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走進梧州——瞭解古蒼梧的斑斕歷史

頭條|走進梧州——瞭解古蒼梧的斑斕歷史

頭條|走進梧州——瞭解古蒼梧的斑斕歷史
頭條|走進梧州——瞭解古蒼梧的斑斕歷史

塘源一個戰國古墓出土的一件大銅鼎

有著怎樣的顯赫身份?

形制明顯有別於嶺南常見的銅鼎款式

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來歷?

2200年建城歷史

博大浩瀚的嶺南文化

梧州文明

究竟從何而啟蒙發展?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翻閱史籍,不難發現,“蒼梧”(倉吾)二字早在周代青銅器銘文中已經出現。《逸周書·王會解》記載:“成周之會,倉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這裡,記載的是當時的倉吾部落向西周武王進貢翡翠的史實。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不過,“蒼梧”二字見諸史籍,併為後人所熟知,則是出自司馬遷之筆。《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儘管,對於這個實際的葬址,歷史上爭論很大,不過司馬遷的這一敘述,卻道出了蒼梧文化與舜帝時期中原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舜,姓姚,又名重華,稱虞帝,是傳說中國古代帝皇“三皇五帝”之一。舜帝生活在中國遠古時代原始父系社會,時間大概為公元前25——前20世紀。《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一般認為,這就是對於舜至蒼梧最早的記載。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對於中國遠古時代的歷史,在先秦時期以前,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只能依靠口頭傳說和後人書籍,舜帝,或許只是一個代表性的歷史符號。不過,隨著考古學研究的推進,當下史學界對於舜至蒼梧的這一段歷史,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舜崩於蒼梧之野”,說明中原地區的華夏集團勢力在“五帝”時代已進入蒼梧腹地,並且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蒼梧古國在當時已是一個文明程度不低、能與華夏集團對話的實體。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在中國疆土上北方與南方文化,或各種民族的文化,開始了交流與融合。南北文化融合,也早在舜帝時代就揭開了。這也客觀上彰顯了蒼梧古國及其文明、文化的先進性。同時,歷代以來生活在蒼梧地區的人民,也自覺地將舜帝及其代表的華夏文明,融入生產與生活當中。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時至今日,在蒼梧古國的核心區,即今天的梧州市,民間還留下許多與舜有關的傳說異聞和遺蹟。白雲山,又名大靈山,位於梧州市東北,乃梧州的最高峰。梧州人民為了紀念舜帝南巡蒼梧崩於此地,於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在白雲山錦雞巖(今金雞衝)建有舜帝陵和舜帝廟,廟前有南薰亭。此乃舜帝南巡路上最早建成的舜廟,今雖僅存遺址,但歷代以來,蘇軾、嚴震直等文人都曾前往拜祭並留下大量的詩文。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舜帝的傳說由於年代久遠,在梧州留下的實物印記也大多已經無跡可尋。但是考古工作者,卻不斷有著其他更多的發現。2006年11月,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梧州市博物館,對梧州市蝶山區夏郢鎮鳳凰山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商周時期的文化遺物。共採集到幾十件方格紋、夔紋等商周時期的文化遺物,出土了早期的斷塊等石製品。

考古界進一步肯定,人類在梧州活動的時間相當古遠。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以及商周時期的幾何紋硬陶,在大塘、五量地、高旺、螺山等地也有發現,反映人類活動時間的連續性,與舜葬蒼梧的歷史傳說,也有所關聯。這個戰國弦紋蹄足大銅鼎,出土於1958年在塘源飛蛾地發現的戰國墓,高65.8釐米,口徑53.5釐米、腹徑58釐米,重37.5公斤,子口,兩方耳,深園腹,圜底,三獸面腿蹄足,腹中有凸稜,形體高大,獸足粗壯,是一件重要的禮器。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同時出土的還有一批幾何印紋硬陶器,包括米字紋甕、蓖紋瓿、水波紋三足盒等,說明這個古墓是一處貴族墓地。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然而,現在收藏於梧州市博物館的這個大銅鼎,經有關專家研究是中原式鼎,與百越地區的越式鼎明顯不一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我國南方廣大地區的西周中期至西漢初期墓葬中,常見到一種形制獨特的銅鼎,銅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三足細瘦外撇,這種鼎分佈與南方几何印紋陶的分佈面大體重合,這一區域正是學者所說的百越雜處之地,因此這類銅鼎被稱作越式。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秦漢嶺南地區設郡之前,嶺南地區已經得到開發,有自己的古文化、古城、古國,絕不是一處荒無人煙的空白地帶。在封建社會初期,在新開闢的疆土設立郡縣,一般都選擇在交通便利,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地點,顯然,梧州應該具備了這方面的條件。這個大銅鼎並不是在梧州鑄造,可能是通過交流的方式,或者中原人士遷移到梧州時帶來的。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後,派遣五十萬大軍南下,經過三年多的征戰,統一了嶺南,並設置桂林、南海、象三郡,郡之下設縣,從此,包括廣西在內的嶺南地區成為中央封建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秦朝滅亡後,原南海郡龍川縣(今廣東龍川縣)縣令趙佗絕關自守,劃嶺而治,在原秦三郡建立了南越國。公元前183年,南越王趙佗封其族弟趙光為蒼梧王,並在摩天嶺(今梧州市東中路、東正路一帶)修建蒼梧王城,是為蒼梧王國,這也是梧州建城之始。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漢代,設置郡縣,廣信作為交趾郡址,交趾刺史在原來城池的地方沿襲城市規模。經歷代修建,昔日的小小土城,已經一步步發展成為了嶺南的軍事、行政中心。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梧州市博物館收藏的陶瓷器,精品眾多,品種豐富,反映了廣信人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折射出古廣信文化的繁盛程度。從歷次文物普查瞭解到,梧州散佈著一個龐大的古墓群。這個墓群位於梧州市東北郊的雲蓋山、螺山、龍船衝,桂江西岸的蓮花山、富民坊、大塘和西江南岸的塘源、旺步、高旺一帶,包圍了整個現代梧州城。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自1958年以來,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已發掘古墓300多座,出土漢晉文物6000多件。舜帝南巡到達蒼梧大地,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古蒼梧乃至整個嶺南地區,對開發嶺南,繁榮嶺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促進了古蒼梧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漢書》稱:“縣名廣信者,謂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也。”這說明,漢代將這一地區作為傳播中原文化的基地的目的非常明顯,而伴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相對安定的環境,廣信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原思想文化的傳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為漢代嶺南最早興學和思想文化活躍的地區。東漢時先後崛起了以兩個家族為標誌、享譽全國的文化巨匠群體——“三陳六士”,譜寫了梧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輝煌。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古老的蒼梧大地,承受了種種文化的啟蒙,歷經了時間的漫長積澱。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猶如縱橫交錯的絲線;嶺南廣闊連綿的河山,猶如永不停歇的織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編織著古蒼梧的斑斕歷史。一個文化大碰撞的時代,一個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即將到來……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头条|走进梧州——了解古苍梧的斑斓历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