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已經有2000多年,為什麼到1974年才被發現?

山溝小澗


秦始皇早在統一中國之前就已經在修建自己百年之後的歸宿了,事實上,早在秦始皇還是一個剛剛登基的秦王的時候,陵墓的修建就已經在有條不紊的營造和修築了。在始皇帝統一中國之後更是加大力度,繼續擴建始皇陵,按照一般的常理,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它的確切位置,不過很奇怪的是,始皇陵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才被人發現。

而且發現的方式特別讓人覺得巧合,只是因為當地村民打井時候無意發現的,那到底是為什麼呢?難不成秦始皇的陵墓被施了什麼隱身術不成嗎?當然不是什麼隱身術,其實,這是歷史原因造就的現象。

秦始皇死後屍體被塞進裝滿臭魚的馬車裡,以此來掩蓋屍體散發出來的臭味,這是趙高和李斯的詭計,始皇帝死後屍體運回了咸陽,按照生前的安排葬入了始皇陵裡面,據史料記載,整個始皇陵修築的無比豪華,耗費了無數工匠的畢生心血,而在始皇帝下葬之後,萬惡的秦二世下令關閉墓道大門,將可憐的工匠們統統陪葬了。

秦帝國並沒有像始皇帝希望的那樣千秋萬代,反而二世而亡,陳勝吳廣接踵而起,劉邦項羽揮刀西進,先是劉邦率軍進入關中,劉邦還算剋制,並沒有對秦始皇的陵寢冒犯太多,可是緊接著過來的 項羽可就不客氣啦,他趕跑了劉邦之後自己狠狠發洩著秦楚世仇帶來的怨恨,先縱火焚燒阿房宮、再殺光秦宗室、最後還想派大軍搗毀秦始皇陵,事實上,項羽確實也是這麼幹的,只不過在搗毀秦始皇陵墓的時候,遇到了較大的技術難題——器材不夠,所以僅僅是摧毀了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以及部分地宮的兵馬俑。

等到楚霸王項羽想進一步破壞秦始皇陵的時候,天下的局勢又開始風起雲湧,楚霸王匆匆忙忙退出關中,將關中分別分封給了原先秦朝的三名降將,這三名原來秦朝的降將入主關中之後,雖不能說是倒行逆施,但也算得上是胡搞一氣,不久就讓捲土重來的劉邦拿下關中,這之後關中就成為了劉邦的大本營。再之後,漢朝就建立起來。

漢朝建立之後,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持續的被當地居民毀壞,等到漢朝劃分上林苑的時候,將當地居民驅逐,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也所剩無幾了,等到漢末亂世的時候,先是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大肆的挖掘西漢皇陵,始皇帝的陵墓上的地面建築大概率就在此時得到徹底的毀滅。

而地宮由於時間推移被很多的土壤給覆蓋,因此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可能並沒有顧及到。但是雖說沒有顧及到一些陪葬兵馬俑的墓室,還是遭到了兵禍,今天看到許多兵馬俑缺少腦袋、缺少肢體乃至整體兵馬俑碎裂,大概率都是那個時候遭到了人為的毀壞。

等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又是一次兵禍連年,別說秦始皇陵,甚至連兩漢許多皇陵都不能保存,盜墓賊也非常猖獗,但是正是得益於前代對秦始皇陵的大規模毀壞,以至於許多盜墓賊都無法準確探知秦始皇陵的準確地宮位置,無形之間也起到了一個比較好的保護作用。

此後歷經多年的被埋沒,很多當地居民,甚至都不曉得這個地方曾經是著名的秦始皇的陵墓,直到1974年一次打井活動中出土了很多人偶的碎片,這才揭開了秦始皇陵神秘的面紗。


無筆史官


我是吾盂,我來回答。

秦始皇陵嚴格上來說,不能說是1974年才被發現的。秦兵馬俑是1974年被人發現並挖掘,展現在世人面前。

秦始皇陵歷時39年才修建成功,傳說用了近80萬人工,埋葬了數以萬計的金銀珠寶。

所以秦始皇陵自修建以來,歷朝歷代的人都對他虎視眈眈。傳說當年項羽兵入咸陽的時候,就已經進過秦皇陵了。現在秦皇陵中出土的一些東西有被火燒的痕跡,據說那把火就是項羽放的。

而且在宋朝的時候,皇帝修建過前朝皇室的皇陵。這其中是不是有秦始皇陵,我們不得而知。

還有說法是秦始皇陵堅固無比,歷朝歷代都沒有人能夠打開。我個人的話更傾向於這種說法。

至於說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那現代人為什麼不打開秦始皇陵嗎?其實我們國家的考古挖掘原則上就是去做一些搶救性地挖掘。嗯,這座大幕已經被人打開了,如果不繼續進行考古工作了的話,裡邊的文物將會被毀壞,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考古人員才會進行工作。

秦始皇陵現在依然保存完好,裡面的文物不會造成毀壞,所以考古工作者沒有必要刻意的去進行挖掘。

其次,根據探測的話,秦始皇陵中埋了很多水銀,經過兩千多年的蒸發,早就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汞。如果要進行秦始皇陵的挖掘的話,勢必會對很多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雖說我國1974年發現秦兵馬俑,那也是幾個農民在公眾的過程中偶然挖出來的。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指正。


吾盂


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一直就是公開的,並不是沒有人發現,《史記》中就明確記載了秦始皇的陵墓情況。

據西漢時期司馬遷所著《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北魏時期的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也記載:

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從史書中的記載,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驪山腳下,驪山就是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離當時的秦都城咸陽並不遠。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10年去世的,可是秦始皇的陵墓早在他13歲即位為秦王那年就開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修了37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即位,在經過一個月在路上的顛簸,秦始皇終於安葬在陵墓中,這一切都是在秦二世胡亥手中完成的。

秦二世剛開始的那一年,陳勝、吳廣就開始起兵造反,隨後星星之火漫延到全國,到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進入咸陽城,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進入咸陽城後,並沒有擾亂咸陽城的治安,也沒有大規模搶掠,而是與民約法三章,不難維持了較好的秩序,而且還派兵保護了秦始皇陵墓,這個時期,秦始皇陵墓基本上沒有任何破壞,而劉邦進入咸陽離秦始皇去世,不過才3年時間,當然知道秦始皇陵墓在哪。

可項羽進入咸陽城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咸陽城,項羽搶掠財物美女,縱火焚燒宮殿,不僅如此,據《水經注》記載,項羽派出30萬士卒發掘秦始皇陵,盜走大量陪葬寶物,搬運了30天還沒有運完,可見秦始皇有多少寶物。



就連劉邦與項羽四年的楚漢戰爭中,關於項羽盜取秦始陵的這一行為,也成為劉邦聲討項羽的一大罪狀。

然而自從項羽離開了咸陽後,秦始皇陵墓所在的關中地區一直處於劉邦的控制之下,直到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秦始皇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並且劉邦還派出守陵人守護秦始皇陵墓。



從這之後,關於秦始皇陵墓被盜的消息似乎再也沒有出現過,直到1974年,當地農民在打井時,挖到一個陶俑人頭的碎片,此事引起了考古人員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之後經過大量的考古和發掘,終於發現了秦始皇陵墓。

在1974年被發現的是秦始皇陵墓東邊約1公里處的三個陪葬的兵馬俑大坑,其中一號坑面積達13000平方米,以戰車和步兵混合編組的主力部隊陶俑,約有6000件。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以弩兵、戰車、騎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陶俑,約有1500件。三號坑面積約5000平方米,以戰車、車馬、武士為主的軍事指揮部陶俑,約有69件。



然而這只是整個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只是三個陪葬的兵馬俑大坑而已,並不是秦始皇的地宮。

後來再次經過考古及探測,才查明整個秦始皇陵墓的大概情況,秦始皇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00多個足球場的面積,陵墓上的封土層達到76米深,陵墓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和外城之間有8到10米的城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兵馬俑坑全部是在外城的,據考古研究,兵馬俑坑有被火燒過及用銳器砍過的痕跡,這可能就是當初項羽盜陵墓留下的,而內城卻是從來沒有人進去過的。



秦始皇的地宮就在內城,而且內城周圍還有4米厚的城牆,考古人員在對秦始皇地宮考古時,曾發現不少盜洞,其中有兩個直徑1米,深度9米的盜洞,但是並沒有進入秦始皇地宮,離地宮還差250米。

在古代想要進入秦始皇地宮,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要挖出幾十米的土層,穿過數米的城牆,還要想辦法打開地宮的大門,除非用炸藥炸,否則不可能打開地宮。



而且據說秦始皇的地宮內,頂上有用水銀做的日月星辰,地上也有用水銀做的江河湖海,並且地宮內機關遍佈,毒氣漫延,到處都有劇毒的水銀,普通人想要進入更是難上加難,並且科學家也通過遙感技術確定沒有人進過秦始皇的地宮。

正因為秦始皇地宮深埋於地下,所以2000多年來,除了項羽盜過一次外,基本上沒有其它人盜過,想要盜秦始皇的陵墓,那可是一項非常大的工程,就是放到今天,也有一定難度,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的地宮仍然沒有人進去過,當然陵墓周邊的外城,是有不少盜過的痕跡。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去世,但是他的陵墓早在他13歲成為秦王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一直修到他去世,總共修了37年。始皇帝巡行天下至沙丘,也就是今天的邢臺的時候,暴斃而亡,秦二世即位,又在路上顛簸了一個月,才被安葬在陵墓中。

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並不是沒有人知道,史記中就有關於秦始皇陵墓的記載:九月,葬始皇驪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也有記載: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可見,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一直是公開的,就在驪山腳下,離當時秦都城咸陽並不遠。

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二世而亡。劉邦入駐咸陽之後,並沒有大開殺戒,而是與民約法三章,維持了咸陽城的治安。此時,離秦始皇去世不過三年,劉邦必定知道秦始皇陵墓在哪,但劉邦並沒有發掘破壞秦始皇陵墓,甚至派兵保護秦始皇陵墓。

之後項羽進入咸陽城,不僅大肆燒殺搶掠,縱火焚燒三百里阿房宮,還派出士卒發掘秦始皇陵墓,盜走大量陪葬寶物,據說搬運了一個多月還沒有搬完,可見陪葬寶物有多豐厚。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聲討項羽的檄文中就有盜取秦始皇陵墓這一罪狀。項羽離開咸陽之後,關中地區就一直在劉邦的控制下,直到西漢王朝建立,秦始皇陵墓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甚至劉邦還派出守陵人守護秦始皇陵墓。

在此之後,就再也沒有秦始皇陵墓被盜的消息出現,直到1932年,以為農民在臨潼找到一個兵馬俑頭顱;1940年,驪山人口增加,在挖掘溝渠中發現相關文物;1961年秦始皇陵墓被列為國家級文物遺址;1974年,一位農民在打井時發現兵馬俑軍陣,從此,秦始皇陵墓又出現在民眾視野中。

在1974年被發現的是秦始皇陵墓東側約一公里處的三個陪葬的兵馬俑大坑,其中一號坑面積達13000平方米,以弩車、戰車、騎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陶俑,約有6000件。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以弩車、戰車、騎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陶俑,約有1500件;三號坑面積約5000平方米,以戰車、車馬、武士為主的軍事指揮部陶俑,約有69件。

這只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並不是秦始皇陵墓的地宮。

後來再次經過考古及探測,才查明整個秦始皇陵墓的大概情況,秦始皇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00多個足球場的面積,陵墓上的封土層達到76米深,陵墓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和外城之間有8到10米的城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兵馬俑坑全部是在外城的,據考古研究,兵馬俑坑有被火燒過及用銳器砍過的痕跡,這可能就是當初項羽盜陵墓留下的,而內城卻是從來沒有人進去過的。

正因為秦始皇地宮深埋於地下,所以2000多年來,除了項羽盜過一次外,基本上沒有其它人盜過,想要盜秦始皇的陵墓,那可是一項非常大的工程,就是放到今天,也有一定難度,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的地宮仍然沒有人進去過,當然陵墓周邊的外城,是有不少盜過的痕跡。


木劍溫不勝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歷時39年才完工,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題目說秦始皇陵是在1974年被發現的,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1974年只是國家探測出了秦始皇陵墓室的具體位置,秦始皇陵的位置從古到今,尤其是在盜墓者的眼裡,從來就不是秘密。


1974年陝西發生旱災,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村民為了抗旱,於是打井取水,結果意外發現了陶俑,村民立即向縣文化館彙報,隨後國家派考古人員前來發掘,揭開了舉世矚目的秦兵馬俑的面紗。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奠定了秦始皇陵墓室被發現的基礎,通過對秦始皇兵馬俑周圍環境的勘察和研究,考古學家準確確定了墓室的位置,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早就有歷史文獻記錄過秦始皇陵被盜。

《水經注渭水》中有記載:

“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麗戎之山……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漢書》中也有記載:

“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週迴五里有餘,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

這些文獻明確指出秦始皇陵位於驪山,而且規模十分龐大,裡面有大量的金銀珠寶和水銀,這和考古學家探測到的結果完全一致,而且還明確指出秦始皇陵被項羽發現了,他率領三十萬人花了三十天都沒有將寶物運完,可見陪葬品有多麼奢侈。


不僅如此,項羽還放了一把火燒掉了阿房宮,大火燒了三個月都沒有滅,由此可見木材數量是多麼的驚人,“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一些先秦古籍、史料隨之付諸東流,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文化損失,不愧是西楚霸王,總能做出驚天之舉。

專家在考古的過程中發現,兵馬俑一號坑破壞嚴重,大量燒成黑色的棚木痕跡清晰可見,部分兵器被拿走,陶俑也被損壞,顯而易見,俑坑曾經被人為破壞過,還被焚燬。發掘結果正好印證了史書上的記載,秦始皇陵很有可能遭到了西楚霸王項羽或其他後人的蓄意破壞。


秦始皇陵工程浩大,整個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除了墓室,還有陵園、陪葬墓、俑坑等。考古結果表明,秦始皇陵早就被發現,甚至遭到了盜墓賊的光顧,但是墓室卻得以倖免,最終保存下來,一方面是因為秦始皇陵面積大,古代技術有限,在一座大山中找一個墓室是相當困難的;另一方面,地宮中有大量水銀,人們壓根不敢靠近。

不過1974年兵馬俑的發現間接探測出了墓室的位置。很多人都在關注秦始皇陵中有哪些奇珍異寶,希望什麼時候能打開見識一下,但是根據現有的條件,國家是不會主動挖掘的。


首先,墓中有大量的機關和水銀,如何保證考古人員的安全問題是一個難題;其次,秦始皇陵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墓葬打開後文物會快速變色風化,現階段文物保存技術還不成熟,國家只能選擇讓文物長眠於地下得以保存;再者,只有當墓室遭到破壞時,國家才會搶救性的挖掘,國家是不會主動挖保存良好的墓室,例如武則天的乾陵。


歷來現實


秦始皇陵的位置所在在歷史上一直都不是一個秘密,很多文獻資料中都記載了秦始皇陵的大致位置。


司馬遷的《史記》和酈道元的《水經注》都有關於秦始皇陵位置的記錄,只要讀過這兩本書的人,都知道秦始皇陵在驪山地區。因為秦始皇陵的規模宏大,陪葬坑數量眾多,想要找到秦始皇陵的大致位置並不困難。

秦始皇從繼位開始,便在驪山一帶找了一塊風水寶地,修建了規模龐大的皇陵。秦始皇陵一修便是39年,在這39年中秦始皇消滅了6國,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偉業。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修建秦始皇陵的民夫也逐漸的多了起來,人數最多的時候超過70萬人。在秦始皇去世後,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仍然沒有完工。


一直到了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秦朝的軍隊被起義軍打的節節敗退的時候,秦二世才會命令的章邯帶領70萬修建皇陵的民夫,前去平定關東地區的農民起義。

章邯將修建皇陵的民夫帶走之後,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也就提前完工了。在秦始皇下葬後不久,劉邦帶領軍隊滅掉了秦國,佔領了關中地區。


秦國滅亡之後,劉邦善待了秦王子嬰,並且對秦始皇陵秋毫無犯。然而在項羽進入關中之後,不僅殺死了秦王子嬰,還燒燬了秦國的宮殿,並且派遣士兵盜掘秦始皇陵。


史書記載,項羽盜掘秦始皇陵,挖掘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士兵用了30多天才將這些金銀財寶運走。

在《三輔故事》中記載,一位叫張善的人曾經得到過秦始皇陵中的金燕,這個金燕就是項羽盜掘秦始皇陵的時候挖出來的。不過秦始皇陵的工程浩大,項羽盜掘的只是一部分陪葬坑,並沒有盜掘到秦始皇的墓室。


在劉邦建立漢朝後,專門派遣了一些人去為秦始皇守陵,這一時期的秦始皇陵的位置一直都是對外公開的。

唐朝末年的時候,很多割據勢力都紛紛盜掘古代帝王的墳墓。在這個過程中,秦始皇陵也遭到盜掘。宋朝建立之後,專門派出官員修繕被盜掘過的陵墓,秦始皇陵就在修繕名單之中。


從這些記載不難看出,秦始皇陵的具體位置在古代的時候根本不是一個秘密,古人不僅知道秦始皇陵的位置所在,甚至還有一些人盜掘過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在現代被發現,是在1974年的時候。當時幾個工人在打井的時候發現了一些陶片,後來經過專家的辨認最終找到了秦兵馬俑。


在秦兵馬俑出土之後,專家們根據兵馬俑的位置,找到了秦始皇陵的位置,並且探明瞭秦始皇陵主墓室的具體為止。很多人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誤認為秦始皇陵在1974年才被發現。

實際上秦始皇陵的大致位置一直都不是一個秘密,只是人們一直沒有發現秦始皇陵主墓室的位置。在現代考古學家進行探測之後發現,秦始皇陵主墓室並沒有被盜墓賊盜掘過。


畢竟在整個驪山地區,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非常多,古代記載的幾次盜掘秦始皇陵的行動,可能都只是盜掘的陪葬坑而已。


歷史總探長


《史記·秦始皇本紀》:“九月,葬始皇驪山。”驪山這個地名並沒有改變,秦始皇陵的位置一直以來都知道,畢竟那麼大一座封土堆。所以建國之後,秦始皇陵在1961年就被列為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發現非彼發現

1974年一次打井活動中,發掘到了陶俑,然後考古隊進駐,震驚世界的兵馬俑由此問世。這是考古發現,因為雖然從古至今都知道秦始皇陵在哪裡,但是其地下到底有什麼,是不清楚的。雖然有文獻對秦始皇陵有一些記載,但是更多的細節以及更多的內容都不知道。所以說秦始皇陵不用發現它就在那裡,1974年的發現非彼發現,1974年的發現是考古發現,是陪葬坑的發現。


更多的發現

自1974年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兵馬俑以來,對於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就從來沒有停過。隨著對秦始皇陵考古的深入以及各種高科技考古的應用,秦始皇陵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我們發現。比如修陵人的墓葬、修陵人的來源、秦始皇后宮的墓葬還有疑似修陵時候的指揮部等等。這些很多細節文獻都沒有記載,通過考古發現那段塵封的歷史又回到了我們世人眼前。


其實歷代的帝王陵基本上都清楚其位置所在,但是我們要發現的是其規模大小、陪葬坑、以及當時和陵墓有關的各方面的東西。如果未來真的對主墓進行考古發掘,那麼發現的文物亦是重大發現。還有通過這些發現的文物以及遺址對其進行分析和文獻對比,也能發現文獻沒有記載的事情或者細節。最後用一句話來說,考古發現就非彼發現。


淡看天上月


為了建造秦始皇陵,當時的工匠和苦力們花費了許多的心血,從秦始皇剛當上秦國的君主開始,到秦始皇橫掃天下建立秦朝,再到秦始皇去世,秦皇陵歷經了漫長的時間也一直沒能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修好。





秦皇陵是在秦始皇去世後,在秦二世的高壓命令下,才被那幾十萬囚徒和工匠們倉促建造成功的。

這座陵墓自出現開始,就一直是很多人心底裡的傳奇。

很多古人以為秦皇陵已經被盜光

不過在古代,因為人們對秦皇陵瞭解的不足,很多人就以為秦皇陵已經被毀壞得一乾二淨。

這點通過一些記載就可以看出。

比如在秦朝末年的時候,項羽為了報復秦始皇滅掉他們楚國的仇恨,特意率領大軍來到了秦皇陵劫掠珍寶,事後,一把火把整個秦皇陵給燒掉了。


在漢朝的時候,又有傳說說一個牧童在放羊的時候,不小心進入了秦皇陵的地宮中,然後手中的火把不小心點燃了整個秦皇陵的地宮,把秦始皇的棺槨都給燒融化了。

此外,歷史中的諸多亂世軍閥也多次對秦皇陵下手,想從這個傳說中埋藏著無數珍寶的陵墓中,獲取到他們所想要的軍費。

在這種種記載以及傳說之下,古代很多人就產生了誤會,以為秦皇陵早已蕩然無存、早已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墟遺址。

秦皇陵地宮根本就沒有被碰過

但實際上狀況是如何的呢?

實際上,秦皇陵被毀掉的只是一些地面上的建築以及一些陪葬坑之類的東西。


作為秦始皇陵最核心部分的地宮,在歷史中是根本沒有被毀掉的。

這點已經被我們用現代的科技證明了,在60年代的時候,通過一些金屬探測器的探測,我們在秦皇陵地底下發現了非常龐大的水銀儲量。

這些龐大的水銀正是史記中記載著的“地宮水銀河川海”,如果秦皇陵地宮在歷史中已經被盜的話,那麼秦皇陵地宮中儲藏著的水銀河川必定會揮發擴散出外界。

不然,以那個時代人們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在地宮中濃烈的水銀氣體以及氧氣極度缺乏的空間中取走珍寶。

我們從現如今秦皇陵地宮中仍存在著大量水銀的事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秦皇陵地宮從未被盜過。

在歷史中,人們根本就沒有觸碰到過這個深藏於地底下的地宮、根本不知道其具體位置在哪裡,所以才使得這個地宮能保留到了今天。

70年代被發現的是兵馬俑

在提問中有說到秦皇陵是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被發現的,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秦始皇陵的位置從古至今就不是一個秘密,只要是看過史記或者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秦始皇陵坐落於哪裡。

當然,他們所知道的也僅僅只是秦皇陵大體陵園的所在地位置,關於地宮以及一些陪葬坑的具體位置,他們是根本不知曉的。

至於秦始皇陵地宮的位置,雖然是在上世紀的時候被用金屬探測器探測出來的,但是發現秦始皇陵地宮的時間並不是70年代,發現秦始皇陵地宮的實際時間是上世紀60年代。

我們70年代發現的,是環繞在秦始皇陵地宮周圍的三個兵馬俑陪葬坑,在尋找到這三個陪葬坑後,我們從中出土了眾多歷史研究價值意義重大的兵馬俑。


而秦皇陵地宮,則因為太過於重要以及50年代考古萬曆皇帝陵的慘痛教訓,一直被擱置不動,至今未曾被考古過。

最重要的是,以秦始皇陵的龐大規模,要想考古、挖掘秦皇陵必定需要花上許多的金錢以及人力,我們現如今考古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古墓都得花上那麼漫長的時間,更何況是規模如此龐大、挖掘難度又如此高的秦皇陵呢?


孤客生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秦末時期的項羽曾指揮手下30萬軍隊盜挖秦始皇陵,那麼項羽挖到多少寶貝?這些寶貝都被項羽怎麼處理了呢?除了項羽還有誰對始秦始皇陵挖掘過呢?我今天來為大家解說。

秦始皇陵墓修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是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的地下皇陵,一共花了39年才修建好,其中鼎盛時期工人多達70多萬。秦始皇為了防止別人盜墓,讓修建陵墓的專業工匠想盡一切辦法做好防盜措施。

目前陵墓高51米,底邊周長約1700米。秦始皇陵墓裡面有各種墓葬,目前專家已探明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

第一個盜挖秦始皇陵的人——項羽

傳說中項羽是第一個盜挖秦始皇陵的人,當時項羽率領30萬軍隊把秦始皇陵打開,搬走裡面大量的財寶,用30萬人搬了30天也沒有搬完,後來放火燒了。盜匪來時為了得到銅而把銅棺破壞,這只是傳說,目前無法考證。

但是《史記》確實記載項羽指揮他的手下挖秦始皇陵,只不過挖的具體過程和收穫記載不詳。《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說的非常詳細:項羽指揮30萬士兵盜挖秦始皇陵。《漢書》的作者班固也認可項羽盜墓的事實。

《高祖本紀》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劉邦建立西漢後,為了贏得民心,下令保護秦始皇陵,還安排20幾戶居民住在皇陵附近,為皇陵守陵。宋太祖曾命令潼縣官員修整保護皇陵。目前經過數十年考古學家的調查,結果證明沒有被盜過。

第二個發掘秦始皇陵的人

1974年秦始皇陵附近的西楊村乾旱嚴重,農民打井獲取水資源,結果在打井的過程中挖到一個陶製的人頭,農民認為這不吉利,又放了回去。後來別的居民也挖類似的人頭,就上報了政府。

傳說,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也盜挖過秦始皇陵,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也盜挖過,不過秦始皇的地宮沒有動過,這個到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

盜墓賊為什麼沒有成功的挖掘秦始皇陵墓呢?

秦始皇用了39年修建自己的陵墓,當然保護措施做得非常好。裡面不僅安裝了各種機關,就連入口都非常多,很難找到哪個是真正通往陵墓的入口。而封閉墓穴的正門周圍用特製的硬而厚的巨大石頭,一般很難鑿穿。

如果盜墓賊成功的進入皇陵,也沒有辦法活著出來,因為陵墓裡面的山河湖海是水銀形成的,水銀是液態金屬且含有劇毒,人吸入後會中毒而亡。


小龍談歷史


中國曆代帝王都渴望長生不老,所以即便是在他們死後,也要入駐豪華至極的陵墓。從公元前247年始皇即王位起,秦始皇陵就開始修建,直到他去世,整整三十七年,陵墓才基本完工。

僅從修建陵墓所耗費的時間上來看,就是絕無僅有的。這也間接說明,這座陵墓十分神秘,外界恐怕極少得知相關信息。後來的事實證明,陵墓修好以後,所有工匠全部被封閉在陵墓內,無一生還,從此這座神秘的陵墓再也無人知曉其內部結構了。

2000多年來,中國大地上有無數的皇陵被挖得千瘡百孔,唯獨秦始皇陵深埋於地下數千年,安然無恙。直到1974年,陝西一個普通農民的一鋤頭下去,無意間挖開了這座浩大陵墓的冰山一角。

但是考古學家們考慮再三,還是決心把這座陵墓封起來,現在不是開挖的時候呀,條件也不成熟。我們僅僅只能把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馬俑開發出來。為什麼秦始皇陵能保存2000多年完好無損,他是如何躲過那些“摸金校尉”的呢?

一是秦始皇陵有厚達百米的封土層

在陵墓以上,已經證實有厚達90米的封土層,以現在科技水平,就算打穿如此厚的封土層都非易事,更別說進入地宮了。封土層之下,還有夯土層。所謂的夯土層,就是堅固的地宮宮牆。

夯土層以下,還有石牆擋路。據科學家計算,要想推倒夯土層和石牆進入地宮內部,必須使用炸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現在更有證據顯示,秦始皇陵可能已經挖到了地心,具體有多深,誰也不敢貿然下去。

二是地宮內的大量水銀讓人無計可施

監造秦始皇陵的是當時的丞相李斯,他為了讓始皇帝百年之後依然能夠掌握天地之氣,所以在地宮內設計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而為了防止盜墓,所有的河流全部由水銀替代。

不得不說,當時中國科技領先世界,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會用丹砂來提煉水銀了。水銀成海,你能想像得出地宮裡有多恐怖嗎?一旦貿然打開,水銀外洩,方圓百里之內將再也沒有活物,而且寸草不生。

三是地宮內機關重重,而且所有的圖紙全部沒有了

設計者施工者在始皇陵墓完工後也死了,到底裡面有什麼樣的機關,誰也不知道。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有些機關埋伏會慢慢失效,但餘威尚存,能夠對盜墓者起到震懾作用。

凡此種種,使得2000年來,這座安臥於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得到保存下來。直到今天,我們的考古學家也只是知道了秦始皇陵的一個大致入口,不敢擅自開挖,一旦出事,愧對先祖,難負其責。

綜上所述,對於中國而言,發現秦始皇陵是令全球震驚的大事,但目前僅能停留在發現層面上,真的要挖掘,恐怕至少還要百年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