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雍正 霽紅釉雙陸尊高15釐米,口徑2釐米,足徑5.3釐米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雍正 霽紅釉窯變碗高8釐米,口徑18.3釐米,足徑8.3釐米


霽紅釉瓷器燒造非常困難,氛圍及火候稍有不當即會出現灰暗、燒失、偏色等瑕疵。其中一些雖燒造不夠完美但顏色變化仍頗有情趣者,常常被作為霽紅的窯變品種而保留,並由於其稀少,竟乃至身價倍增,甚至進獻給皇帝。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郎窯紅釉油錘瓶高46釐米,口徑5.2釐米,足徑12.1釐米


油錘瓶是康熙時期的典型器型,僅出現在康熙晚期,因器型頗似油錘葫蘆而得名,非常具有標識性。所見品種頗為豐富,有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礬紅彩、烏金釉、青釉、哥釉、郎窯紅等。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郎窯紅釉球腹撇口瓶高29.3釐米,口徑8釐米,足徑12釐米


本品髮色鮮紅,如初凝之牛血,達到了郎窯紅釉較理想的效果。圈足硬朗,極具康熙郎窯紅釉瓷器的胎骨特徵,底部施蘋果青釉,中部幻化為紅色。康熙一朝器物總體審美以硬朗遒健為取向,體現了帝國初創期的陽剛之美。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尊高46釐米,口徑12釐米,足徑14.5釐米

觀音尊是康熙時期的典型器之一,因體形修長,脛部外撇如衣襬,頗似佇立的觀音像而得名。從傳世情況看,觀音尊主要流行於康熙晚期。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郎窯紅釉筆海高17.6釐米,口徑16.3釐米


出版:

梁曉新,迤邐形色 十七世紀單色釉特展,北京正觀堂,2017年,第88頁

此類口底相若的玉璧底大筆海大約創制於康熙中期,之後終康熙一朝都有燒製,甚至延續到雍正時期。這件筆海口沿成較為整齊的燈草邊,且開片相對較均勻,當為康熙郎窯紅瓷器的後期製品。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早中期 郎窯紅釉窯變雞心水盂高6.2釐米,口徑4.5釐米,足徑4釐米


郎窯紅製品在燒成過程中,存在因氣氛和火候關係致部分釉面呈現青綠色的現象,即所謂的窯變。傳統解釋為銅紅釉誤被氧化,使低價銅變為高價銅而呈綠色。現代成分分析技術表明,由鐵元素呈現的青色位於郎窯紅釉的下層,活潑的銅元素呈現的紅色則覆蓋在青色表層,當部分紅色因氣氛火候關係燒失,則露出下層的青色,而非紅色變化為青色,這一過程及原理與霽紅釉的窯變頗為類似,而與豇豆紅釉的紅變綠並不相同。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雍正 珊瑚紅釉三蝶鋪首梅瓶高18.5釐米,口徑5.8釐米,底徑9釐米


珊瑚紅釉為鐵元素呈色的低溫釉,源自明代的抹紅釉,康熙時改為吹釉法,施釉更為細密均勻,髮色橙紅鮮豔,猶如珊瑚般美麗,故名珊瑚紅。這件製品造型稚拙,但比例已趨向緩和,修足尚具康熙硬朗的特徵,底款則屬康雍過渡期風格,蝴蝶鋪首又有雍正特色,因此綜合判斷為康熙晚期至雍正時期製品。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乾隆 珊瑚紅釉梅瓶高14.5釐米,口徑3釐米,底徑5.5釐米


這件梅瓶器型中規中矩,唇口,短頸,圓肩,腹下漸收,脛部略外撇,圈足,屬於乾隆的典型梅瓶造型之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乾隆 珊瑚紅釉菱口水仙盆一對高7.8釐米,口徑22.5釐米,足距13.5釐米


黃民三(1896-1986),祖籍廣東臺山,牙醫國際學院中國五位發起人之一,香港牙醫學會成立人之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牙醫博士。1926年大學畢業後回國執業,開始對陶瓷收藏產生興趣,並不惜重金收購古董瓷器,1947年帶同所有藏品舉家移居香港。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嬌黃釉梅瓶高14.5釐米,口徑3.1釐米,足徑4.5釐米


出版:梁曉新,迤邐形色 十七世紀單色釉特展,北京正觀堂,2017年,第90頁

由於黃釉瓷器明清時期為皇家專用,因此民間燒造頗為罕見,類似的嬌黃釉梅瓶更是殊難一遇。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順治/康熙 瓜皮綠釉暗刻纏枝蓮紋碗高8.9釐米,口徑18.7釐米,足徑7.3釐米


瓜皮綠釉在明代嘉靖以後較為流行,明末清初時期並未斷絕燒造。本品敞口,弧腹,圈足,外壁以線刻工藝飾纏枝蓮紋一週,通體施瓜皮綠釉。該碗的器型和線刻纏枝蓮紋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中期 瓜皮綠釉獸耳蒜頭瓶高20.5釐米,口徑2.1釐米,足徑6.8釐米


明代官窯嬌黃、嬌綠、嬌紫釉在明末清初官窯斷燒時期在民窯得以持續燒造,康熙民窯饒有盛名的瓜皮綠釉其實配方與工藝和嬌綠釉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淡綠釉暗刻螭龍攀靈芝紋鋪首尊高31.5釐米,口徑17.5釐米,足徑15釐米


此類鋪首尊為康熙晚期的典型器型,撇口,溜肩,鼓腹,高圈足外斜,底部“自誠明記”款,頸部兩側貼塑鋪首銜環耳,頸部暗刻回紋,腹部刻螭龍攀靈芝紋,通體施透明釉燒成,再施低溫淡綠釉二次燒成。相同器型、紋飾的製品尚見有孔雀綠、豆青、白釉等品種,惟淡綠釉最為少見。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孔雀綠釉山石牡丹紋花觚高19.3釐米,口徑11.8釐米,足徑6.5釐米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孔雀綠釉暗刻螭龍穿牡丹紋鋪首尊高33.9釐米.口徑19.1釐米,足徑14.3釐米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孔雀綠釉萊菔尊高19.8釐米,口徑3.4釐米,足徑3.4釐米


萊菔尊是康熙時期的特有器型,大約創制於康熙二十年始燒的臧窯,以豇豆紅製品最為著名,另見有青釉、白釉、釉裡紅等品種。本品雖為民窯,仍屬典型的萊菔尊造型。本品的成分分析數據表明,孔雀綠釉是典型的以牙硝為熔劑、以銅為著色劑的中溫釉,與前述低溫綠釉為完全不相同的配釉和燒成方式。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孔雀綠釉小筒瓶高15釐米,口徑5釐米,足徑4.7釐米


《南窯筆記》載:“法藍、法翠二色,舊惟成窯有,翡翠最佳。本朝有陶司馬駐昌南傳此二色,雲出自山東琉璃窯也。其制,用澀胎上色,復入窯燒成者,用石末、銅花、牙硝為法翠,加入青料為法藍。”推測孔雀綠釉為銅元素髮色,色澤翠藍,孔雀藍釉則為銅與鈷元素共同髮色,顏色應偏暗藍,若如此,則孔雀綠、孔雀藍釉可分矣。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天藍釉暗刻纏枝蓮紋蒜頭瓶高22.2釐米,口徑3.2釐米,足徑6.5釐米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天藍釉暗刻螭龍紋長頸橄欖瓶高28.5釐米,口徑2.8釐米,足徑7.5釐米


此器型為康熙時所特有,更常見的是天藍釉暗刻菊花紋的製品,因國家博物館有一件常年在展,特別知名,如本品暗刻螭龍紋者其實更為稀見。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藍釉青花螭龍螭鳳雲鶴紋渣鬥高10釐米,口徑10.1釐米,足徑5釐米


藍釉青花俗稱“藍上藍”,大約創於明代晚期,康熙時期較為流行。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雍正 霽藍釉弦紋鋪首尊高20釐米,口徑10.3釐米,足徑12釐米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康熙 灑藍釉大口梅瓶高18釐米,口徑6釐米,足徑7釐米


康熙灑藍釉通常被認為是對宣德灑藍釉的直接模仿,實際上在稍早於康熙的明末時期,這種吹鈷藍的技術已經在銷日瓷器上普遍採用,日本稱這種裝飾為“Fukizumi”,可能源自一種特殊的審美需求。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灑藍釉大鳳尾尊高71.5釐米,口徑25.5釐米,足徑19.5釐米


本品為典型的康熙鳳尾尊造型,但體型碩大,高達70餘釐米。如此高大之器物,不僅成型困難,燒成更為困難。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雍正 青金藍釉鋪首尊高24.2釐米,口徑15.7釐米,足徑13.5釐米


青金藍釉是一種具有明顯斑紋效果的類似青金石紋理的高溫釉。一般認為青金藍釉是灑藍釉發展出的一個品種,因吹釉點的不同聚散關係形成新的審美趣味。另在唐英的《陶成紀事碑記》中提及一種青點釉,來源於對石灣窯雨淋牆類製品的仿製,也被認為是青金藍,這類多是官窯製品。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順治/康熙 茄皮紫釉竹節執壺把杯一組壺高11.3釐米,口徑8.8釐米,足徑8.8釐米


杯高3.7釐米,口徑7.2釐米,足徑4.2釐米茄皮紫釉是錳元素呈色的低溫鉛釉,常見深淺兩種顏色,深者濃紫色,稱茄皮紫,淡者紫褐色,又稱葡萄紫,官窯品種則稱為“嬌紫”或“澆紫”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雍正 外胭脂水釉內粉彩花蝶紋杯碟一組


杯高5釐米,口徑10釐米,足徑4.8釐米碟高3釐米,直徑15.6釐米,足徑9.7釐米本組展品外壁施胭脂水釉,內壁繪粉彩花蝶紋,所繪花蝶用彩極精,代表了雍正民窯粉彩的最高水平,是當下最熱門的品種之一。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粉青釉小紙槌瓶高11.5釐米,口徑2.2釐米,足徑3.5釐米


本品直口,長頸,豐肩,槌腹,脛部外撇,圈足,修足硬朗,足邊呈二層臺,康熙特徵明顯。通體施粉青釉,水潤淡雅,不可方物。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豆青釉大口梅瓶高37釐米,口徑10.5釐米,足徑13.8釐米


此類梅瓶器型較為少見,重心高提,脛部輕靈,給人一種緊張感,體現了康熙造型的稚拙和誇張。


杭州:虹霓幻色——清早期顏色釉瓷大賞(一)

清康熙 豆青釉青花釉裡紅三果紋搖鈴尊高22釐米,口徑3釐米,足徑6.8釐米


豆青釉由於顏色淺淡,既可以單獨裝飾,也可以搭配暗刻或釉上、釉下彩,因此衍生出許多品種,豆青釉青花釉裡紅即是一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