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大家好,我是老梁,一個普通的旅者

紅旗渠香菸算是河南的代表香菸了,紅旗渠香菸上的logo一直很好奇這個渠的真是樣子,今天老梁就來到了紅旗渠的所在地-安陽林州。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5A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旗渠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它是安陽林縣人民從1960年開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歷時10年建造而成,總長1500多公里。紅旗渠構築在風景如畫的太行山懸崖峭壁之上,達到了“雄者愈雄,險者愈險”的審美高度,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艱鉅,工程美學價值之高,堪稱人間奇蹟。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給大家說一下路線。開車自駕的話,任意方向轉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南林高速(安林高速)——紅旗渠景區。這裡不通火車飛機,坐火車可以到 安陽 轉乘公共車一個半小時就到 林州 ,飛機到 鄭州 轉乘公共汽車到 林州 ,三四個小時。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logo取景處

紅旗渠門票價格是80元,門票包含紅旗渠紀念館,紅旗渠青年洞,絡絲潭。

1、紅旗渠紀念館

紅旗渠建設的背景是1960年,林縣人民為改變長期乾旱缺水的困境,“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願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後經國家計委委託水利電力部批准, 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愚公移山神話穿越千年時空,定格在了太行山上。紅旗渠紀念館是一所收藏研究傳承紅旗渠歷史的一座展館,這館名可是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館起猶如舞動的渠,流動的水,是紅旗渠形態的抽象表達。紀念館建築面積6300多平方,布展的面積2950平方米,通過515米長的展現,採用空間環境雕塑多媒體等藝術手段,展示出了320幅珍貴歷史照片,1123件實物,並輔助於手機導覽系統語音導覽系統和電子簽名等服務項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林州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苦戰十年改造山河的壯舉。紀念館還有一個重要的景點分水苑,分水苑總乾渠到此一分為三,向南東東北三個方向流淌。紀念館有講解服務,60元每次,最多一次20人。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紀念館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渠分水苑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分水閘一干閘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分水閘二幹閘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紅旗旗紀念碑

2、青年洞

青年洞名字的由來,青年洞於1960年3月開工,當年10月全國性的自然災害日漸加劇, 國民經濟進入極度困難時期。中央下達關於困難時期百日休整的文件, 所有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工程必須馬上停工,等待國家經濟形勢好轉。而林州人民不等不靠,命運苦戰,不願苦熬,在大部隊下山回家實行生產自救的同時,留下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擔負起了鑿通青年洞的任務。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青年們創造了連環炮三角炮瓦缸炮臺炮等施工方法。經過風險頻出的500多個日夜苦戰,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隧洞在1961年7月5日被鑿通了,為使後人銘記這些鑿洞青年的業績,該棟被命名為青年洞。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去青年洞 路上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去青年洞 路上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去青年洞 路上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青年洞 山碑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青年洞 虎口崖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青年洞洞口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青年洞洞口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當年為確保質量,刻下的責任碑界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鬼斧神工一線天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一線天

3、絡絲潭

絡絲潭處在青年洞西約1公里處的絡絲潭風景區,亦被人稱為“天橋斷”。 此潭因其深達一絡蠶絲而得名,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此處是一較大斷嶄跌水,上有連接豫、冀兩省的峽谷索橋,故又稱“天橋斷”。這裡有漳河名勝“小三峽”,可放艇暢遊而盡享潭中山水風光;有神秘莫測的“神龜洞”,可欣賞神龜救民的美麗傳說;還可過過凌空高懸的“鐵索橋”體會一下險絕刺激的感覺。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絡絲潭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絡絲潭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親眼所見更震撼,文末小故事感人肺腑

絡絲潭

看到這裡,紅旗渠的遊覽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內心始終無法平靜,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成為了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豐碑!可以說是信仰的力量成就了紅旗渠,紅旗渠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現在乃至未來每一個人去學習。

讓我們重溫一下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吳祖太的事蹟,感動了幾代人。

在紅旗渠講不完的故事當中,有一個人最讓人念念不忘,這個人就是吳祖太。他身上有著太多的故事讓人感動,讓人震撼。

吳祖太是河南省原陽縣白廟村人,上面有兩個姐姐,他是家中的老么,是母親45歲時的晚年嬌子。吳祖太小時候家裡很窮,全家外出討飯,受盡了磨難。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吳祖太發憤學習考進了黃河水利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地區水利局工作。一天,吳祖太陪同水利部的有關人員到林縣勘測。這時林縣已經開始籌建引漳入林工程,吳祖太感到很興奮,要是能把引漳入林工程這件事給做成,自己學的水利技術也算沒有白費。

1958年,吳祖太主動要求調到林縣水利局工作。他是林縣少有的科班出身的水利工程技術員。短短的時間內,他就跑遍了林縣的山山水水,從英雄渠到南谷洞水庫,從淅河灘到太行山,每一項水利工程的設計都傾注了他的不少心血。

吳祖太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未婚妻薄慧貞是河南省淇縣高村的小學教師,父母希望他們能早日完婚。由於實在忙得脫不開身,吳祖太只好將婚期一推再推。直到1959年農曆的大年初一,吳祖太才在原陽的老家,與薄慧貞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大年初五,吳祖太就返回了林縣。

紅旗渠工程進行選線測量時,吳祖太又挑起了勘測、設計任務的大梁。為了測量出準確的數據,他帶著勘測隊每天攀援在漳河兩岸的高山峽谷中。1959年5月的一天,正當測量工作緊張進行時,吳祖太收到了家裡寄來的一份加急電報:“母病重,速歸。”這會兒正忙得走不開的吳祖太哪兒顧得上回家,正準備寫封信讓妻子代替自己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這時,吳祖太突然接到了上級的通知,讓他馬上到新鄉開會。等他上了車才知道,他的妻子在一次義務勞動中,為搶救一名橫穿鐵路的學生而不幸犧牲。此時,吳祖太和他21歲的新婚妻子結婚還不到100天!

突如其來的噩耗,差點把吳祖太擊垮了。他守著新婚妻子的遺體,呆呆地坐了一天一夜。但是,這邊的紅旗渠選線測量工作正在節骨眼兒上,大傢伙都在焦急地等著他哪!吳祖太流著眼淚,將妻子暫時安葬在她的故鄉淇縣的一個安靜的地方。他想等到修好渠通了水後,再把妻子的靈柩移回原陽,然後就又趕回了林縣。

有一次,吳祖太和測量小組根據一處兩山夾一溝的地形,設計了一個架設渡槽的方案,一直忙碌到星星眨眼。同伴們都舒了口氣:“總算又闖過了一關,咱們下山吧。”吳祖太卻還不放心:“咱可不能馬虎,渠線這麼長,又是非常微小的落差,在測量上如果有一星半點差錯,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呀。”這時,正好望見一位在嶺上放羊的老人,他便拿著圖紙湊了過去。老人聽完他的講解,笑著說:“年輕人,我也不太懂你畫的這東西,不過我活了71歲,見這溝裡發過3次大洪水,水頭啊,正衝著你們畫的那座橋。”吳祖太聽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按照老人的指點,避開水頭,最後設計了一條盤山渠道。

自1959年10月紅旗渠初勘選線開始,吳祖太就開始擔起了紅旗渠的設計工作。1960年2月紅旗渠動工後,他和縣水利局工程技術人員翻閱大量資料,精心設計,每天工作到深夜,解決了渠首攔河壩、青年洞、空心壩等設計中的許多難題,短時間內就拿出了第一本施工藍圖——《林縣引漳入林乾渠工程初步施工安排》。1960年2月,紅旗渠工程動工,吳祖太負責工程設計。既要根據勘測的實際情況,繪製每項工程設計圖紙,還要考慮每個工段施工的安全措施,他成了工地上最忙的一個人。他整天沒日沒夜地奔波操勞著,恨不得能生出三頭六臂來。吳祖太有個習慣性的動作,就是揪頭髮。每當遇到困難和深夜睏倦的時候,他就會用力揪自己的頭髮。

1960年3月28日傍晚,山西省境內的王家莊隧洞工段上,吃晚飯的時候,民工們反映洞壁上出現了裂縫。吳祖太一聽,放下碗就往現場走,大家勸他明天再去。他卻說,得想個辦法不能叫民工冒著危險進行施工。吳祖太進洞十來分鐘,洞頂突然塌方了!大家瘋了一樣刨著,把他挖出來,只見他滿身滿臉都是塵土,靜靜地躺在地上,再也不能說話了。這一年,吳祖太剛27歲。吳祖太就這樣將自己的熱血灑在了紅旗渠的工地上。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只有一個破舊的小木箱,裡邊裝的全是紅旗渠工程的設計資料。

吳祖太犧牲的噩耗傳開以後,縣委書記楊貴非常痛心。在工地上,工程總指揮部黨委為他召開追悼大會,會場上一片哭聲。中共林縣縣委決定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吳祖太突然犧牲在了他日夜忙碌的修渠工地上,縣委決定派人派車把吳祖太的遺體送回他的老家原陽。吳祖太的同事、林縣水利局幹部劉合鎖等人接受了這個任務。劉合鎖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原陽之行,卻讓他與吳祖太家人從此結下了半個世紀的情緣。

1958年,祖太的姐夫在公安部門工作時因公殉職,1959年5月,祖太的妻子又犧牲了,現在祖太又走了,連續失去三位親人,兩位老人怎麼能承受這一連串的打擊啊?走進吳家的小院,劉合鎖話還沒有出口,淚水就先流了下來。老人好像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等他開口,吳祖太年邁的老母親看了劉合鎖一會兒,就上去一把抱住他,哭著說:“誰說俺孩兒死了?這不就是俺孩兒嗎?”劉合鎖撲通一聲跪在了兩位老人的面前:“娘,我就是您的兒子啊!”大家抱著哭作一團,在場的眾人無不潸然淚下。

在以後的日子裡,劉合鎖把吳祖太的父母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每年,他都要跑到原陽去看望老人幾次,給他們帶去林縣的土特產,給他們送去政府的撫卹金。

1966年和1971年,吳祖太的父母先後去世。劉合鎖專程跑到原陽奔喪,為老人披麻戴孝送終。

1984年的一天,劉合鎖接到一個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的電話,對方說:“哥,我是慧貞的哥。你不是祖太的哥嗎?他們兩口子都去了二十多年了還分居著,咱們能不能把他們合在一起,辦辦這個事兒啊?”

是啊!薄慧貞車禍去世後,吳祖太把她葬在了淇縣,想著等到修好渠通了水後,再把她的靈柩移回原陽。吳祖太犧牲後安葬在了原陽縣白廟村。二十多年來,夫妻二人還分居著……

劉合鎖聽後說道:“中,我馬上過去。”

劉合鎖放下電話,給單位打個電話請假,想馬上過去。水利局的領導一聽,當即說道:“馬上去,要車有車,要錢拿錢。”

後來,劉合鎖趕到原陽,把兩個英雄安葬在了一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