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淞滬會戰爆發,日寇轟炸機頻發轟炸江浙,囂張至極!年僅21歲的中國空軍飛行員——閻海文,駕機執行轟炸日軍司令部的重要任務,返航時意外接連發生……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閻海文

一、從亡國奴到空軍勇士

“九一八”啊,都是亡國奴!

1931年9月18日,日寇進犯中國東北,侵華戰爭爆發。戰火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面對山河破碎,黎元蒼生泣血,那一年,年僅15歲的遼寧人閻海文,不甘於生活在日寇的殖民統治之下,從東北流亡到北平。

1934年,正好趕上中央航空學校來北平招生。閻海文報名參加了考試,很快就被錄取。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筧橋中央航校校訓

1936年從航校六期畢業,閻海文被分配到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他當空軍的目的只有一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閻海文中央航校入伍照及畢業典禮與其母曹氏合影

二、含淚請戰,英雄無悔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8月17日,閻海文所隸屬的第五大隊接到作戰任務,派出6架飛機,各帶500磅炸彈,轟炸上海虹口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但是,一心報國的閻海文,未被列入出動名單,他向長官含淚請戰,長官被他的拳拳之心打動,讓他擔任僚機參與戰鬥!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淞滬會戰中日空戰油畫(by梁又銘)

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是日本為了加緊侵華,增強駐上海軍事力量而專門設立的。司令部是四層鋼骨混凝土建築,可以說固若金湯。淞滬會戰期間,這棟建築成為日寇指揮部,內外分佈著10餘處高射炮陣地。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

隨著一陣陣馬達長鳴,空軍勇士們架機騰空而上,直衝雲霄。當他們出現在上海的上空時,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早已做好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防空部署,拼命向空中開火射擊。無畏的勇士們冒著高射炮火的危險,輪番投擲炸彈,作戰英勇。

就在第五大隊完成任務返航時,意外發生了!

閻海文駕駛的2510號戰鬥機被炮火擊中,飛機搖搖欲墜。在距離地面2000公尺時,閻海文迅速跳出機倉,打開降落傘緩緩落向地面。

意外再次發生!

那天,黃浦江上風速很大,降落傘發生了偏向,不偏不倚地朝日寇陣營天通庵公墓的方向滑落。

地面的日寇目睹了這一切,他們興奮地跳出掩體,往天通庵方向奔去。等降落傘一落地,大批日軍就迅速包圍過來。日軍一心想要俘虜一箇中國空軍,他們大喊:“活捉支那飛行士。”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閻海文的降落傘

這時,閻海文發現自己落入敵營,他知道今天就是自己報效祖國的日子!沒有什麼可怕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他迅速躲在一塊小土丘後面隱蔽起來。日軍剛一靠近,只聽“砰、砰、砰、砰、砰”幾聲槍響,幾名日軍士兵應聲倒地。

後面的日軍士兵立即開槍還擊,一名軍官大喊停止射擊,並向中國飛行士喊話投降。閻海文發現手槍裡只剩下一顆子彈了!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淞滬會戰中中國空軍

三、英雄的手槍送英雄

這支手槍是戰友沈崇海在殉國之前送給閻海文的。

淞滬戰場爆發,日軍海軍的軍艦遊弋在長江和黃浦江面上,不斷炮轟我軍陣地和城鎮居民。中國空軍多次想轟炸它,但是都沒能得手,因為日艦上安裝了防護網。

沈崇海意決犧牲,以報家國,他駕機衝向敵艦,與敵艦同歸於盡。在出徵前,他將自己心愛的手槍送給了閻海文。

這是英雄的手槍,閻海文抬頭最後看了一眼祖國的天空,很藍。閻海文從隱蔽的小土丘後面走出來,站在上面。日軍端著槍湧上前去,叫囂著“投降”。

閻海文舉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大喊:“中國沒有被俘的空軍!” “砰”的一聲,在敵軍的注視下,閻海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1歲。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航空烈士公墓

四、來自敵人的敬佩

返航時,第五大隊才發現閻海文的僚機沒有跟上來,他們不知道閻海文發生了什麼,後來才從日本報紙的報道中知曉戰友已經殉國了!

9月1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特派記者木村毅在報道中感嘆:“中國已非昔日之支那!” 閻海文征服了日寇入侵者!10月,日本東京新宿區專門舉行了“中國空軍勇士閻海文之友展覽會”,展出了閻海文烈士的飛行服、降落傘和手槍等遺物,向日本人民和部隊弘揚閻海文的民族氣節。赤膽英雄,就連敵人都由衷地敬佩。

其實,就在閻海文殉國的第二天,在上海匯山碼頭,日本海軍陸戰隊整齊列隊,白川大將正在向他們訓話:

“過去在日俄戰爭時,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現在已被中國的沈崇海、閻海文奪去了,這值得我們欽佩。對這個英雄,我現在命令用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海軍軍禮進行禮葬。”

4名日本海軍軍官抬著閻海文的遺體,緩緩登上一艘軍艦。在閻海文烈士的遺體上,覆蓋上中、日兩國國旗,駛往黃海。日本人用隆重的禮遇,為一位中國空軍勇士進行了海葬。日軍敬重閻海文的氣節,在大海大場為其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支那空軍勇士之墓”幾個大字。作為軍人,對那些比自己頑強勇敢的敵人,總是懷有敬意,當然,對日軍而言,這樣也是激勵他們士氣的有效辦法。

戰鬥機被擊中,跳傘落敵營,他舉槍殉國,因為“中國無被俘空軍”

閻海文墓碑

以閻海文為代表的中國空軍勇士,在淞滬會戰中給日軍以巨大的打擊,但同時我們也損失慘重,250餘架飛機幾乎全部參加了戰鬥任務,到會戰後期,中國空軍能起飛的飛機已經不足20架了。原因無他,只因國家貧弱:我們沒有自己的飛機制造業,戰鬥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就像不可再生資源,打掉一架就少一架。然而,1930年代,日本的飛機制造業極為發達,能夠向中國戰場源源不斷地補充新式飛機,他們的飛機常年保持在800架左右。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空軍力量非常弱小,戰鬥機數量少,機型陳舊,性能落後,與強大的日本空軍相比,簡直就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所以,那時,日本空軍在我領空囂張,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就是在這種勢孤力薄的環境下,空軍勇士們抱著必死的決心,迎戰強敵,不斷贏得以少勝多的勝利,或者書寫著與敵同歸於盡的悲壯事蹟。

文史君說

大史家司馬遷曾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閻海文從當空軍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報效祖國。他和沈崇海為代表的藍天雄鷹,壯烈殉國,不辱國格,用熱血和身體鑄就了中國空軍的誓言:“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他不做俘虜,保住了中國軍人、中國空軍的人格。國難已經過去80多年,英雄卻不在人間,青山處處埋忠骨,國人何處不哀思啊!

參考文獻

1、許蓉生、林成西:《國民黨空軍抗戰實錄》,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年版。

2、忻平:《1937深重的災難與歷史的轉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歷史不能忘記》叢書編委會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雷獻和:《劍嘯大上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