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排便看出是否可能得了腸癌?

週週愛生活


腸癌通常說的是大腸癌,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它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

一般多見於年齡>50歲的人,如果家裡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的發病年齡可能會更年輕。其它的一些高危因素包括低纖維飲食、肥胖、吸菸等。

那出現大腸癌在排便時有什麼異常呢?

大腸癌的起病一般都比較隱匿,發病前大便多潛血陽性,肉眼看不出來大便有血,有些人的大便會看到明顯的發黑。隨後會出現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改變。

多表現為大便有血,或者為粘液膿血便,有的還會伴隨有想接大便解不出,有的人還會出現頑固性的便秘,大便的性狀變得比較細,有的人表現為腹瀉,大便次數比之前增多,或者排的大便為糊狀的,有的人會表現為拉肚子與便秘交替出現,但大便的性狀跟之前沒什麼區別,如果有了這些大便習慣或者性狀的改變就要警惕腸癌了,這時候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一下。


結腸鏡可以很直觀的觀察腸壁、腸腔的改變,並且還可以確定腫瘤的部位、大小,初步判斷腫瘤的浸潤範圍,大概判斷良惡性,還可以取病理活檢,最終確診。

預防腸癌的發生,平時我們要多食高纖維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定期體檢,50歲以上人群可以每年在體檢項目中加入腸鏡檢查。


張浩醫生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如果得了腸癌,有可能會出現大便的性狀,或者排便習慣的改變,通過化驗大便,也可能會出現異常。但是,不一定每個患者都會出現異常,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如果得了腸癌,有可能會出現哪些排便的異常:

(1)便血

大腸癌可破潰出血,患者可以表現為鮮血便或粘液血便,血液常常與大便想混合,如果出血較少,出現速度慢,可能會出現黑便的表現。

(2)排便習慣改變

患者可以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以及腹瀉或者便秘的情況,也可以出現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的情況,一會出現腹瀉,一會兒出現便秘。

(3)大便變細

如果腫瘤往腸道里面生長,可造成腸道狹窄,大便通過的時候,會引起大便變形,變細。

(4)停止排便

如果腫瘤進一步生長,可引起腸道被完全堵死,大便無法通過,患者會出現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腹脹,腹痛的臨床表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腸梗阻。如果出現腸梗阻,腫瘤一般是中晚期的。

(5)大便隱血試驗

大便隱血試驗,可以檢測大便中的少量血液,在肉眼看不見的情況下,可以發現大便裡面少量的出血。大便隱血試驗可以作為體檢篩查,每年做一次。

(6)糞便DNA檢測

癌細胞的基因發生醫生,脫落的癌細胞隨大便排出體外,通過檢測大便中的DNA,可以早期發現細胞突變,早期診斷腸癌。比大便隱血試驗更靠譜,敏感度和特異度更高,但是開展的醫院不多。

這些就是腸癌患者,大便可能出現的異常,如果你有上述的不舒服,需要儘早去醫院看病,讓醫生給你做一些檢查,排除一下有沒有癌症。


普外科曾醫生


如何從排便看出是否可能得了腸癌?

單純從排便不能診斷是否得了腸癌,目前最可靠的檢查是結腸鏡+組織活檢。

腸癌分為直腸癌和結腸癌,目前認為主要是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等的綜合作用。

(一)腸癌的大便有何症狀呢?

1. 排便習慣和次數的的改變,正常人一日大便1-2次,如出現次數增多,且大便習慣的改變是要重示。

2. 類便性狀的改變:如出現大便形狀變細,因為腫瘤佔居腸道腔內造成的。

3. 血便,膿血便伴裡急後重感。當腫瘤侵犯小血管時出現血便膿血便,如侵犯大血管時,可出現大出血。

4. 腹瀉與便秘交替,也就是說時而腹瀉,時而便秘。

5. 腸梗阻:當腫瘤阻塞腸道腔內時,引發肛門停止排氣排便。

6. 類便隱血試驗陽性:此檢查雖然無特異性,但方法簡便,可作為普查篩檢或早期診的線索。

如出現上述大便的症狀,並不是說一定是得了腸癌,還要結合其它症狀,如有沒有腹痛,腹部腫塊,有沒有貧血,低熱,消瘦,腹水等相關症狀。再結合結腸鏡+組織活檢進行確診。

(三)對高危人群進行隨防和定期腸鏡檢查。



從排便能看出是否得了腸癌嗎?從臨床症狀來講,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常為腸癌最早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血、膿液或黏液。這確實可能是腸癌最早的症狀,問題是,如果有這些症狀,就預示著得了腸癌嗎?

顯然不是。腸道炎症性疾病、痔瘡、習慣性便秘等,都有可能出現上面說的症狀。而且,等到出現這些症狀,腸癌往往已經形成,而且極有可能已經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靠看排便來判斷腸癌,是不明智、不可取的。


結腸癌往往有癌前病變(廣基息肉、腺瘤),且發展為腸癌需要很長時間,腸鏡檢查,才是最好的篩查措施。直腸癌的早期診斷,除了直腸指診以外,腸鏡也是最為重要的診斷手段。

結合腸癌發病高危因素,目前對預防和發現腸癌的建議是:避免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注意增加適度的體力活動。另外,40歲以上,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張醫生在線---讓老百姓也能看懂的醫學科普---歡迎關注、評論!


張醫生在線


腸癌是由於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環境因素、職業因素、遺傳等因素導致的,腸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癌變,腸癌可以出現在腸道任何部位,而且大多數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讓人忽略,而且目前腸癌發生率極高,尤其是趨向年輕化,還有就是一些腸道疾病不注意治療,小病拖成大病。

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如何容易排便中得知患有大腸癌?

1、首先就是不知不覺的大便次數改變,正常人體大便次數是每天1次左右,而且也有些是2天一次,但是腸癌所導致的大便次數在5次左右,而且容易出現腹瀉,主要是由於癌細胞刺激及腸道細菌感染,使得腸蠕動過快,因此食物殘渣排除過快,因此腸道吸收也受到影響。

2、大便變細及大變惡臭,大便變細主要是由於腸腔內腫瘤突出,導致大便排除過程中受擠壓,所以會導致大便不成型或是大便變細,而且腸道腫瘤出現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及正常菌群失調,容易導致食物殘渣在腸道內異常發酵,容易出現腹脹及排除的氣體惡臭。



3、大便帶血,腸癌所導致出現的便血,主要是大便和血液混合,而且大多數呈柏油樣便,這是因為由於腸道腫瘤受刺激及摩擦導致一些小血管破裂,導致腸道血液與腸道內蛋白質結合,容易形成氯化亞鐵,所以呈現出黑便及便血等症狀。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去醫院做個大便潛血,單從糞便不好判斷,最直接的是做腸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