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人左側頸動脈狹窄(70%-99%),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如何處理?

呈文廣宇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87歲的老人左側頸動脈狹窄超過70%,雙側頸動脈斑塊,需要處理嗎?要處理的話該怎麼處理?需要根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有沒有腦血管病症狀等情況來綜合考慮。

如果考慮到造成左側頸動脈狹窄的斑塊還有導致腦梗死的風險的話,儘管老人已經87歲,但如果除動脈粥樣硬化外,平時其他健康狀況良好,沒有心臟疾病,沒有肺臟、腦部等其他重要器官的疾病,肝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等身體一般化驗指標也都正常,能夠耐受手術過程,術後也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可以考慮行介入治療,球囊擴張、放置支架。

如果儘管老人健康狀況良好,但狹窄是緩慢形成的,腦供血情況還很好,兩側頸動脈的斑塊也已經“硬化”,造成腦梗死的風險很小,也可以不做特殊處理,定期複查、並留意腦血管病症狀就可以。

如果左側的頸動脈狹窄和右側的頸動脈斑塊仍有造成腦梗死的風險,但老人的健康狀況不能耐受介入治療,但肝腎功能等生化指標還正常,也可以口服他汀類藥物保守治療,定期複查血脂、肝酶、肌酶,留意他汀的副作用就可以。

如果健康狀況一般,合併用藥多,不能耐受他汀的副作用,那就只有改善生活方式,來減少腦血管病的風險。

以上不管哪種處理方法,改善生活習慣都是基礎,可以在飲食上注意少鹽少動物脂肪,多吃新鮮蔬菜和深海魚,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如果老人有吸菸、飲酒等習慣,也要戒掉。

同時老人的血壓、血糖、血脂也要定期檢查,要控制在可以耐受的比較理想的範圍。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87歲老人左頸動脈斑塊70%~99%,右邊斑塊稍微小點。在大醫院多數建議做支架的,價格也不便宜。不過年齡這麼大了,建議保守治療好點。可能患者已出現頭暈、眩暈、胸悶、氣短、胸痛、視力減退、走路不穩等症狀,如單獨出門或獨居非常危險。

斑塊分為軟斑塊和穩定斑塊兩種。軟斑塊易脫落,隨著血液流動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堵在心上,叫心梗;堵在肺部叫肺栓塞;堵在腦部叫腦梗等。斑塊的成份大多數是油,多吃抗氧化、消脂食物,如黑枸杞、藍梅、桑椹、田七、山楂、丹參、紅景天等。可用紅景天15克、紅花10克、丹參5克等長期泡水飲或者用生田七、當歸、生薑煮黑竹雞調理。如果症狀還是沒有緩解,趕快就醫。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如有更好的建議討論或留言!一起關注生活、關注養生知識!





健康影像


頸動脈是什麼?

頸動脈在我們的脖子前方,氣管左右兩側各有一條1mm粗細的動脈血管,它就是心臟向頭部運輸血液的主幹河流,我們可以將手放在下頜角往下觸碰,就能明顯感到其隨著心臟跳動而跳動的血管。

看到您的問題:左側頸動脈狹窄(70%-99%)。首先可以判斷為重度頸動脈狹窄了。

堵塞50%以下的為輕度頸動脈狹窄;

堵塞50%-70%的為中度頸動脈狹窄;

堵塞70%-99%的為重度頸動脈狹窄;

堵塞100%的則為完全閉塞。

根據其程度分級,治療方法也有所差別。

輕度狹窄,一般就建議保守治療,生活中多注意;

重度頸動脈狹窄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但是考慮到您的年齡,已經87歲了,需要結合老人目前的身體狀況、有沒有其他病史等綜合情況來考慮。



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

頸動脈斑塊是由於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這有點類似廚房下水道中積存的油汙,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堵塞。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不僅僅在於長大後堵塞局部的頸動脈,這畢竟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主要在於不穩定斑塊,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脫落的斑塊。當斑塊整塊或者部分脫落後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導致栓塞事件。根據堵塞血管的大小及堵塞的時間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小血管堵塞症狀較輕或者無症狀,大血管堵塞會導致突發的偏癱、失語等症狀。堵塞時間短的,會出現一過性的言語不清、頭暈、肢體麻木或者無力。

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首先就是要改善生活方式,戒菸酒,控制基礎病等。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選擇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的藥物。

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有時需要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手術。

您要定時去醫院查體觀察斑塊的大小和性質,並及時諮詢神經內科醫師,調整藥物,以控制病情發展。

綜上最好去正規的醫院,聽取醫生的安排積極配合,祝早日康復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您。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頸動脈斑塊表面形態可以分為光滑、不規則或潰瘍。形態不規則,甚至是形成潰瘍的斑塊被認為與卒中風險的增加有關。


對於存在症狀的管腔中度(50%-69%)或重度(70%-99%)狹窄的患者而言,頸動脈血運重建能夠有效地預防卒中的復發。


然而,90%存在症狀的中重度管腔狹窄的患者雖然未接受治療,但在5年內也沒有卒中復發。而有些輕度(<50%)狹窄的患者,因為斑塊脆弱,反而容易發生卒中。

對於斑塊穩定的患者,可以避免讓他們接受不必要的治療;對於斑塊脆弱的患者,即使管腔狹窄程度輕,也應及早進行干預。

目前最常用的兩種手術方式為頸內動脈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


手術適應症包括:

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頸動脈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超過50%;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60%;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狹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檢查提示狹窄病變處於不穩定狀態者。

所以對於病患的情況,主治醫師會根據斑塊的形態和位置、病人的病情(87歲老人的身體情況)等具體問題來進行個體化的選擇,從而達到最優治療方案。從臨床療效來說,控制三高、戒菸、戒酒、合理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對於預防腦卒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單純的藥物控制。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87歲老人左側頸動脈狹窄(70%-99%),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

首先,患者的年齡較大,是否有其他的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可以由CTA、超聲判斷,但是頸動脈狹窄程度診斷的金標準是DSA,如果患者身體情況允許,建議性雙側頸動脈DSA檢查,明確頸動脈的狹窄程度,以及頸部血管的情況。

頸動脈狹窄的常用檢查方法及特點有以下幾種

  1. 頸動脈多普勒超聲–懷疑由於頸動脈狹窄而引起的一過性視網膜缺血或半球定位症狀的患者及無症狀篩查患者首選。
  2.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超聲難以確診的,可以應用,來評估頸動脈狹窄。在進行MRA前,大多數患者需注射造影劑,以使動脈顯影更清晰。
  3. CT血管造影(CTA)–超聲難以確診的,可以應用,來評估頸動脈狹窄。在進行掃描前,患者需注射造影劑,以使動脈顯影更清晰。
  4. 腦血管造影(DSA)–該檢查是判斷頸動脈狹窄以及嚴重程度的金標準。對一些病例的確診是必要的,尤其是當多種無創性影像檢查結果不一致時。

頸動脈狹窄及頸動脈斑塊的保守治療有以下幾點

  1. 降血壓藥物,卡託普利、氨氯地平等
  2. 他汀類藥物,如瑞舒伐他汀,這類藥物可降低膽固醇
  3. 預防血凝塊形成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1. 手術–醫生可進行手術來清除頸動脈的斑塊。這種手術叫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該治療最適用於因一側頸動脈的斑塊而發生過TIA或腦卒中的患者。
  2. 頸動脈支架術–進行頸動脈支架術時,醫生會將一個微小的金屬管(即“支架”)置入頸動脈內。支架被設計用於撐開狹窄的動脈。
  1. 您是否已發生過頸動脈疾病導致的腦卒中或TIA
  2. 您的頸動脈被斑塊堵塞的程度如何
  3. 您的年齡
  4. 您是男性還是女性
  5. 除了頸動脈疾病外,您是否還存在其他健康問題

疾病的治療強調個體化方案,發現問題及時找醫生溝通,把隱患消滅在襁褓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