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軍事力量遠超越國的吳國最後還是敗了?

月光下的溫唇


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來自吳王夫差,一方面來自越王勾踐。

勾踐的父親允常與夫差父親闔閭的恩怨由來已久,互相攻伐,允常去世,勾踐繼位。前496年,也就是勾踐繼位第一年,吳王闔閭發兵討伐越國,但在檇李(今浙江嘉興一帶)慘敗於勾踐,而且自己也中箭重傷。

夫差繼位,為了報仇,夫差日夜操練軍隊。

公元前493年,勾踐不聽范蠡的勸告,準備先發制人討打吳國,吳王夫差動用精銳,在夫椒大敗越軍,勾踐被迫退守會稽,而夫差包圍了會稽。勾踐終於聽從范蠡的勸告求和,於是派大夫種求和,同時賄賂吳國太宰嚭(pī),讓嚭替自己向夫差進言不殺自己。伍子胥不肯,執意讓夫差滅亡越國,夫差不聽,撤回了吳國。

一,勾踐勵精圖治,臥薪嚐膽,任用賢能

勾踐回國,在范蠡的建議下,政務交給了大夫種,范蠡和大夫柘稽去吳國當兩年人質,自己親身耕作,夫人親手織布,吃飯從未有葷,不穿華麗的衣服,對賢人彬彬有禮,能委曲求全,體恤百姓。這才有了後來家喻戶曉的故事“臥薪嚐膽”。

這裡可以看出,勾踐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聽從了范蠡的建議。

二,夫差不識賢能,盲目自大

過了兩年,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先伐越、再攻齊的諫言,討伐齊國,夫差在艾陵大敗齊軍,俘虜了齊國的高、國氏回吳,但吳國也損失了許多精銳。伍子胥說:“你不要太高興”夫差漸起殺心。

勾踐以借糧為由,揣測夫差對越國的態度,伍子胥不借,而夫差不聽。伍子胥說:“吳王不聽我的勸諫,吳國兩三年沒畢竟成為廢墟”。太宰嚭藉此誹謗子胥。夫差開始不信,派伍子胥出使齊國,聽說伍子胥把兒子委託給鮑氏,大怒。待伍子胥回國,將伍子胥賜死。伍子胥死前,說:“一定要把我的眼珠掛在吳國都城東門上,以便親眼看到越軍進入都城”。伍子胥死後,夫差重用嚭,讓嚭執掌國政。吳國漸危。

吳王夫差北上會盟諸侯,勾踐趁機進攻吳國,吳國只剩下老弱殘兵,不敵,夫差當時正和諸侯們簽訂盟約,礙於面子,夫差並沒有聲張,並秘密派人去越國求和,勾踐認為此時自己也無法滅亡吳國,就同意了求和。

又過了四年,越國再攻吳。吳亡,夫差自殺,臨終前懺悔自己對不起伍子胥。


二十有惑


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吳王夫差剛即位的時候為了報越國的殺父之仇,勵精圖治,並有名將伍子胥輔佐,積極發展國力,擴大生產,增強兵力。打敗了越王勾踐。

勾踐在吳國為了不被夫差殺掉,甘心為奴,為夫差養馬,在夫差生病的時候嘗其大便斷病。夫差看勾踐如此,覺得他不再是威脅變把勾踐放回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勵精圖治,臥薪嚐膽,鼓勵國民生育人口,訓練士兵。國力大大增強,而吳王夫差為了爭霸多次戰爭消耗國力,成為霸主的同時,也開始由盛轉衰。逼走了伍子胥,淫樂好色,不理朝政,國內腐敗。終被越王勾踐打敗吞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