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定都許昌?

大牛無形


第一,許昌當時屬於豫州,曹操之前擊破了汝南和潁川的黃巾軍,呂布也被他趕去了徐州,許昌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皇帝當然要掌握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才能放心。

第二,許昌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它三面環山,西北有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雲山、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而當時許昌北面有袁紹,東南有袁術,南面和西南分別是劉表和張繡,東面是呂布和劉備,曹操選此形勝之地作為新的都城和他爭霸的根基,不得不佩服他的戰略眼光。

第三,當時他實力遠不如袁紹,如果依然以洛陽為都城,與許昌相比,洛陽更靠近袁紹的實力範圍。事實上,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和田豐等人就曾建議袁紹偷襲許都奪回漢獻帝,袁紹之所以猶豫了,可能和許都的地形有關,試想一下,如果漢獻帝依然在洛陽的話,也許袁紹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進攻洛陽奪回漢獻帝了,在當時曹操勢力還不是很強大的時候,曹操選擇許昌也是為了避開袁紹的鋒芒,這是個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

第四,除了防備袁紹之外,洛陽周邊其實也並不安全,當時李傕郭汜勢力雖然混戰,但是實力尚存,洛陽西去就是河東,河東過去就是關中李傕郭汜的實力範圍,而且洛陽周邊的黃巾殘餘勢力還沒有被剿除乾淨,仍然定都洛陽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第五,前面說過,董卓在離開洛陽遷都長安之前曾經對洛陽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幾年過去了,諸侯都忙著征戰,要重新修復洛陽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倒不如找重新找一個。

第六,洛陽雖然不能再次成為都城,但是它在天下士人和忠於漢室的人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崇高,如果曹操把都城定在遠離洛陽他的大本營兗州,那一定會使曹操陷於輿論的漩渦之中,但是對曹操來說,這個地方又不能離兗州太遠,從地圖可以看到,許昌位於洛陽和兗州之間稍偏向洛陽,以此作為新的都城,天下士人和忠於漢室之人可以接受,曹操也可以接受。

第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洛陽一帶長期經歷戰火,早已民窮地乏,經濟凋敝,糧草補給和後勤保障是個很大的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歷來如此。而許昌一帶歷來是重要的產糧區,而且交通便利,籌糧也遠比洛陽方便很多。

第八,不得不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許昌地區包括周邊的潁川郡,當時是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是當時天下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定都於此,有漢獻帝和漢室這面大旗在,曹操可以很方便的招攬和吸引人才。果然曹操這一步棋是走對了,其他不說,看看他手下五大謀士中就有荀彧,荀攸,郭嘉三人就出自於潁川和許都。

所以,曹操棄用洛陽定都許昌實在是神來之筆,他的霸業其實就是從定都許昌的這一刻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