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牛排的祕訣是什麼?

阿穆時間


煎牛排是一道製作簡單的菜品,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按不同部位牛排分為: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他們各有各的特點:

菲力牛排也稱牛裡脊,腰內肉,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喜歡減肥瘦身;

肉眼牛排是從近肋骨末端的一少部分切下來,該處肉質柔嫩且多汁(有雪花紋),滋味無窮。[眼] 是指肌肉的圓形橫切面,由於這個部分的肌肉不會經常活動,所以肉質十分柔軟、多汁,並且均勻地佈滿雪花紋脂肪。

西冷牛排,也叫沙朗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後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

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嚐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如何煎出上好的牛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牛排最好選用原切牛排,如果是冷凍的牛排,解凍後要用廚房紙吸乾牛排上的血水。

2.把牛肉敲打鬆散,放入切好的洋蔥,大蒜,倒入蠔油,放入鹽,最後撒些黑胡椒粉,拌勻後醃製15分鐘入味。

3.煎牛排的油最好選擇黃油或橄欖油,用黃油或橄欖油能夠把它的鮮嫩鬆軟口感做出來。

4.煎牛排的煎鍋最好選擇鍋底較厚的平底鍋,厚的平底鍋會使牛排受熱均勻。

5.煎牛排一定要一次性煎好一面後再翻面,來回翻面,會導致牛排汁水流失,從而失去了牛排風味,中高火煎制牛排,一面煎至焦黃時只需30秒。


劉哥美食


牛排怎麼煎?其實怎麼煎並不是做好一塊牛排的關鍵,現在我給大家說幾個要點:

1.首先,你需要買到一塊好牛肉;

2.解凍是關鍵!提前一天放入冰箱冷藏解凍,緩慢解凍可以減少細胞的水份流失,還原鮮肉的口感。泡水或者用微波爐解凍都是不可取的!

3.解凍好的肉,從冰箱拿出來是不可以馬上下鍋的,必須常溫放置半個鍾讓肉的中心溫度升高,這個過程叫回溫;

4.煎牛排用什麼油?網上教你用黃油、橄欖油都是誤人子弟!煙點高的油才適合煎牛排,我推薦調和油和芥花籽油;

5.什麼時候放鹽?大多數人會選擇先用鹽把牛排醃一下再煎,大錯特錯!鹽會使細胞脫水,導致肉質變緊,你沒見撒鹽哥都是牛排烤熟了再撒鹽的嗎?推薦用粗粒地中海海鹽;

6.如果除了鹽之外,只給你選擇一種調料,你會選什麼?我的答案是:大蒜!將大蒜壓成蒜泥塗抹在牛排上面,再稍微煎制一下,那個香味任何人都無法抵擋!所以,一塊牛排只需要大蒜、黑胡椒、海鹽來調味就足夠;

7.牛排最合適的厚度是多少?只用平底鍋煎的話,2cm是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的厚度,適合做到7成熟(一邊煎1分鐘),而2.5cm是我認為最完美的厚度,兩面煎到焦褐色,裡面粉嫩,咀嚼起來非常有層次感;

8.牛排起鍋後不要馬上切,靜止3-5分鐘,能最大程度保留肉汁;

9.土豆泥是牛排的最佳拍檔,沒有之一。土豆去皮切滾刀塊,加少量水和鹽進電飯煲,開啟煮飯模式,煮熟後瀝掉部分水搗成泥即可。


君洋進口肉店


1.牛排需要一定的厚度

坦率的說,如果牛排厚度小於1.5cm,想要到得到“肉汁”和“焦香”並存的牛排其實難度比較大,因為薄牛排從“柔嫩”跨越到“乾硬”區間的窗口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可能不超過1分鐘。因此,原切牛排最好能有適當的厚度

通常來說,牛排的厚度和橫截面大小正相關,對橫截面較大(西冷、肋眼)的牛排推薦厚度為2.5~3cm;對橫截面較小(菲力)的牛排推薦厚度為3.5~4.5cm。厚切牛排煎起來才有足夠的(容錯)時間,讓表面徹底焦化的同時內部也不至於因為升溫過快而過度流失汁水


2.牛排一定要放置到室溫再下鍋

牛排完全解凍後,一定要在室溫環境下放置20~30分鐘再下鍋。原因就是,太涼的牛排會耗費鍋底的初始熱度,使牛排表層脫水的速度放緩;同時,劇烈溫差也會使肌纖維收縮程度更劇烈,溢出更多汁水,這都不利於焦化外殼的形成,如此煎出的牛排表層灰白如同水煮肉排,肉香和油潤感會大打折扣。

牛排最理想的解凍方式:撕去真空包裝袋用吸水紙包裹後置於風冷冷藏室內緩慢解凍。這種方式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牛排細胞內的汁水,雖然需要的時間較長(大於12小時),但好牛排值得等待。當然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浸泡在冷水中解凍,但最好將真空包裝袋適當放氣因為牛排解凍後體積會增加在真空包裝狹小的空間內受到擠壓,會像擰毛巾一般流失掉寶貴汁水


3.平底鍋要充分再充分的預熱

煎牛排優先選擇材質厚實的平底鍋。道理很簡單,烤燙厚底鍋需要的總熱量要比烤燙薄底鍋更多,同理,牛排下鍋後讓薄底鍋降溫會比厚底鍋快。從熱量守恆的角度看

厚底鍋在熱度上的“續航”能力更強,即使肉汁不停蒸發吸熱,鍋底也能維持相對較久的高溫,這利用牛排焦化外殼的形成。厚底鍋因為火力調整導致的溫度變化也比較緩和,這同樣有利於牛排的均勻受熱。

如果平底鍋沒有充分的預熱,下鍋後溢出的肉汁汽化過緩,會在牛排周圍匯聚那牛排就相當於在“肉湯中悶煮”

,煎烤時間會延長,焦香風味也會打折扣。鍋要熱到怎樣的程度才算充分,大致需要達到油的煙點也就是讓鍋底的油開始冒煙即可。可以說,充分熱鍋是煎牛排最最重要的一步。牛排下鍋前可以撒上鹽粒和黑胡椒調味,這也能幫助表層焦化外殼的形成,待到一面黑胡椒散發焦香時就是調小火力的最佳時機


4.牛排下鍋後不要急著翻面

牛排放入充分預熱的平底鍋後不要急著翻面。拿煎3cm的厚切肋眼牛排舉例,下鍋後待胡椒散發焦香時將火力調至小火至少1.5~2分鐘內都不要去翻動它,天塌了都別翻。西冷、肋眼這類油脂較豐富的牛排,煎烤過程中自身會溶出許多油脂,這點時間完全不需要擔心焦糊。

不去翻動牛排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影響牛排表面焦化外殼的形成

牛排在差不多五成熟時,表面就會有星星點點的紅色肉汁析出,再等待一會就可以翻面了。通常說來,厚切3cm的肋眼想要五至七成熟兩面需要煎至少3分鐘中途翻面一次。由於牛排第二面接觸鍋底的初始溫度不如第一面時高,所以第二面焦化外殼遠沒有第一面完美,對此,我們可以在完成翻面後,加一小塊黃油,幫助第二面牛排焦化,融化的黃油也可以淋在牛排上增加油潤質感。


5.分段式烹飪法更適合厚切牛排

如果條件允許鍋煎+烤箱能做出更完美的厚切牛排。平底鍋煎牛排是讓熱量通過熾熱的金屬直接傳導至牛排內部,牛排表面會在高溫炙烤下迅速脫水,在短短几十秒內褐變並散發出焦香。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只能單面加熱,因此牛排內部的受熱收縮是不均勻的,兩面吸收的總熱量也是不相等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烤箱助力,烤箱是一種間接的均勻加熱的工具,熱量通過空氣對流和箱壁的紅外輻射從四面八方均勻的加熱牛排。拿厚切3cm的肋眼舉例,我們可以兩面各煎3分鐘使表面充分焦化,再放進烤箱180℃烤10分鐘,同樣可以達到五成至七成熟的狀態,同時保留更充沛的肉汁。


6.煎好的牛排一定要靜置

牛排終於煎好了,但別急著大快朵頤,煎好的牛排需要醒一段時間。煎牛排的過程中,牛排內部的溫度始終在升高,肌肉纖維處於持續收縮擠壓出肉汁的高壓狀態,如果在牛排內部溫度最高的時候急著切開牛排,無處安放的應力會迅速釋放,結果就是寶貴的肉汁大量的流失

我們需要的是靜靜等待,讓高溫的牛排緩緩降溫,肌肉纖維慢慢舒張開來,增大的細胞間隙重新“吸收”回肉汁,保留到入口的那一刻,通常厚切3cm的肋眼醒6~12分鐘就可以了。醒牛排時需要注意保溫,可以用錫紙鬆鬆包裹住牛排或置於50℃左右的烤箱內靜置。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牛排時最好懸空或放置在烤架上,這樣滴落的肉汁不會將寶貴的焦化外殼泡軟,這可是辛苦獲得的精華。


薩爾茨堡的魚


這個就要看題主的口味了。

前面我說的A3牛小排,就是A等級牛肉中的“合格”級別,牛肉本身的味道比較重,而且脂肪偏少。而ABC三個等級是指產精肉率,等級越低表示瘦肉越多,含雪花的可能性較低,無法被評估為高級牛肉。這下,你知道怎麼去西餐店點牛排了吧?得看看自己的荷包夠不夠呢,哈哈。


牛排啊,你到底在哪個部位呢?

那麼最後,帶你瞭解一下,符合你的口味和錢包的牛肉,都分別叫什麼名字,在哪個部位。

菲力牛排,牛脊背上最貴的肉肉,又叫做小裡脊肉,別看它是紅肉的一種,但深藏於牛腰深處,幾乎不運動,因此肉質非常的柔軟和嫩滑,完全沒有特殊的味道,口感像天鵝絨一樣爽滑絲毫不過分。當然,除了貴以外,它還是一款清淡的肉。

西冷牛排,與肋眼相連,接近腰部的肉,又叫做後腰脊肉,富含大理石花紋、紋理細膩的肉質,咀嚼時完全感受不到雜味,而且據傳說它的名字還是英國國王賦予的爵士稱號呢。這塊肉只要切好就可以做牛排來用,所以非常適合初學者。

肋眼牛排,是牛上半身最中心也最奢侈的位置了,它無論是顏色的還是大理石紋路都無可挑剔,肉質柔軟入口即化,你可以盡情享用牛肉特有的脂肪的甜味,也是我個人最愛的一款牛排了。如果怕火候不夠煎不熟沒法吃的話,我推薦肋眼牛排,不要熟是它的基礎標準。

牛小排,前面已經看過了圖片,肋骨周圍的肉,無論是脂肪還是紅肉,牛肉味道都很濃厚,肉質不會過於油膩,是恰到好處的柔軟,而且辨識度比較高。如果你不想吃煎牛排了,直接用它做鐵板烤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好啦,這下你能區別這些牛排了嗎?買上一塊,回家自己按照菜譜煎去吧,只要用鹽就味道非常棒啦。如果試驗了請回來告訴我哈!

要是覺得不錯,請關注一下我唄,@秋食工作室,至少點個贊再走呀。


秋食工作室


家裡做不出酒店牛扒的效果,主要兩個原因,爐子溫度不夠,控制不準肉的熟度。家裡不比商業用爐,升溫通常較慢,所以煎牛扒時手法是不同的。煎牛扒最重要高溫,家裡煎不要同時做幾塊,否則立即將鍋降溫,就失敗了。用約一公分厚的牛扒做例子,大火將鐵煎鍋燒至開始冒煙,油不能太多(我喜歡用橄欖油加黃油,少點煙,沒那麼易焦),放牛扒進去,平均按壓十多秒,迅速將表面焦化,鎖汁,夾出來(煎牛扒是用夾子不是鍋鏟的,沒有的話用筷子,另外如果你是用坑紋鐵鍋的,這時已可見到美麗的條紋了),再將鍋升溫,做另一面,夾出來再升溫,夾著牛扒用鍋的不同位置煎牛扒的四邊,夾出來置碟中,基本上便六七成熟了(爐子和煎鍋不同溫度不同,這個熟度真的靠感覺的),想要去到八九成熟的,每邊按壓後蓋蓋子十多秒便成,薄牛扒省略煎邊過程,超厚牛扒如肉眼等煎邊時加長時間。煎完所有牛扒後,不要洗鍋,順便做個不正宗黑椒汁,調小火,下蒜蓉黑椒碎略炸十多廿秒,聞到黑椒香味加洋蔥碎炒,想好看的加青紅尖椒粒,炒香後加醬油蠔油,加點水燒開後加糖調味,再勾個薄茨,港式豉油西歺黑椒汁完成,淋上牛扒上即可。


Randy223384364


煎牛排的秘訣就一個:高溫。

主要做好三個細節。

第一,選肉切塊。

做牛排的肉不很好買。所以有專供牛排生胚的店家,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半成品。因為有很多都是假牛排,也叫拼接牛排,不是原切牛排,所以不敢隨便的買,怕買到假貨。也有人會在牛肉鋪買,會挑不會挑,買裡脊就不會出大錯。拿回來橫著切三分厚的大片,醃製煎了就是美味。

第二,調理。

牛排切好後,需要醃製,行話叫調理。做起來比較簡單,不需要很多的調料,只要洋蔥、黑胡椒、鹽和葡萄酒,揉醃好用保鮮膜包著,放入冰箱一晚。第二天什麼時間做,拿出直接上鍋。

第三,煎制。

不要以為煎牛排跟煎魚煎豆腐前一樣,煎到兩面金黃就好了。煎牛排有特定的要求,需要較高的溫度,還要高溫持續。不能放下去高溫,刺啦啦一下溫度下去了。所以,煎牛排要做好三點:

⒈要平底厚鍋,便於儲溫,保持一定的高溫續航能力。在煎制前,要把鍋燒到200°C,只可往上,不可往下。然後再放上牛排煎制。

⒉要用牛油。一般的油,炒菜可以,100多度。煎牛排需要更高的溫度,牛油的燃點比較高,適合煎牛排。尤其是一般生手,不要輕易用黃油,搞不好容易糊。

⒊把握好火候。鍋燒到溫度,有了牛油,放上牛排不要隨意動它,待到一面煎黃,沒有水分析出,翻過來煎另一面。兩面煎好,一般在6分鐘左右。


普濟


煎烤牛排是很多人的摯愛,肉汁飽滿、焦香四溢,嫩滑的口感纏綿於唇齒之間,肉與靈魂的碰撞,為什麼酒店的牛排通常要比自己做得好吃些?知道煎牛排的秘訣是什麼嗎?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秘籍吧。

首先要選擇市面上最好的牛肉,中國能買到合理合法的牛排就是澳洲牛肉和美國牛肉,也有一些加拿大牛肉和巴西牛肉。


首先好牛肉

澳洲牛肉分類為M1-M10,好一點的澳洲牛排是M5以上。

日本牛肉暫時無法進口(日本分級為A1-A5),

美國分類是八級, Prime(極佳級)、Choice(特選級)、Select(上選級)、Standard(標準級)等

加拿大牛肉評級為A、AA、AAA和Prime級。


極佳級牛肉作為美國和加拿大最高等級的牛肉,擁有最高端的品質,其肌肉間脂肪含量在8%—11%,極佳級牛肉量少而珍貴,在北美僅有2%的牛肉可以評至該等級。 近年有許多餐廳會使用所謂低端牛排,它的價格很低廉,特點就是四周切割的特別光滑可愛。

當然好牛肉一眼就能看出來,富含大理石花紋,肉質才會柔嫩潤滑,細緻分佈在肌肉間的脂肪經過加熱、融化後,有助於潤滑肌肉纖維,讓牛肉在口中咀嚼時,它產生更多滑嫩的肉汁。烹飪時肉香四溢。有了好肉才能煎出好牛排。好牛肉價格也是不菲的,起碼要三五百元以,一塊200g牛排就要百元以上的材料成本。

不同牛排部位要選擇不同的成熟度


煎至三分熟的牛柳入口多汁柔嫩,有人說牛排的厚度越厚越好,其實也不然,牛小排薄一點更好,牛小排只有3毫米,這種牛排只需煎一面,叫做少女的初吻。


上圖是一個鐵板燒的表演,把白蘭地放在高溫鐵板上面點燃,牛排會更好吃嗎,不,這樣的現場效果更好,不同部位的牛排使用不同的爐子,通常西餐廳使用大型鐵板,厚度高達5cm,冷冰冰的牛排放上去也不會迅速降溫。西餐廳鐵板燒煎盤的溫度要高一些(大概230度左右)控制溫度很溫度,四周封邊之後,兩邊煎烤,成熟度依照大家口味而定,通常好牛排只需要5分熟。所以家庭煎牛排建議用鑄鐵厚鍋,保障牛排不會迅速讓爐盤降溫。

牛肉板腱的纖維組織較細,需要經過烤箱20分鐘高溫整烤,所得牛肉,肉味豐厚,柔嫩多汁,在咀嚼的過程中稍有嚼勁,肉汁豐盈。

特別烹飪方法


安格斯牛肉眼。肉眼可細分為肉眼蓋與肉眼芯。肉眼芯富含大理石紋,融脂溫度低,口感細嫩醇香。肉眼蓋則稍有嚼勁,他們烹飪時間不同,選擇將肉眼與“肉眼蓋”分開烹飪。根據肉質的不同採用最適合的烹飪方式,可以品嚐到兩個部位的極致口感。分開煎烤的技術要多次嘗試,這裡的說法要很多。


還有一些西餐廳使用傳統美式牛排爐來製作牛排,這樣出品的口味更重一些。

西餐廳基本都採用安格斯牛肉,出品穩定,價格算是比較合理,草飼比較有牛肉味,谷飼更軟嫩一些,雪花牛肉上面佈滿白色的脂肪,大理石樣的紋路和雪花散落般的油花,因為西餐對肉的品質要求極高,所以肉少而精,而且特別注重原味,不論哪一種肉,都是黑胡椒和海鹽,自己研磨並且適量調味,想吃出真肉味只需這兩種調料,不會熬製秘製牛排醬汁去搭配珍貴的極佳級別牛排,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塊食物,最好還原自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