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和輕軌各有何優劣?你怎麼看?

燭光一點


我是每天都和軌道交通打交道,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有什麼不當得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這兩種出行方式我都親身體驗過,先整體評價一下,

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極大得縮短了大家的出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城市運轉能力。下面具體比較一下二者各自的優劣。

1、首先從二者運行環境比較一下。地鐵大部分是從城市地下經過,而輕軌都是從陸地上方經過,一個城市到底是應該選擇修建地鐵,輕軌或是二者共存,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地質問題,比如一些沿海地區,土質鬆軟,開鑿地下隧道成本較高就不適合修建地鐵,一些山區,開鑿難度較大,就會選擇在這一段修建輕軌。二是規劃路線沿途的城市密度,如果規劃修建的地段商業密集,人口眾多,就不適合修建輕軌。三是經過的重要建築,尤其是無法繞開建造的地方,就要考慮保密性和安全性,比如一些科研單位的大型測試儀器要求沒有震動,那麼這一段可能就不適合建造地鐵,比如一些保密單位,就不能從其下面穿過等。

2、再從運輸能力以及建設投資等方面來看,輕軌與地鐵存在一定差別。這種差別歸根到底還是客流量的差距,地鐵線在高峰小時內單向運輸能力約為5萬人,而輕軌的運力為1萬人。運量的大小決定了整列列車的車廂數,地鐵列車可達4-10節,輕軌列車編組為2-4節,同時從投資角度還要考慮車輛,軸重和站臺長度,同時還有車輛段以及沿途的基礎建設等。在造價方面,輕軌通常採用地面高架的方式建立,成本只有隧道地鐵的三分之二,且輕軌不太受地形的限制,山地,窪地都可以建設,適合一般的有大型山地和江流的城市。

3、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都是將輕軌和地鐵二者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城市軌道交通網。在市區內多修建地鐵,途徑很多商圈以及人口密集地區,而在交區則多修建輕軌,從而將二者有機統一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

因此,選用何種軌道交通方式還應從城市本身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滿意,歡迎留言交流。


簡單的科學世界


這是個很專業但又很有趣的問題,地鐵和輕軌都屬於城市通勤交通在公交出租車等傳統交通工具外的重要補充,它們的區別太大了,請聽我細細道來:首先,造價天壤之別,地鐵造價可以說直追高鐵,為什麼因為地鐵顧名思義是地老鼠,要在地底下穿行,依託的基本都是隧道,有時候甚至還要過江過海,比如廈門地鐵一號線,而輕軌造價就低了,不到地鐵一半,線路基本都佈局在成熟的路網上,建個高架就行。其次,修建難度不同,地鐵由於打隧道穿江過海,難度太大了,輕軌只需架高架就行。再次,雙方速度不同,導致通勤效率不同,輕軌更像觀光車慢悠悠,代表著有重慶輕軌,但是地鐵就快了,到站停靠時間按秒算。


福建頻道


首先輕軌和地鐵都屬於城市交通之一,但是區別還是有的

一:成本上地鐵造價由前幾年的2-3億到現在4-9億一公里,輕軌目前成本在1億多點一公里。成本差的不是一點點。

二:地鐵由於建在地下,地上仍然可以通車,並不影響地上交通,而輕軌建在地上,佔用了很大一部分城市用地。

三:地鐵大部分用的都是寬體廂,而輕軌大部分用的都是窄體廂。

四:地鐵就沒有沿途視野,而輕軌因為建在地上,可以看到沿途的風景。

五:地鐵要求地形較複雜,像重慶因為地形實在太複雜了,只能用輕軌。

總之一句話,地鐵和輕軌本質是一樣的,地下叫地鐵 地上就叫輕軌


一號自媒體


輕軌的造價應該比地鐵低,但是輕軌要佔用地面空間,而地鐵在地下不佔用地面空間!


斷舍離2018


我覺得輕軌比地鐵好,輕軌幾乎沒有什麼聲音,不會擾民,地鐵那個哐哐哐,哐哐哐的聲音大得很,雖然說是地鐵,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在平面上的,比如重慶6號地鐵有好幾段都在平面上,千廝門大橋,東水門大橋,都有6號地鐵通過,非常非常擾民。


峰13922862038


如果杭州西湖為起點,到海寧,到德清,到桐廬哪兒近。當然是桐廬。那麼地鐵辦,地鐵集團舍近就遠建地鐵,搞域外攬客。你怎麼看


富春江45


不是地上的就是輕軌,上海3號線和重慶的是高架地鐵,輕軌和地鐵可按客運量區分。每小時3萬以下叫輕軌,以上可叫地鐵。線路可上可下都叫軌道交通。


智能圖書館


我覺得地鐵和輕軌基本上一樣,地鐵相對給人更有安全感,更有延伸性。輕軌本來也很安全且輕軌更靈活,能穿梭於城市樓與樓之間,也能欣賞美麗的城市風景。


tang00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