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衛宣公在歷史上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他的事蹟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詩經女孩為什麼敢這麼說呢?讓我們通過《新臺》這首詩來看看衛宣公的前世今生——他究竟何德何能,娶了小媽又娶了兒媳?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衛宣公有如此出格的行為呢?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1、《新臺》背景:衛宣公娶了小媽,生了兒子!

歷史資料上是這麼說的:衛宣公(?—公元前700年),姬姓,衛氏,名晉,衛莊公之子,衛桓公之弟。衛國第15任國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

其實,詩經女孩畫了一幅關係圖(見下圖)衛宣公的爸爸呢,就是迎娶絕世美女莊姜的衛莊公,衛宣公的媽媽呢,就是莊姜的好閨蜜戴媯。我們從詩經裡《碩人》、《燕燕》這兩首詩裡知道,莊姜無後,所以無寵,後來就把戴媯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來撫養。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養大成人後,本來衛宣公早年在邢國作人質,公元前719年,他的另外一兄弟州籲(這裡混世魔王又出現了)殺了父親衛桓公,自立為君。石碏平定州籲之亂後,從邢國迎公子晉回國即位,是為衛宣公。

衛宣公即位之前,就看上了父親的小妾夷姜。倆人私通生了個兒子,叫公子伋(也叫急子)養在了外面。後人把這種事叫做“烝”。後來衛宣公即位後,拋棄了元配邢妃,單獨寵幸夷姜,倆人如同夫婦同進同出。與此同時,衛宣公愛屋及烏,把急子立為了太子。這樣過去了16年吧,也到了公子伋娶媳婦的時候了。

都說齊國公主美貌,這年夏天,衛宣公派了使者,為太子伋向宣姜公主求婚。衛太子伋和公主的美貌聞名於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這時候求婚的使臣回到國內,添油加醋的向衛宣公彙報:公主宣姜簡直比花兒還誘人,這樣的絕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娶了吧。衛宣公也是個老色鬼,君臣兩個一番密商,就弄了個騙親計劃:首先把太子派往出使宋國,接著趕緊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名為“新臺”。要在“新臺”截留新娘,據為己有。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2、《新臺》賞析:衛宣公截留新娘,娶了兒媳!

新臺有泚(cǐ),河水瀰瀰(mí)。燕婉之求,蘧篨(qú chú)不鮮。

新臺有灑(cuǐ),河水浼浼(měi)。燕婉之求,蘧篨(qú chú)不殄(tiǎn)。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國風 邶風 新臺》

我們來看看《新臺》這首詩,它是詩經裡非常有名的諷刺詩,《毛詩序》裡說,“刺衛宣公。春秋時,衛宣公為兒子伋娶齊女,聞其貌美,欲自娶,遂於河邊築新臺,將齊女截留。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這首詩將這出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新臺:臺名。據《水經注》,故址在今山東鄄城縣東北黃河故道旁。有泚(cǐ):猶言泚泚。泚,華美貌,指新臺。河:古稱黃河。瀰瀰:盈滿貌。這兩句意思是,新臺明麗又輝煌,河水洋洋東流淌。第二句中“新臺有灑,河水浼浼”是一個意思,首句起興,但興中有賦:衛宣公垂涎於未婚的兒媳婦,便造了“新臺”,以顯示他做這件事的合法性。但是,越想掩蓋不軌的動機,他的惡行就越是昭然若揭。

“燕婉之求,蘧篨不鮮。”燕婉:和婉,美妙。籧篨(qú chú):不能俯身。或為殘疾,或為肥胖所致。不鮮,老不死的意思。這句話意思是美人原本遇上了一個好夫婿,誰料到,最終嫁的卻是一個糟老頭。“燕婉之求,蘧篨不殄。”意義與前一句相近。

嫁給一國之君是事實,可是地位再高又有什麼用?她本來嫁的是衛宣公的兒子,卻進了公公的虎口,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最後一句“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鴻:大雁。據聞一多《詩經通義》,鴻即“苦蠪”的合音,“苦蠪”即今所謂癩蛤蟆。戚施:不能仰身。此處是誇張地說宣公年老軀幹彎曲。這句詩意思是說,織好了一張漁網準備去捕魚,到河邊做了一番準備之後開始打魚,哪想到這一網上來沒抓到魚抓到的卻是一隻癩蛤蟆,正如貌美如花的新娘本想嫁個美少年,最終卻遇到了一個駝背的醜丈夫一樣。

這首詩把衛宣公的不恥行為如實的記錄下來,就這樣,15歲的宣姜公主成了意中人16歲公子伋的後媽。後人把翁媳之間的曖昧的關係稱為“新臺之醜”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3、《新臺》之後:衛宣公有了新歡,設計殺死舊愛的兒子

衛宣公在新臺截留住新娘,待生米做成熟飯後,公子伋從宋國回來,衛宣公讓公子伋以庶母之禮行禮,公子伋突然發現自己的新娘變成了小媽,懊悔不已。

衛宣公自從有了新歡宣姜,就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在新臺一住就是三年,連生兩個兒子,長子公子壽,次子公子朔。舊愛公子伋的母親夷姜這邊被打入冷宮,上吊自殺了。

兩個兒子逐漸長大,衛宣公就動了換儲君的想法,有意將儲位留給宣姜的大兒子公子壽。這樣,親生兒子公子伋就像眼中釘肉中刺一樣,怎麼看都不順眼了。

同樣看公子伋不順眼的,還有宣姜的二兒子公子朔,於是想盡辦法在母親面前說公子伋的壞話,母親宣姜因為之前的事兒,見到公子伋心裡也膈應,於是就在衛宣公面前吐槽。後來終於來了機會,遂與兒子公子朔合謀,設計殺死了公子伋,自己兒子公子壽也死了,詩經《二子乘舟》就是說的此事,我們後續詳細解讀。

衛宣公聽說公子伋死了,本來挺高興的。但是又聽說要立為儲君的公子壽也死了,心裡挺悲傷的。後來喜憂參半,又常常夢見枉死的夷姜和公子壽,沒過兩個月,一命嗚呼,得,病死了。到這裡,好人壞人都死了,本劇終。

從詩經《新臺》說起:史上最亂衛宣公,壞事全做盡

4、詩經女孩評說

在春秋戰國這個歷史大舞臺上,衛宣公並沒有什麼值得別人稱頌的政績可言。可是在他的一生中,蒸母娶媳這兩樁桃色新聞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後世所津津樂道。

衛宣公為什麼會做出如此荒淫不堪的行為呢?詩經女孩試著帶你從時代背景來解讀一下。眾所周知,春秋時期,平王東遷,周室衰微,天子失勢。各分封諸侯間征戰不已,周天子無力阻止。宗法分封制嚴重動搖,使西周時的整套的禮樂制度遭受了巨大的危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春秋後期的諸侯國,連年征戰,毫無親情可言。在這樣的年代,各國女子的命運如同草芥,自己說了不算,或者作為政治聯姻工具,或者作為生育的工具,毫無人性可言。也正因為如此,古代帝王已經不在乎什麼倫理綱常了,能活下去比什麼都強。

古時候,和上輩人通稱之為烝,和下輩人通稱之為淫。衛宣公上烝下淫的根源在於,他認為烝和淫都是男人的本色,傳宗接代才是最終目的。衛宣公和夷姜生了公子伋、衛君黔牟、衛昭伯,和宣姜生了公子壽和公子朔,有了5個兒子,只要有了兒子就行,哪管什麼怎麼叫,輩分亂不亂的問題。

我們現在看春秋史,就是一部亂史。剪不斷,理還亂,到了衛宣公這裡,亂上加亂。衛宣公年少時烝了自己的庶母,中年時淫了自己的兒媳,老年時殺了自己的兒子。這樣一個毫無人性,厚顏無恥,荒淫無度的人,最終自食其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我們今日通過《詩經》讀史,目的就是以史為鑑。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不管什麼原因,這樣的人都是不可饒恕的,多行不義必自斃。

歡迎@詩經女孩 ,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