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2019年倪匡已經84歲了,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四人已去其二,只剩下倪匡和蔡瀾二人。

曾經以科幻小說聞名香江的大才子,衛斯理系列也成為他一生最重要的標籤。

早在2012年,倪匡便拿過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這是他文壇長期筆耕不輟最好的褒獎。能有這份終身榮耀,這與他的機靈和執拗密不可分。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人到七十古來稀,進入八十歲的倪匡,人到老年也變得敦厚圓潤。近幾年更放下了手中的一切雜事,無事便喝茶談天。

在去年談到一生至交金庸先生去世時,倪匡隨性豁達、看淡生死。

他直言:人人都要死,死是必然的,他九十幾歲死怎會難過?十九歲死我才該會難過!他一生光芒萬丈,有什麼要難過?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君子之交淡如水,恩怨情仇到了老年早已隨著時間而磨平。可他的一生,卻承載著香港電影和文化半個世紀的沉浮。

倪匡被大陸觀眾熟知,無怪乎他的衛斯理系列。衛斯理本人帶有強烈的主角光環,更如倪匡本人於現實世界中的幻想人設。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書中驚奇的想象力和神鬼莫測的結局,給倪匡貼上了鬼才的標籤。比起衛斯理這一人設,他在劇本時評、和武俠小說領域,皆有豐厚的產量。

大饑荒時代,倪匡是從大陸逃難到香港的,如今的豁達和隨和,也和他的少年經歷有關。年少一路逃難的苦痛經歷,亦造就了其文學創作頑強的生命力。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60年代起,他和張徹前腳跟後腳,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因衛斯理讓倪匡聲名鵲起,由作家轉編劇,也在情理之中。

倪匡雖為科幻小說家,可在武俠小說界同樣是一把好手。20歲之時,與金庸私交甚篤,為金庸的《明報》撰稿。

用倪匡自己的話評價金庸便是:他是第一流的朋友,第九流的老闆。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其實在擔任電影《獨臂刀》編劇前,倪匡早已對武俠文學滾瓜爛熟,尤其對還珠樓主的仙俠世界更是推崇備至。

倪匡是十分崇拜還珠樓主的,奉還珠樓主為文學至尊。關於仙家鬥法、玄兵利器皆為倪匡年輕時的心頭好。

在看罷《蜀山劍俠傳》之後,倪匡興奮到一夜沒閤眼。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對於“蜀山”倪匡不吝讚美之詞,稱其為天下第一奇書。

閒暇之時,倪匡續寫過還珠樓主的仙俠偉業,無奈精力所限,格局之大非一年半載可以完成,最終只算草草收場。

金庸出差之時,便由倪匡代寫《天龍八部》的部分段落;而金庸返港之後,對倪匡的情節大為震怒。阿紫的悲劇更給這部武俠鉅製,增添了三分悲涼的底色。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倪匡文思精巧、創意極多,武俠文學多帶玄幻套路。

其中《六指琴魔》創造了一個新鮮武俠世界,自連載時便廣受讚譽。玄奇和武俠的結合,特別符合60年代觀眾的欣賞口味。

即便後來改編至同名粵語殘片時,由倪匡親自編劇,亦大受歡迎;《六指琴魔》後來被翻拍多版,經典之轟動程度不亞於當年的《如來神掌》。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其實年輕被錯劃為右派,倪匡是不甘心的。由他的編劇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強烈的戲劇衝突,正邪分明的人物設定。

倪匡對惡勢力的恨,也展現在他的劇本中,只有一方徹底被摧毀,不死不罷休。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這股氣質和張徹是極為契合的,包括他給何夢華、程剛和楚原做編劇時,反派皆極盡猥瑣和姦邪之能事。

笑裡藏刀、陰險狡詐的反派,也成為了倪匡故事體系重要的亮點。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獨臂刀》讓張徹一飛沖天,“百萬編劇”的名頭倪匡名利雙收;其實早在劇本初稿成形之時,張徹是極為不滿意的。

為講好獨臂俠方剛的復仇故事,張徹親自徹夜修改,第二日倪匡看罷改過的劇本,大吃一驚。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他在採訪中透露:除了倪匡署名,內容完全認不得。張徹的改動,相當於重鑄了一把獨臂刀。

知遇之恩,讓二人結為多年好友。他為張徹盡心盡力謀劃劇本,在高效的創作中,倪匡逐步摸到了張徹武俠片的慣用手筆。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60年代末,武俠電影大行其道,倪匡的武俠小說《鐵蝙蝠》順水推舟改編成電影《雙俠》。

電影縮減了原本的旁枝末節、主力渲染主角的俠義精神,對狄龍和姜大衛二人情誼充分渲染。以死明志、男兒血性天地可鑑。

之後,二人批量產出各類武俠片。既有俠之大者的《保鏢》,又有酣暢淋漓的《報仇》。他寫出了狄姜的不滅友誼,寫出了張徹的俠骨柔情。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張徹弟子的恩怨,倪匡全看在眼裡。

直到70年代末,張徹創作能力下滑後,倪匡也為張徹寫過多部金庸電影,既是還了老友一個人情,也是了卻兩大武俠宗師合作的心願。

無奈《射鵰英雄傳》幾部邵氏電影皆反響平平,說明時代已逝,慣用套路不再迷人。張老師80年代逐步退出了香港影壇。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倪匡不僅為邵逸夫主筆,李小龍功夫片火爆全球之時,倪匡更把民國傳奇英雄陳真的故事,套入李小龍的電影人生,成功塑造了第一代踢碎東亞病夫招牌的精武英雄。

在清朝功夫片的創作中,倪匡對奇門兵刃是極感興趣的,血滴子、飛龍斬千奇百怪,成為了斬殺武林高手的利器。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此外對雍正刺殺案和南少林傳奇的多番演繹,逐步衍生出一系列反清復明的功夫片名作。

洪熙官、方世玉、童千斤等抗清英雄皆為倪匡所用,共同勾勒出一個滿清中葉的武林宇宙體系。

這也成為了港產功夫片的重要素材庫,至今仍用之不竭、屢拍屢新。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結交古龍成為了倪匡中年一大樂事。早在60年代倪匡初次與古龍會面時,二人一見如故。因同年出生,美酒、美人皆為心頭好,倪匡古龍相見恨晚。

楚原、倪匡和古龍的鐵三角組合,一鳴驚人。

古龍的懸疑、倪匡的想象和楚原的奇情風格相互融合,迅速革新了當年武俠片的陳舊老套路,懸疑武俠在三人運作下進入了光輝時代。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其實在古龍涉足影壇之初,倪匡對他至關重要。找錢找關係,倪匡皆盡到了自己的本分。

在1985年古龍過世時,倪匡祭奠老友,悲痛傷感、淚灑靈堂,更差點一口氣喝光陪葬古龍的XO。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倪匡一生寫了461部劇本,多數深夜裡完成,深夜才是倪匡獲取靈感的最佳時機。

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要寫出的故事,倪匡是從來不改的,一氣呵成,方顯英雄本色。

香港武俠最後一面旗幟,他的靈魂不擰巴

2012年徐克為他頒發終生成就獎時,大俠惺惺相惜。

徐克調侃到:他是我認識的武俠文化的高手。他不改劇本,如果給他一個題材寫,他一定會準時交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