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抗戰劇,你怎麼看?為什麼有人覺得現在拍不出來那麼好的電視劇?

一天一天161605249


孟煩了——我百分之八十的影子

這是我十幾天前寫的。

可能男的都喜歡戰爭,渴望親身經歷戰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我也不例外,我喜歡戰爭電影,喜歡戰爭詩詞,也喜歡戰爭遊戲。曾經也寫了很多文章關於兵器的文章,投新浪網的戰爭平臺,網易的戰爭平臺,還有鐵血軍事的戰爭平臺,這些平臺不管寫的多爛都能發表。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就中斷了,上天登錄我在新浪、網易幾個平臺,密碼都忘記了!!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我看過的第二部國產戰爭電視劇,第一步就是《亮劍》。《亮劍》是一部神劇,為什麼這樣說?看過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團長我的團》在豆瓣一直高居9點2分,它不是一部神劇,它描寫了一群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在這裡我不想說高高在上的整天像打了雞血把嶽爺爺當偶像的虞嘯卿,不說由一個鴉片團團長最後帶領大家奪取勝利而為了部下自殺的我的團長龍文章。也不說那個東北佬迷龍、湖南佬不辣、廣東老蛇屁股、四川娃豆餅、上海佬阿譯………。我只想說說這位孟煩了,自稱煩了小太爺,人稱煩啦!字癲三號倒四,一個北平人,一個書香門第的子弟。因為從他身上可以找到80%自己的影子。


張譯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名演員,雖然事後採訪,他說孟煩了這個角色,他也很討厭,但是我卻很喜歡他。因為從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缺點,煩啦就是我的一面鏡子!!

《我團長我的團》是我看過的唯一的五遍以上電視劇,此前看過五遍以上的只有電影《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和《當幸福來敲門》,《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為什麼看這麼多遍?自然有他過人之處,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該死的煩了,孟瘸子,孟煩了,煩了小太爺!!



剛開場的時候。我的假團長龍文章這個已經34歲的虛銜中尉,帶著滿腔濟世光復之志和領兵打仗的夢想,當然還有他的天賦異秉和軍事天才,從失敗中學會了打仗,從死人身上讀懂了活人。他用遍了三十六計,施展出七十二變的本事,連蒙帶哄,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從英國人那裡騙來了槍支彈藥,還用“勝利”和“回家”畫餅充飢,騙得一幫炮灰對他言聽計從,騙得沒有踏過太多戰場的新兵成為他的死忠,奇蹟般將蒐羅到的近千名散兵遊勇、殘兵敗將從緬甸帶回了中國。唯有煩了,因為踏過太多戰場,九死一生,又天生馬蜂窩一樣多的心眼,所以對於死啦死啦“那我們當劈柴燒”、“騙我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到死都還在想勝利、想勝利”、“從妄想中灰飛煙滅死得連根毛都沒有”的英雄主義,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齒。而且他精通英文,成為了團座的翻譯官,從英國人的責難中,他證實了自己原本懷疑的團長,的確是個假貨,冒牌團長。



而身世坎坷、顛沛流離的死啦死啦,卻洞悉煩了的內心世界和他的死穴,正如反攻南天門之前他對煩了所說:越是你不在乎的東西,其實你的心裡越在乎;我是有毛病,我的毛病大了去了,但我跟你不一樣,我是一身的毛病,身體的身,而你是一生的毛病,生命的生;我有毛病我可以改,你的毛病改完一個又出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孟煩了你到底還有完沒完?有著這樣一個精似鬼、明如鏡的長官罩著,煩了再怎麼沒完沒了地和死啦死啦死磕,想要求得自由,遠離這個危險分子,但他總跟孫猴子逃不過如來佛手掌一樣,被死啦死啦這個團長緊緊拽住並越吸越近。



也正是這個自封的假團長,帶著他蒐羅來的散兵遊勇,不但從日軍的圍追堵截中成功脫逃,而且攻堅設伏連連得手,讓這些從未嘗過勝利滋味的兄弟們,在小小的勝利中一點點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信心和信念。過南天門時,他用最簡單的方式收拾了千人大潰散,並讓散兵們保持隊形,讓他們感受到人在隊伍中的那份尊嚴。在被日軍追到怒江邊上時,驚恐的中國士兵們再次潰散、爭渡,龍文章再顯英雄本色,用他破釜沉舟、中流擊楫的勇氣,擊斷渡索,截斷退路,用他的槍托、子彈、喝斥和耳光,還有他衝鋒時的身先士卒和瘋狂吶喊,硬是將一群待宰的綿羊,變成了呲牙咧嘴兇猛的惡犬,士兵們早已退化了的野性和獸性終於重新勃發出來,一頭將佔據優勢地形的一百多號日軍撞下了南天門。轉瞬之間,煩了、迷龍、不辣、阿譯、喪門星、豆餅、獸醫、康丫,全從老鼠變成了老虎,對比此前他們在英軍機場被4名日軍圍著打時那種失魂落魄、驚恐萬狀,誰能說死啦死啦帶他們回國的歷程不是一個招魂的過程呢?他們是找回了中國軍人的魂啊!



拿破崙說過,一頭獅子率領的綿羊隊伍,可以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獅子隊伍。死啦死啦就是這隻率領綿羊群打敗獅子群的雄獅,他具有虞嘯卿所言“逆水行舟的勇氣”,可真是個人物啊!後來在日軍進攻禪達,前線誤傳虞嘯卿已死,主力團狂奔潰逃的生死關頭,又是他挺身而出,對著滿街逃兵狂叫:“一個就能捲走十個,十個就能捲走一百個,難怪日本人會指著你們的屍體喊——看那,這是沙子堆起來的軍隊!”而這一次,他的川軍團沒有一人潰逃,反而在他的指揮下奮力堵住了那股奔逃的逆流。龍文章是整個虞師中大叫反攻的第一人,他,不就是川軍團的魂嗎?



煩啦一身書生氣,具有中國文人的懦弱和善良,可他也是個愛國的爺們,他要往上衝,他山呼著新兵衝,老兵的命金貴。第一個衝上去的是壯士,第二是烈士,經他手山呼衝上去送命的已經不計其數。


   他是個典型的悲觀主義者。很多事他能看透,但他卻懷疑,猶豫。他明明是個很優秀的人才,卻一副半死不活吊兒郎當的痞子樣。他自認為看盡世態炎涼,看透生死,卻看不透他自己。  

   他耍貧、損人不倦、玩世不恭,似乎對一切都滿不在乎,其實掩飾的是他過於敏感,過於在乎的一顆心。這一點獸醫很清楚,死啦死啦也很清楚,並且為此痛心疾首,恨不能一拳把煩啦給砸醒。去西岸救煩啦他爹,他故意不帶煩啦,讓他說清楚自己,目的就是逼他找到自己的“魂”。一夜的反醒,煩啦道出了深藏在心底的悔疚和恥辱:裝死屍逃命、偷小醉的錢、對小醉不純潔的想法,他常常憤怒,因為自己二十五歲了還是一個爛人。原來,他也很煩自己這個樣子,他有深深地自卑感。死啦死啦卻對他的自我批評不滿意,要他繼續挖根。情急之下,“家父”兩個字衝口而出。眼看有戲了,卻又拐了彎,說起家父的生平際遇。鬼精的死啦死啦怎麼肯信他胡扯,於是吞吞吐吐地,我們終於聽到了影響煩啦一生的永動機八音盒的故事。

  我相信他是真的喜歡小醉的:我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很多次,今天卻想起來我原來才二十四歲。等在小醉家的門外,我發現我還活著,痛苦而甜蜜,頭髮根子都在戰慄,一個初戀的傻瓜。  



   小醉就是煩啦想要而不敢要的那片美好。看他跟小醉的故事,真替他發急。他羨慕迷龍一家子的溫暖,他渴望有個家,有人在家裡守候他。當他聽到小醉說“你回來啦”時是多麼的觸動,原來他也有個地方可以回來。面對這份觸手可得的愛情,他卻怕,怕自己動機不純,怕得不到,怕失去,猶猶豫豫就是沒有勇氣往前邁一步。直到他逃跑被抓,在法場上,小醉不顧一切地來看他,他終於喊出了心裡話:“我是你爺兒們!我們也要弄一張迷龍家那樣的大床,一個大房子……”他大約真的以為他要死了,他才能把他平時沒有勇氣說的話大聲喊出來。大床,大房子,和和美美的過日子,這是他的夢想,也是他給小醉許下的諾言。他勇敢地把小醉拉到老爺子面前,頂撞說你得接受她,因為她是你兒媳婦。正當我為此叫好時,轉眼他卻對小醉說他養不了她。當小醉再一次把牌子掛到門上的時候,我恨不能把煩啦從電視裡拽出來給他兩巴掌。這個傻子,連迷龍都能養得了老婆孩子,你怎麼就能這麼輕易地放棄?這麼輕鬆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話?這對小醉是多大的傷害?最終,他還是親手把張立憲推進了小醉的房裡。因為,他自慚形穢。他覺得,小醉跟著張立憲能過得更好。他認為他很偉大。而我卻要仰天長嘆,獸醫,你還是沒有把煩啦治好。這個煩啦,仍然是不能擔當的煩啦。

   康師傅讓張立憲光榮就義了。關於小醉和煩啦就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從心底裡我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煩啦,從南天門回來,你就真的確認你不再放棄,能擔當起一個爺們該擔當的責任嗎?

  煩啦其實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他熱愛生活,渴望溫暖。他的心裡裝著一片明鏡高遠的天空。他逗雷寶兒叫爸爸,給小醉扎稻草人,把土撒在獸醫煙鍋裡……甚至他被父親罰跪在大門口,你都能體味到他內心的快樂,因為他又有家了。他有點散漫,可他不乏熱血。他逮誰損誰,可他心地善良,重情重義。他總是不停地在煩啊煩,可我們誰不在煩呢?


今天吃飯的時候我和兒子說:“明天早些起來看升旗儀式和閱兵式。”

“幾點?”

“升旗儀式七點開始。”

“這麼早啊,我還想明天多睡會!”

“早點是值得的,下次在看閱兵式你就是大學生了。十年才有一次的!”

“爸,你看過幾次了?”

“兩次!”

“連明天是不是就是三次了?”

“是的………”說著,我心裡無比失落,已過而立之年卻一事無成的我!

雖然像孟煩了,但不能活的像孟煩了!

煩啦!我愛你但不敬你!!!!


吃你個大西瓜


之前也寫點文章,但不在頭條混。幾個月前下了軟件,第一次打開就看到《團長》的剪輯視頻,這一點開不要緊,此後幾天,推薦欄裡幾乎全是該劇的精彩短視頻。

最後一遍《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這麼看的。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否是最好的抗日題材戰爭劇,我說不清,但就是喜歡,因為喜歡,所以會提高在心目中的位置,於是,一聽到人們議論所謂的神劇,便總是憑著慣性,拿《團長》來做比較。這大概也是該劇人氣如此之高的顯著標志之一。

不過,這標誌顯然不怎麼有說服力,因為二者的差距有點大,所以,你要力挺推崇該劇,還是要從觀劇的體驗出發,另外找找喜歡它的理由。



先提一個問題:川軍團的那些兄弟們,有哪一個人物是你不喜歡的?

沒有。對吧。

那麼,為什麼會喜歡這些川軍團的人和兄弟?而且沒有一個是你討厭的,也找不到討厭的理由,為什麼?

第一,他們都是像你一樣的普通人,而且混的比你還慘。

龍文章、孟煩了、迷龍、郝獸醫、不辣、阿譯、豆餅、要麻都算上,每個人都因為戰爭的苦難和身體的傷病而過著絕望的日子,他們互相厭憎又相依為命,不餓死不病死成為他們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標。就連那兩個“國際友人”麥師傅和全民協助,也一樣是被髮配來的倒黴蛋兒。

很值得同情,對吧。

有了同情的心理作用,卑微的小人物每前進一步,每一次勝利,每一次扭轉命運的安排,都會讓你因欣喜而大呼過癮。通俗一點說,這個就是戳你的興奮點;



第二,他們都像你一樣麻煩纏身。

龍文章只是一個尉官,卻一心想過團長的癮,結果就自封了一個,於是提心吊膽,怕被長官知道。好容易如願以償,又要時時擔心,自己和兄弟們被派去當炮灰。明明已經有了攻破南天門的辦法,但卻不能講也不能說,因為一說出來就會有去無回。

孟凡了曾經是個憤青,上街遊行喊口號,一旦上了戰場,面對大片的友軍死屍,他才明白自己曾堅信的理想,在嚴酷的現實中是多麼無力。打了五年仗,輸了二三十場。極端的環境,迫使他從書香門第天之驕子,變成糾結不已、混吃等死的落寞兵痞。

他們傷痕累累,又麻煩纏身,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煎熬。這樣的人你大概見過不少,開心的時候不多,難受就沒停過。

所以,角色很容易代入,讓你跟著劇情,隨著他們一起沉浮和掙扎;




第三、雖然他們是一群卑微的人,有人甚至稱他們為渣渣,但他們卻能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下生存下來,且摒棄前仇、恩怨、偏見、狹隘而團結一致組成一支小隊伍,在現實的困境中義無返顧地投入到決死的戰場中。

有一句詩,叫做“位卑未敢忘憂國”,說的就是他們,對吧。

其實,一部好的電視劇評價起來很簡單,就是喜歡劇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喜歡故事中的他們,在一次次麻煩纏身、生死考驗的時候,所顯示出的人性的光輝。

《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這樣一部好劇。它跟我們慣常看到的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不一樣,因為是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都沒有一個像樣的軍官,沒有太多的作戰會議,也沒有指揮若定的運籌帷幄,就只是一些戰爭中微不足道的參與者,來講述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的士兵的真實經歷。

要讓我說,這部劇集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它真實地再現了一段令中國人無法忘懷的記憶。因為,這樣的記憶通常都不會寫在概括性的史書中。

不過,這樣的記錄是否真實、可信,其實心裡還是有點含糊,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雖然,該劇的編劇也曾在禪達那個地方一呆就是半年,而且,象《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樣的描寫對日正面戰場的書籍,多少有些旁證,但還是有人質疑該劇的真實性。下面就引述一段——

該劇其實是一次失敗嘗試,真正的歷史是無論從當時所處階段人們的抗日態度,還是當時國民政府派出遠征軍的目的和動機,或者從遠征作戰戰績上看,入緬遠征軍戰士的素質都是相當高的,而該劇卻是自私散亂、毫無責任、只為逃生、被動作戰的一群人,歪曲了歷史的真實性,且該劇還隨意編造了中國士兵真正的形象個性。

我得說,這樣的評論有點不知所謂,而且令人無法認同。


電影私享


因為傷了腿,在屋裡困頓不得自由,閒極無聊又翻出《我的團長我的團》觀看了一遍。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看這部劇了,只是每次只有要片頭曲一開始,情緒就像流沙慢慢將人拉進漩渦,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滿腦子就是禪達、南天門、死啦死啦、煩了、迷龍、不辣,魂魄飛躍千山萬水落在了西南邊陲,跟著那些百死餘生的渣子們,再掙扎一回,再雄起一回,終於榨乾自己身上僅剩的骨氣和不甘,如柴禾一般燒成了灰燼如風而散。於是我也就頓悟了,原來我的人生也如劇中的那些渣子們一般。



曾幾何時,我也曾雄心萬丈,想著上陣殺敵報效國家。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孤膽英雄,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那一個人物,誰曾想上得陣去,還沒等熱血沸騰,便被一茬又一茬敗退的潰兵裹挾著一潰千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次一次鼓足勇氣希望單槍匹馬在潰軍中殺一個漂亮的回馬槍,讓身後如附骨之蛆般的命運低頭。可惜,哪怕是萬年不變的步兵衝,炮兵轟,步兵衝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衝的死板戰術,也能讓我等一次次敗的一塌糊塗。於是,我的心也漸漸冷了,得過且過苟且偷生不再是墮落,我美其名曰:“戰略性後撤”。可惜,這一撤就沒了個頭,我美好的千山萬水啊,我總把你扔在身後,最後連回頭看你一眼的勇氣都沒有了,就連我瘸了的腿上也只剩下“活著”兩個字。 

還談什麼理想!活著吧,活著,如螻蟻一般的活著。我理解孟煩了的玩世不恭,理解迷龍的狂躁,也理解不辣和要麻還有蛇屁股們的無賴無聊和無所事事,他們都在極力掩飾自己那條瘸了腿。 不知是不幸還是幸運,一鍋豬肉燉粉條喂出來的兄弟們,遇上了那個叫龍文章的妖孽。縫縫補補拉拉扯扯,死灰裡有了星光,加一點引火物加一點柴禾,火還真就燒了起來,到最後竟能照耀一方。命運到了這裡是暢意的,多年敗北積攢的陰霾雪融冰消,哪怕前路坎坷,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 



我多希望命運不再玩弄他們,在他們終於千辛萬苦回到禪達,而鬼子也被隔斷在了怒江的另一畔。可是不行啊,如果不攆著命運走,終將會被命運攆著走,不管是因為責任還是不甘,人都得逼著自己走下一步,哪怕是知道虞嘯卿是銀樣蠟槍頭不可靠,哪怕是知道唐基是個笑面虎喜歡背後陰人,機會來了明知道有一半是陷阱,有一半臨著深淵,該走還是得走。樹堡一戰,本可以打成溫酒斬華雄,結果卻是敗走麥城。命運給了曙光半路又收了回去,人心四散再難重聚。

我以前一直耿耿於懷《亮劍》只拍了上半部下半部卻不拍了,可是到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這裡,我卻對導演沒有了絲毫的埋怨,哪怕劇集的結尾是那麼倉促那麼生硬。看過書本的人大概都不會埋怨導演的虎頭蛇尾。 我那一鍋豬肉燉粉條的兄弟們啊,一路走好!



克虜伯隨著死啦死啦自殺了,孟煩了帶走狗肉,阿譯舉槍自殺,我希望有一天當我的骨氣和不甘的火苗熄滅時,我能像只剩一條腿的不辣,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刻扔掉槍,帶著戰場上撿回來的日本人,一蹦一蹦的蹦回老家,從此不問世事,與我曾經不共戴天的敵人相依為命。


無恥之徒31


其實這個是不是有人認為,而是隻要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會這麼說。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給大家說說吧。

《我的團長我的團》咱們先來看看演員表。

段奕宏 飾 龍文章簡介 綽號:死啦死啦,川軍團團長

孟煩了簡介 綽號:煩啦,自稱小太爺,北平兵,川軍團副官、傳令官

張國強 飾 張迷龍簡介 綽號:迷龍,東北兵,川軍團輕機槍手

邢佳棟 飾 虞嘯卿簡介 湖南人,師長

李晨 飾 張立憲簡介 四川兵,特務營營長
王大治 飾 鄧寶簡介 綽號:不辣,湖南兵
羅京民 飾 郝西川簡介 綽號:獸醫,陝西人,川軍團軍醫
高峰 飾 康火鐮簡介 綽號:康丫,山西兵
王迅 飾 李四福簡介 綽號:要麻,四川兵
範雷 飾 馬大志簡介 綽號:蛇屁股,廣東兵,川軍團戰士
    王東棟 飾 董刀簡介 綽號:喪門星,雲南兵,川軍團戰士
    劉天佐 飾 時小毛簡介 綽號:克虜伯,川軍團炮兵
      王往 飾 林譯簡介 綽號:阿譯,上海軍官,川軍團副團長、督導
      謝孟偉 飾 谷小麥簡介 綽號:豆餅,河北兵,川軍團戰士

        趙志君 飾 唐基簡介 保定人,副師長
        左騰雲 飾 餘治簡介 唐山兵,戰車連連長
          王大奇 飾 何書光簡介 警衛連連長
          袁菲 飾 陳小醉簡介 四川妹,禪達土娼
            劉威葳 飾 上官戒慈簡介 南洋華僑,迷龍的妻子

            大家看看這個陣容吧,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大家都知道,沒有明確的領銜主演,也沒有明確的女主演,在男演員這塊,不管是龍文章,還是孟煩了,還是米龍甚至是郝獸醫都能算上是主演。所以這部劇中所有的演員待遇上基本上沒差多少。

            大家算一筆帳,按照現在演員的電視劇片酬來算一下,看看這些演員整部劇拍下來需要多少錢,咱們比例也不過多算,就按照王千源的標準走吧,一部劇6000萬,那這裡邊如果再請這些演員來演,起碼,段奕宏,張譯,李晨,能值這個價吧,其餘的張國強 ,邢佳棟也不能太少吧,就連豆餅最起碼也得五百萬才能請的動了吧。這麼算一下的話,怕是光演員造價就得四五個億吧。這成本是否太高了。

            到這裡肯定會有朋友問,再拍團長的時候,他們都還不火,都是普通的演員呢,如果再拍別的劇的話同樣也能再請一些不怎麼火的演員呀,這造價不久沒那麼高了吧。

            聽到這話我就直接就呸回去我。

            大家看看別說是不火的演員了,就算現在火的這些小鮮肉,來試問一下,有哪個是有演技的,有哪個能接受拍攝團長那種苦的。你要知道,拍團長的時候真的死過人,而且不是一個。我想問問現在的演員有幾個敢去拍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劇組不給高片酬,誰來???

            再來說說拍攝團長時候演員所經歷的拍攝環境吧。

            大家可知道當時的團長拍攝環境是多麼的惡劣嗎?知道當時的演員是如何的不容易嗎?

            在拍攝團長的時候,張譯的那身破衣服不是劇組做的道具,而是真的衣服在地上生磨出來的,還有張譯和不辣的頭髮,那是真的半個月不洗你弄出來的,還有大家在土堆裡打滾的時候,那不是特效,那是真的在土堆裡滾,在龍文章請大家殺蟲的時候,誰都沒用替身,大家真的就那麼進了裝滿機油的汽油桶。

            大家為了演的更像沒飯吃,沒水喝,大家真的不去喝水,愣是把自己嘴唇渴到爆皮,臉上怎麼弄都不像怎麼辦,大家互相抓土往對方的臉上塗。

            大家記沒記得,有一段龍文章在祭旗破吃土的鏡頭,那個時候的段奕宏是真的吃了一大把土。

            還有在拍攝的現場大家為了能夠逼真一點,真的演員們都是儘量不去洗澡,實在扛不住了才去簡單的洗漱一下。

            別的也不多說了,就說以上的這些內容,試問一下現在的演員有幾個能做到的,之前我記得報過拍攝某個電影的時候,劇組為了拍攝妝容逼真一點,給某演員的臉上有草葉塗了點色,後來這個演員知道了直接罷演了,看到這些報道我的天哪,這要是跟團長比比,他們不得死呀。

            所以說,如果中國的演員,一直都往偶像派發展的話,那麼是不可能有人再拍出這麼經典的作品得了,再牛逼的導演也不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劇本故事的真實性。

            團長這部作品講述的不是中國抗日神劇的故事,也不是像有些作品講的是宏觀的中國抗日,團長講的是中國真實的抗日記錄,團長只講了一個小小的南天門之戰的故事。

            團長用中國抗日期間,小規模的一個場面影射了全國抗日的實況。大家看看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隊,真的有某些神劇那麼神嗎?大家看看龍文章的整個川軍團,怕是隻有四個認字得吧,死啦死啦,孟煩了,郝獸醫和阿譯。除了這四個人其他人不是種地的,就是地痞流氓。像迷龍這時地道的流氓,蛇屁股和不辣這是地道的農民。其他人更加的不像樣,他們當兵可能只是混口飯吃。

            還有一個軍團呀,正規團怎麼著也得有1500人吧,可是再看看團長,不管龍文章多麼努力他的炮灰團最後也就才兩百人。這還不能算一個滿編營的編制。

            而那個時候,整個中國上上下下有幾個人是真的打起心來抗日的,大家都是明哲保身,打仗只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哪來的什麼家國大義。是個日本兵沒準能攆著一個營的人跑,那時的中國哪來那麼多得把武器,一個軍團一直就只有一把輕機槍。大炮只有一門。打起仗來可能用的最多的是大刀片子。

            一個軍團甚至一直就只有一個獸醫給大家看病。死個人啥的沒比睡一覺難多少。


            綜上所述,大家看完我說的,應該知道為啥可能再也拍不出團長這樣的作品了吧。不是不想拍,而是真的拍不出。




    平凡的帝企鵝


    又害我半夜三更不睡覺刷團長,

    看你們的評論,這也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享受,來聊幾句吧:

    記得2009年剛剛開播各大衛視都放,大概放到第10幾集的時候撤檔不播了,後來網上去網吧通宵達旦的去看,整整十年了,心裡由當年的追劇,想成為團長那樣的人,到現如今中年油膩大叔慢慢活成唐副師座,現在看來每個人到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找到和團長裡面相對應的人物,形形色色,十萬青年十萬兵。。。

    拿著燃燒瓶,手榴彈,大刀去砍坦克,

    整個連隊就剩下一個中蔚副連長煩啦,

    處處想佔便宜的山西康丫,

    陝西醫活不了人的郝西川,

    東四省北痞子迷龍,

    東北李烏拉李連勝

    上海二百五少校阿譯,

    四川巴山猴子要嘛,

    湖南愛唱戲的劉海哥不辣,

    浙江想打炮的克虜伯,

    河北兵豆餅,

    羊蛋坭蛋滿漢,

    廣東馬大志蛇皮股,

    雲南董刀🔪,

    河南崔勇,

    北平小書蟲,

    被洗腦的精銳們,張立憲,何燒光,李冰

    還有那個要死不死,賤兮兮,讓人最難忘懷的死啦死啦,我的團長龍文章,

    70多年前由這些個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先烈們為了自己能在戰亂中活下去,為了想打一個勝仗,想勝利,

    為了這個國家不被亡國滅種的先烈們,共赴國難,這就是團長要表達的意思,雖然描寫是草根英雄,其實也是當時我們這個國家的抗戰的縮影,,,,

    還記得那些個經典臺詞:

    中國鬼死於聽天由命,漫不經心,

    瑣事養我們,也能要我們的命,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愛安逸

    沒人想做別人的籌碼,沒人想做,可總得有人犧牲吧,說我們是軍人,我們沒臉,我們沒臉承認,我沒臉,我沒臉承認我們是軍人,我們不過是想掙扎出一個人形,人形明白嗎?

    真心感謝蘭曉龍,康洪雷


    碌碌者


    說實話我沒想到我簡單的回答居然能被大家關注到,也沒想到幾天過去了,還有人有回覆。那我再接著多說幾句吧。

    我連續劇看得很少,因為沒時間。不過最近因為最近上下班坐車時間比較長,又聽說我的團長拍的很好,所以找出來看完了。

    說句實在話,龍團長帶著一幫殘兵敗將殺回禪達這一部分我覺得還是很精彩的。其他還有不少章節也看得我熱血沸騰。

    但最後的南天門戰役真的令我非常失望。在沙盤推演的時候,龍文章明明有方法,只是是一條必死的方法可以拿下南天門,他矛盾的心理我也大概能理解。雖然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以勝利為天職來衡量,龍文章可能這時表現就有些猶豫了。

    但孟煩了,一個副官,猜到龍文章的意圖。第一個念頭不是興奮,不是那種看到勝利可能的激動,而是想到他的團長要帶著他們去打一場赴死的戰鬥,而要求龍文章不要將方案講給虞嘯卿,這時我就不喜歡孟煩了了。這TM壓根就不是個軍人,不是一個下屬。

    可能,這段情節有深意,但抱歉,我看一遍沒有看出來。而且那時對孟煩了就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評論裡很多人說,這部電視劇讓我們懂的了戰爭的殘酷,螻蟻們的卑微。但我想說,一部電視劇,特別是一部抗日的電視劇,立場一定要偉光正。如果戰爭再次來臨,你們是選擇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弟兄;還是會像亮劍獨立團騎兵連孫連長,雖萬千人吾往矣,喊著“騎兵連,進攻”衝向對手?

    電視劇或電影真實,很好;描寫小人物,也很好,比如hello樹先生。但是,涉及到國家生死,民族大義的題材,我們還要表現我們的懦弱畏死,還要歌頌我們的麻木不仁嗎?

    我知道,接下來肯定又會有人說我,才看一遍團長的人,沒資格評論。那麼我想說,每年那麼多電影,那麼多影評,有多少是反覆看過十遍八遍之後才去寫影評的。難道我沒用過10個手機,只用過一個手機,就不能對我手中的手機進行評價了。

    *****************分割線*****************

    前段時間剛剛看完我的團長,被很多人奉為神劇的一部電視劇。到說句實話,我後面是堅持著看完的。

    首先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價值觀就有問題,川軍團作戰的勇氣居然是來自兄弟情義,而不是家國情懷,以主人公孟煩了為典型。真正的軍人,應該像張立憲,而不是孟煩了,這樣我們的國家,軍隊才有希望。

    其次劇情也是硬傷。最後的南天門作戰的原型是松山戰役。大家可以看看真實的戰損比,在各種優勢火力的支援下,還是打了個7:1的傷亡比出來。可劇情裡,龍文章帶了200敢死隊就把竹內連山的老巢給端了,而且堅持了4個月還是40天。這種劇情,不是跟其他抗日神劇一個思路嗎?

    所以,我並不覺得我的團長是一部好的電視劇。這個從與亮劍在電視收視率上也可以初見端倪。



    若木10169


    那時候,不論八路軍,國名黨軍嫡系,地方系,民兵組織大部分有過抗日經歷。遠征的川軍,哪怕只是為了生存,或者為了逃回國內,但是他們的的確確是在打鬼子,打侵略者。難道錯了?不該打鬼子?只有身處戰爭或戰爭邊緣的人,才能體會和思考這些問題。產生這些本性。很真實,很客觀的劇。值得一看。我作為西藏邊防兵經歷過一級戰備,在戰壕蹲過連續一週。我擁護黨和祖國,但是對歷史的態度,我黨告訴我們,不是用來搖旗吶喊,歌頌完美的,是用來警示後人的。這部劇體現了大部分該體現的東西,貧窮,落後,教育,軍事,氣節,血性,本性等等



    跨境電商杭州中醫


    這個電視劇我看過,劇情就是一堆散兵遊勇被召集起來用飛機投到緬甸打日本人,落地後一直被日本人追殺,想活命就一直往中國邊境逃,最後在邊境和日本人死戰幾千人就活了幾個個逃回國。接著就是對逃回來那些人的調查和對假團長的審判。再後來假團長變真團長帶一團川軍團守防線。再後來就是進攻防線日本人的防線南天門,最後一個團在南天門上攻下日本人要塞在無援兵又被日本人包圍,堅守N天后最後終於等得援軍,活下來幾個人的故事。我覺得該電視劇反應人物和場景比較現實。確實是不耐看的片子。因為人物劇情比較複雜,不認真看確實難以理解他們在幹什麼,特別是團長和師長以策略模擬攻打南山門之戰,不細看還真會搞糊塗,幾場紙上對局就安排了幾場實戰模擬,有性趣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電視劇。


    大內鎬手


    個人感覺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截止目前國產戰爭劇最真實一部 ,其次是 亮劍。

    一 . 這部劇裡每個角色刻畫非常鮮明 每個演員都是主角(導演真的很會選人)哪怕有一個流量小鮮肉在裡面 都會打折扣的。

    二 . 劇中演員的 臺詞 服裝 槍支道具 都是那麼逼真(再看看哪些抗日神劇什麼 大背頭 加特林 哈雷摩托 什麼玩意 簡直是侮辱智商啊) 導演把劇中拍攝的細節把控非常到位 。

    三 . 劇中所拍攝內容 是歷史真正發生過的事情 (松山戰役,原型。)

    以下四個角色是我映像最深刻的。

    四 . 團長(龍文章) 具有很牛逼號召能力的領導 硬生生的把一群失了魂的散兵 殘兵 練成了一支戰鬥力超強的“炮灰”,還有就是他是“炮灰團”裡所有成員的偶像(這應該就是人格魅力吧)

    孟煩了(煩了) 書香門第 ,雖說是團長的傳令兵 但也是團長最喜歡 最親近的兵,具有超強戰事分析能力 相當於半個軍師,別忘了他還是個槍法最好的(不信請細細品劇中細節部門)

    林譯.上海人(阿譯長官) 這個角色扮演真的很牛逼 扮演者既要演出上海男人感覺 (白白靜靜,髮型的重要性)還要演出自己受過高等教育 (軍官訓練團) 與炮灰成員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 還有他的偶像也是團長 他想活成團長那樣的人。

    唐基(唐副師座) 這個角色告訴我們 職場上要有大局觀 要懂得佈局 ,劇中把政客一面展現淋淋盡致,劇中的演出讓人恨的牙癢癢 (說明演技牛逼啊)可細細一想 他是對的,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唐基 你會該如何佈局 未來的 走勢呢?

    個人感覺截止目前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部戰爭題材劇情能夠相比的,在未來10內不會被超越,原因很簡單 國內導演大部分導演眼裡看重的都是流量演員(小鮮肉)為了所謂收視率 ,像康導.管導(管虎)這樣尊重歷史 瞭解歷史 敢於扛著壓力把最真實的歷史通過鏡頭展現世人少一又少了,在這裡感謝康導 感謝劇中所有演員,同時致敬 抗日戰死的英雄們。





    鹹魚LF


    《我的團長我的團》優點很多,在我看來,之所以它好過百分之九十的抗戰劇,優點在於三點。

    一,角度好。

    絕大多數抗戰劇都打著抗戰的幌子講愛情。要麼就是長官角度,歷史時空高度來看戰爭,離老百姓太遠了。《團長》用士兵的角度,展現了士兵眼中的抗戰,更貼近真實性,更有感染力。

    二,人物豐滿。

    是劇就有主角配角,大多數抗戰劇只塑造主角,高大上美智勇,都把敵人和反派去完成低矮搓醜差衰,這是可悲的阿Q精神。而《團長》中,每個人都有故事,不僅僅是同一件事上每個人都有故事,人和人之間也是在變化,成長,發生著事情。這樣的人物更豐滿,更是一個真實的人。

    三,思想性。

    抗戰劇基本上都是一個明確立場,敵壞我好。實際上,國軍軍隊內部都是良莠不齊的,《團長》將這種上級凡事都講政治,士兵凡事都惜命的真實感反應了出來。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中層官僚被夾在上級政治和下屬性命中的無奈糾結和無力感展現的很清楚,士兵雖然惜命,但為了勝利為了後人,能撇開生死去奉獻,精神發自原始動力,是值得敬佩的。

    同時,它也思考了戰爭的悲,這些人拼命之後,和平了,活下來的他們並不是什麼英雄,比普通人還普通。但是他們接受這種蛻化,甚至是落伍。雖然這一點觸及了一點點,很敏感,但結尾已經很明白了,像《兄弟連》的結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