆三大徵”。

對於萬曆接近於荒怠朝政的做法,歷史學家多給予差評。如史學家趙翼就說,“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史學者孟森也說,萬曆朝乃“醉夢之期”,其“怠於臨朝而勇於斂財”。作為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廟號“神宗”,實為寓貶於褒,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也。

關於本問題,推薦閱讀黃仁宇的名著《萬曆十五年》。


坑爹史冊


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但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讓人無法琢磨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三十年不上朝,可謂奇葩至極!

明朝的早朝制度,每天都上早朝,即便精力充沛的人都無法堅持,別說處在九五之尊的皇帝。除了每日上早朝之外,皇帝還有每月三次的經筵。講官在前面將儒學相關內容,下面所聽人員包括皇帝都凝神靜氣聽著,皇帝還要坐的姿態莊重。這些活動讓萬曆很是頭疼。



萬曆朝皇帝和文官集團矛盾空前絕後,萬曆和文官對著幹,故意消極怠工不上朝,這是萬曆對於文官臣子不同意廢長立幼的一種報復行為。文官集團不同意立朱常洵為太子,萬曆也不立朱常洛為太子,這樣的對抗行為持續了整整十年。


萬曆皇帝本身也很懶,1586年,二十三歲的萬曆以身體不適為由停止了早朝和經筵,這一停止就是一年時間。以後這種身體不適奇妙的重複出現,成了萬曆不上朝的藉口。


歷史大觀園GD


1644年當“闖王”李自成踏馬攻入紫禁城之時,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大明王朝就此滅絕!而大明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也落魄的吊死在了紫禁城煤山北面一棵歪脖槐樹上!臨死之前只有“宦官”王承恩陪伴其左右,而昔日的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文士”卻無一人伴其左右。

那麼歷史上所講概述的“進入資本主義萌芽且工商業興旺發達的”明末為何會爆發農民起義?為何在與清軍作戰之時屢屢國庫空虛,以致軍餉都無從發放,何故?這就要歸功於由“資本家”暗中扶植上臺的代言人:“東林黨!”

至於東林黨人為何等上政治舞臺,完全是沾了當初擁立皇帝的光,光宗與熹宗皇帝能夠登上皇帝寶座,可以說東林黨是出了大力的,並且在天啟3年之前,東林黨的勢力遍佈朝野,可以說是很特權的一個政治集團。也正是封建社會的這種特權,使得東林黨在後世的皇帝面前依舊有恃無恐,萬曆皇帝對這群道義上武裝得天衣無縫的人早已忍無可忍,只不過礙於他們的特權,實在找不到道義上懲治他們的武器,為了避免面對他們時引出一些朝政上的不應有的風波,乾脆採取十幾年不上朝的方式來應對。所以在我看來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是避開“東林人士”。

而隨後的木匠皇帝“天啟”登上皇位之後,便開始“整治朝綱”一度派魏忠賢等宦官“大力度打擊東林人士”,那麼為什麼天啟皇帝會打擊東林人士呢?因為天啟看透了他們道貌岸然的本質!不收拾他們,工商業階層會一直逃稅漏稅下去,國庫會一直空虛;不收拾他們,農業的稅賦就會加重,勢必導致民不聊生,造成李自成這樣的反賊提前起事。可以說,天啟表面上“昏聵”無比,其實確實極富遠見和謀略,可惜他駕崩得太早了,如果他能再多活上個十多年,或者說在他活著的時候像他先祖朱元璋那樣,徹底打擊特權階層,避免他們挾權禍亂國家,徹底把這些特權階層趕出政治舞臺,也許壓根兒就不會有後來的清朝。


青衫雲史


萬曆皇帝創造了明朝最後的輝煌,他所面對的時期是明朝最危險的時刻之一,然而他的怠政不朝又和他的政績看起來相矛盾,是的他就是一個傲嬌的皇帝。

\n

{!-- PGC_VIDEO:{"status":0,"thumb_height":360,"neardup_id":4838872298887767802,"vname":"完片.mp4\

lingzisea


說了話老被人懟回來,皇帝說話很不好使,萬曆帝十分上火。

幹不過文官們,就自己罷工,撂挑子不幹了。

這搞得文官們急得不行。

可萬曆就是晾著他們,也不履職;但有個現象跟他爺爺嘉靖帝一樣,這麼多年,朝廷大權仍舊沒有旁落。

萬曆想立自己的小兒子朱常洵為太子,文官們始終抱起團來反對,萬曆更是上火,繼續罷工;可結果仍然是萬曆妥協,可見文官可以左右皇帝的決定。

萬曆當皇帝當得不自在,小時候有張居正管著,大了這幫子文官淨給自己添堵。

萬曆還有身體原因,行動不便,也是不願意上朝的原因之一。


過去即歷史


明朝是中國封建專制統治的政治體制走向末落的時代,封建社會的經濟,歷經唐、宋的高度發展走上頂峰以後,也必然走向末落。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了,可惜,因為政治腐敗,社會的不穩定,交替出現了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動亂和落後拉著中國社會倒退了三百年!終於錯過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最佳時機。

萬曆和文臣的鬥爭,是專制政治走向末落的開始,是一個人說了算、還是大家說了算?這是民主政治的萌芽?萬曆無法解決這個歷史大題目!只能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