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朱元璋的明軍有不少蒙古騎兵,為什麼這些蒙古人要幫助明軍推翻自己的國家?

文史愛好者


元末明初,曾經有著大量的蒙古騎兵作為朱元璋的主力部隊,幫助明朝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

這在我們現在看來,是極不可思議的事

但請注意,那時元朝也不過才建立了90多年,更不要說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也不過百來年的時間,在那之前蒙古草原散落著大量的部族,不管是成吉思汗所屬的孛兒只斤部落,還是太陽汗的乃蠻部落,大多都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民族和國家的意識。

所以,當朱元璋拉起大旗,準備推翻元朝統治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此時朱元璋的手下出現了大量蒙古騎兵的身影,不要懷疑,這些人確實是蒙古人,但他們其實大都是元朝統治下,在中原及南方建立牧場所出生的牧民所組成的蒙古騎兵。

那這些蒙古騎兵為何會出現在南方,又如何投入到朱元璋的旗下呢?

這就得說到蒙古滅宋這段歷史了

我們知道元朝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所以當年在蒙古滅亡南宋之後,為了能夠穩固他們在南方的統治,從忽必烈開始,元朝就在南方水草豐美的土地上建設了不少的南方天然牧場,人為的將良田改成草原,蓄養了大量的牛馬。

而朱元璋最早起家的淮右地區,就有著當時南方最好的馬場“廬州馬場”,但有馬場並不代表這些人願意跟著朱元璋一起混,是吧!

這裡不得不說,當時的元朝統治太過黑暗,他們不僅將整個國家的百姓分成了四種等級來管理,第一級的自然是蒙古人,第二級是色目人(中亞、阿拉伯、波斯之類),第三級是原金、遼統治區域的漢人和金人、遼人,第四類最低等級的就是原來的南宋地區生活的漢人和其他民族了。

這種劃分明確的人種歧視,自然最後會逼得朱元璋等一干漢人起來鬧起義了,可是這些南方蒙古人為什麼也要起來反抗,說到底也是被元朝統治者給逼的。

蒙古人也活不下去了

當時的元朝出現了極為嚴重的內部矛盾,為了內部的統治權,元惠帝和王保保之間為了所謂的國本之爭,勾心鬥角,國政混亂,而南方的牧場自然無人關心,還想著法從這些牧場拿好處,於是這些牧民們面對元朝的橫徵暴斂,連飯都吃不起了,那該怎麼辦?

恰好朱元璋起義,為了一口飯吃,這些蒙古人就大喇喇的投奔到朱元璋的旗下。這可是樂壞了朱元璋。要知道在朱元璋獲得這數千蒙古騎兵的時候,號稱最有錢的南方軍閥方國珍旗下,也才不過擁有190匹戰馬罷了。

這一下,南方几大勢力中,朱元璋瞬間拔得頭籌。其他幾家面對朱元璋的騎兵幾乎都只能退避三舍,最後退無可退,直接就被吞併了。

結語

所以說,朱元璋旗下擁有數量可觀的蒙古騎兵,完全是元朝自作自受。在元末黑暗統治之下,不要說漢民過不下去,就是蒙古人在南方都過不下去,他們選擇參加朱元璋的軍隊,說實話,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至於所謂的國家和民族在他們看來還不如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來的實在。

更何況,如果跟對了,那就是幾世的榮華富貴,而他們也確實跟對了人,成為了朱元璋的從龍之臣!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明太祖朱元璋確實將許多蒙古人安置在明朝境內。

例如,洪武二年(1369)九月,明軍掃蕩甘青、燕山和陰山地區的故元勢力時,將歸降的鞏昌守將汪靈真寶、達魯花赤張虎都帖木兒的軍隊,以及元豫王屬眾七千人,送到北京安置。

洪武三年(1370)開始,隨著明、元戰場的北移,明朝發現北伐消滅蒙古,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故而決定採取招撫政策,收編參元勢力。隨後,不斷有蒙古人歸附明朝,包括:

元陝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獻元所授金銀牌印,與鎮西武靖王卜剌納以諸部來降;

故元參將脫火赤等自忙忽灘來歸;元宗王也先帖木等自大同來降;

這些記錄是數不勝數。明朝採取設立衛所、授為達官的方式,安置這些來歸的蒙古人。

從時間來看,這時元大都早已淪陷,談不上“幫助明軍推翻自己的國家”;至少以中原內地而論,蒙古的勢力已經被推翻。

除此以外,如果我說當時有相當數量的漢人士大夫,以元朝為正統,認為明朝得位不正,是不是會有人感到驚訝?

事實上,這恰恰是明初社會的潮流,漢人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並沒有因為他的身份,就獲得了當然的正統性。



這就說明華夷之辨並非元末明初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才會出現蒙古人相助漢人,漢人懷念蒙古統治的情況。


HuiNanHistory


因為蒙古人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

在元朝,蒙古上層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蒙古人,一類是漢化蒙古人。漢化蒙古人進入漢地較早,主要集中在中書省周邊,而傳統蒙古人大多居於草原。這兩類人的關係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互相看不順眼,而且在漢化蒙古人看來,儒士比傳統蒙古人還要親近,再加上這幫人沒少和漢人大族通婚,所以他們對漢人並不排斥。

再一點,元朝底層蒙古平民過的還不如漢人,底層蒙古士兵為了出征,要麼借貸,要麼典賣妻子兒女,非常悽慘。許多破產的蒙古平民被典賣為奴,甚至被賣到海外,所以他們很難對元朝有什麼認同感。

所以非常容易理解為什麼元惠宗北去的時候只有六萬戶蒙古人跟著了,剩下44萬戶蒙古人選擇了給明朝扛活。道理很簡單,因為跟著明朝混更符合他們的利益。首先朱元璋需要騎兵,而蒙古騎兵是他的最佳選擇,整個明朝騎兵都是蒙古風格,甚至元朝的服飾制度也被明朝所繼承。同時只要翻閱歷史就可以發現,朱元璋清洗了大量的漢族軍官,反而蒙古軍官則大量保留了下來。再者,在朱元璋看來,他是天下共主,既然如此,那麼蒙古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所以明朝上層社會,很多貴族都是蒙古貴族。最後,對於這些蒙古人來說,元朝對草原採取的事空心化政策,這點對於他們來說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們不會為了那點君臣大義而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對於漢化蒙古人來說,與其去草原繼續和傳統蒙古人撕逼,還不如留在內地,畢竟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他們更認同儒家思想,而明朝這個儒家王朝對他們來說更具有吸引力,他們也可以有一展身手的空間,雖然他們也認同自己的蒙古人身份。

總的來說,不論古今中外,政治認同並不和自身身份認同發生衝突,就比如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人民雖然也說德語,但是他們依然維持對法國的認同。所以以民族來區分人的政治認同是最愚蠢的事。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朱元璋軍隊中的蒙古人並沒有想像的多,官階也不高。從靖難之役開始直到永樂年間,更多的蒙古將領才出現在明軍當中。我們這裡只說一說洪武年間。

朱元璋軍隊的構成,主要是自己招募的人馬。早期也有許多元軍的將領投奔朱元璋,但他們都是漢人,比如康茂才、朱亮祖等人。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張士誠之後,有大量投降的將士,但朱元璋並沒有全盤接收,因為他們是要吃糧食的,處理不好反而成為隱患,所以朱元璋一般是精選其中強健、能戰的人留下來。其餘的人要麼遣散,要麼就地消滅,在這方面朱元璋從不手軟,他就曾經責備徐達等大將在勝利之後殺人太少。

說一個例子。

洪武三年春天,李文忠率領明軍北伐,在興州也就是承德附近,元軍大將江文清率領軍民三萬六千餘人投降,在北京附近的紅羅山,江文清的部將楊思祖率領一萬六千餘人歸降。

同年九月,江文清、楊思祖帶著八百多歸降的將校前往南京,朱元璋給了江文清一個世襲的驍騎右衛千戶,給楊思祖一個軍衛的鎮撫之職,並賞賜財物,部下的八百多名將校每人一匹布料。

然後,朱元璋把江文清留在南京,讓楊思祖回去招降更多的同鄉。他又給邊將命令,如果有蒙古降將,都要送到南京來。很顯然,朱元璋在這種事上還是相當謹慎的。

此後,江文清又招降了四千多元兵,所以到了洪武五年,他由驍騎右衛千戶升任廣武衛的指揮僉事。

在北伐殘元的過程中,許多蒙古人歸入明軍,那麼這些蒙古人為什麼甘心為明軍效力?

個人認為主要有這麼兩點:

第一是朱元璋的策略得當。

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之後,準備北伐殘元。出兵之前的吳元年的十月,朱元璋發佈了一份檄文,告諭北方兵民,他的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

他特別指出,不論你是漢人、蒙古人、色目人,只要歸順明軍,一律同等對待:“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這個大政方針的影響比較深遠。

第二,元朝的統治腐朽透頂,政權的敗亡難以挽回,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這些蒙古將士歸順明朝,是自然的選擇,而且歸降之後也得到了重用。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有一位把思臺,洪武年間歸附,為通州衛的指揮僉事。他的兒子改為漢姓,名叫焦禮,後來成為朱棣帳下一員大將。

蒙古人薛臺,在洪武年間歸降,朱元璋為他賜姓為薛,官至燕山右護衛的指揮僉事。他的後代在朱棣手下被封為永順伯。

火真,蒙古名為火裡火真,洪武年間歸降,慢慢做到了燕山中護衛的千戶。後來成為朱棣手下的名將,進封為同安侯。

因為歸順的蒙古人越來越多,洪武五年春天,朱元璋設置了一個蒙古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答失裡為指揮僉事,以後許多歸降的蒙古軍將都被安排到蒙古衛中。


於左


講道理說,既然吳三桂能帶著清兵入關,滅掉南明。那麼一部分蒙古人憑什麼就不能背叛元朝,幫助明朝推翻元廷呢?並且,實事求是的說,當時的蒙古人除了嚮明朝歸順以外,貌似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元朝末期,蒙古人其實活的很痛苦。元廷中央政府因為圍剿紅巾軍不利,其統治陷入了一個惡性死循環。

大致的邏輯是這樣的:紅巾軍起義→元廷派兵鎮壓→紅巾軍暴揍元軍→元廷放權→地方實力派自練武裝→紅巾軍被軍閥擊敗→元廷中央收權→地方實力派拒絕中央收權→元廷和地方實力派內訌→紅巾軍趁元廷內訌再度復甦→朝廷再次向軍閥妥協→紅巾軍被軍閥再次擊敗→元廷中央再次收權→中央和地方繼續內訌→紅巾軍趁元廷內訌再度復甦。

然後,元廷再度放權,再度跟軍閥死磕,這個死循環就繼續不停的循環下去。

在這個死循環下,元廷、紅巾軍、地方實力派都是對立的。而蒙古人則很倒黴。因為在鎮壓紅巾軍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蒙古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幹嘛。打的太賣力,會受到猜忌;打的不賣力,也會受到猜忌。

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條選擇——要麼同意朝廷的削藩,向朝廷卸甲交權;要麼跟漢人勢力合作,可以繼續保留兵權。

有些蒙古人為了自保,自然而然的就倒向了反元勢力。

當然了,這些早期因為受猜忌而不得不向元廷倒戈一擊的蒙古人,畢竟只是少數。絕大多數歸附大明,背叛大元的蒙古人,其實都是後來在朱元璋北伐期間,陸陸續續向大明歸附的殘兵敗將。

說到這裡,就要講一下朱元璋北伐前後,蒙古人的稀爛表現了。

1363年,朱元璋全力和陳友諒決戰,南北紅巾軍大PK,這個時候本來是元軍南下,剿滅朱元璋、陳友諒等反元勢力的大好時機。然而恰恰就在此時,元廷內部也內訌了。

這一次內訌不是元廷和軍閥的內訌,而是元朝朝廷的內訌。

簡單點說,就是元廷帝黨和後黨的一次攤牌式的內鬥。而因為這場內鬥,又連鎖反應的引發了孛羅帖木兒與擴廓帖木兒之間的大混戰,導致元朝元氣大傷。

具體的說,就是元廷的奇皇后和高麗籍宦官樸不花,聯合後黨成員搠思監,準備逼元順帝退位。而要逼順帝退位,就要扳倒在大都附近擁有強大實力的孛羅帖木兒。於是他們就迫使順帝下旨,削奪孛羅軍權官職,並命擴廓帖木兒(就是王保保)討伐。由此引發元廷內訌。

這一場內訌,直接引發了元廷和擁元各派之間大戰。戰爭打了兩年時間,最後王保保擊敗孛羅,成為元朝最大的軍閥,擁兵幾十萬鎮守河南。無論是順帝黨還是皇后黨,都無法指揮王保保。


成為最大的地方實力派後,王保保決定吞併陝西。他以南征為名,徵調割據陝甘一帶的漢人擁元軍閥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等人的部隊去到河南。打算來個調虎離山,佔據關中平原。

李思齊那幫人精心知肚明,哪裡會看不出王保保的詭計?於是,這幫割據陝西的地方實力派也不甘示弱,他們集合幾路大軍,就打算開出潼關跟王保保開戰。

當時正好是朱元璋滅張士誠的關鍵時刻。如果元軍不內訌,而是南下,朱元璋肯定不會那麼容易就滅了張士誠。但是朱元璋命中由福氣。他在蕩平張士誠期間,元軍硬是沒有南下打他。

在朱元璋滅了張士誠後,元順帝眼瞅著王保保不南下,反倒和李思齊鬥,大為不滿。就下詔給王保保,免了他的一切職務。

王保保不甘示弱,元順帝免他的職,他就帶著兵馬退居山西,直接殺了元朝官員,在山西明目張膽的搞割據。

元順帝大怒!下聖旨,調集天下兵馬,準備討伐王保保。

但是轉過年,就是1368年了——是的,朱元璋要北伐了。



1368年,徐達、常遇春率兩路大軍北伐。明軍先攻山東,取得大勝。

就在明軍初戰大捷時,元朝方面的元廷、王保保、李思齊,居然還在三方混戰。

後面的事情,不用多說也猜的到了。明軍一路北上,直指大都,可元軍內部的實力派卻繼續搞內訌,坐視明軍取大都。

最狠心的就是王保保。當明朝北伐大軍渡過黃河,元順帝向他服軟,求他救駕時,他居然接了聖旨,卻不附旨意,駐兵山西,坐觀元廷繼和明軍交戰。直到元軍戰敗,徐達大軍攻入大都,元順帝北逃上都後,他才調集大軍和明軍開戰。

元順帝北逃後,蒙古人面臨了一個做三選一的抉擇:要麼隨元順帝一起北逃,要麼跟隨王保保搞割據,要麼倒向明朝。

最後,只有六萬戶陪元順帝一起北上,基本上沒有人跟著王保保。剩下絕大部分的蒙古人都投降明朝。

至於說大部分蒙古人為什麼要投降大明,道理很簡單。因為元朝已經爛透了,跟著元順帝會被王保保揍,跟著王保保又會被元順帝揍。大家都是蒙古人,但內訌掐架的時候打的比漢人還狠。這麼險惡的環境,讓普通的蒙古人怎麼還敢跟著順帝或者王保保混?

並且明朝有錢,蒙古人跟著明朝混,生活待遇明顯更高。況且,明朝缺乏騎兵,蒙古騎兵是明軍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普通蒙古人此時倒向朱元璋,明顯比跟著元順帝和王保保要來的安全和實際。


總的來說,歸順明朝的蒙古人,並非是不認可自己的蒙古人身份。他們只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認為跟著明朝比跟著北元,前途會更好一點而已。如果一旦能自立,很多蒙古人還是會選擇脫離明朝。比如明初歸降的蒙古兀哈良三衛在朱棣時期取得半割據權限後,立馬就脫離了明朝,在大寧衛割據了兩百年,奠定了後來漠南蒙古的雛形。


Mer86


因為大明是一個“文明型國家”,不管哪個民族和國家的士兵,只要服從都可以進入大明軍隊。

大明軍隊裡不僅僅有蒙古士兵,女真士兵,還有葡萄牙士兵,黑人士兵,泰國士兵。。。甚至還有日本士兵!



比如,萬曆年間的遼東巡撫顧養謙的麾下俘獲過數十名日本流亡武士。結果把他們收入了軍隊,有一次,蒙古騎兵進犯,於是讓日本士兵仍然穿著日本衣服藏匿在軍陣中,等到交戰時,日本士兵突然“哇呀呀呀“”亞賣呆!!“的跳出來,舉著刀狂舞。


蒙古騎兵驚呆了,日本士兵趁機用刀砍馬腿(矮)。於是蒙古騎兵從馬上掉下來被砍了首級。


可蒙古人也不是傻子,等到下一次交戰,日本武士又想如法炮製,可蒙古騎兵早有防備,日本武士一蹦出來就被射成了豪豬,無一人生還。


上述故事記載在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對於明朝人來說,日本人當時是個戰亂不斷的國家,日本戰國低級士兵是沒有軍餉的,所以盛產外籍僱傭兵,日本的僱傭兵遍佈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甚至效力於朝鮮和荷蘭東印度公司。


還有一項有名的故事,是關於薩爾滸大戰中陣亡的劉鋌。


劉鋌這位名將戎馬一生,從雲南打到朝鮮,參加過萬曆三大徵,薩爾滸之戰前,由於和主帥楊鎬不和,被強令在未調動手下全部家丁的情況下參戰。


而他手下家丁是有名的多國部隊,從日本人,朝鮮人,蒙古人,泰國人,東亞能看到的所有人中都有。


據說他手上有一支500人的成建制日本火槍隊,在那個時代的明軍中獨樹一幟。


薩爾滸之戰中劉鋌犧牲,而麾下的日本兵沒有參加戰鬥,留在四川“鎮遠營”,有人就建議用這些日本兵來對付努爾哈赤,並說這些日本兵戰鬥力相當於 明朝的白桿兵。


甚至萬曆後期的明將顧文綱,曾提出在明朝中央軍“京營”中設置專門的“倭營”:



仍於京營,照先年議設倭營事例,挑選精壯,另悉一枝,以備緩急,猶緊著也。


顧文綱認為,應該挑選精壯的日本兵,在京營中組織一個名為“倭營”的軍事單位可以備緩急之需。可見,當時明朝的中央和地方軍隊中,確實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在編日本兵,他們應有上千的人數,至少可備組織一個營的兵力所需。


閉家鎖的紅楓


《蒙古源流》說:“四十萬蒙古中,得脫者惟六萬,其三十四萬皆被圍而餡矣”。

無論朱元璋,還是朱棣都對這些留在中原的蒙古人給予了特殊的優待政策。對蒙古人採取了恩威並施的手段,給予蒙古平民房子,耕地,米糧,金錢等,對將領貴族等更是大肆封賞。

崇禮侯買的裡八剌(元順帝的孫子)、海西侯納哈出(木華黎後代)、同安侯火真、恭順侯吳允誠(把都帖木兒)、吳克忠、廣義伯吳管者、永順伯薛斌、順義伯金順(阿魯哥失裡)、清平伯吳成、忠勇王金忠(也先土幹)、忠勇伯蔣信(把臺)、南寧伯毛勝、伏羌伯毛忠、靖安伯和勇(脫脫孛羅)、東寧伯焦禮、忠勤伯李賢、奉化伯滕定、順義伯羅秉忠、懷柔伯施聚、武平侯陳友等等,優待大量蒙古貴族和軍官。

而且,蒙古軍戶待遇好於漢人軍戶,不需要被強行“勾軍”, 蒙古軍戶在比漢人軍戶經濟負擔更輕。只要歸附,就給予一個人一個月4鬥基本口糧,到宣德年更是規定在北京的韃官享受全額薪水,如果死後,無人繼承位置,就給予家屬一個月2石糧食,還給予田地賞賜。

都指揮200畝,指揮150畝,千戶120畝,百戶100畝標準。明朝的政策是: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明朝需要利用蒙古的武力,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人構成邊軍精銳部隊去對抗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因此,對歸附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都採取了優待政策。


深度軍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是毛主席所說的一句名言。

元朝末年朝廷官員貪汙腐敗,底層民不聊生,這個底層不僅指的是漢族平民,也指的是蒙古平民。按照元朝民族等級劃分,蒙古人可是一等民族,為啥也過不下去?蒙古雖然建立了元朝,但其軍隊系統跟部落時沒有多大區別,除了嫡系部隊由將領提供武器戰馬盔甲等物資供應,其他被受命徵發的士兵必須自己攜帶一切軍需物資,有時還需要借錢買軍需。

這在元帝國強盛時還管用,攻城掠地士兵們都能獲得豐厚的物資。但在元末時這套系統已經過時,因為當時蒙古軍隊攻打南方的起義軍,因為輕敵經常吃敗仗,被俘虜之後發現自己的過的還不如起義軍士兵,南方富裕物資充足,乾脆投降起義軍。最後朱元璋所率領的明軍統一整個南方,所以出現了很多蒙古人在明軍服役。而且蒙古人向來沒有國家概念,只信奉拳頭大才是真理,為元朝賣命和為明朝賣命沒什麼區別。

關鍵看誰給的好處多,而朱元璋登基稱帝后對蒙古人非常優厚,光有名有姓的蒙古人就封20多為侯爺,其中有元朝皇族成員、木華黎家族後人等一大批在蒙古興起時立下汗馬功勞的元朝貴族。


陸棄


首先,古代人並未形成明確的“民族國家”意識;

其實,古代人的民族觀是不同於現代人的,雖然古代也有一定的民族概念,但並沒有形成像今天這樣濃厚而根深蒂固的“民族國家”意識。因為,現代“民族國家”意識和認同,實際上是自近代以來(主要是19至20世紀期間),歐洲在主導世界時,對現代性民族自決和自治概念的一種實踐結果。

因此,別說是元末明初的明軍中會有不少蒙古人了,就是在此之前的遼國、金國、西夏等少數民族王朝中,也有為數不少的漢軍部隊;在漢人王朝中,也有不少外族人組成的部隊。

即便是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旗號建立的大明,在其末年,也同樣有大量的漢族士兵變節,加入清軍,這就是所謂的“漢八旗”。像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等漢族政治人物,他們都是主動或被動加入到滿清政權之中的。

因此,“朱元璋的明軍有不少蒙古騎兵”這種現象,其實也並不難解析,也並非不合理。

其次,那麼為何蒙古人要加入明軍推翻自己同族的政權蒙元呢?

這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蒙古人和漢人的融合;自蒙元入主中原,統一天下後,蒙古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漢化,也遵循孔孟之道,接受漢文化的薰陶。所以,元代有相當一部分蒙古人對“蒙漢之分”的觀念並沒那麼強烈,甚至有部分人更加親近漢文化和漢族。因此,他們自然也就不排斥漢族勢力和政權。

2、底層的蒙古人其實同樣飽受元末暴政的壓迫,他們也想推翻元朝;雖然元朝採取的是“民分四等”之策,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蒙古人則是第一等人,為元朝的“國族”。雖然,蒙古人在元朝的一些政令和律令中,享有一定的特權。但真正享受特權的,其實還只是少數的元朝統治貴族。

而到了元朝末年,很多底層的蒙古人,實際上跟各族底層人民一樣,都時刻飽受著元朝統治貴族的壓迫。很多破產的底層蒙古人甚至還會淪落到賣身為奴的地步,而且有些蒙古貴族更是會將自己手中的蒙古屬民,轉賣給漢族的大地主為奴。所以,在元末,不少蒙古人也同樣對元朝的統治十分憎恨。

3、朱元璋對蒙古士兵很寬容和友好;雖然朱元璋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旗號,但對於蒙古士兵和蒙古人,他還是比較寬容的,並沒有加以壓迫和區別對待。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很多苦難的底層蒙古人看來,朱元璋的明朝比殘酷的元朝要好,他們自然也就不抗拒加入明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也成功的招安了不少蒙古人。在明軍的隊伍裡,也有部分蒙古族將領,而蒙古族士兵更是多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朵顏三衛這支強悍的蒙古鐵騎。



這些歷史要讀


大元帝國不是屬於全體蒙古人的,而是屬於黃金家族的。

蒙古高原上歷來都是各大部落之間互相爭鬥,直到成吉思汗出現將蒙古整合成為一個國家組織,在這之後又不斷吸收當時其他的部落與民族,最終破壞力大爆發征服了歐亞大陸大量的國家,掠奪了巨大的財富。然而光榮永遠屬於統治階級,對蒙古底層平民階層來說,這對他們並無多大的關係。成吉思汗西征時,為了減少財政開支,士兵們的裝備要自籌的,當時兵役沉重,不少蒙古人甚至要賣兒賣女來湊足隨軍西征的裝備與盤纏。元朝建立後情況也沒有好轉,大量蒙古平民被蒙古貴族和漢人地主壓迫變成了奴隸,被隨意倒賣,由於數量太多當時元朝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為他們贖身。然而最後隨著財政壓力得加大以及賣身的蒙古人越來越多使得這一政策最後不得而終。

受到如此得對待自然不要指望這些蒙古平民會在元朝危難之際出多大力了,他們跟其他被壓迫的民族一樣,渴望推反元朝的統治。後來明朝建立,大量蒙古人留在了大明境內,他們要麼成為了僱傭軍,為明朝效力,要麼融入了漢人,至此與一般明朝國民沒有兩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