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理財產品的風險?

魏龍水


理財產品的風險我覺得可以從這幾點來大致判斷:

一是看主體。看銷售方是誰,一般來說銀行銷售的,銀行都會進行一定的審查,會比一般的私募機構或三方機構靠譜一些;管理方是誰也很重要,資信狀況非常好的管理人,發生道德的風險會低不少。

二是看基礎資產。就是看這些理財資金最終投向哪裡,一般來說投資正規交易所內的標準化產品的風險要低一些,投資場外非標產品的就得小心了。另外,通過多層嵌套,讓人看不懂錢最終投向哪裡的就要格外小心啦。

三是看預期收益率。高風險的產品大部分都有高收益的外衣,記住一條,風險和收益永遠對等!


工兵隊長


【哪些理財產品不能碰】中國一直以來是個傳統文化非常深厚的國度,但是,近幾十年的市場經濟激發了人們對金錢的慾望。愛財是人之常情,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就要理財,理財必須選擇正規渠道。在目前的中國,合法合規又沒有風險的理財渠道,只有銀行和保險公司。但相對來說,保險公司的理財既安全收益又高,是最佳選擇。可惜,很多人貪慾太重,一聽是高回報,就盲目投入,誤入歧途,最後蒙受了慘重損失。

那麼,哪些理財是騙局,千萬不能碰呢?

從經濟學角度講,錢只有投資才能產生收益。你有一萬塊錢,放在家裡的抽屜裡,放上一萬年,除了長蟲和長毛,絕對不會長出任何收益。但是,投資的收益又要收到企業經營利益的限制,這個與行業有很大關係。據統計數據顯示,傳統的批發零售企業平均利潤率都在4-9%,工業企業很少超過10%。華為手機算是經營好的,利潤率也就11%,小米手機只有7%。這些都是在行業裡算得上是經營有方的,也不過如此。中國的產品大部分同質化程度高,科技含量低,掙的基本都是辛苦錢。加上稅收重,銀行利息高,社保的負擔又重,勉強微利已屬不易,讓傳統行業支付10%的利息純屬瞎扯。

有的人會說,投資的是互聯網或高科技企業,收益當然高。這是對這些企業的融資不瞭解,同樣是胡扯。如果是有前景的互聯網或高科技企業,通常的融資渠道一定是風投,絕不會選擇高息。風投就是入股,企業不需要支付利息,包裝上市後,可以獲取高額收益。有正常途徑不走,非走左道旁門,除了騙子沒有人會這麼做。而實際上,一個新項目,剛開始,八字沒一撇,有誰敢通過高利息吸引資金?收益如何保證?連基本的現金流都沒有,企業生存都是問題,還怎麼給別人支付利息?

總之,凡是收益超過10%的理財產品基本都不可信,是騙子無疑。企業自己的盈利都達不到10%,它會給你10%嗎?可以想一想,假如你是任正非,你會這樣做嗎?你辛辛苦苦,省吃儉用,也就掙個10%,你會把10%給別人嗎?

所以,凡是收益承諾在10%以上的理財項目,不管包裝的多好,都不要輕信,一定是騙子。能給你5%左右的收益,已經是很高了,千萬不要讓貪慾迷住著你的眼睛。


週週講保險


如果你僅僅依靠別人來給你解釋就去做理財投資的話.你的行為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理財產品有很多種類.比如按照風險級別劃分可以分為.國家或政府發行的理財產品(如國家債券.風險最小.收益率最低).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如公司債券.股票等風險較大.但收益率也更高).個人發行的理財產品(類似合夥人投資收益形式的產品.風險最大.收益一般也很高).

先不說如何辨別.首先你要投資的話.最少要先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可以請一個靠譜的職業經理人幫你做管理.不建議自己胡亂操作.自己不瞭解也沒有經驗就投資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素.


易術加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比較低啊,現在比較出名熱門的是理財通可以再微信和QQ登錄,有貨幣基金、指數基金、保險理財等多種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有廣發、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四款貨幣產品,指數基金也有易方達、嘉實兩款選擇,可以提供適宜不同的投資者,還是比較實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