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雲安區高村鎮

高村鎮地處於粵西北山區,為雲安區的山區鎮,地處於雲安區西北部,中心位於東經111°53'、北緯22°56'範圍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與雲浮市郊接壤,南與鎮安鎮、白石鎮相連,西與鬱南縣宋桂鎮、東壩鎮毗鄰,北與城區六都鎮相鄰。距雲浮市區20公里,距六都鎮23公里,在葵洞村委春菜口設廣梧高速公路高村葵洞互通立交。

全鎮總面積188.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21.486萬畝,其中坡度25度以下山地6萬畝,耕地面積2萬畝,生態公益林山地面積9.7萬畝。下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有198條自然村,31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69萬人。鎮內主要農副產品有蠶桑、油茶、無患子、肉桂、牛大力等;主要礦產資源有鉛鋅礦、錫礦、鐵礦、石灰石礦、花崗岩礦等。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村鎮圍繞市委六屆四次全會關於強產業的要求,緊扣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兩大主題”和“四大重點”的發展理念,結合高村實際,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工業與農業齊頭並進為總基調,堅持推進擴容提質、提升城鎮品位。2018年,全鎮公共預算收入1933萬元,同比增長26.43%;稅收4200萬元,同比增長58.36%。

打造蠶桑、無患子、油茶三大農業品牌

農業方面,努力打造三大農業品牌(蠶桑、油茶、無患子)的“一一三三”模式為發展主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設“生態高村、和諧高村、小康高村”!鎮域內的特色農業龍頭企業2家(御華繭絲綢有限公司、東盛油茶發展公司),均為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雲浮市龍頭企業,現正申報廣東省龍頭企業稱號。

高村鎮山地資源豐富,山地面積21.486萬畝,耕地面積2萬畝,生態公益林山地面積9.7萬畝。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市委六屆四次全會關於強產業的要求,緊扣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兩大主題”和“四大重點”的發展理念,結合高村實際,在農業方面,努力打造蠶桑、無患子、油茶三大農業品牌。

搭建一二三蠶桑產業鏈

高村鎮種桑養蠶起步較早,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種桑養蠶經驗。為復興高村鎮蠶桑產業,以農業龍頭企業雲浮市御華繭絲綢有限公司為依託,建立蠶桑“一村一基地”產業發展模式,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種植模式,成立了御華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種桑養蠶產業。目前全鎮蠶桑的種植面積1000多畝,主要集中在佛洞、譚翁、石牛、高村等四個村委,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方針,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業型主導向現代特色農業型轉變,產業結構日趨優化。並在擴規租地同時發展桑果觀光旅遊項目,建成蠶桑產業園;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開展科研合作,建立和完善從種桑、養蠶、蠶繭加工、蠶絲產品、鄉村休閒旅遊的一二三產業鏈。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蠶桑產業園

改造無患子碳匯林9600多畝

該鎮有云浮市南藥產業“一園一帶八基地”工程之一,與藥企、綠色日用化工產業對接,建設“產學研”一體的無患子產業。發動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與雲浮市益眾木患子專業合作社合作,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按照“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種植、公司擔保、貧困戶領管”的發展理念,計劃將有勞動力貧困戶與合作社共同建設高村鎮南藥(無患子)產業示範基地,將對貧困戶增收脫貧、發展南藥產業、推進綠色日用化工產業發展、改善林業生態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無患子育苗基地

2015年以來,無患子碳匯林改造共9600多畝。

帶動油茶種植面積10000多畝

該鎮的東盛油茶發展有限公司位於雲安區高村鎮清水村,主要從事良種油茶種苗的培育、種植、銷售。公司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進行油茶科技合作,建設良種油茶示範園區,實施油茶苗木的繁育、種植以及油茶的深加工、銷售的產業化經營。目前,該公司已建成一個200多畝的油茶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其中溫室大棚改種100畝溫室茶葉、名貴茶花100畝。公司規劃在近期建立油茶產品(茶油、油精等)深加工基地。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油茶掛果

該鎮將油茶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以點帶面,以東盛油茶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以油茶為主導產業,以村黨支部、村委會及自然村鄉賢理事會為紐帶,以“農民山地入股、公司投資經營、收益按比例分成”為主要經營模式,密切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把分散到各家各戶的山地集中起來進行集約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經營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農民的收益可隨時間的推移與產品價格的增長而增加。目前油茶合作社成員已有476戶,帶動高村及周邊鎮種植油茶麵積10000多畝,直接帶動了1294戶貧困農民發展種植油茶3285畝,貧困戶人均增收775元。

中央電視臺(CCTV7臺)專門到東盛油茶基地拍攝了專題片《說說油茶林裡的新鮮事兒》,並在CCTV7臺的綠色時空欄目中播出,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各項事業實現新優化

經濟實體穩步提升。高村鎮堅持科學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理念,抓實三個礦產資源開發,支持配合企業改造升級申請審批,增加稅收。高棖鉛鋅礦項目發展迅速,2018年新增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採選礦石26.3萬噸,實現產值約1.66億元(含稅),上繳稅費約3562萬元。中材龍窩坑石場開採進入正常生產階段,2018年全年採石約120萬噸。九曲嶺錫礦作為儲藏項目,共徵地122畝,處於開採籌備階段。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新農村建設風風火火。高村鎮在鄉村振興方面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村民主體、梯次推進”的原則,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專項競賽為契機,黨員幹部親自衝鋒在的第一線,積極帶頭配合,使得高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突破、全域推進。經過約兩年的持續推進,全鎮共累計拆除危、舊、棄房24.1萬平方米,相當於34個標準足球場。全鎮清理屋前屋後積存垃圾、建築廢料、河塘溝渠淤泥垃圾1.5萬噸,整治生活汙水、垃圾黑點、“三線”亂搭亂接340處。全鎮生活汙水處理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工程PPP項目規劃建設86個汙水處理站,已建設26座汙水處理站。規劃建設1個鎮級汙水處理廠,該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完成85%工程量。雨汙分流管網建設完成自然村129條,完成51.67公里,汙水處理設施完成自然村36條。全鎮衛生公廁已建成18座,2019年至2020年規劃建設26座,在建4座。實現戶廁改革97.7%,垃圾收集點全覆蓋。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投資300多萬元對8個未通客運班車行政村實施路基路面拓寬改造工程項目第一期已於2019年3月通過驗收,里程共43.6公里(其中黃沙村委:佛洞橋至黃沙拓寬改造8公里,水美村委:南大線至水美拓寬改造6.2公里,佛洞村委:高村至佛洞拓寬改造5公里,石牛村委:高村至石牛村拓寬改造3公里,金山村委:石牛至金山拓寬改造5.7公里,白梅村委:高村至白梅村拓寬改造3.7公里,司馬村委:高村至司馬村拓寬改造7公里,六馬村委:司馬村至六馬拓寬改造5公里),該項目第二期設計已經完成將於近期開始施工。

宜居環境深入優化。目前,全鎮共建有垃圾收集池158個,垃圾分類收集點42個,實現全鎮各自然村全覆蓋,併為每村(居)配置環衛三輪電動保潔車1輛;完善鎮垃圾壓縮站雨蓬、雨汙分流系統、攝像監控系統安裝建設;對原填埋場進行封場復綠處理;健全了保潔員機制和垃圾收集、轉運及處理的運營長效機制,全鎮共配備有180名保潔員。組織黨員義工隊、志願者、鎮幹部職工、圩鎮單位、環衛工人等共2100人次,對新農村示範村、墟鎮街道、學校等進行衛生清潔雜草清除,提高生活環境質量。

群眾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城鄉低保、五保、殘疾等困難群體實現應保盡保;實行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和困難戶醫療救助制度。2019年上半年全鎮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5人,城鎮新增就業30人,協助5000名領取新農保待遇人員做好生存認證工作。深入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共投入2016-2018年各級財政支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資金2433.95萬元,主要用於光伏發電,資產收益,發展無患子、劍花等種植,養殖牛、豬、雞等扶貧產業項目,資金使用率約99.46%。

教育衛計工作積極開展。推進該鎮醫改及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進一步配置好醫療人員和醫療設施;往年投入的140多萬元規範化建設的公建村級衛生站14間,已完成建設,部分已投入使用。開展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和流動人口服務均等化等服務;2019年上半年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44人次,受惠金額約5萬元。中心小學擴建徵地工作基本完成,已進入填土階段。

文化事業不斷創響。《雲安文史(第11輯)·人文高村》成功在2019年1月出版,以人文為題材向外界展示高村良好人文環境。CCTV7《鄉土》欄目組到高村鎮白梅村、佛洞村拍攝百姓傳統燒炮文化,用鏡頭反映高村人民的生活,感受高村人文風情、文化底蘊;2019年1月成功舉辦石牛村百姓村晚,展示該鎮鄉村振興精神文明建設新成效;積極響應雲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村入戶,評選星級文明戶,推廣文體活動和完善文體設施,發揮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作用,提升全鎮文明氛圍。

我們豪邁㉚ | 高質量發展中的高村鎮

▲新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點開業




雲浮融媒中心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