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4.3%,該如何選擇?

車德莉


結構性存款和定期大額存單都是近幾年銀行比較推崇的產品系列之一。大額存單是傳統銀行定期存單的升級版,它的起存金額比較高一般在20萬元左右起存。在存單交付客戶手中時,利率已基本確定,客戶便可預知到期收益。而結構性存款是一種衍生金融產品,它是傳統銀行業務和現代利率、匯率等相關產品的綜合體。

如果客戶選擇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兩種產品時,不能單單從利率高低來決定,因為他們的計算標準不同,結構性產品有許多未知因素,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固定收益,而另外一部分則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收益。因而具體購買哪種產品,需要看客戶屬於哪一種風險受眾群。

如果客戶是年輕群體接受能力比較強,可以考慮接受結構性存款。一般會把客戶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劃分為幾個等級,一般分為保守型,謹慎型,進取型和激進型。如果感覺能夠承受高風險,就選擇結構性產品,而如果像中年甚至老年群體,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差,屬於保守型或謹慎型客戶,則選擇定期大額存單會比較理想。


膠鄉寶媽


最近,一位老年網友諮詢理財方面的問題。他有20萬現金,看到一家地方銀行裡面有大額存單三年期給4.3%的利率。而又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看到了結構性存款,承諾一年期利率是5.5%。他不知道這20萬現金,究竟該買結構性存款?還是大額存單?哪個更加穩妥。

先來解釋一個什麼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並非普通的銀行存款,它本質上是把傳統銀行業務和利率,匯率相結合的保值增值的一種理財產品。通常結構性理性產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可以保本,而另一部分收益隨著利率、匯率的變化而變化,保本的那部分類似於銀行存款,另外一部分不保本的資金是具有風險,會有虧本的可能。這是願意承擔一定小微風險的投資者購買。

而大額存單是銀行發給存款人的大額存單單憑證,它本質上就是銀行存款,只不過起存金額比較大,門檻較高,但安全性非常高,只要銀行不倒閉,大額存單到期是可以償付的,而且就算該銀行倒閉了,還可以獲得最高50萬的賠付。所以,大額存單的風險小。

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本金20萬,三年單利4.3%,三年後大額存單的本息合計是22.58萬元。而若是拿這20萬,每年購買某股份制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可獲得單利5.5%,三年後本息合計是23.48萬元。顯然,同樣是20萬大額存單比結構性存款三年後的收益少拿9048元。

對於究竟是購買結構性存款,還是大額存單,我們覺得,如果投資者是風險厭惡型,那麼大額存單的回報率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如果投資者可以承擔風險,具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抵抗風險能力也很高,又想獲得相對高一點的收益。那麼,購買一年期的結構性存款,是投資者理想選擇。

當然,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這麼高的利率並不常見,所以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在購買之前必須要看這款產品的說明書,需要和銀行落實以下幾款內容:第一,要選擇全額保障的,最好存款保險基金負責保障你本金的安全,換句話講,即使遇到變故,投資者最多也只是少拿點利息,不會虧損至自己的本金。

第二,投資者還要關心的是,結構性存款預期年收益率是5.5%,那萬一投資失敗,還能獲得基礎利率,一般不能低於2%以下,否則就要慎重了。我們不能光看賺錢時拿高收益,萬一投資失敗了,保底收益率還是要關心一下的。

第三,投資者必須瞭解一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究竟是什麼?過去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有外匯、黃金等。所以,投資者購買的結構性存款這個衍生品價格波動必須能在公開市場查詢得到的,最好投資者對這個掛鉤的金融衍生品的相關專業知識比較瞭解的。否則,不熟悉的領域最好不要去做。

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首先要弄清楚這個產品內容是什麼,收益率高低,風險大小,發行人等等,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抵禦能力,尋找與自己匹配的理財產品,以圖獲得最大的收益率。


不執著財經


兩者都屬於低風險理財,我的一貫觀點是:低風險理財選擇收益高的,所以我認為應該選擇結構性存款。

因為,20萬資金三年後兩者收益差距是9048元。

1、大額存單

本金20萬,三年單利4.3%,三年後本息合計:20+20*0.043*3=22.58萬元

2、結構性存款

本金20萬,每年單利5.5%,三年後本息合計:20*(1+0.055)(1+0.055)(1+0.55)=23.4848萬元

但是,投資者需要對結構性存款進行認真瞭解,如果您不是很清楚,可以繼續向下閱讀。

大額存單三年期年化4.3%的利率,非常普遍,一般區域性商業銀行20萬以上就可以辦理,而且可以每年支取利息,比如青島銀行就有類似業務。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並不是很常見,這麼高的收益率,必須要看這款產品的說明書,需要和銀行落實以下內容:

1、本金是否全額保障?是銀行承諾保障,還是存款保險基金保障?要選擇全額保障的,最好存款保險基金負責保障的。

2、基礎利率是多少?一般基礎利率要達到2.5%左右,越高越好,如果低於2%,則要慎重。

3、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是什麼?浮動收益支付的條件是什麼?以前的產品是否有沒達到支付條件的?衍生品必須是公開市場能夠查詢到的,最好是投資者能夠有相關專業知識判斷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超出兌付條件的現象。

只要注意以上問題,我覺得結構性存款更加有吸引力。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互金直通車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4.3%,該如何抉擇呢?我的建議是將資金一分為二,1/3購買結構性存款,2/3辦理大額存單。下面說一下具體原因:

一年期結構性存款利率5.5%,這是相當高的一個利率水平了。那麼結構性存款的本質是什麼呢?

結構性存款一般是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黃金、指數、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

換句話說,它就是存款和衍生品的組合,這使得結構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資的想象空間”。客戶所承擔的風險只是利息可能發生損失,而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

利率5.5%,其實是一個預期收益率。到期後預期收益率可能會比5.5%低,但是本金大概率不會遭受損失。

假設有30萬元,可以配置10萬元結構性存款,博取一個高的收益。剩餘20萬元辦理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三年期4.3%的利率,這也是市場間一個不低的利率水平了。大額存單雖然大部分以電子化憑證存在,但是辦理後的回單上顯示的是利率為4.3%,其本質是一種存款,屬於一般性存款,基本沒有風險,能保證本息安全。

綜上所述,5.5%的結構性存款、4.3%的大額存單,都可以配置一些。本人建議,大額存單多配一些,結構性存款少配一些,在資產保值的基礎上實現資產增值。


河小葵話理財


結構型存款產品首先要明確,這是存款,按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結構性存款納入商業銀行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

結構性存款為什麼能夠產生比一般存款,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收益率高的表現呢?關鍵在於衍生產品交易部分。

簡單來說,100萬元購買結構性存款,其中,100萬元用於投資一年期定存,也就是1.5%,有的銀行上浮30%,也就是1.95%。那麼,一年下來的存款利息收入是1.95萬元。銀行會拿著這1.95萬元投資有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衍生產品,比如,投資股票,購買了中國銀行股票,那麼一年後,中國銀行漲幅達到100%,那麼,投資收益增加1.95萬元,那麼,100萬元最終的實際利率可以達到3.9%。當然,也還有更加激進的投資方式,比如購買期貨、外匯等,別看1.95萬元的本金低,做得好的話,也能產生不小的收益。

當然,1.95萬元也會虧光,但虧的也就是利息部分,結構性存款的本金仍是安全的。

從題主的問題看,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說明該行對衍生品的收益預期非常強,但這部分投資屬於有可能達到,有可能達不到,相對於大額存單三年期4.3%來說,沒有那麼穩健,大額存單每年都會給到4.3%的存款收益。

不過,根據目前銀行的情況看,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銀行為了維護自身信譽、增強儲戶黏度,往往都能夠得到這樣的水平,也就是變相的兜底行為,投資者不妨可以嘗試下,看看銀行的投資管理水平如何。需要指出的是,隨著預期收益型理財向淨值型理財逐步過渡,未來,具有兜底性質的預期收益型理財將成為歷史。


財經無忌


  大額存單是存款,但是結構性存款不是存款,也並非完全是理財產品,它是介於存款與理財產品之間的產品,屬於銀行表內業務,計入“客戶存款”,需要繳納存款準備金、存款保險金、計提減值損失和風險資本等。

  所以,兩種產品的風險性是不一樣的,雖然有些結構性存款也可以保本,但同樣存在部分本金保證型結構性存款。一般保本保收型結構性存款給出的預期收益率是一個範圍值,比如3%-5.5%,衍生工具不行權可獲得3%的收益,行權可獲得5.5%的收益,而不是具體的利率。

  而能達到5.5%的預期收益率的,一般為不保收或部分本金保證型結構性存款,並非保本保收型結構性存款。所以,投資者須要看好相應的產品說明或合同,別被業務員忽悠或者自以為是,投資風險得由自己承擔,不要到時沒有收益或部分本金虧損喊天喊娘。

  結構性存款又叫收益增值產品,是將利率、匯率等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屬於銀行表內業務,跟銀行存款一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但區別於銀行存款的是收益非固定不變,因為其與非銀機構合作,將部分資金做高風險投資,收益屬於浮動收益。

  結構性存款的存在形式是“存款+金融衍生工具”,即“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組合。

  而作為存款部分必須繳納存款準備金、存款保險金、計提減值損失和風險資本等,剩餘部分中的絕大部分資金用於銀行信貸或者固定收益類等低風險產品,保證基本的安全和收益;而另外的小部分資金用於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產品,比如與之相掛鉤的金融衍生工具。總體而言,結構性存款就是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去獲得較高收益的機會產品。

  從風險與收益上分類,結構性存款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一、最低收益保證型。即該產品收益在一個範圍內,比如2%-5%之間,最低可獲得2%的收益。相對此類產品收益最低,風險最低。

  二、本金保證型。即本金不受損失,但卻沒有最低收益保證,可能沒有,可能很高。相對此類產品收益較高,風險較高。

  三、部分本金保證型。即部分本金不受損失,比如95%的本金保證,可能會造成5%的虧損,但收益可能很高。相對此類產品收益最高,風險最高。

  而大額存單屬於存款,屬於銀行的債務,存款人為債權人,而銀行作為國家重要的金融機構,本身的門檻較高,監管較嚴,不容易破產倒閉。即使出現擠兌風險或者破產倒閉,還有存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以及受《存款保險條例》最高50萬的保障,理論上可以說是零風險產品。


三人聚眾


分享使人快樂!

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都屬於銀行產品,安全性都非常高,具體選擇哪一個,可以單純的從收益率考慮,選一年期結構性存款。在5%左右收益率,還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1.在幾乎相同安全性前提下,優先選擇收益率高的結構性存款。

雖然很多文章分析結構性存款比大額存單風險高,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結構性存款在當下的安全性,幾乎達到了存款的安全性。故我們最優策略是選擇收益率更高的結構性存款。

2.若考慮一年後可能結構性存款沒有那麼高,可以直接選擇收益率更高的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收益達5.45%。

由於樓主說的結構性存款只有一年期,考慮可能一年之後收益率沒有那麼高,那麼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替代方案,就是購買三年期定期存款,收益可達5.45%。為什麼那麼高?原因是中小銀行年底拉存款,同樣是銀行產品安全性。

3.若考慮短期需要用錢,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可以達到4.5%以上。

銀行理財產品類型很豐富,期限相對較短,從30天到360天都有,但收益率卻能夠達到4.5%左右,深圳更高。對於可能短期需要用錢地朋友,銀行理財是個很好的選擇。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操盤近百億P2P平臺實現零逾期零壞賬,資深金融人士。 如果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感謝支持。


大南山伯爵



從本質上講,結構性存款本金是安全的,但收益並不固定,有一定波動,而大額存單保本保息固定收益,因此結構性存款風險等級高於大額存單,而且二者門檻標準還有區別。所以,二者如何選擇,關係到投資者風險偏好,以及投資規劃和額度。

大家知道,結構性存款雖然也打上“存款”二字,但本質上更符合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特性,為什麼?其一,結構性存款標註利率是不規範的,只能標註預期收益率;其二,雖然資管新規明確結構性存款納入表內業務,計提存款準備金,且本金需要繳納保費,但收益部分並不在存款保險範圍;其三,結構性存款並非全部用於放貸或同業存款,而是將部分本金與金融衍生品掛鉤,以博取較高收益。而銀行一般性存款僅用於放貸或同業存款和拆借,投資標的存在明顯區別。而掛鉤衍生品部分收益風險就會增大,比如指數,外匯,原油期貨等,都在觀察期內設定的標準值,一旦衍生品發生上下波動,預期收益率就無法實現。因此,結構性存款雖然標註預期收益率為5.5%,這只是最高收益率,但實際收益率可能只有3%。當然實現最高收益率也並非不可能,但肯定有博弈成分,這就取決於投資者風險偏好。



大額存單說白了更加適合保守型投資者。雖然在名義上5.5%和4.3%差距很大,但大額存單保本保息固定收益,且本金和利息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可謂零風險產品,屬於懶人理財方式。儘管利率不算太高,但是旱澇保收,根本不用操心,到期本息自動到賬,而又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目前成了各家銀行招攬客戶的明星產品。

結構性存款與大額存單的准入門檻,以及流動性也有區別。就目前市場觀察,結構性存款一般3……5萬起購,而大額存單最低起存金額為20萬,部分品種還有30萬,50萬甚至100起存。因此金額大小的話,是無緣大額存單的。同時,結構性存款屬於封閉式理財產品,在封閉期內無法贖回,必須到期後才能贖回,而大額存單卻可以提前支取(部分或全部),且利率靠檔計算,遠高於活期存款利率,在收益與流動性上做到了較好兼顧。

綜上所述,對於穩健型或以上風險偏好投資者,且有明確投資規劃的,適合購買結構性存款,而保守型投資者且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以大額存單為宜。


龍門山財經


結構性存款一年期利率5.5%,大額存單三年期4.3%,該如何選擇?

現在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內有這麼高,最高也就是4.2%左右,大額存單也就4.18%左右。

那麼這兩個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銀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有什麼優勢呢?

■ 本金有保障

結構性存款可保證本金安全!

■ 收益進可攻退可守

結構性存款收益 = 承諾的保底收益 + 投資衍生品可能帶來的額外高收益

在保證最低收益的前提下,博取額外收益。

■ 期限靈活

結構性存款期限靈活。

■ 投資多樣化

結構性存款不僅投資標的多(美元兌日元、歐元兌美元、掛鉤黃金等),而且產品結構豐富(單邊向上、單邊向下、雙邊區間累計等),滿足不同投資需求。

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並非保障的。

什麼是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定義: 針對個人發行的電子化記賬式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沒有風險,無年齡限制;

起點金額: 詳見每期存單,超起點金額部分必須是認購基數的整數倍 ;

產品期限: 1、3、6、9、18個月;1、2、3、5年 。

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額存單是保本保息的。


立馬財經


先說【答案】,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結構性存款,因為我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這兩款產品都可以匹配,本著收益最大化的原則我更傾向於回報更高的結構性存款;但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中老年客戶來說,大額存單雖然收益少點,但勝在沒有任何風險,所以說大額存單更適合!

  •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有別於銀行普通存款,是保本浮動收益型存款管理產品。它的本金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一旦銀行因經營出現問題並倒閉的話,50萬元以下可以無條件得到賠付,但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銀行是不保障的。

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其不全來自於存款利息收入,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於掛鉤金融產品的衍生收益。如上圖所示,184天的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為5.55%、起存金額10萬元,掛鉤的是滬深XX指數。

簡言之,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主要來自於衍生收益的回報情況,最壞情況就是拿不到一分衍生收益、最好情況就是得到全部的預期衍生收益。所以,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性確實有,但不高也是客觀事實,我個人覺得自己能夠承受最壞情況的發生,而且期限只有一年、利率為5.5%,遠比三年期4.3%的大額存單性價比高,我肯定會選擇結構性存款。

  •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雖然和普通定期存款區分開來,但實質上它們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只有兩點微小的差別:第一,大額存單起存金額要求較高,一般來說國有銀行需要30萬元起存、其他銀行需要20萬元起存,最低不得低於20萬元;第二,大額存單利率較高,國有銀行大額存單相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浮50%、地方銀行以及農商行上浮55%,3年期定期存款的央行基準利率為2.75%,上浮55%以後恰好是4.3%。

所以說,大額存單也是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產品,它的風險性為零,比較適合投資方式偏保守的老年客戶。

綜上所述,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都是銀行的明星產品、主打產品,它們的性價比都很不錯,如果你更追求收益最大化,那就選擇結構性存款;如果你承受不了收益受損的風險,那就選擇大額存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