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云安区高村镇

高村镇地处于粤西北山区,为云安区的山区镇,地处于云安区西北部,中心位于东经111°53'、北纬22°56'范围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与云浮市郊接壤,南与镇安镇、白石镇相连,西与郁南县宋桂镇、东坝镇毗邻,北与城区六都镇相邻。距云浮市区20公里,距六都镇23公里,在葵洞村委春菜口设广梧高速公路高村葵洞互通立交。

全镇总面积188.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1.486万亩,其中坡度25度以下山地6万亩,耕地面积2万亩,生态公益林山地面积9.7万亩。下辖14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有198条自然村,31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69万人。镇内主要农副产品有蚕桑、油茶、无患子、肉桂、牛大力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锡矿、铁矿、石灰石矿、花岗岩矿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村镇围绕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关于强产业的要求,紧扣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两大主题”和“四大重点”的发展理念,结合高村实际,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与农业齐头并进为总基调,坚持推进扩容提质、提升城镇品位。2018年,全镇公共预算收入1933万元,同比增长26.43%;税收4200万元,同比增长58.36%。

打造蚕桑、无患子、油茶三大农业品牌

农业方面,努力打造三大农业品牌(蚕桑、油茶、无患子)的“一一三三”模式为发展主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生态高村、和谐高村、小康高村”!镇域内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2家(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东盛油茶发展公司),均为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云浮市龙头企业,现正申报广东省龙头企业称号。

高村镇山地资源丰富,山地面积21.486万亩,耕地面积2万亩,生态公益林山地面积9.7万亩。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关于强产业的要求,紧扣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两大主题”和“四大重点”的发展理念,结合高村实际,在农业方面,努力打造蚕桑、无患子、油茶三大农业品牌。

搭建一二三蚕桑产业链

高村镇种桑养蚕起步较早,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种桑养蚕经验。为复兴高村镇蚕桑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蚕桑“一村一基地”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成立了御华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目前全镇蚕桑的种植面积1000多亩,主要集中在佛洞、谭翁、石牛、高村等四个村委,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方针,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型主导向现代特色农业型转变,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并在扩规租地同时发展桑果观光旅游项目,建成蚕桑产业园;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和完善从种桑、养蚕、蚕茧加工、蚕丝产品、乡村休闲旅游的一二三产业链。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蚕桑产业园

改造无患子碳汇林9600多亩

该镇有云浮市南药产业“一园一带八基地”工程之一,与药企、绿色日用化工产业对接,建设“产学研”一体的无患子产业。发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与云浮市益众木患子专业合作社合作,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按照“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种植、公司担保、贫困户领管”的发展理念,计划将有劳动力贫困户与合作社共同建设高村镇南药(无患子)产业示范基地,将对贫困户增收脱贫、发展南药产业、推进绿色日用化工产业发展、改善林业生态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无患子育苗基地

2015年以来,无患子碳汇林改造共9600多亩。

带动油茶种植面积10000多亩

该镇的东盛油茶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云安区高村镇清水村,主要从事良种油茶种苗的培育、种植、销售。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油茶科技合作,建设良种油茶示范园区,实施油茶苗木的繁育、种植以及油茶的深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一个200多亩的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其中温室大棚改种100亩温室茶叶、名贵茶花100亩。公司规划在近期建立油茶产品(茶油、油精等)深加工基地。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油茶挂果

该镇将油茶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以点带面,以东盛油茶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油茶为主导产业,以村党支部、村委会及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为纽带,以“农民山地入股、公司投资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为主要经营模式,密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把分散到各家各户的山地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农民的收益可随时间的推移与产品价格的增长而增加。目前油茶合作社成员已有476户,带动高村及周边镇种植油茶面积10000多亩,直接带动了1294户贫困农民发展种植油茶3285亩,贫困户人均增收775元。

中央电视台(CCTV7台)专门到东盛油茶基地拍摄了专题片《说说油茶林里的新鲜事儿》,并在CCTV7台的绿色时空栏目中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各项事业实现新优化

经济实体稳步提升。高村镇坚持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理念,抓实三个矿产资源开发,支持配合企业改造升级申请审批,增加税收。高枨铅锌矿项目发展迅速,2018年新增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采选矿石26.3万吨,实现产值约1.66亿元(含税),上缴税费约3562万元。中材龙窝坑石场开采进入正常生产阶段,2018年全年采石约120万吨。九曲岭锡矿作为储藏项目,共征地122亩,处于开采筹备阶段。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新农村建设风风火火。高村镇在乡村振兴方面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村民主体、梯次推进”的原则,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竞赛为契机,党员干部亲自冲锋在的第一线,积极带头配合,使得高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经过约两年的持续推进,全镇共累计拆除危、旧、弃房24.1万平方米,相当于34个标准足球场。全镇清理屋前屋后积存垃圾、建筑废料、河塘沟渠淤泥垃圾1.5万吨,整治生活污水、垃圾黑点、“三线”乱搭乱接340处。全镇生活污水处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程PPP项目规划建设86个污水处理站,已建设26座污水处理站。规划建设1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85%工程量。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完成自然村129条,完成51.67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完成自然村36条。全镇卫生公厕已建成18座,2019年至2020年规划建设26座,在建4座。实现户厕改革97.7%,垃圾收集点全覆盖。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投资300多万元对8个未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实施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项目第一期已于2019年3月通过验收,里程共43.6公里(其中黄沙村委:佛洞桥至黄沙拓宽改造8公里,水美村委:南大线至水美拓宽改造6.2公里,佛洞村委:高村至佛洞拓宽改造5公里,石牛村委:高村至石牛村拓宽改造3公里,金山村委:石牛至金山拓宽改造5.7公里,白梅村委:高村至白梅村拓宽改造3.7公里,司马村委:高村至司马村拓宽改造7公里,六马村委:司马村至六马拓宽改造5公里),该项目第二期设计已经完成将于近期开始施工。

宜居环境深入优化。目前,全镇共建有垃圾收集池158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2个,实现全镇各自然村全覆盖,并为每村(居)配置环卫三轮电动保洁车1辆;完善镇垃圾压缩站雨蓬、雨污分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安装建设;对原填埋场进行封场复绿处理;健全了保洁员机制和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的运营长效机制,全镇共配备有180名保洁员。组织党员义工队、志愿者、镇干部职工、圩镇单位、环卫工人等共2100人次,对新农村示范村、墟镇街道、学校等进行卫生清洁杂草清除,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群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残疾等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实行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和困难户医疗救助制度。2019年上半年全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人,城镇新增就业30人,协助5000名领取新农保待遇人员做好生存认证工作。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共投入2016-2018年各级财政支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2433.95万元,主要用于光伏发电,资产收益,发展无患子、剑花等种植,养殖牛、猪、鸡等扶贫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率约99.46%。

教育卫计工作积极开展。推进该镇医改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一步配置好医疗人员和医疗设施;往年投入的140多万元规范化建设的公建村级卫生站14间,已完成建设,部分已投入使用。开展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和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等服务;2019年上半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44人次,受惠金额约5万元。中心小学扩建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已进入填土阶段。

文化事业不断创响。《云安文史(第11辑)·人文高村》成功在2019年1月出版,以人文为题材向外界展示高村良好人文环境。CCTV7《乡土》栏目组到高村镇白梅村、佛洞村拍摄百姓传统烧炮文化,用镜头反映高村人民的生活,感受高村人文风情、文化底蕴;2019年1月成功举办石牛村百姓村晚,展示该镇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积极响应云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村入户,评选星级文明户,推广文体活动和完善文体设施,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提升全镇文明氛围。

我们豪迈㉚ |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村镇

▲新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开业




云浮融媒中心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