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2018年韓國生育率為0.98,正式進入“零時代”,這意味著韓國育齡婦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數量不足為1,這不僅遠遠低於正常人口更替水平2.1的生育率,甚至僅略微超過OECD國家平均生育率的一半——OECD國家生育率平均水平為1.68。

根據預計,到了2050年韓國的老齡化程度不僅將從2018年的全球第48位上升到第2位,並且韓國還將領先日本七年,進入老齡社會,甚至到了2067年,韓國平均100名勞動人口就需要養活117.8名老人。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可韓國不僅僅面臨著遠期的老齡化問題。

韓國2018年人均GDP高達3.14萬美元,全球排名四十,僅比日本排名低七位,人均GDP少0.79萬美元,但韓國老人在老齡化的困境下的處境,卻似乎遠遠比不上日本。

如今他們正被韓國社會逼入難以騰挪的困境。

·壹····

在韓國首爾有一個被叫做“巴克斯酒女”的群體,她們多為年紀在五、六十以上,甚至七、八十歲的老年婦女。常常徘徊在地鐵站、陰暗小巷和男性老年人聚集的公園附近,這個群體名義上販賣的是一種名叫“巴克斯”的功能性飲料,但實際上卻有不少成員暗中進行性交易。

畢竟若僅僅販賣飲料,“巴克斯酒女”的一天收入不過在五千韓元到一萬韓元,可如果伸手接過男性顧客遞來的“額外費用”,則僅一次性交易就能收穫2-3萬韓元——當然,如果雙方已經熟識,“巴克斯酒女”還會為顧客打折。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但不管是日入五千韓元也好,還是單次收益三萬韓元也罷,這些已經到了退休之年,本該安享晚年的韓國老人不僅沒有韓劇中在家庭裡的尊崇地位,反而淪落到了出賣肉體的地步,實是各有不得已的苦衷。

而其中最為一致的一點就是錢不夠用。

2017年韓國國民養老金調研機構出具的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中老年韓國人維持“最低標準生活方式”平均每人每月最少需要145萬韓元,但如今涵蓋韓國老年國民最為廣泛的基礎年金的發放金額卻僅為平均每人每月10-20萬韓元不等。

也就是說,一位獨居的韓國老年人如果僅能領取基礎年金,那麼他需用動用私人儲蓄,才能保證基本的生存,否則就要面對“退而不休,發揮餘熱。工作難找,老臨破產”的困境。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而韓國“公共年金”體系,在基礎養老金之外,主要分為“公務員年金”、“國民年金”兩類,在“公共年金”之外,還有針對企業僱員的“企業年金”和國民自願繳納的“個人保險”作為補充。

所謂“公務員年金”既是公務員、軍人、教師等政府、公營單位僱員和私立學校教師所享受的養老金體系。也因為公共年金相較國民年金、基礎養老金豐厚太多,使得韓國國會在社會輿論壓力的下,於2015年通過了旨在“多繳少領”的公共年金改革。

而“國民年金”即是韓國推出的旨在照顧“公務員年金”體系外的私人僱員和個體經營者的養老金體系。

但哪怕到了2014年,公共年金覆蓋的人群也不過2112.5萬人,僅佔到韓國人口的40%左右,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給付人群不過253萬人,而當年全韓超過65歲的老年人高達633萬。

也就是說有超過三百八十萬的韓國老年人,完全不受益於公共年金,若同時既無“企業年金”,又無“個人養老保險”,退休後就只能依靠每人最多二十萬韓元的基礎年金過活。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正因為如此,經濟窘迫的高齡“巴克斯酒女”才不得不拋頭露面遊走於街頭小巷和公園之中,在警察和其他男性老人的既鄙視又提防,甚至充滿慾望的眼光下,艱難“賣酒”甚至出賣身體。

而其中不少酒女所圖的,不過是通過“每月八次性交易,獲得治療關節炎的醫療費”,甚至於只是“一日三餐溫飽”。

··貳···

“巴克斯酒女”只是韓國貧困老人的極端一面,但毫無疑問“退而難休,老後破產”已經成為了大多數韓國老人們普遍所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在2013年四月韓國通過《退休法案》修正案之前,韓國政府雖然規定“六十歲為法定退休年齡”,但這一規定只是對僱主的建議,並不具備強制力,這就導致在非公營部門,大量的韓國人都面對著“提前退休”的窘境。

事實上,韓國職場文化競爭激烈,又有著強大的“年資文化”,這雖然給“前輩”們在職場上巨大的特權,但同樣也致使“後輩”們對佔著“位置”的“前輩”產生了巨大的敵意,以至於在當時的中間職員階層有“五六盜”之說——五十六歲還不退休,就要被看作是“霸佔晉升序列”的職場強盜。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在2013年之前,韓國社會職員平均的實際退休年齡是53歲。

韓國基礎年金的最低給付年齡也要到六十五歲,公共年金和企業年金領取年齡雖然低於基礎老齡年金,但也分別要60歲和55歲,都遠遠高於53歲這一韓國職員實際退休平均年齡。

但不管是53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除了少數公務員、軍人、教師和大企業僱員,大部分韓國人實際上都只能退而不休——如今韓國有超過420萬的老人在外工作謀生,而一名韓國人想要完全離開工作崗位的平均年齡是71歲。

而為了應對對中老年企業職員,越來越惡劣的職場“勸退”環境以及韓國社會迅速老齡化,勞力逐漸短缺的現實,韓國國會遂在2013年通過《退休法案》修正案,正式將“六十歲退休”列為了強制性規定。

但在退休後重新進入職場的韓國老人,不管是《退休法案》修正案之前還是如今,都面臨著巨大的職場歧視——事實上,在針對老人的職場招聘會上,所開列的職位不是送快遞,就是在垃圾回收場的分揀工作,要麼就是清潔工、加油員,基本屬於低薪、勞動強度大且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而今韓國平均五位出租車司機裡,就有一位銀髮司機。若全勤24天不缺工,法人出租車司機在上繳足額份子錢後,平均月收入能達到174萬韓元。而個人出租車司機則平均月收入能達到200萬韓元以上,可謂是銀髮職場裡的“白銀職位”。

韓國現在最火爆的“銀髮黃金職位”無疑是快遞員——銀髮快遞員因為可以憑藉免費的老人地鐵卡進行送快遞,所以可以節省大量的路運成本,因此哪怕一週只上三天班,一月收入也能超過百萬韓元,若是全職從事,工資堪比應屆的大學生。

可不是所有韓國老人都願意放下體面尊嚴,從事這些服務業或低端勞動力的工作,尤其是退休前是中產階層的老人。

可面對生活的拮据,這些中產老人要麼是由子女出面在招聘會上尋找白領工作機會。要麼就希冀通過過去的關係,自己能找到合適的職位——但所獲得薪金往往只有同等職位退休前的不到60%,因為他們是以“實習生”的身份重新進入的白領職場,若是稍有怨言不滿,面對的就是招聘負責人的冷言冷語“你都那麼老了”。

隨著韓國老人紛紛因為經濟窘迫進入就業市場,“尊老”這一傳統似乎在韓國社會也僅僅體現在上層社會和韓劇裡了。

···叄··

韓國老人“退而不休”的原因,除了大部分韓國人的養老金過分微薄,不足以支撐日常開支以外,最大的原因其實是缺少儲蓄,同時壓力巨大的子女無力顧及父母,以至於韓國老年人不得不在“尊老”的社會傳統裡,放棄尊嚴,於“瘋狂的世界”裡,尋求餬口之資。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如今步入老年的韓國人,多是參與過締造漢江奇蹟的一輩人,在韓國經濟崛起中,或多或少的享受到了經濟紅利,不至於一貧如洗。

正是在他們的時代裡,韓國企業開始仿效日本推行“年功序列”和“終身僱傭”,並且韓國GDP也從1965年的31.2億美金,上升到了2008年的1萬億美金——2008年韓國國民年金開始發放,同年現行的基礎年金開始執行,是韓國當下養老金體系運轉的標誌性年份。

可問題在於,不少的韓國老人卻都表示,自己過去的薪水不是拿來支付了子女的教育費用,就是花在了購買房產上面,並沒有足夠的儲蓄應付養老的花費。

無獨有偶,如今的韓國青年也面臨著巨大的家庭壓力,使他們無法回報父母在他們身上的巨大投入。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韓國校外教育市場規模在2015年達到了33萬億韓元的規模,而在教育產業化如火如荼的背後,則是韓國家庭揹負的巨大壓力——根據《2015年中小學生課外補習費調查報告》顯示,韓國學生平均每月的課外教育費用為35.3萬韓元,而2015年韓國工薪階層平均年收入為3281萬韓元。

在提倡兩孩的韓國,生育兩孩且達到韓國平均收入水準的韓國雙職工家庭,僅在子女教育一項上,就要佔到家庭稅前總收入的12.9%。

韓國房價同樣讓韓國青年喘不過氣來,以首爾為例,根據韓國住房城市保障公司的調查顯示,2018年首爾房屋的平均售價為5.72億韓元,其中江南平均售價高達6.81億韓元,江北價格稍低也要4.59億韓元,而受青年熱捧的公寓樓的平均售價又高於整體均價,高達7億韓元。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而首爾的PIR指數高達8.8——也就是說,在首爾達到人均收入的家庭想要在首爾購買一套房產,需要全家不吃不喝8.8年才能達成。

孩子和房子,是一個韓國家庭的“標準配置”,在這樣的剛需壓力下,也就無怪乎韓國青年無力顧及年老的父母,同時也就明白為什麼如今的韓國老人沒有足夠的儲蓄應對老後生活了——精英教育主義和首爾房產的昂貴,正是發軔於漢江奇蹟的年代。

今日韓國青年騰挪乏力,昔日亦然。

····結·

韓國青年身負的巨大壓力以及騰貴的房價,打破了韓國傳統中的孝道文化中的“贍養父母”一環,與子女分居的韓國老人日漸攀升,同時能夠受到子女資金支援的老人又大幅下降——僅25.7%的老人從子女或親戚中得到資金支援。

然而韓國政府在老人贍養上不僅沒有在養老金方面起到足夠的兜底作用,同時在硬件設施上,也應對的極為乏力。

2014年全韓境內提供給老人的居住福祉性設施,僅為443所,定額為21110員。

綜合性養老院的費用也看似低廉,實則不菲,以首爾江北老人綜合福祉中心為例,中心護理等級分為三等,需要個人支付20%的護理費用,根據護理等級不同,每月費用約為56-61萬韓元不等,餘者由介護保險支付。

韓國老人晚年為何坎坷?賣酒、送快遞、當實習生,只為生存

這樣的費用在看似收入動輒一、二百萬韓元的韓國,似乎不成壓力,但正如上文所述,於缺少儲蓄又無公共年金,尚需打工度日的大多數韓國老年人而言,無疑是天價。

正是在社會全面的擠壓下,韓國老人的處境才會淪落至今日,而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韓國經濟、財政越來越不樂觀的當下,韓國老人的未來恐怕只會越加慘淡。

事實上,這從首爾政府的官網上就可見一般——在老年福利一欄上,位居首位的正是鼓勵老人“退而不休,發揮餘熱”的“幸福的晚年,推進老年人綜合計劃”。

韓國首善之區,尚且如此,全韓可知。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