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朱元璋的明军有不少蒙古骑兵,为什么这些蒙古人要帮助明军推翻自己的国家?

文史爱好者


元末明初,曾经有着大量的蒙古骑兵作为朱元璋的主力部队,帮助明朝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

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事

但请注意,那时元朝也不过才建立了90多年,更不要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也不过百来年的时间,在那之前蒙古草原散落着大量的部族,不管是成吉思汗所属的孛儿只斤部落,还是太阳汗的乃蛮部落,大多都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

所以,当朱元璋拉起大旗,准备推翻元朝统治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此时朱元璋的手下出现了大量蒙古骑兵的身影,不要怀疑,这些人确实是蒙古人,但他们其实大都是元朝统治下,在中原及南方建立牧场所出生的牧民所组成的蒙古骑兵。

那这些蒙古骑兵为何会出现在南方,又如何投入到朱元璋的旗下呢?

这就得说到蒙古灭宋这段历史了

我们知道元朝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所以当年在蒙古灭亡南宋之后,为了能够稳固他们在南方的统治,从忽必烈开始,元朝就在南方水草丰美的土地上建设了不少的南方天然牧场,人为的将良田改成草原,蓄养了大量的牛马。

而朱元璋最早起家的淮右地区,就有着当时南方最好的马场“庐州马场”,但有马场并不代表这些人愿意跟着朱元璋一起混,是吧!

这里不得不说,当时的元朝统治太过黑暗,他们不仅将整个国家的百姓分成了四种等级来管理,第一级的自然是蒙古人,第二级是色目人(中亚、阿拉伯、波斯之类),第三级是原金、辽统治区域的汉人和金人、辽人,第四类最低等级的就是原来的南宋地区生活的汉人和其他民族了。

这种划分明确的人种歧视,自然最后会逼得朱元璋等一干汉人起来闹起义了,可是这些南方蒙古人为什么也要起来反抗,说到底也是被元朝统治者给逼的。

蒙古人也活不下去了

当时的元朝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内部矛盾,为了内部的统治权,元惠帝和王保保之间为了所谓的国本之争,勾心斗角,国政混乱,而南方的牧场自然无人关心,还想着法从这些牧场拿好处,于是这些牧民们面对元朝的横征暴敛,连饭都吃不起了,那该怎么办?

恰好朱元璋起义,为了一口饭吃,这些蒙古人就大喇喇的投奔到朱元璋的旗下。这可是乐坏了朱元璋。要知道在朱元璋获得这数千蒙古骑兵的时候,号称最有钱的南方军阀方国珍旗下,也才不过拥有190匹战马罢了。

这一下,南方几大势力中,朱元璋瞬间拔得头筹。其他几家面对朱元璋的骑兵几乎都只能退避三舍,最后退无可退,直接就被吞并了。

结语

所以说,朱元璋旗下拥有数量可观的蒙古骑兵,完全是元朝自作自受。在元末黑暗统治之下,不要说汉民过不下去,就是蒙古人在南方都过不下去,他们选择参加朱元璋的军队,说实话,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至于所谓的国家和民族在他们看来还不如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来的实在。

更何况,如果跟对了,那就是几世的荣华富贵,而他们也确实跟对了人,成为了朱元璋的从龙之臣!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明太祖朱元璋确实将许多蒙古人安置在明朝境内。

例如,洪武二年(1369)九月,明军扫荡甘青、燕山和阴山地区的故元势力时,将归降的巩昌守将汪灵真宝、达鲁花赤张虎都帖木儿的军队,以及元豫王属众七千人,送到北京安置。

洪武三年(1370)开始,随着明、元战场的北移,明朝发现北伐消灭蒙古,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故而决定采取招抚政策,收编参元势力。随后,不断有蒙古人归附明朝,包括:

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献元所授金银牌印,与镇西武靖王卜剌纳以诸部来降;

故元参将脱火赤等自忙忽滩来归;元宗王也先帖木等自大同来降;

这些记录是数不胜数。明朝采取设立卫所、授为达官的方式,安置这些来归的蒙古人。

从时间来看,这时元大都早已沦陷,谈不上“帮助明军推翻自己的国家”;至少以中原内地而论,蒙古的势力已经被推翻。

除此以外,如果我说当时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士大夫,以元朝为正统,认为明朝得位不正,是不是会有人感到惊讶?

事实上,这恰恰是明初社会的潮流,汉人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份,就获得了当然的正统性。



这就说明华夷之辨并非元末明初之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才会出现蒙古人相助汉人,汉人怀念蒙古统治的情况。


HuiNanHistory


因为蒙古人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在元朝,蒙古上层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蒙古人,一类是汉化蒙古人。汉化蒙古人进入汉地较早,主要集中在中书省周边,而传统蒙古人大多居于草原。这两类人的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互相看不顺眼,而且在汉化蒙古人看来,儒士比传统蒙古人还要亲近,再加上这帮人没少和汉人大族通婚,所以他们对汉人并不排斥。

再一点,元朝底层蒙古平民过的还不如汉人,底层蒙古士兵为了出征,要么借贷,要么典卖妻子儿女,非常凄惨。许多破产的蒙古平民被典卖为奴,甚至被卖到海外,所以他们很难对元朝有什么认同感。

所以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元惠宗北去的时候只有六万户蒙古人跟着了,剩下44万户蒙古人选择了给明朝扛活。道理很简单,因为跟着明朝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首先朱元璋需要骑兵,而蒙古骑兵是他的最佳选择,整个明朝骑兵都是蒙古风格,甚至元朝的服饰制度也被明朝所继承。同时只要翻阅历史就可以发现,朱元璋清洗了大量的汉族军官,反而蒙古军官则大量保留了下来。再者,在朱元璋看来,他是天下共主,既然如此,那么蒙古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明朝上层社会,很多贵族都是蒙古贵族。最后,对于这些蒙古人来说,元朝对草原采取的事空心化政策,这点对于他们来说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不会为了那点君臣大义而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对于汉化蒙古人来说,与其去草原继续和传统蒙古人撕逼,还不如留在内地,毕竟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他们更认同儒家思想,而明朝这个儒家王朝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也可以有一展身手的空间,虽然他们也认同自己的蒙古人身份。

总的来说,不论古今中外,政治认同并不和自身身份认同发生冲突,就比如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民虽然也说德语,但是他们依然维持对法国的认同。所以以民族来区分人的政治认同是最愚蠢的事。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朱元璋军队中的蒙古人并没有想像的多,官阶也不高。从靖难之役开始直到永乐年间,更多的蒙古将领才出现在明军当中。我们这里只说一说洪武年间。

朱元璋军队的构成,主要是自己招募的人马。早期也有许多元军的将领投奔朱元璋,但他们都是汉人,比如康茂才、朱亮祖等人。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之后,有大量投降的将士,但朱元璋并没有全盘接收,因为他们是要吃粮食的,处理不好反而成为隐患,所以朱元璋一般是精选其中强健、能战的人留下来。其余的人要么遣散,要么就地消灭,在这方面朱元璋从不手软,他就曾经责备徐达等大将在胜利之后杀人太少。

说一个例子。

洪武三年春天,李文忠率领明军北伐,在兴州也就是承德附近,元军大将江文清率领军民三万六千余人投降,在北京附近的红罗山,江文清的部将杨思祖率领一万六千余人归降。

同年九月,江文清、杨思祖带着八百多归降的将校前往南京,朱元璋给了江文清一个世袭的骁骑右卫千户,给杨思祖一个军卫的镇抚之职,并赏赐财物,部下的八百多名将校每人一匹布料。

然后,朱元璋把江文清留在南京,让杨思祖回去招降更多的同乡。他又给边将命令,如果有蒙古降将,都要送到南京来。很显然,朱元璋在这种事上还是相当谨慎的。

此后,江文清又招降了四千多元兵,所以到了洪武五年,他由骁骑右卫千户升任广武卫的指挥佥事。

在北伐残元的过程中,许多蒙古人归入明军,那么这些蒙古人为什么甘心为明军效力?

个人认为主要有这么两点:

第一是朱元璋的策略得当。

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准备北伐残元。出兵之前的吴元年的十月,朱元璋发布了一份檄文,告谕北方兵民,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他特别指出,不论你是汉人、蒙古人、色目人,只要归顺明军,一律同等对待:“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这个大政方针的影响比较深远。

第二,元朝的统治腐朽透顶,政权的败亡难以挽回,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这些蒙古将士归顺明朝,是自然的选择,而且归降之后也得到了重用。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有一位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为通州卫的指挥佥事。他的儿子改为汉姓,名叫焦礼,后来成为朱棣帐下一员大将。

蒙古人薛台,在洪武年间归降,朱元璋为他赐姓为薛,官至燕山右护卫的指挥佥事。他的后代在朱棣手下被封为永顺伯。

火真,蒙古名为火里火真,洪武年间归降,慢慢做到了燕山中护卫的千户。后来成为朱棣手下的名将,进封为同安侯。

因为归顺的蒙古人越来越多,洪武五年春天,朱元璋设置了一个蒙古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答失里为指挥佥事,以后许多归降的蒙古军将都被安排到蒙古卫中。


于左


讲道理说,既然吴三桂能带着清兵入关,灭掉南明。那么一部分蒙古人凭什么就不能背叛元朝,帮助明朝推翻元廷呢?并且,实事求是的说,当时的蒙古人除了向明朝归顺以外,貌似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了。


元朝末期,蒙古人其实活的很痛苦。元廷中央政府因为围剿红巾军不利,其统治陷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

大致的逻辑是这样的:红巾军起义→元廷派兵镇压→红巾军暴揍元军→元廷放权→地方实力派自练武装→红巾军被军阀击败→元廷中央收权→地方实力派拒绝中央收权→元廷和地方实力派内讧→红巾军趁元廷内讧再度复苏→朝廷再次向军阀妥协→红巾军被军阀再次击败→元廷中央再次收权→中央和地方继续内讧→红巾军趁元廷内讧再度复苏。

然后,元廷再度放权,再度跟军阀死磕,这个死循环就继续不停的循环下去。

在这个死循环下,元廷、红巾军、地方实力派都是对立的。而蒙古人则很倒霉。因为在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蒙古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嘛。打的太卖力,会受到猜忌;打的不卖力,也会受到猜忌。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条选择——要么同意朝廷的削藩,向朝廷卸甲交权;要么跟汉人势力合作,可以继续保留兵权。

有些蒙古人为了自保,自然而然的就倒向了反元势力。

当然了,这些早期因为受猜忌而不得不向元廷倒戈一击的蒙古人,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归附大明,背叛大元的蒙古人,其实都是后来在朱元璋北伐期间,陆陆续续向大明归附的残兵败将。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朱元璋北伐前后,蒙古人的稀烂表现了。

1363年,朱元璋全力和陈友谅决战,南北红巾军大PK,这个时候本来是元军南下,剿灭朱元璋、陈友谅等反元势力的大好时机。然而恰恰就在此时,元廷内部也内讧了。

这一次内讧不是元廷和军阀的内讧,而是元朝朝廷的内讧。

简单点说,就是元廷帝党和后党的一次摊牌式的内斗。而因为这场内斗,又连锁反应的引发了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之间的大混战,导致元朝元气大伤。

具体的说,就是元廷的奇皇后和高丽籍宦官朴不花,联合后党成员搠思监,准备逼元顺帝退位。而要逼顺帝退位,就要扳倒在大都附近拥有强大实力的孛罗帖木儿。于是他们就迫使顺帝下旨,削夺孛罗军权官职,并命扩廓帖木儿(就是王保保)讨伐。由此引发元廷内讧。

这一场内讧,直接引发了元廷和拥元各派之间大战。战争打了两年时间,最后王保保击败孛罗,成为元朝最大的军阀,拥兵几十万镇守河南。无论是顺帝党还是皇后党,都无法指挥王保保。


成为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后,王保保决定吞并陕西。他以南征为名,征调割据陕甘一带的汉人拥元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人的部队去到河南。打算来个调虎离山,占据关中平原。

李思齐那帮人精心知肚明,哪里会看不出王保保的诡计?于是,这帮割据陕西的地方实力派也不甘示弱,他们集合几路大军,就打算开出潼关跟王保保开战。

当时正好是朱元璋灭张士诚的关键时刻。如果元军不内讧,而是南下,朱元璋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灭了张士诚。但是朱元璋命中由福气。他在荡平张士诚期间,元军硬是没有南下打他。

在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元顺帝眼瞅着王保保不南下,反倒和李思齐斗,大为不满。就下诏给王保保,免了他的一切职务。

王保保不甘示弱,元顺帝免他的职,他就带着兵马退居山西,直接杀了元朝官员,在山西明目张胆的搞割据。

元顺帝大怒!下圣旨,调集天下兵马,准备讨伐王保保。

但是转过年,就是1368年了——是的,朱元璋要北伐了。



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两路大军北伐。明军先攻山东,取得大胜。

就在明军初战大捷时,元朝方面的元廷、王保保、李思齐,居然还在三方混战。

后面的事情,不用多说也猜的到了。明军一路北上,直指大都,可元军内部的实力派却继续搞内讧,坐视明军取大都。

最狠心的就是王保保。当明朝北伐大军渡过黄河,元顺帝向他服软,求他救驾时,他居然接了圣旨,却不附旨意,驻兵山西,坐观元廷继和明军交战。直到元军战败,徐达大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上都后,他才调集大军和明军开战。

元顺帝北逃后,蒙古人面临了一个做三选一的抉择:要么随元顺帝一起北逃,要么跟随王保保搞割据,要么倒向明朝。

最后,只有六万户陪元顺帝一起北上,基本上没有人跟着王保保。剩下绝大部分的蒙古人都投降明朝。

至于说大部分蒙古人为什么要投降大明,道理很简单。因为元朝已经烂透了,跟着元顺帝会被王保保揍,跟着王保保又会被元顺帝揍。大家都是蒙古人,但内讧掐架的时候打的比汉人还狠。这么险恶的环境,让普通的蒙古人怎么还敢跟着顺帝或者王保保混?

并且明朝有钱,蒙古人跟着明朝混,生活待遇明显更高。况且,明朝缺乏骑兵,蒙古骑兵是明军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普通蒙古人此时倒向朱元璋,明显比跟着元顺帝和王保保要来的安全和实际。


总的来说,归顺明朝的蒙古人,并非是不认可自己的蒙古人身份。他们只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认为跟着明朝比跟着北元,前途会更好一点而已。如果一旦能自立,很多蒙古人还是会选择脱离明朝。比如明初归降的蒙古兀哈良三卫在朱棣时期取得半割据权限后,立马就脱离了明朝,在大宁卫割据了两百年,奠定了后来漠南蒙古的雏形。


Mer86


因为大明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不管哪个民族和国家的士兵,只要服从都可以进入大明军队。

大明军队里不仅仅有蒙古士兵,女真士兵,还有葡萄牙士兵,黑人士兵,泰国士兵。。。甚至还有日本士兵!



比如,万历年间的辽东巡抚顾养谦的麾下俘获过数十名日本流亡武士。结果把他们收入了军队,有一次,蒙古骑兵进犯,于是让日本士兵仍然穿着日本衣服藏匿在军阵中,等到交战时,日本士兵突然“哇呀呀呀“”亚卖呆!!“的跳出来,举着刀狂舞。


蒙古骑兵惊呆了,日本士兵趁机用刀砍马腿(矮)。于是蒙古骑兵从马上掉下来被砍了首级。


可蒙古人也不是傻子,等到下一次交战,日本武士又想如法炮制,可蒙古骑兵早有防备,日本武士一蹦出来就被射成了豪猪,无一人生还。


上述故事记载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对于明朝人来说,日本人当时是个战乱不断的国家,日本战国低级士兵是没有军饷的,所以盛产外籍雇佣兵,日本的雇佣兵遍布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甚至效力于朝鲜和荷兰东印度公司。


还有一项有名的故事,是关于萨尔浒大战中阵亡的刘铤。


刘铤这位名将戎马一生,从云南打到朝鲜,参加过万历三大征,萨尔浒之战前,由于和主帅杨镐不和,被强令在未调动手下全部家丁的情况下参战。


而他手下家丁是有名的多国部队,从日本人,朝鲜人,蒙古人,泰国人,东亚能看到的所有人中都有。


据说他手上有一支500人的成建制日本火枪队,在那个时代的明军中独树一帜。


萨尔浒之战中刘铤牺牲,而麾下的日本兵没有参加战斗,留在四川“镇远营”,有人就建议用这些日本兵来对付努尔哈赤,并说这些日本兵战斗力相当于 明朝的白杆兵。


甚至万历后期的明将顾文纲,曾提出在明朝中央军“京营”中设置专门的“倭营”:



仍于京营,照先年议设倭营事例,挑选精壮,另悉一枝,以备缓急,犹紧着也。


顾文纲认为,应该挑选精壮的日本兵,在京营中组织一个名为“倭营”的军事单位可以备缓急之需。可见,当时明朝的中央和地方军队中,确实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在编日本兵,他们应有上千的人数,至少可备组织一个营的兵力所需。


闭家锁的红枫


《蒙古源流》说:“四十万蒙古中,得脱者惟六万,其三十四万皆被围而馅矣”。

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对这些留在中原的蒙古人给予了特殊的优待政策。对蒙古人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手段,给予蒙古平民房子,耕地,米粮,金钱等,对将领贵族等更是大肆封赏。

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元顺帝的孙子)、海西侯纳哈出(木华黎后代)、同安侯火真、恭顺侯吴允诚(把都帖木儿)、吴克忠、广义伯吴管者、永顺伯薛斌、顺义伯金顺(阿鲁哥失里)、清平伯吴成、忠勇王金忠(也先土干)、忠勇伯蒋信(把台)、南宁伯毛胜、伏羌伯毛忠、靖安伯和勇(脱脱孛罗)、东宁伯焦礼、忠勤伯李贤、奉化伯滕定、顺义伯罗秉忠、怀柔伯施聚、武平侯陈友等等,优待大量蒙古贵族和军官。

而且,蒙古军户待遇好于汉人军户,不需要被强行“勾军”, 蒙古军户在比汉人军户经济负担更轻。只要归附,就给予一个人一个月4斗基本口粮,到宣德年更是规定在北京的鞑官享受全额薪水,如果死后,无人继承位置,就给予家属一个月2石粮食,还给予田地赏赐。

都指挥200亩,指挥150亩,千户120亩,百户100亩标准。明朝的政策是: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明朝需要利用蒙古的武力,让遗留在中原的蒙古人构成边军精锐部队去对抗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因此,对归附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都采取了优待政策。


深度军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毛主席所说的一句名言。

元朝末年朝廷官员贪污腐败,底层民不聊生,这个底层不仅指的是汉族平民,也指的是蒙古平民。按照元朝民族等级划分,蒙古人可是一等民族,为啥也过不下去?蒙古虽然建立了元朝,但其军队系统跟部落时没有多大区别,除了嫡系部队由将领提供武器战马盔甲等物资供应,其他被受命征发的士兵必须自己携带一切军需物资,有时还需要借钱买军需。

这在元帝国强盛时还管用,攻城掠地士兵们都能获得丰厚的物资。但在元末时这套系统已经过时,因为当时蒙古军队攻打南方的起义军,因为轻敌经常吃败仗,被俘虏之后发现自己的过的还不如起义军士兵,南方富裕物资充足,干脆投降起义军。最后朱元璋所率领的明军统一整个南方,所以出现了很多蒙古人在明军服役。而且蒙古人向来没有国家概念,只信奉拳头大才是真理,为元朝卖命和为明朝卖命没什么区别。

关键看谁给的好处多,而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蒙古人非常优厚,光有名有姓的蒙古人就封20多为侯爷,其中有元朝皇族成员、木华黎家族后人等一大批在蒙古兴起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元朝贵族。


陆弃


首先,古代人并未形成明确的“民族国家”意识;

其实,古代人的民族观是不同于现代人的,虽然古代也有一定的民族概念,但并没有形成像今天这样浓厚而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意识。因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和认同,实际上是自近代以来(主要是19至20世纪期间),欧洲在主导世界时,对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的一种实践结果。

因此,别说是元末明初的明军中会有不少蒙古人了,就是在此之前的辽国、金国、西夏等少数民族王朝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汉军部队;在汉人王朝中,也有不少外族人组成的部队。

即便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号建立的大明,在其末年,也同样有大量的汉族士兵变节,加入清军,这就是所谓的“汉八旗”。像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等汉族政治人物,他们都是主动或被动加入到满清政权之中的。

因此,“朱元璋的明军有不少蒙古骑兵”这种现象,其实也并不难解析,也并非不合理。

其次,那么为何蒙古人要加入明军推翻自己同族的政权蒙元呢?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蒙古人和汉人的融合;自蒙元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后,蒙古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汉化,也遵循孔孟之道,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所以,元代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对“蒙汉之分”的观念并没那么强烈,甚至有部分人更加亲近汉文化和汉族。因此,他们自然也就不排斥汉族势力和政权。

2、底层的蒙古人其实同样饱受元末暴政的压迫,他们也想推翻元朝;虽然元朝采取的是“民分四等”之策,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蒙古人则是第一等人,为元朝的“国族”。虽然,蒙古人在元朝的一些政令和律令中,享有一定的特权。但真正享受特权的,其实还只是少数的元朝统治贵族。

而到了元朝末年,很多底层的蒙古人,实际上跟各族底层人民一样,都时刻饱受着元朝统治贵族的压迫。很多破产的底层蒙古人甚至还会沦落到卖身为奴的地步,而且有些蒙古贵族更是会将自己手中的蒙古属民,转卖给汉族的大地主为奴。所以,在元末,不少蒙古人也同样对元朝的统治十分憎恨。

3、朱元璋对蒙古士兵很宽容和友好;虽然朱元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号,但对于蒙古士兵和蒙古人,他还是比较宽容的,并没有加以压迫和区别对待。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很多苦难的底层蒙古人看来,朱元璋的明朝比残酷的元朝要好,他们自然也就不抗拒加入明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也成功的招安了不少蒙古人。在明军的队伍里,也有部分蒙古族将领,而蒙古族士兵更是多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朵颜三卫这支强悍的蒙古铁骑。



这些历史要读


大元帝国不是属于全体蒙古人的,而是属于黄金家族的。

蒙古高原上历来都是各大部落之间互相争斗,直到成吉思汗出现将蒙古整合成为一个国家组织,在这之后又不断吸收当时其他的部落与民族,最终破坏力大爆发征服了欧亚大陆大量的国家,掠夺了巨大的财富。然而光荣永远属于统治阶级,对蒙古底层平民阶层来说,这对他们并无多大的关系。成吉思汗西征时,为了减少财政开支,士兵们的装备要自筹的,当时兵役沉重,不少蒙古人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凑足随军西征的装备与盘缠。元朝建立后情况也没有好转,大量蒙古平民被蒙古贵族和汉人地主压迫变成了奴隶,被随意倒卖,由于数量太多当时元朝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为他们赎身。然而最后随着财政压力得加大以及卖身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使得这一政策最后不得而终。

受到如此得对待自然不要指望这些蒙古平民会在元朝危难之际出多大力了,他们跟其他被压迫的民族一样,渴望推反元朝的统治。后来明朝建立,大量蒙古人留在了大明境内,他们要么成为了雇佣军,为明朝效力,要么融入了汉人,至此与一般明朝国民没有两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