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汽車引擎蓋上有兩條線?這兩條線有什麼作用?

1、降低氣流影響

汽車高速移動,自然會受到氣流的影響,氣流產生的阻力不但會影響汽車的速度,還可能會影響行駛的軌跡。因此在引擎蓋上設計合適的線條,便能夠增加行駛穩定性。

對於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物體,氣流在運動物體周邊產生的空氣阻力和擾流會直接影響運動軌跡和運動速度,因此引擎蓋上的線條可以起到導流空氣,增加行駛穩定的作用。

為什麼汽車引擎蓋上有兩條線?這兩條線有什麼作用?

增加引擎蓋剛度

如果發生正面撞擊,由於引擎蓋上的線條,會增加其剛度,使其不會輕易變形褶皺。試想一下,一個大面積的鐵板件受到正面撞擊,板件中受力點便容易下陷或凸起變形。而引擎蓋上的線條增加了剛度,使其遭到正面撞擊時沒那麼容易發生變形褶皺。

輔助駕駛員視線

駕駛員在駕駛汽車過程中,前方視線和自然光的反射對駕駛員正確判斷路面和前方狀況至關重要,通過引擎蓋的外形可有效調整反射光線方向和形式,從而降低光線對駕駛員的影響。為了讓駕駛員駕駛過程中前方視線不受自然光的反射影響,通過引擎蓋的外型調整反射光的方向以及範圍,降低影響。

一輛汽車大約有2萬多個零件組成,我們平常關注的大都是引擎、內飾、大燈等等,但有多少車主朋友注意到了前機蓋上的兩條線,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為了讓駕駛員駕駛過程中前方視線不受自然光的反射影響,通過引擎蓋的外型調整反射光的方向以及範圍,降低影響。

頭部碰撞測試,顧名思義,是指車子把人撞倒時,模擬人的頭部撞擊到機艙罩上產生的傷害。而腿部碰撞測試就是模擬汽車的前保險槓撞擊到人腿時產生的傷害。NCAP(碰撞測試)組織會根據碰撞發生後的撞擊加速度的變化累積(HIC)來評估人體頭部受到的傷害,這個值是根據醫學上產生顱內損傷的概率來確定的。腿部則由加速度和膝蓋角度兩個方面來確定,是通過模型的變形量給出的,但原理類似。說白一點,就是說,機艙罩和保險槓要足夠軟,給人體相應的部位足夠的緩衝。

我們試想一下,一塊大面積的鐵板件受到正面撞擊,受力點很容易下陷或凸起變形。如果在引擎蓋上增加這樣兩條線,就增加了剛度,遭到正面撞擊時沒那麼容易發生變形褶皺。

為什麼汽車引擎蓋上有兩條線?這兩條線有什麼作用?

這些說法其實都不正確

如果是要應對空氣阻力,那麼反倒應該沒有這樣的線條才對。我們知道,無論是F1賽車還是噴氣式戰鬥機,車頭(機頭)上都沒有這樣的線條。

輔助駕駛員視線的說法就更可笑了。不做出線條,車頭也不是一塊平板,同樣有弧度變化,不可能出現晃眼的情況。至於增加引擎蓋剛度的說法呢,其實恰恰相反,機蓋並不是需要強調強度的地方,反倒需要考慮行人保護,而必須足夠軟,給人體相應的部位足夠的緩衝。

還有就是引擎蓋上的稜線,對於新手司機來說也很大用處,因為駕校教練在教追線時都會以引擎蓋上的線為參考,只要與地面畫線處於一定位置,就不會壓線。這無疑對新手司機獨自開車上路後,是一個過渡用的參考物。

簡單的兩條線實則隱藏了很多原因,汽車行業可以說是發展很快的了,在這幾百年裡發生了無數次技術革新,每個零件和設計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為什麼汽車引擎蓋上有兩條線?這兩條線有什麼作用?

引擎蓋折線第一點那就是增加空氣擾流,讓氣流更順暢通過汽車,汽車在行駛時會受到空氣的阻力,就是我們常聽見的風阻。為了有效降低汽車風阻,廠方會在引擎蓋上加一下凸起的折線,而這樣的折線會形成一道通風線讓汽車有更好的導流,同時也可以增加汽車的下壓力提高穩定性,即便是號稱最低風阻大眾 XL1同樣可以看到引擎蓋折線。

有沒有看錯,引擎蓋折線可以更耐撞?凡是發生任何追尾事故,引擎蓋算是最容易碰撞的地方,而為了確保引擎蓋不會因為輕微的碰撞造成變形,加入折線則可以增加引擎蓋的剛性,讓它發生事故時擁有一定的強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